Latin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鹽鐵論 - 2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1959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159
11.5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0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23.5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引之不來,推之不往,狂狷不遜,忮害不恭,刻轢公主,侵陵大臣。知其不可,
而強行之,欲以幹名。所由不軌,果沒其身。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身
得重罪,不得以壽終。狡而以為知,訐而以為直,不遜以為勇,其遭難,故亦宜
也。」
文學曰:「二公懷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直己以事上,竭力以徇公,奉法推理
,不避強禦,不阿所親,不貴妻子之養,不顧私家之業。然卒不能免於嫉妒之人
,為眾枉所排也。其所以累不測之刑而功不遂也。夫公族不正則法令不行,肱肱
不正則姦邪興起。趙奢行之平原,範雎行之穰侯,二國治而兩家全。故君過而臣
正,上非而下譏,大臣正,縣令何有?不反諸己而行非於人,執政之大失也。夫
屈原之沉淵,遭子椒之譖也;管子得行其道,鮑叔之力也。今不睹鮑叔之力,而
見汨羅之禍,雖欲以壽終,無其能得乎?」
遵道第二十三
大夫曰:「禦史!」
禦史未應。
謂丞相史曰:「文學結發學語,服膺不舍,辭若循環,轉若陶鈞。文繁如春華,
無效如抱風。飾虛言以亂實,道古以害今。從之,則縣官用廢,虛言不可實而行
之;不從,文學以為非也,眾口囂囂,不可勝聽。諸卿都大府日久矣,通先古,
明當世,今將何從而可矣?」
丞相史進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所由不同,俱歸於霸。而必
隨古不革,襲故不改,是文質不變,而椎車尚在也。故或作之,或述之,然後法
令調於民,而器械便於用也。孔對三君殊意,晏子相三君異道,非茍相反,所務
之時異也。公卿既定大業之路,建不竭之本,願無顧細故之語,牽儒、墨論也。
」
文學曰:「師曠之調五音,不失宮商。聖王之治世,不離仁義。故有改制之名,
無變道之實。上自黃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謹庠序,崇仁義,立教化。此
百世不易之道也。殷、周因循而昌,秦王變法而亡。詩雲:『雖無老成人,尚有
典刑。』言法教也。故沒而存之,舉而貫之,貫而行之,何更為哉?」
丞相史曰:「說西施之美無益於容,道堯、舜之德無益於治。今文學不言所為治
,而言以治之無功,猶不言耕田之方,美富人之囷倉也。夫欲粟者務時,欲治者
因世。故商君昭然獨見存亡不可與世俗同者,為其沮功而多近也。庸人安其故,
而愚者果所聞。故舟車之治,使民三年而後安之。商君之法立,然後民信之。孔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權。』文學可令扶繩循刻,非所與論道術之外也。」
文學曰:「君子多聞闕疑,述而不作,聖達而謀大,叡智而事寡。是以功成而不
隳,名立而不頓。小人智淺而謀大,羸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廢,蘇秦、商鞅是也
。無先王之法,非聖人之道,而因於己,故亡。易曰:『小人處盛位,雖高必崩
。不盈其道,不恆其德,而能以善終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禹之治水也,民知其利,莫不勸其功。商鞅之立法,民知其害,莫不畏其刑。
故夏後功立而王,商鞅法行而亡。商鞅有獨智之慮,世乏獨見之證。文學不足與
權當世,亦無負累蒙殃也。」
論誹第二十四
丞相史曰:「晏子有言:『儒者華於言而寡於實,繁於樂而舒於民,久喪以害生
,厚葬以傷業,禮煩而難行,道迂而難遵,稱往古而訾當世,賤所見而貴所聞。
』此人本枉,以己為式。此顏異所以誅黜,而狄山死於匈奴也。處其位而非其朝
,生乎世而訕其上,終以被戮而喪其軀,此獨誰為負其累而蒙其殃乎?」
文學曰:「禮所以防淫,樂所以移風,禮興樂正則刑罰中。故堤防成而民無水菑
,禮義立而民無亂患。故禮義壞,堤防決,所以治者,未之有也。孔子曰:『禮
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故禮之所為作,非以害生傷業也,威儀節文
,非以亂化傷俗也。治國謹其禮,危國謹其法。昔秦以武力吞天下,而斯、高以
妖孽累其禍,廢古術,隳舊禮,專任刑法,而儒、墨既喪焉。塞士之塗,壅人之
口,道諛日進而上不聞其過,此秦所以失天下而殞社稷也。故聖人為政,必先誅
之,偽巧言以輔非而傾覆國家也。今子安取亡國之語而來乎?夫公卿處其位,不
正其道,而以意阿邑順風,疾小人淺淺面從,以成人之過也。故知言之死,不忍
從茍合之徒,是以不免於螺紲。悲夫!」
丞相史曰:「檀柘而有鄉,萑葦而有藂,言物類之相從也。孔子曰:『德不孤,
必有鄰。』故湯興而伊尹至,不仁者遠矣。未有明君在上而亂臣在下也。今先帝
躬行仁聖之道,以臨海內,招舉俊才賢良之士,唯仁是用,誅逐亂臣,不避所親
,務以求賢而簡退不肖,猶堯之舉舜、禹之族,殛鯀放驩兜也。而曰『茍合之徒
』,是則主非而臣阿,是也?」
文學曰:「臯陶對舜:『在知人,惟帝其難之。』洪水之災,堯獨愁悴而不能治
,得舜、禹而九州寧。故雖有堯明之君,而無舜、禹之佐,則純德不流。春秋刺
有君而無主。先帝之時,良臣未備,故邪臣得間。堯得舜、禹而鯀殛驩兜誅,趙
簡子得叔向而盛青肩詘。語曰:『未見君子,不知偽臣。』詩雲:『未見君子,
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此之謂也。」
丞相史曰:「堯任鯀、驩兜,得舜、禹而放殛之以其罪,而天下鹹服,誅不仁也
。人君用之齊民,而顏異,濟南亭長也,先帝舉而加之高位,官至上卿。狄山起
布衣,為漢議臣,處舜、禹之位,執天下之中,不能以治,而反坐訕上;故驩兜
之誅加而刑戮至焉。賢者受賞而不肖者被刑,固其然也。文學又何怪焉?」
文學曰:「論者相扶以義,相喻以道,從善不求勝,服義不恥窮。若相迷以偽,
相亂以辭,相矜於後息,期於茍勝,非其貴者也。夫蘇秦、張儀,熒惑諸侯,傾
覆萬乘,使人失其所恃;非不辯,然亂之道也。君子疾鄙夫之不可與事君,患其
聽從而無所不至也。今子不聽正義以輔卿相,又從而順之,好須臾之說,不計其
後。若子之為人吏,宜受上戮,子姑默矣!」
丞相史曰:「蓋聞士之居世也,衣服足以勝身,食飲足以供親,內足以相恤,外
不求於人。故身修然後可以理家,家理然後可以治官。故飯蔬糲者不可以言孝,
妻子饑寒者不可以言慈,緒業不修者不可以言理。居斯世,行斯身,而有此三累
者,斯亦足以默矣。」
孝養第二十五
文學曰:「善養者不必芻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錦繡也。以己之所有盡事其親,孝
之至也。故匹夫勤勞,猶足以順禮,歠菽飲水,足以致其敬。孔子曰:『今之孝
者,是為能養,不敬,何以別乎?』故上孝養誌,其次養色,其次養體。貴其禮
,不貪其養,禮順心和,養雖不備,可也。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
也。』故富貴而無禮,不如貧賤之孝悌。閨門之內盡孝焉,閨門之外盡悌焉,朋
友之道盡信焉,三者,孝之至也。居家理者,非謂積財也,事親孝者,非謂鮮餚
也,亦和顏色、承意盡禮義而已矣。」
丞相史曰:「八十曰耋,七十曰耄。耄,食非肉不飽,衣非帛不暖。故孝子曰甘
毳以養口,輕暖以養體。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無端絻,雖公西赤不能以為容
。無餚膳,雖閔、曾不能以卒養。禮無虛加,故必有其實然後為之文。與其禮有
餘而養不足,寧養有餘而禮不足。夫洗爵以盛水,升降而進糲,禮雖備,然非其
貴者也。」
文學曰:「周襄王之母非無酒肉也,衣食非不如曾皙也,然而被不孝之名,以其
不能事其父母也。君子重其禮,小人貪其養。夫嗟來而招之,投而與之,乞者由
不取也。君子茍無其禮,雖美不食焉。故禮主人不親饋,則客不祭。是饋輕而禮
重也。」
丞相史曰:「孝莫大以天下一國養,次祿養,下以力。故王公人君,上也,卿大
夫,次也。夫以家人言之,有賢子當路於世者,高堂邃宇,安車大馬,衣輕暖,
食甘毳。無者,褐衣皮冠,窮居陋巷,有旦無暮,食蔬糲葷茹,膢臘而後見肉。
老親之腹非唐園,唯菜是盛。夫蔬糲,乞者所不取,而子以養親,雖欲以禮,非
其貴也。」
文學曰:「無其能而竊其位,無其功而有其祿,雖有富貴,由跖、蹻之養也。高
臺極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謂孝。老親之腹非盜囊也,何故常盛不道之物?夫取
非有非職,財入而患從之,身且死禍殃,安得膢臘而食肉?曾參、閔子無卿相之
養,而有孝子之名;周襄王富有天下,而有不能事父母之累。故禮菲而養豐,非
孝也。掠囷而以養,非孝也。」
丞相史曰:「上孝養色,其次安親,其次全身。往者,陳余背漢,斬於泜水;五
被邪逆,而夷三族。近世,主父偃行不軌而誅滅,呂步舒弄口而見戮,行身不謹
,誅及無罪之親。由此觀之:虛禮無益於己也。文實配行,禮養俱施,然後可以
言孝。孝在實質,不在於飾貌;全身在於謹慎,不在於馳語也。」
文學曰:「言而不誠,期而不信,臨難不勇,事君不忠,不孝之大者也。孟子曰
:『今之世,今之大夫,皆罪人也。皆逢其意以順其惡。』今子不忠不信,巧言
以亂政,導諛以求合。若此者,不容於世。春秋曰:『士守一不移,循理不外援
,共其職而已。』故卑位而言高者,罪也,言不及而言者,傲也。有詔公卿與斯
議,而空戰口也?」
刺議第二十六
丞相史曰:「山陵不讓椒跬,以成其崇;君子不辭負薪之言,以廣其名。故多見
者博,多聞者知,距諫者塞,專己者孤。故謀及下者無失策,舉及眾者無頓功。
詩雲:『詢於芻蕘。』故布衣皆得風議,何況公卿之史乎?春秋士不載文,而書
咺者,以為宰士也。孔子曰:『雖不吾以,吾其與聞諸。』仆雖不敏,亦嘗傾耳
下風,攝齊句指,受業徑於君子之塗矣。使文學言之而是,仆之言有何害?使文
學言之而非,雖微丞相史,孰不非也?」
文學曰:「以正輔人謂之忠,以邪導人謂之佞。夫怫過納善者,君之忠臣,大夫
之直士也。孔子曰:『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今子處宰士之列
,無忠正之心,枉不能正,邪不能匡,順流以容身,從風以說上。上所言則茍聽
,上所行則曲從,若影之隨形,響之於聲,終無所是非。衣儒衣,冠儒冠,而不
能行其道,非其儒也。譬若土龍,文章首目具而非龍也。葶歷似菜而味殊,玉石
相似而異類。子非孔氏執經守道之儒,乃公卿面從之儒,非吾徒也。冉有為季氏
宰而附益之,孔子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故輔桀者不為智,為桀斂者不
為仁。」
丞相史默然不對。
利議第二十七
大夫曰:「作世明主,憂勞萬民,思念北邊之未安,故使使者舉賢良、文學高第
,詳延有道之士,將欲觀殊議異策,虛心傾耳以聽,庶幾雲得。諸生無能出奇計
,遠圖伐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議論無
所依,如膝癢而搔背,辯訟公門之下,
不可勝聽,如品即口以成事,此豈明主所欲聞哉?」
文學曰:「諸生對冊,殊路同歸,指在崇禮義,退財利,復往古之道,匡當世之
失,莫不雲太平;雖未盡可亶用,宜若有可行者焉。執事闇於明禮,而喻於利末
,沮事隋議,計慮籌策,以故至今未決。非儒無成事,公卿欲成利也。」
大夫曰:「色厲而內荏,亂真者也。文表而枲裏,亂實者也。文學裒衣博帶,竊
周公之服;鞠躬踧踖,竊仲尼之容;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言治,竊管
、晏之才。心卑卿相,誌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言舉人,若以毛相
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詔策曰:『朕嘉宇內之士,故詳延四方豪俊文學博習之
士,超遷官祿。』言者不必有德,何者?言之易而行之難。有舍其車而識其牛,
貴其不言而多成事也。吳鐸以其舌自破,主父偃以其舌自殺。鶡鴠夜鳴,無益於
明;主父鳴鴟,無益於死。非有司欲成利,文學桎梏於舊術,牽於間言者也。」
文學曰:「能言之,能行之者,湯、武也。能言,不能行者,有司也。文學竊周
公之服,有司竊周公之位。文學桎梏於舊術,有司桎梏於財利。主父偃以舌自殺
,有司以利自困。夫驥之才千裏,非造父不能使;禹之知萬人,非舜為相不能用
。故季桓子聽政,柳下惠忽然不見,孔子為司寇,然後悖熾。驥,舉之在伯樂,
其功在造父。造父攝轡,馬無駑良,皆可取道。周公之時,士無賢不肖,皆可與
言治。故禦之良者善調馬,相之賢者善使士。今舉異才而使臧騶禦之,是猶扼驥
鹽車而責之使疾。此賢良、文學多不稱舉也。」
大夫曰:「嘻!諸生闒茸無行,多言而不用,情貌不相副。若穿踰之盜,自古而
患之。是孔丘斥逐於魯君,曾不用於世也。何者?以其首攝多端,迂時而不要也
。故秦王燔去其術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乃安得鼓口舌,申顏眉,預前論議
,是非國家之事也?」
國疾第二十八
文學曰:「國有賢士而不用,非士之過,有國者之恥。孔子大聖也,諸侯莫能用
,當小位於魯,三月,不令而行,不禁而止,沛若時雨之灌萬物,莫不興起也。
況乎位天下之本朝,而施聖主之德音教澤乎?今公卿處尊位,執天下之要,十有
餘年,功德不施於天下,而勤勞於百姓,百姓貧陋困窮,而私家累萬金。此君子
所恥,而伐檀所刺也。昔者,商鞅相秦,後禮讓,先貪鄙,尚首功,務進取,無
德厚於民,而嚴刑罰於國,俗日壞而民滋怨,故惠王烹菹其身,以謝天下。當此
之時,亦不能論事矣。今執政患儒貧賤而多言,儒亦憂執事富貴而多患也。」
大夫視文學,悒悒而不言也。
丞相史曰:「夫辯國家之政事,論執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
此乎!大夫難罷鹽、鐵者,非有私也,憂國家之用,邊境之費也。諸生誾誾爭鹽
、鐵,亦非為己也,欲反之於古而輔成仁義也。二者各有所宗,時世異務,又安
可堅任古術而非今之理也。且夫小雅非人,必有以易之。諸生若有能安集國中,
懷來遠方,使邊境無寇虜之災,租稅盡為諸生除之,何況鹽、鐵、均輸乎!所以
貴術儒者,貴其處謙推讓,以道盡人。今辯訟愕愕然,無赤、賜之辭,而見鄙倍
之色,非所聞也。大夫言過,而諸生亦如之,諸生不直謝大夫耳。」
賢良、文學皆離席曰:『鄙人固陋,希涉大庭,狂言多不稱,以逆執事。夫藥酒
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賊也。林中多疾
風,富貴多諛言。萬裏之朝,日聞唯唯,而後聞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藥針
石。」
大夫色少寬,面文學而蘇賢良曰:「窮巷多曲辯,而寡見者難喻。文學守死溟涬
之語,而終不移。夫往古之事,昔有之語,己可睹矣。今以近世觀之,自以目有
所見,耳有所聞,世殊而事異。文、景之際,建元之始,民樸而歸本,吏廉而自
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今政非改而教非易也,何世之彌薄而俗之滋衰也!
吏即少廉,民即寡恥,刑非誅惡,而奸猶不止。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
文學皆出山東,希涉大論。子大夫論京師之日久,願分明政治得失之事,故所以
然者也。」
賢良曰:「夫山東天下之腹心,賢士之戰場也。高皇帝龍飛鳳舉於宋、楚之間,
山東子弟蕭、曹、樊、酈、滕、灌之屬為輔,雖即異世,亦既閎夭、太顛而已。
禹出西羌,文王生北夷,然聖德高世,有萬人之才,負疊群之任,出入都市,一
旦不知返,數然後終於廝役而已。仆雖不生長京師,才駑下愚,不足與大議,竊
以所聞閭裏長老之言,往者,常民衣服溫暖而不靡,器質樸牢而致用,衣足以蔽
體,器足以便事,馬足以易步,車足以自載,酒足以合歡而不湛,樂足以理心而
不淫,入無宴樂之聞,出無佚遊之觀,行即負嬴,止則鋤耘,用約而財饒,本修
而民富,送死哀而不華,養生適而不奢,大臣正而無欲,執政寬而不苛;故黎民
寧其性,百吏保其官。建元之始,崇文修德,天下乂安。其後,邪臣各以伎藝,
虧亂至治,外障山海,內興諸利。楊可告緡,江充禁服,張大夫革令,杜周治獄
,罰贖科適,微細並行,不可勝載。夏蘭之屬妄搏,王溫舒之徒妄殺,殘吏萌起
,擾亂良民。當此之時,百姓不保其首領,豪富莫必其族姓。聖主覺焉,乃刑戮
充等,誅滅殘賊,以殺死罪之怨,塞天下之責,然居民肆然復安。然其禍累世不
復,瘡痍至今未息。故百官尚有殘賊之政,而強宰尚有強奪之心。大臣擅權而擊
斷,豪猾多黨而侵陵,富貴奢侈,貧賤篡殺,女工難成而易弊,車器難就而易敗
,車不累,器不終歲,一車千石,一衣十鐘。常民文杯畫案,機席緝,婢妾衣紈
履絲,匹庶粺飯肉食,裏有俗,黨有場,康莊馳逐,窮巷蹋鞠,秉耒抱臿,躬耕
身織者寡,聚要斂容、傅白黛青者眾。無而為有,貧而強誇,文表無裏,紈枲裝
,生不養,死厚送,葬死殫家,遣女滿車,富者欲過,貧者欲及,富者空減,貧
者稱貸。是以民年急而歲促,貧即寡恥,乏即少廉,此所以刑非誅惡而奸猶不止
也。故國有嚴急之征,即生散不足之疾矣。」
散不足第二十九
大夫曰:「吾以賢良為少愈,乃反其幽明,若胡車相隨而鳴。諸生獨不見季夏之
螇乎?音聲入耳,秋至而聲無。者生無易由言,不顧其患,患至而後默,晚矣。
」
賢良曰:「孔子讀史記,喟然而嘆,傷正德之廢,君臣之危也。夫賢人君子,以
天下為任者也。任大者思遠,思遠者忘近。誠心閔悼,惻隱加爾,故忠心獨而無
累。此詩人所以傷而作,比幹、子胥遺身忘禍也。其惡勞人若斯之急,安能默乎
?詩雲:『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孔子棲棲,疾固也。墨子遑遑,閔世也。」
大夫默然。
丞相曰:「願聞散不足。」
賢良曰:「宮室輿馬,衣服器械,喪祭食飲,聲色玩好,人情之所不能已也。故
聖人為之制度以防之。間者,士大夫務於權利,怠於禮義;故百姓仿效,頗踰制
度。今故陳之,曰:
「古者,穀物菜果,不時不食,鳥獸魚鱉,不中殺不食。故僥罔不入於澤,雜毛
不取。今富者逐驅殲罔罝,掩捕麑鷇,耽湎沈酒鋪百川。鮮羔(羊兆),幾胎肩
,皮黃口。春鵝秋鶵,冬葵溫韭,浚茈蓼蘇,豐薷耳菜,毛果蟲貉。
「古者,采椽茅茨,陶桴復穴,足禦寒暑、蔽風雨而已。及其後世,采椽不斲,
茅茨不翦,無斲削之事,磨礱之功。大夫達棱楹,士穎首,庶人斧成木構而已。
今富者井幹增梁,雕文檻楯,堊(巾夔)壁飾。
「古者,衣服不中制,器械不中用,不粥於市。今民間雕琢不中之物,刻畫玩好
無用之器。玄黃雜青,五色繡衣,戲弄蒲人雜婦,百獸馬戲鬥虎,唐銻追人,奇
蟲胡妲。
「古者,諸侯不秣馬,天子有命,以車就牧。庶人之乘馬者,足以代其勞而已。
故行則服桅,止則就犁。今富者連車列騎,驂貳輜軿。中者微輿短轂,繁髦掌蹄
。夫一馬伏櫪,當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及其後,則絲裏枲
表,直領無褘,袍合不緣。夫羅紈文繡者,人君後妃之服也。繭紬縑練者,婚姻
之嘉飾也。是以文繒薄織,不粥於市。今富者縟繡羅紈,中者素綈冰錦。常民而
被後妃之服,褻人而居婚姻之飾。夫紈素之賈倍縑,縑之用倍紈也。
「古者,椎車無柔,棧輿無植。及其後,木軨不衣,長轂數幅,蒲薦苙蓋,蓋無
漆絲之飾。大夫士則單(木復)木具,盤韋柔革。常民漆輿大軨蜀輪。今庶人富
者銀黃華左搔,結綏韜杠。中者錯鑣塗采,珥靳飛軨。
「古者,鹿裘皮冒,蹄足不去。及其後,大夫士狐貉縫腋,羔麑豹袪。庶人則毛
彤,羝襆皮。今富者鼲貂,狐白鳧翁。中者罽衣金縷,燕(鼠各)代黃。
「古者,庶人賤騎繩控,革鞮皮薦而已。及其後,革鞍氂成,鐵鑣不飾。今富者
(革真)耳銀鑷躐(足改革),黃金瑯勒,罽繡弇汗,華珥明鮮。中者漆韋紹系
,采畫暴幹。
「古者,汙尊抔飲,蓋無爵觴樽俎。及其後,庶人器用即竹柳陶匏而已。唯瑚璉
觴豆而後雕文彤漆。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玉鐘。中者野王紵器,金錯蜀杯。夫
一文杯得銅杯十,賈賤而用不殊。箕子之譏,始在天子,今在匹夫。
「古者,燔黍食稗,而捭豚以相饗。其後,鄉人飲酒,老者重豆,少者立食,一
醬一肉,旅飲而已。及其後,賓婚相召,則豆羹白飯,綦膾熟肉。今民間酒食,
殽旅重疊,燔炙滿案,臑鱉膾鯉,麑卵鶉鷃橙枸,鮐鱧醢醯,眾物雜味。
「古者,庶人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繼日。詩雲:『晝爾於茅,
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非膢臘不休息,非祭祀無酒肉。今賓昏酒
食,接連相因,析酲什半,棄事相隨,慮無乏日。
「古者,庶人糲食藜藿,非鄉飲酒膢臘祭祀無酒肉。故諸侯無故不殺牛羊,大夫
士無故不殺犬豕。今閭巷縣佰。阡伯屠沽,無故烹殺,相聚野外。負粟而往,挈
肉而歸。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鬥粟,當丁男半月之食。
「古者,庶人魚菽之祭,春秋修其祖祠。士一廟,大夫三,以時有事於五祀,蓋
無出門之祭。今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中者南居當路,水
上雲臺,屠羊殺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衛保散臘,傾蓋社場。
「古者,德行求福,故祭祀而寬。仁義求吉,故蔔筮而希。今世俗寬於行而求於
鬼,怠於禮而篤於祭,嫚親而貴勢,至妄而信日,聽訑言而幸得,出實物而享虛
福。
「古者,君子夙夜孳孳思其德;小人晨昏孜孜思其力。故君子不素餐,小人不空
食。今世俗飾偽行詐,為民巫祝,以取厘謝,堅健舌,或以成業致富,故憚事之
人,釋本相學。是以街巷有巫,閭裏有祝。
「古者,無杠樠之寢,床栘之案。及其後世,庶人即采木之杠,牒樺之樠。士不
斤成,大夫葦莞而已。今富者黼繡帷幄,塗屏錯跗。中者錦綈高張,采畫丹漆。
「古者,皮毛草蓐,無茵席之加,旃蒻之美。及其後,大夫士復薦草緣,蒲平單
莞。庶人即草蓐索經,單藺蘧蒢而已。今富者繡茵翟柔,蒲子露床。中者灘皮代
旃,闒坐平莞。
「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後,則有屠沽,沽酒市脯魚鹽而已。今熟食遍列,
殽施成市,作業墮怠,食必趣時,楊豚韭卵,狗(月習)馬朘,煎魚切肝,羊淹
雞寒,挏馬酪酒,蹇捕胃脯,胹羔豆賜,鷇膹鴈羹,臭鮑甘瓠,熟梁貊炙。
「古者,土鼓塊枹,擊木拊石,以盡其歡。及其後,卿大夫有管磬,士有琴瑟。
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無要妙之音,變羽之轉。今富者鐘
鼓五樂,歌兒數曹。中者鳴竽調瑟,鄭舞趙謳。
「古者,瓦棺容屍,木板堲周,足以收形骸,藏發齒而已。及其後,桐棺不衣,
采槨不斲。今富者繡墻題湊。中者梓棺楩槨,貧者畫荒衣袍,繒囊緹橐。
「古者,明器有形無實,示民不可用也。及其後,則有醢之藏,桐馬偶人彌祭,
其物不備。今厚資多藏,器用如生人。郡國繇吏,素桑楺偶車櫓輪,匹夫無貌領
,桐人衣紈綈。
「古者,不封不樹,反虞祭於寢,無壇宇之居,廟堂之位。及其後,則封之,庶
人之墳半仞,其高可隱。今富者積土成山,列樹成林,臺榭連閣,集觀增樓。中
者祠堂屏合,垣闕罘罳。
「古者,鄰有喪,舂不相杵,巷不歌謠。孔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
是日哭,則不歌。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責辯,歌舞俳優,連笑伎
戲。
「古者,男女之際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記。及虞、夏之後,蓋表布內絲,骨
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錦尚褧而已。今富者皮衣朱貉,繁露環佩。中者長裾交褘,
璧瑞簪珥。
「古者,事生盡愛,送死盡哀。故聖人為制節,非虛加之。今生不能致其愛敬,
死以奢侈相高;雖無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幣者,則稱以為孝,顯名立於世,光榮
著於俗。故黎民相慕效,至於發屋賣業。
「古者,夫婦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及後,士一妾,大夫二,諸侯有
侄娣九女而已。今諸侯百數,卿大夫十數,中者侍禦,富者盈室。是以女或曠怨
失時,男或放死無匹。
「古者,兇年不備,豐年補敗,仍舊貫而不改作。今工異變而吏殊心,壞敗成功
,以匿厥意。意極乎功業,務存乎面目。積功以市譽,不恤民之急。田野不辟,
而飾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
「古者,不以人力徇於禽獸,不奪民財以養狗馬,是以財衍而力有餘。今猛獸奇
蟲不可以耕耘,而令當耕耘者養食之。百姓或短褐不完,而犬馬衣文繡,黎民或
糟糠不接,而禽獸食粱肉。
「古者,人君敬事愛下,使民以時,天子以天下為家,臣妾各以其時供公職,古
今之通義也。今縣官多畜奴婢,坐稟衣食,私作產業,為奸利,力作不盡,縣官
失實。百姓或無鬥筲之儲,官奴累百金;黎民昏晨不釋事,奴婢垂拱遨遊也。
「古者,親近而疏遠,貴所同而賤非類。不賞無功,不養無用。今蠻、貊無功,
縣官居肆,廣屋大第,坐稟衣食。百姓或旦暮不贍,蠻、夷或厭酒肉。黎民泮汗
力作,蠻、夷交脛肆踞。
「古者,庶人菲草芰,縮絲尚韋而已。及其後,則綦下不借,挽鞮革舄。今富者
革中名工,輕靡使容,紈裏紃下,越端縱緣。中者鄧裏閑作蒯苴。蠢豎婢妾,韋
沓絲履。走者茸芰絇綰。
「古聖人勞躬養神,節欲適情,尊天敬地,履德行仁。是以上天歆焉,永其世而
豐其年。故堯秀眉高彩,享國百載。及秦始皇覽怪迂,信禨祥,使盧生求羨門高
,徐市等入海求不死之藥。當此之時,燕、齊之士,釋鋤耒,爭言神仙。方士於
是趣鹹陽者以千數,言仙人食金飲珠,然後壽與天地相保。於是數巡狩五嶽、濱
海之館,以求神仙蓬萊之屬。數幸之郡縣,富人以貲佐,貧者築道旁。其後,小
者亡逃,大者藏匿;吏捕索掣頓,不以道理。名宮之旁,廬舍丘落,無生苗立樹
;百姓離心,怨思者十有半。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故聖人非仁
義不載於己,非正道不禦於前。是以先帝誅文成、五利等,宣帝建學官,親近忠
良,欲以絕怪惡之端,而昭至德之塗也。
「宮室奢侈,林木之蠹也。器械雕琢,財用之蠹也。衣服靡麗,布帛之蠹也。狗
馬食人之食,五穀之蠹也。口腹從恣,魚肉之蠹也。用費不節,府庫之蠹也。漏
積不禁,田野之蠹也。喪祭無度,傷生之蠹也。墮成變故傷功,工商上通傷農。
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其為害亦多矣!目修於五色,耳營於
五音,體極輕薄,口極甘脆,功積於無用,財盡於不急,口腹不可為多。故國病
聚不足即政怠,人病聚不足則身危。」
丞相曰:「治聚不足奈何?」
救匱第三十
賢良曰:「蓋橈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質。昔者,晏子相齊,一狐裘三十載。故民
奢,示之以儉;民儉,示之以禮。方今公卿大夫子孫,誠能節車輿,適衣服,躬
親節儉,率以敦樸,罷園池,損田宅,內無事乎市列,外無事乎山澤,農夫有所
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業;如是,則氣脈和平,無聚不足之病矣。」
大夫曰:「孤子語孝,躄者語杖,貧者語仁,賤者語治。議不在己者易稱,從旁
議者易是,其當局則亂。故公孫弘布被,倪寬練袍,衣若仆妾,食若庸夫。淮南
逆於內,蠻、夷暴於外,盜賊不為禁,奢侈不為節;若疫歲之巫,徒能鼓口耳,
何散不足之能治乎?」
賢良曰:「高皇帝之時,蕭、曹為公,滕、灌之屬為卿,濟濟然斯則賢矣。文、
景之際,建元之始,大臣尚有爭引守正之義。自此之後,多承意從欲,少敢直言
面議而正刺,因公而徇私。故武安丞相訟園田,爭曲直人主之前。夫九層之臺一
傾,公輸子不能正;本朝一邪,伊、望不能復。故公孫丞相、倪大夫側身行道,
分祿以養賢,卑己以下士,功業顯立,日力不足,無行人子產之繼。而葛繹、彭
侯之等,隳壞其緒,紕亂其紀,毀其客館議堂,以為馬廄婦舍,無養士之禮,而
尚驕矜之色,廉恥陵遲而爭於利矣。故良田廣宅,民無所之;不恥為利者滿朝市
,列田畜者彌郡國,橫暴掣頓,大第巨舍之旁,道路且不通,此固難醫而不可為
工。」
大夫勃然作色,默而不應。
箴石第三十一
丞相曰:「吾聞諸鄭長者曰:『君子正顏色,則遠暴嫚;出辭氣,則遠鄙倍矣。
』故言可述,行可則。此有司夙昔所願睹也。若夫劍客論、博奕辯,盛色而相蘇
,立權以不相假,使有司不能取賢良之議,而賢良、文學被不遜之名,竊為諸生
不取也。公孫龍有言:『論之為道辯,故不可以不屬意,屬意相寬,相寬其歸爭
,爭而不讓,則入於鄙。』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餐,無以更責雪恥矣。縣官所
招舉賢良、文學,而及親民偉仕,亦未見其能用箴石而醫百姓之疾也。」
賢良曰:「賈生有言:『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故曰:『談
何容易。』談且不易,而況行之乎?此胡建所以不得其死,而吳得幾不免於患也
。語曰:『五盜執一良人,枉木惡直繩。』今欲下箴石,通關鬲,則恐有盛、胡
之累,懷箴橐艾,則被不工之名。『狼跋其胡,載踕其尾。』君子之路,行止之
道固狹耳。此子石所以嘆息也。」
除狹第三十二
大夫曰:「賢者處大林,遭風雷而不迷。愚者雖處平敞大路,猶暗惑焉。今守、
相親剖符贊拜,蒞一郡之眾,古方伯之位也。受命專制,宰割千裏,不禦於內;
善惡在於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狹之有哉?」
賢良曰:「古之進士也,鄉擇而裏選,論其才能,然後官之,勝職任然後爵而祿
之。故士修之鄉曲,升諸朝廷,行之幽隱,明足顯著。疏遠無失士,小大無遺功
。是以賢者進用,不肖者簡黜。今吏道雜而不選,富者以財賈官,勇者以死射功
。戲車鼎躍,鹹出補吏,累功積日,或至卿相。垂青繩,擐銀龜,擅殺生之柄,
專萬民之命。弱者,猶使狼將羊也,其亂必矣。強者,則是予狂夫利劍也,必妄
殺生也。是以往者,郡國黎民相乘而不能理,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正。執綱紀
非其道,蓋博亂愈甚。古者,封賢祿能,不過百裏;百裏之中而為都,疆垂不過
五十,猶以為一人之身,明不能照,聰不得達,故立卿、大夫、士以佐之,而政
治乃備。今守、相或無古諸侯之賢,而蒞千裏之政,主一郡之眾,施聖主之德,
擅生殺之法,至重也。非仁人不能任,非其人不能行。一人之身,治亂在己,千
裏與之轉化,不可不熟擇也。故人主有私人以財,不私人以官,懸賞以待功,序
爵以俟賢,舉善若不足,黜惡若仇讎,固為其非功而殘百姓也。夫輔主德,開臣
途,在於選賢而器使之,擇練守、相然後任之。」
疾貪第三十三
大夫曰:「然。為醫以拙矣,又多求謝。為吏既多不良矣,又侵漁百姓。長吏厲
諸小吏,小吏厲諸百姓。故不患擇之不熟,而患求之與得異也;不患其不足也,
患其貪而無厭也。」
賢良曰:「古之制爵祿也,卿大夫足以潤賢厚士,士足以優身及黨,庶人為官者
,足以代其耕而食其祿。今小吏祿薄,郡國繇役,遠至三輔,粟米貴,不足相贍
。常居則匱於衣食,有故則賣畜粥業。非徒是也,繇使相遣,官庭攝追,小計權
吏,行施乞貸,長吏侵漁,上府下求之縣,縣求之鄉,鄉安取之哉?語曰:『貨
賂下流,猶水之赴下,不竭不止。』今大川江河飲巨海,巨海受之,而欲溪谷之
讓流潦;百官之廉,不可得也。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貪鄙在
率不在下,教訓在政不在民也。」
大夫曰:「賢不肖有質,而貪鄙有性,君子內潔己而不能純教於彼。故周公非不
正管、蔡之邪,子產非不正鄧皙之偽也。夫內不從父兄之教,外不畏刑法之罪,
周公、子產不能化,必也。今一一則責之有司,有司豈能縛其手足而使之無為非
哉?」
賢良曰:「駟馬不馴,禦者之過也。百姓不治,有司之罪也。春秋刺譏不及庶人
,責其率也。故古者大夫將臨刑,聲色不禦,刑以當矣,猶三巡而嗟嘆之。其恥
不能以化而傷其不全也。政教闇而不著,百姓顛蹶而不扶,猶赤子臨井焉,聽其
入也。若此,則何以為民父母?故君子急於教,緩於刑。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
萬。是以周公誅管、蔡,而子產誅鄧皙也。刑誅一施,民遵禮義矣。夫上之化下
,若風之靡草,無不從教。何一一而縛之也?」
後刑第三十四
大夫曰:「古之君子,善善而惡惡。人君不畜惡民,農夫不畜無用之苗。無用之
苗,苗之害也;無用之民,民之賊也。鉏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雖周
公、孔子不能釋刑而用惡。家之有姐子,器皿不居,況姐民乎!民者敖於愛而聽
刑。故刑所以正民,鉏所以別苗也。」
賢良曰:「古者,篤教以導民,明辟以正刑。刑之於治,猶策之於禦也。良工不
能無策而禦、有策而勿用。聖人假法以成教,教成而刑不施。故威厲而不殺,刑
設而不犯。今廢其紀綱而不能張,壞其禮義而不能防。民陷於網,從而獵之以刑
,是猶開其闌牢,發以毒矢也,不盡不止。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
得其情,即哀矜而勿喜。』夫不傷民之不治,而伐己之能得奸,猶弋者睹鳥獸掛
罻羅而喜也。今天下之被誅者,不必有管、蔡之邪、鄧皙之偽,恐苗盡而不別,
民欺而不治也。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故民亂反之政,政亂
反之身,身正而天下定。是以君子嘉善而矜不能,恩及刑人,德潤窮夫,施惠悅
爾,行刑不樂也。」
授時第三十五
大夫曰:「共其地,居是世也,非有災害疾疫,獨以貧窮,非惰則奢也;無奇業
旁入,而猶以富給,非儉則力也。今曰施惠悅爾,行刑不樂;則是閔無行之人,
而養惰奢之民也。故妄予不為惠,惠惡者不為仁。」
賢良曰:「三代之盛無亂萌,教也;夏、商之季世無順民,俗也。是以王者設庠
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及政教之洽,性仁而喻善。故禮義立,則耕者讓於野
;禮義壞,則君子爭於朝。人爭則亂,亂則天下不均,故或貧或富。富則仁生,
贍則爭止。昏暮叩人門戶,求水火,貪夫不吝,何則?所饒也。夫為政而使菽粟
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
大夫曰:「博戲馳逐之徒,皆富人子弟,非不足者也。故民饒則僭侈,富則驕奢
,坐而委蛇,起而為非,未見其仁也。夫居事不力,用財不節,雖有財如水火,
窮乏可立而待也。有民不畜,有司雖助之耕織,其能足之乎?」
賢良曰:「周公之相成王也,百姓饒樂,國無窮人,非代之耕織也。易其田疇,
薄其稅斂,則民富矣。上以奉君親,下無饑寒之憂,則教可成也。語曰:『既富
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
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百姓足而知榮辱。』故
富民易與適禮。」
大夫曰:「縣官之於百姓,若慈父之於子也:忠焉能勿誨乎?愛之而勿勞乎?故
春親耕以勸農,賑貸以贍不足,通滀水,出輕系,使民務時也。蒙恩被澤,而至
今猶以貧困,其難與適道若是夫!」
賢良曰:「古者,春省耕以補不足,秋省斂以助不給。民勤於財則貢賦省,民勤
於力則功築罕。為民愛力,不奪須臾。故召伯聽斷於甘棠之下,為妨農業之務也
。今時雨澍澤,種懸而不得播,秋稼零落乎野而不得收。田疇赤地,而停落成市
,發春而後,懸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勸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謂也。」
水旱第三十六
大夫曰:「禹、湯聖主,後稷、伊尹賢相也,而有水旱之災。水旱,天之所為,
饑穰,陰陽之運也,非人力。故太歲之數,在陽為旱,在陰為水。六歲一饑,十
二歲一荒。天道然,殆非獨有司之罪也。」
賢良曰:「古者,政有德,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故行修於內,聲聞於外
,為善於下,福應於天。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
,而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而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詩曰:『有渰
萋萋,興雨祁祁。』今不省其所以然,而曰『陰陽之運也』,非所聞也。孟子曰
:『野有餓殍,不知收也;狗豕食人食,不知檢也;為民父母,民饑而死,則曰
,非我也,歲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也,兵也?』方今之務,在除饑
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趣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寡功節用,
則民自富。如是,則水旱不能憂,兇年不能累也。」
大夫曰:「議者貴其辭約而指明,可於眾人之聽,不至繁文稠辭,多言害有司化
俗之計,而家人語。陶朱為生,本末異徑,一家數事,而治生之道乃備。今縣官
鑄農器,使民務本,不營於末,則無饑寒之累。鹽、鐵何害而罷?」
賢良曰:「農,天下之大業也,鐵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則用力少而得作
多,農夫樂事勸功。用不具,則田疇荒,谷不殖,用力鮮,功自半。器便與不便
,其功相什而倍也。縣官鼓鑄鐵器,大抵多為大器,務應員程,不給民用。民用
鈍弊,割草不痛,是以農夫作劇,得獲者少,百姓苦之矣。」
大夫曰:「卒徒工匠,以縣官日作公事,財用饒,器用備。家人合會,褊於日而
勤於用,鐵力不銷煉,堅柔不和。故有司請總鹽、鐵,一其用,平其賈,以便百
姓公私。雖虞、夏之為治,不易於此。吏明其教,工緻其事,則剛柔和,器用便
。此則百姓何苦?而農夫何疾?」
賢良曰:「卒徒工匠!故民得占租鼓鑄、煮鹽之時,鹽與五穀同賈,器和利而中
用。今縣官作鐵器,多苦惡,用費不省,卒徒煩而力作不盡。家人相一,父子戮
力,各務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農事急,挽運衍之阡陌之間。民相與市買,得
以財貨五穀新幣易貨;或時貰民,不棄作業。置田器,各得所欲。更繇省約,縣
官以徒復作繕治道橋諸發,民便之。今總其原,壹其賈,器多堅,善惡無所擇。
吏數不在,器難得。家人不能多儲,多儲則鎮生。棄膏腴之日,遠市田器,則後
良時。鹽、鐵賈貴,百姓不便。貧民或木耕手耨,土耰淡食。鐵官賣器不售或頗
賦與民。卒徒作不中呈,時命助之。發征無限,更繇以均劇,故百姓疾苦之。古
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農民不離畦畝,
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斬伐而足乎材木,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
而上無事焉。是以王者務本不作末,去炫耀,除雕琢,湛民以禮,示民以樸,是
以百姓務本而不營於末。」
崇禮第三十七
大夫曰:「飾幾杖,修樽俎,為賓,非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陳四夷,非為民
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優奇變之樂,而況縣官乎?故列羽旄,陳戎馬,所以示
威武,奇蟲珍怪,所以示懷廣遠、明盛德,遠國莫不至也。」
賢良曰:「王者崇禮施德,上仁義而賤怪力,故聖人絕而不言。孔子曰:『言忠
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不可棄也。』今萬方絕國之君奉贄獻者,懷天子之
盛德,而欲觀中國之禮儀,故設明堂、辟雍以示之,揚幹戚、昭雅、頌以風之。
今乃以玩好不用之器,奇蟲不畜之獸,角抵諸戲,炫耀之物陳誇之,殆與周公之
待遠方殊。昔周公處謙以卑士,執禮以治天下,辭越裳之贄,見恭讓之禮也;既
,與入文王之廟,是見大孝之禮也。目睹威儀幹戚之容,耳聽清歌雅、頌之聲,
心充至德,欣然以歸,此四夷所以慕義內附,非重譯狄鞮來觀猛獸熊羆也。夫犀
象兕虎,南夷之所多也;騾驢馲駝,北狄之常畜也。中國所鮮,外國賤之,南越
以孔雀珥門戶,崑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今貴人之所賤,珍人之所饒,非所以
厚中國,明盛德也。隋、和,世之名寶也,而不能安危存亡。故喻德示威,惟賢
臣良相,不在犬馬珍怪。是以聖王以賢為寶,不以珠玉為寶。昔晏子修之樽俎之
間,而折沖乎千裏;不能者,雖隋、和滿篋,無益於存亡。」
大夫曰:「晏子相齊三君,崔慶無道,劫其君,亂其國,靈公國圍;莊公弒死;
景公之時,晉人來攻,取垂都,舉臨菑,邊邑削,城郭焚,宮室隳,寶器盡,何
沖之所能折乎?由此觀之:賢良所言,賢人為寶,則損益無輕重也。」
賢良曰:「管仲去魯入齊,齊霸魯削,非持其眾而歸齊也。伍子胥挾弓幹闔閭,
破楚入郢,非負其兵而適吳也。故賢者所在國重,所去國輕。楚有子玉得臣,文
公側席;虞有宮之奇,晉獻不寐。夫賢臣所在,辟除開塞者亦遠矣。故春秋曰:
『山有虎豹,葵藿為之不採;國有賢士,邊境為之不害』也。」
備胡第三十八
大夫曰:「鄙語曰:『賢者容不辱。』以世俗言之,鄉曲有桀,人尚辟之。今明
天子在上,匈奴公為寇,侵擾邊境,是仁義犯而藜藿采。昔狄人侵太王,匡人畏
孔子,故不仁者,仁之賊也。是以縣官厲武以討不義,設機械以備不仁。」
賢良曰:「匈奴處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天所賤而棄之,無壇宇之居,男女之
別,以廣野為閭裏,以穹廬為家室,衣皮蒙毛,食肉飲血,會市行,牧豎居,如
中國之麋鹿耳。好事之臣,求其義,責之禮,使中國幹戈至今未息,萬裏設備,
此兔罝之所刺,故小人非公侯腹心幹城也。」
大夫曰:「天子者,天下之父母也。四方之眾,其義莫不願為臣妾;然猶修城郭
,設關梁,厲武士,備衛於宮室,所以遠折難而備萬方者也。今匈奴未臣,雖無
事,欲釋備,如之何?」
賢良曰:「吳王所以見禽於越者,以其越近而陵遠也。秦所以亡者,以外備胡、
越而內亡其政也。夫用軍於外,政敗於內,備為所患,增主所憂。故人主得其道
,則遐邇偕行而歸之,文王是也;不得其道,則臣妾為寇,秦王是也。夫文衰則
武勝,德盛則備寡。」
大夫曰:「往者,四夷俱強,並為寇虐:朝鮮踰僥,劫燕之東地;東越越東海,
略浙江之南;南越內侵,滑服令;氐、僰、冉、駹、巂唐、昆明之屬,擾隴西、
巴、蜀。今三垂已平,唯北邊未定。夫一舉則匈奴震懼,中外釋備,而何寡也?」
賢良曰:「古者,君子立仁修義,以綏其民,故邇者習善,遠者順之。是以孔子
仕於魯,前仕三月及齊平,後仕三月及鄭平,務以德安近而綏遠。當此之時,魯
無敵國之難,鄰境之患。強臣變節而忠順,故季桓隳其都城。大國畏義而合好,
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故為政而以德,非獨辟害折沖也,所欲不求而自得
。今百姓所以囂囂,中外不寧者,咎在匈奴。內無室宇之守,外無田疇之積,隨
美草甘水而驅牧,匈奴不變業,而中國以騷動矣。風合而雲解,就之則亡,擊之
則散,未可一世而舉也。」
大夫曰:「古者,明王討暴衛弱,定傾扶危。衛弱扶危,則小國之君悅;討暴定
傾,則無罪之人附。今不征伐,則暴害不息;不備,則是以黎民委敵也。春秋貶
諸侯之後,刺不卒戍。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賢良曰:「匈奴之地廣大,而戎馬之足輕利,其勢易騷動也。利則虎曳,病則鳥
折,辟鋒銳而取罷極;少發則不足以更適,多發則民不堪其役。役煩則力罷,用
多則財乏。二者不息,則民遺怨。此秦之所以失民心、隕社稷也。古者,天子封
畿千裏,繇役五百裏,勝聲相聞,疾病相恤。無過時之師,無踰時之役。內節於
民心,而事適其力。是以行者勸務,而止者安業。今山東之戎馬甲士戍邊郡者,
絕殊遼遠,身在胡、越、心懷老母。老母垂泣,室婦悲恨,推其饑渴,念其寒苦
。詩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之我哀。』故聖人憐其如此,閔其久去父母妻子,暴露中野,居寒
苦之地,故春使使者勞賜,舉失職者,所以哀遠民而慰撫老母也。德惠甚厚,而
吏未稱奉職承詔以存恤,或侵侮士卒,興之為市,並力兼作,使之不以理。故士
卒失職,而老母妻子感恨也。宋伯姬愁思而宋國火,魯妾不得意而魯寢災。今天
下不得其意者,非獨西宮之女。宋之老母也。春秋動眾則書,重民也。宋人圍長
葛,譏久役也。君子之用心必若是。」
大夫默然不對。
執務第三十九
丞相曰:「先王之道,軼久而難復,賢良、文學之言,深遠而難行。夫稱上聖之
高行,道至德之美言,非當世之所能及也。願聞方今之急務,可復行於政:使百
姓鹹足於衣食,無乏困之憂;風雨時,五穀熟,螟螣不生;天下安樂,盜賊不起
;流人還歸,各反其田裏;吏皆廉正,敬以奉職,元元各得其理也。」
賢良曰:「孟子曰:『堯、舜之道,非遠人也,而人不思之耳。』詩雲:『求之
不得,寤寐思服。』有求如關睢,好德如河廣,何不濟不得之有?故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雖不能及,離道不遠也。顏淵曰:『舜獨何人也,回何人也?』夫思
賢慕能,從善不休,則成、康之俗可致,而唐、虞之道可及。公卿未思也,先王
之道,何遠之有?齊桓公以諸侯思王政,憂周室,匡諸夏之難,平夷、狄之亂,
存亡接絕,信義大行,著於天下。邵陵之會,予之為主。傳曰:『予積也。』故
土積而成山阜,水積而成江海,行積而成君子。孔子曰:『吾於河廣,知德之至
也。』而欲得之,各反其本,復諸古而已。古者,行役不踰時,春行秋反,秋行
春來,寒暑未變,衣服不易,固已還矣。夫婦不失時,人安和如適。獄訟平,刑
罰得,則陰陽調,風雨時。上不苛擾,下不煩勞,各修其業,安其性,則螟螣不
生,而水旱不起。賦斂省而農不失時,則百姓足,而流人歸其田裏。上清靜而不
欲,則下廉而不貪。若今則繇役極遠,盡寒苦之地,危難之處,涉胡、越之域,
今茲往而來歲旋,父母延頸而西望,男女怨曠而相思,身在東楚,誌在西河,故
一人行而鄉曲恨,一人死而萬人悲。詩雲:『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
?』『念彼恭人,涕零如雨。豈不懷歸?畏此罪罟。』吏不奉法以存撫,倍公任
私,各以其權充其嗜欲,人愁苦而怨思,上不恤理,則惡政行而邪氣作;邪氣作
,則蟲螟生而水旱起。若此,雖禱祀雩祝,用事百神無時,豈能調陰陽而息盜賊
矣?」
能言第四十
大夫曰:「盲者口能言白黑,而無目以別之。儒者口能言治亂,而無能以行之。
夫坐言不行,則牧童兼烏獲之力,蓬頭苞堯、舜之德。故使言而近,則儒者何患
於治亂,而盲人何患於白黑哉?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故卑而言高,能言而不
能行者,君子恥之矣。」
賢良曰:「能言而不能行者,國之寶也。能行而不能言者,國之用也。兼此二者
,君子也。無一者,牧童、蓬頭也。言滿天下,德覆四海,周公是也。口言之,
躬行之,豈若默然載施其行而已。則執事亦何患何恥之有?今道不舉而務小利,
慕於不急以亂群意,君子雖貧,勿為可也。藥酒,病之利也;正言,治之藥也。
公卿誠能自強自忍,食文學之至言,去權詭,罷利官,一歸之於民,親以周公之
道,則天下治而頌聲作。儒者安得治亂而患之乎?」
取下第四十一
大夫曰:「不軌之民,困橈公利,而欲擅山澤。從文學、賢良之意,則利歸於下
,而縣官無可為者。上之所行則非之,上之所言則譏之,專欲損上徇下,虧主而
適臣,尚安得上下之義,君臣之禮?而何頌聲能作也?」
賢良曰:「古者,上取有量,自養有度,樂歲不盜,年饑則肆,用民之力,不過
歲三日,籍斂,不過十一。君篤愛,臣盡力,上下交讓,天下平。『浚發爾私』
,上讓下也。『遂及我私』,先公職也。孟子曰:『未有仁而遺其親,義而後其
君也。』君君臣臣,何為其無禮義乎?及周之末塗,德惠塞而嗜欲眾,君奢侈而
上求多,民困於下,怠於上公,是以有履畝之稅,碩鼠之詩作也。衛靈公當隆冬
興眾穿池,海春諫曰:『天寒,百姓凍餒,願公之罷役也。』公曰:『天寒哉?
我何不寒哉?』人之言曰:『安者不能恤危,飽者不能食饑。』故余粱肉者難為
言隱約,處佚樂者難為言勤苦。夫高堂邃宇、廣廈洞房者,不知專屋狹廬、上漏
下濕者之也。系馬百駟、貨財充內、儲陳納新者,不知有旦無暮、稱貸者之急也
。廣第唐園、良田連比者,不知無運踵之業、竄頭宅者之役也。原馬被山,牛羊
滿谷者,不知無孤豚瘠犢者之窶也。高枕談臥、無叫號者,不知憂私責與吏正戚
者之愁也。被紈躡韋、搏粱嚙肥者,不知短褐之寒、糠(米舌)之苦也。從容房
闈之間、垂拱持案食者,不知跖耒躬耕者之勤也。乘堅驅良、列騎成行者,不知
負檐步行者之勞也。匡床旃席、侍禦滿側者,不知負輅挽船、登高絕流者之難也
。衣輕暖、被美裘、處溫室、載安車者,不知乘邊城、飄胡、代、鄉清風者之危
寒也。妻子好合。子孫保之者,不知老母之憔悴、匹婦之悲恨也。耳聽五音、目
視弄優者,不知蒙流矢、距敵方外者之死也。東向伏幾、振筆如調文者,不知木
索之急、棰楚者之痛也。坐旃茵之上,安圖籍之言若易然,亦不知步涉者之難也
。昔商鞅之任秦也,刑人若刈菅茅,用師若彈丸;從軍者暴骨長城,戍漕者輦車
相望,生而往,死而旋,彼獨非人子耶?故君子仁以恕,義以度,所好惡與天下
共之,所不施不仁者。公劉好貨,居者有積,行者有囊。太王好色,內無怨女,
外無曠夫。文王作刑,國無怨獄。武王行師,士樂為之死,民樂為之用。若斯,
則民何苦而怨,何求而譏?」
公卿愀然,寂若無人。於是遂罷議止詞。
奏曰:「賢良、文學不明縣官事,猥以鹽、鐵為不便。請且罷郡國榷沽、關內鐵
官。」
奏曰︰「可。」
擊之第四十二
賢良、文學既拜,鹹取列大夫,辭丞相、禦史。
大夫曰:「前議公事,賢良、文學稱引往古,頗乖世務。論者不必相反,期於可
行。往者,縣官未事胡、越之時,邊城四面受敵,北邊尤被其苦。先帝絕三方之
難,撫從方國,以為蕃蔽,窮極郡國,以討匈奴。匈奴壤界獸圈,孤弱無與,此
困亡之時也。遼遠不遂,使得復喘息,休養士馬,負紿西域。西域迫近胡寇,沮
心內解,必為巨患。是以主上欲掃除,煩倉廩之費也。終日逐禽,罷而釋之,則
非計也。蓋舜紹緒,禹成功。今欲以軍興擊之,何如?」
文學曰:「異時,縣官修輕賦,公用饒,人富給。其後,保胡、越,通四夷,費
用不足。於是興利害,算車舡,以訾助邊,贖罪告緡,與人以患矣。甲士死於軍
旅,中士罷於轉漕,仍之以科適,吏征發極矣。夫勞而息之,極而反本,古之道
也,雖舜、禹興,不能易也。」
大夫曰:「昔夏後底洪水之災,百姓孔勤,罷於籠臿,及至其後,鹹享其功。先
帝之時,郡國頗煩於戎事,然亦寬三陲之役。語曰:『見機不遂者隕功。』一日
違敵,累世為患。休勞用供,因弊乘時。帝王之道,聖賢之所不能失也。功業有
緒,惡勞而不卒,猶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也。」
文學曰:「地廣而不德者國危,兵強而淩敵者身亡。虎兕相據,而螻蟻得誌。兩
敵相抗,而匹夫乘閑。是以聖王見利慮害,見遠存近。方今為縣官計者,莫若偃
兵休士,厚幣結和親,修文德而已。若不恤人之急,不計其難,弊所恃以窮無用
之地,亡十獲一,非文學之所知也。」
結和第四十三
大夫曰:「漢興以來,修好結和親,所聘遺單於者甚厚;然不紀重質厚賂之故改
節,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懷,故廣將帥,招奮擊,以誅
厥罪;功勛粲然,著於海內,藏於記府,何命『亡十獲一』乎?夫偷安者後危,
慮近者憂邇,賢者離俗,智士權行,君子所慮,眾庶疑焉。故民可與觀成,不可
與圖始。此有司所獨見,而文學所不睹。」
文學曰:「往者,匈奴結和親,諸夷納貢,即君臣外內相信,無胡、越之患。當
此之時,上求寡而易贍,民安樂而無事,耕田而食,桑麻而衣,家有數年之蓄,
縣官余貨財,閭裏耆老,鹹及其澤。自是之後,退文任武,苦師勞眾,以略無用
之地,立郡沙石之間,民不能自守,發屯乘城,挽輦而贍之。愚竊見其亡,不睹
其成。」
大夫曰:「匈奴以虛名市於漢,而實不從;數為蠻、貊所紿,不痛之,何故也?
高皇帝仗劍定九州;今以九州而不行於匈奴。閭裏常民,尚有梟散,況萬裏之主
與小國之匈奴乎?夫以天下之力勤何不摧?以天下之士民何不服?今有帝名,而
威不信於長城之外,反賂遺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畢怒也。」
文學曰:「湯事夏而卒服之,周事殷而卒滅之。故以大禦小者王,以強淩弱者亡
。聖人不困其眾以兼國,良禦不困其馬以兼道。故造父之禦不失和,聖人之治不
倍德。秦攝利銜以禦宇內,執修棰以笞八極,驂服以罷,而鞭策愈加,故有傾銜
遺棰之變。士民非不眾,力勤非不多也,皆內倍外附而莫為用。此高皇帝所以仗
劍而取天下也。夫兩主好合,內外交通,天下安寧,世世無患,士民何事?三王
何怒焉?」
大夫曰:「伯翳之始封秦,地為七十裏。穆公開霸,孝公廣業。自卑至上,自小
至大。故先祖基之,子孫成之。軒轅戰涿鹿,殺兩皞、蚩尤而為帝,湯、武伐夏
、商,誅桀、紂而為王。黃帝以戰成功,湯、武以伐成孝。故手足之勤,腹腸之
養也。當世之務,後世之利也。今四夷內侵,不攘,萬世必有長患。先帝興義兵
以誅強暴,東滅朝鮮,西定冉、駹,南擒百越,北挫強胡,追匈奴以廣北州,湯
、武之舉,蚩尤之兵也。故聖主斥地,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奮怒也,所以匡難
辟害,以為黎民遠慮。」
文學曰:「秦南禽勁越,北卻強胡,竭中國以役四夷,人罷極而主不恤,國內潰
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兵破陳涉,地奪諸侯,何嗣之所利?詩雲:『
雍雍鳴鳱,旭日始旦。』登得前利,不念後咎。故吳王知伐齊之便,不知幹遂之
患。秦知進取之利,而不知鴻門之難。是知一而不知十也。周謹小而得大,秦欲
大而亡小。語曰:『前車覆,後車戒。』『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矣。」
誅秦第四十四
大夫曰:「秦、楚、燕、齊、周之封國也;三晉之君,齊之田氏,諸侯家臣也;
內守其國,外伐不義,地廣壤進,故立號萬乘,而為諸侯。宗周修禮長文,然國
翦弱,不能自存,東攝六國,西畏於秦,身以放遷,宗廟絕祀。賴先帝大惠,紹
興其後,封嘉潁川,號周子男君。秦既幷天下,東絕沛水,並滅朝鮮,南取陸梁
,北卻胡、狄,西略氐、羌,立帝號,朝四夷。舟車所通,足跡所及,靡不畢至
。非服其德,畏其威也。力多則人朝,力寡則朝於人矣。」
文學曰:「禹、舜,堯之佐也,湯、文,夏、商之臣也,其所以從八極而朝海內
者,非以陸梁之地,兵革之威也。秦、楚、三晉號萬乘,不務積德而務相侵,構
兵爭強而卒俱亡。雖以進壤廣地,如食萴之充腸也,欲其安存,何可得也?夫禮
讓為國者若江、海,流彌久不竭,其本美也。茍為無本,若蒿火暴怒而無繼,其
亡可立而待,戰國是也。周德衰,然後列於諸侯,至今不絕。秦力盡而滅其族,
安得朝人也?」
大夫曰:「中國與邊境,猶支體與腹心也。夫肌膚寒於外,腹心疾於內,內外之
相勞,非相為賜也!唇亡則齒寒,支體傷而心憯怛。故無手足則支體廢,無邊境
則內國害。昔者,戎狄攻太王於邠,踰岐、梁而與秦界於涇、渭,東至晉之陸渾
,侵暴中國,中國疾之。今匈奴蠶食內侵,遠者不離其苦,獨邊境蒙其敗。詩雲
:『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不征備,則暴害不息。故先帝興義兵以征厥罪,
遂破祁連、天山,散其聚黨,北略至龍城,大圍匈奴,單於失魂,僅以身免,乘
奔逐北,斬首捕虜十余萬。控弦之民,旃裘之長,莫不沮膽,挫折遠遁,遂乃振
旅。渾耶率其眾以降,置五屬國以距胡,則長城之內,河、山之外,罕被寇。於
是下詔令,減戍漕,寬徭役。初雖勞苦,卒獲其慶。」
文學曰:「周累世積德,天下莫不願以為君,故不勞而王,恩施由近而遠,而蠻
、貊自至。秦任戰勝以幷天下,小海內而貪胡、越之地,使蒙恬擊胡,取河南以
為新秦,而忘其故秦,築長城以守胡,而亡其所守。往者,兵革亟動,師旅數起
,長城之北,旋車遺鏃相望。及李廣利等輕計-計還馬足,莫不寒心;雖得渾耶
,不能更所亡。此非社稷之至計也。」
伐功第四十五
大夫曰:「齊桓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殘令支。趙武靈王踰句註,過代谷,略
滅林胡、樓煩。燕襲走東胡,闢地千裏,度遼東而攻朝鮮。蒙公為秦擊走匈奴,
若鷙鳥之追群雀。匈奴勢懾,不敢南面而望十餘年。及其後,蒙公死而諸侯叛秦
,中國擾亂,匈奴紛紛,乃敢復為邊寇。夫以小國燕、趙,尚猶卻寇虜以廣地,
今以漢國之大,士民之力,非特齊桓之眾,燕、趙之師也;然匈奴久未服者,群
臣不幷力,上下未諧故也。」
文學曰:「古之用師,非貪壤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簞食
壺漿,以逆王師。故憂人之患者,民一心而歸之,湯、武是也。不愛民之死,力
盡而潰叛者,秦王是也。孟子曰:『君不鄉道,不由仁義,而為之強戰,雖克必
亡。』此中國所以擾亂,非蒙恬死而諸侯叛秦。昔周室之盛也,越裳氏來獻,百
蠻致貢。其後周衰,諸侯力征,蠻、貊分散,各有聚黨,莫能相一,是以燕、趙
能得意焉。其後,匈奴稍強,蠶食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國,引弓之
民,幷為一家,一意同力,故難制也。前君為先帝畫匈奴之策:『兵據西域,奪
之便勢之地,以候其變。以漢之強,攻於匈奴之眾,若以強弩潰癰疽;越之禽吳
,豈足道哉!』上以為然。用君之義,聽君之計,雖越王之任種、蠡不過。以搜
粟都尉為禦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見種、蠡之功,而見靡弊之效,匈奴不為
加俛,而百姓黎民以敝矣。是君之策不能弱匈奴,而反衰中國也。善為計者,固
若此乎?」
西域第四十六
大夫曰:「往者,匈奴據河、山之險,擅田牧之利,民富兵強,行入為寇,則句
註之內驚動,而上郡以南鹹城。文帝時,虜入蕭關,烽火通甘泉,群臣懼不知所
出,乃請屯京師以備胡。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屬,南與群羌通。先帝推讓斥奪廣
饒之地,建張掖以西,隔絕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國,皆內拒匈奴,斷
其右臂,曳劍而走,故募人田畜以廣用,長城以南,濱塞之郡,馬牛放縱,蓄積
布野,未睹其計之所過。夫以弱越而遂意強吳,才地計眾非鈞也,主思臣謀,其
往必矣。」
文學曰:「吳、越迫於江、海,三川循環之,處於五湖之間,地相迫,壤相次,
其勢易以相禽也。金鼓未聞,旌旗未舒,行軍未定,兵以接矣。師無輜重之費,
士無乏絕之勞,此所謂食於廚倉而戰於門郊者也。今匈奴牧於無窮之澤,東西南
北,不可窮極,雖輕車利馬,不能得也,況負重嬴兵以求之乎?其勢不相及也。
茫茫乎若行九臯未知所止,皓皓乎若無網羅而漁江、海,雖及之,三軍罷弊,適
遺之餌也。故明王知其無所利,以為役不可數行,而權不可久張也,故詔公卿大
夫、賢良、文學,所以復枉興微之路。公卿宜思百姓之急,匈奴之害,緣聖主之
心,定安平之業。今乃留心於末計,摧本議,不順上意,未為盡於忠也。
大夫曰:「初,貳師不克宛而還也,議者欲使人主不遂忿,則西域皆瓦解而附於
胡,胡得眾國而益強。先帝絕奇聽,行武威,還襲宛,宛舉國以降,效其器物,
致其寶馬。烏孫之屬駭膽,請為臣妾。匈奴失魄,奔走遁逃,雖未盡服,遠處寒
苦磽埆之地,壯者死於祁連、天山,其孤未復。故群臣議以為匈奴困於漢兵,折
翅傷翼,可遂擊服。會先帝棄群臣,以故匈奴不革。譬如為山,未成一簣而止,
度功業而無繼成之理,是棄與胡而資強敵也。輟幾沮成,為主計若斯,亦未可謂
盡忠也。」
文學曰:「有司言外國之事,議者皆僥一時之權,不慮其後。張騫言大宛之天馬
汗血,安息之真玉大鳥,縣官既聞如甘心焉,乃大興師伐宛,歷數期而後克之。
夫萬裏而攻人之國,兵未戰而物故過半,雖破宛得寶馬,非計也。當此之時,將
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師旅相望,郡國並發,黎人困苦,奸偽萌生,盜賊並起,守
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後遣上大夫衣繡衣以興擊之。當此時,百姓元元,莫
必其命,故山東豪傑,頗有異心。賴先帝聖靈斐然。其咎皆在於欲畢匈奴而遠幾
也。為主計若此,可謂忠乎?」
世務第四十七
大夫曰:「諸生妄言!議者令可詳用,無徒守椎車之語,滑稽而不可循。夫漢之
有匈奴,譬若木之有蠹,如人有疾,不治則寖以深。故謀臣以為擊奪以困極之。
諸生言以德懷之,此有其語而不可行也。諸生上無以似三王,下無以似近秦,令
有司可舉而行當世,安蒸庶而寧邊境者乎?」
文學曰:「昔齊桓公內附百姓,外綏諸侯,存亡接絕,而天下從風。其後,德虧
行衰,葵丘之會,振而矜之,叛者九國。春秋刺其不崇德而崇力也。故任德,則
強楚告服,遠國不召而自至;任力,則近者不親,小國不附。此其效也。誠上觀
三王之所以昌,下論秦之所以亡,中述齊桓所以興,去武行文,廢力尚德,罷關
梁,除障塞,以仁義導之,則北垂無寇虜之憂,中國無幹戈之事矣。」
大夫曰:「事不豫辯,不可以應卒。內無備,不可以禦敵。詩雲:『誥爾民人,
謹爾侯度,用戒不虞。』故有文事,必有武備。昔宋襄公信楚而不備,以取大辱
焉,身執囚而國幾亡。故雖有誠信之心,不知權變,危亡之道也。春秋不與夷、
狄之執中國,為其無信也。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飆舉電至。而欲以
誠信之心,金帛之寶,而信無義之詐,是猶親跖、蹻而扶猛虎也。」
文學曰:「春秋『王者無敵。』言其仁厚,其德美,天下賓服,莫敢交也。德行
延及方外,舟車所臻,足跡所及,莫不被澤。蠻、貊異國,重譯自至。方此之時
,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內相信,上下輯睦。兵設而不試,幹戈閉藏而不用。
老子曰:『兕無所用其角,螫蟲無所輸其毒。』故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世
安得跖、蹻而親之乎?」
大夫曰:「布心腹,質情素,信誠內感,義形乎色。宋華元、楚司馬子反之相睹
也,符契內合,誠有以相信也。今匈奴挾不信之心,懷不測之詐,見利如前,乘
便而起,潛進市側,以襲無備。是猶措重寶於道路而莫之守也。求其不亡,何可
得乎?」
文學曰:「誠信著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則近者哥謳而樂之,遠者執禽而朝之
。故正近者不以威,來遠者不以武,德義修而任賢良也。故民之於事也,辭佚而
就勞,於財也,辭多而就寡。上下交讓,道路鴈行。方此之時,賤貨而貴德,重
義而輕利,賞之不竊,何寶之守也!」
和親第四十八
大夫曰:「昔徐偃王行義而滅,魯哀公好儒而削。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故君子篤仁以行,然必築城以自守,設械以自備,為不仁者之害己也。是以古
者,搜獮振旅而數軍實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難。故兵革者國之用,城壘者國之
固也;而欲罷之,是去表見裏,示匈奴心腹也。匈奴輕舉潛進,以襲空虛,是猶
不介而當矢石之蹊,禍必不振。此邊境之所懼,而有司之所憂也。」
文學曰:「往者,通關梁,交有無,自單於以下,皆親漢內附,往來長城之下。
其後,王恢誤謀馬邑,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禍紛拏而不解,兵連而不息,邊
民不解甲弛弩,行數十年,介胄而耕耘,鉏耰而候望,燧燔烽舉,丁壯弧弦而出
鬥,老者超越而入葆。言之足以流涕寒心,則仁者不忍也。詩雲:『投我以桃,
報之以李。』未聞善往而有惡來者。故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
,皆為兄弟也。故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大夫曰:「自春秋諸夏之君,會聚相結,三會之後,乖疑相從,伐戰不止;六國
從親,冠帶相接,然未嘗有堅約。況禽獸之國乎!春秋存君在楚,詰鼬之會書公
,紿夷、狄也。匈奴數和親,而常先犯約,貪侵盜驅,長詐之國也。反復無信,
百約百叛,若朱、象之不移,商均之不化。而欲信其用兵之備,親之以德,亦難
矣。」
文學曰:「王者中立而聽乎天下,德施方外,絕國殊俗,臻於闕廷,鳳皇在列樹
,麒麟在郊藪,群生庶物,莫不被澤。非足行而仁辦之也,推其仁恩而王之,誠
也。範蠡出於越,由余長於胡,皆為霸王賢佐。故政有不從之教,而世無不可化
之民。詩雲:『酌彼行潦,挹彼註茲。』故公劉處戎、狄,戎、狄化之。太王去
豳,豳民隨之。周公修德,而越裳氏來。其從善如影響。為政務以德親近,何憂
於彼之不改?」
繇役第四十九
大夫曰:「屠者解分中理,可橫以手而離也;至其抽筋鑿骨,非行金斧不能決。
聖主循性而化,有不從者,亦將舉兵而征之,是以湯誅葛伯,文王誅犬夷。及後
戎、狄猾夏,中國不寧,周宣王、仲山甫式遏寇虐。詩雲:『薄伐獫狁,至於太
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自古明王不能無征伐而服不義,不能無城壘而
禦強暴也。」
文學曰:「舜執幹戚而有苗服,文王底德而懷四夷。詩雲:『鎬京辟雍,自西自
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普天之下,惟人面之倫,莫不引領而歸其義。故畫
地為境,人莫之犯。子曰:『白刃可冒,中庸不可入。』至德之謂也。故善攻不
待堅甲而克,善守不待渠梁而固。武王之伐殷也,執黃鉞,誓牧之野,天下之士
莫不願為之用。既而偃兵,搢笏而朝,天下之民莫不願為之臣。既以義取之,以
德守之。秦以力取之,以法守之,本末不得,故亡。夫文猶可長用,而武難久行
也。」
大夫曰:「詩雲:『獫狁孔熾,我是用戒。』『武夫潢潢,經營四方。』故守禦
征伐,所由來久矣。春秋大戎未至而豫禦之。故四支強而躬體固,華葉茂而本根
據。故飭四境所以安中國也,發戍漕所以審勞佚也。主憂者臣勞,上危者下死。
先帝憂百姓不贍,出禁錢,解乘輿驂,貶樂損膳,以賑窮備邊費。未見報施之義
,而見沮成之理,非所聞也。」
文學曰:「周道衰,王跡熄,諸侯爭強,大小相淩。是以強國務侵,弱國設備。
甲士勞戰陣,役於兵革,故君勞而民困苦也。今中國為一統,而方內不安,徭役
遠而外內煩也。古者,無過年之繇,無逾時之役。今近者數千裏,遠者過萬裏,
歷二期。長子不還,父母愁憂,妻子詠嘆,憤懣之恨發動於心,慕思之積痛於骨
髓。此杕杜、採薇之所為作也。」
險固第五十
大夫曰:「虎兕所以能執熊羆、服群獸者,爪牙利而攫便也。秦所以超諸侯、吞
天下、幷敵國者,險阻固而勢居然也。故龜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
忌而不輕。故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故仲山甫補袞職之闕,蒙公築長城之
固,所以備寇難,而折沖萬裏之外也。今不固其外,欲安其內,猶家人不堅垣墻
,狗吠夜驚,而闇昧妄行也。」
文學曰:「秦左殽、函,右隴阺,前蜀、漢,後山、河,四塞以為固,金城千裏
,良將勇士,設利器而守陘隧,墨子守雲梯之械也。以為雖湯、武復生,蚩尤復
起,不輕攻也。然戍卒陳勝無將帥之任,師旅之眾,奮空拳而破百萬之師,無墻
籬之難。故在德不在固。誠以仁義為阻,道德為塞,賢人為兵,聖人為守,則莫
能入。如此則中國無狗吠之警,而邊境無鹿駭狼顧之憂矣。夫何妄行而之乎?」
大夫曰:「古者,為國必察土地、山陵阻險、天時地利,然後可以王霸。故制地
城郭,飭溝壘,以禦寇固國。春秋曰:『冬浚洙。』修地利也。三軍順天時,以
實擊虛,然困於阻險,敵於金城。楚莊之圍宋,秦師敗崤嶔崟,是也。故曰:『
天時不如地利。』羌、胡固,近於邊,今不取,必為四境長患。此季孫之所以憂
顓臾,有句賤之變,而為強吳之所悔也。」
而強行之,欲以幹名。所由不軌,果沒其身。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身
得重罪,不得以壽終。狡而以為知,訐而以為直,不遜以為勇,其遭難,故亦宜
也。」
文學曰:「二公懷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直己以事上,竭力以徇公,奉法推理
,不避強禦,不阿所親,不貴妻子之養,不顧私家之業。然卒不能免於嫉妒之人
,為眾枉所排也。其所以累不測之刑而功不遂也。夫公族不正則法令不行,肱肱
不正則姦邪興起。趙奢行之平原,範雎行之穰侯,二國治而兩家全。故君過而臣
正,上非而下譏,大臣正,縣令何有?不反諸己而行非於人,執政之大失也。夫
屈原之沉淵,遭子椒之譖也;管子得行其道,鮑叔之力也。今不睹鮑叔之力,而
見汨羅之禍,雖欲以壽終,無其能得乎?」
遵道第二十三
大夫曰:「禦史!」
禦史未應。
謂丞相史曰:「文學結發學語,服膺不舍,辭若循環,轉若陶鈞。文繁如春華,
無效如抱風。飾虛言以亂實,道古以害今。從之,則縣官用廢,虛言不可實而行
之;不從,文學以為非也,眾口囂囂,不可勝聽。諸卿都大府日久矣,通先古,
明當世,今將何從而可矣?」
丞相史進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所由不同,俱歸於霸。而必
隨古不革,襲故不改,是文質不變,而椎車尚在也。故或作之,或述之,然後法
令調於民,而器械便於用也。孔對三君殊意,晏子相三君異道,非茍相反,所務
之時異也。公卿既定大業之路,建不竭之本,願無顧細故之語,牽儒、墨論也。
」
文學曰:「師曠之調五音,不失宮商。聖王之治世,不離仁義。故有改制之名,
無變道之實。上自黃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謹庠序,崇仁義,立教化。此
百世不易之道也。殷、周因循而昌,秦王變法而亡。詩雲:『雖無老成人,尚有
典刑。』言法教也。故沒而存之,舉而貫之,貫而行之,何更為哉?」
丞相史曰:「說西施之美無益於容,道堯、舜之德無益於治。今文學不言所為治
,而言以治之無功,猶不言耕田之方,美富人之囷倉也。夫欲粟者務時,欲治者
因世。故商君昭然獨見存亡不可與世俗同者,為其沮功而多近也。庸人安其故,
而愚者果所聞。故舟車之治,使民三年而後安之。商君之法立,然後民信之。孔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權。』文學可令扶繩循刻,非所與論道術之外也。」
文學曰:「君子多聞闕疑,述而不作,聖達而謀大,叡智而事寡。是以功成而不
隳,名立而不頓。小人智淺而謀大,羸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廢,蘇秦、商鞅是也
。無先王之法,非聖人之道,而因於己,故亡。易曰:『小人處盛位,雖高必崩
。不盈其道,不恆其德,而能以善終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禹之治水也,民知其利,莫不勸其功。商鞅之立法,民知其害,莫不畏其刑。
故夏後功立而王,商鞅法行而亡。商鞅有獨智之慮,世乏獨見之證。文學不足與
權當世,亦無負累蒙殃也。」
論誹第二十四
丞相史曰:「晏子有言:『儒者華於言而寡於實,繁於樂而舒於民,久喪以害生
,厚葬以傷業,禮煩而難行,道迂而難遵,稱往古而訾當世,賤所見而貴所聞。
』此人本枉,以己為式。此顏異所以誅黜,而狄山死於匈奴也。處其位而非其朝
,生乎世而訕其上,終以被戮而喪其軀,此獨誰為負其累而蒙其殃乎?」
文學曰:「禮所以防淫,樂所以移風,禮興樂正則刑罰中。故堤防成而民無水菑
,禮義立而民無亂患。故禮義壞,堤防決,所以治者,未之有也。孔子曰:『禮
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故禮之所為作,非以害生傷業也,威儀節文
,非以亂化傷俗也。治國謹其禮,危國謹其法。昔秦以武力吞天下,而斯、高以
妖孽累其禍,廢古術,隳舊禮,專任刑法,而儒、墨既喪焉。塞士之塗,壅人之
口,道諛日進而上不聞其過,此秦所以失天下而殞社稷也。故聖人為政,必先誅
之,偽巧言以輔非而傾覆國家也。今子安取亡國之語而來乎?夫公卿處其位,不
正其道,而以意阿邑順風,疾小人淺淺面從,以成人之過也。故知言之死,不忍
從茍合之徒,是以不免於螺紲。悲夫!」
丞相史曰:「檀柘而有鄉,萑葦而有藂,言物類之相從也。孔子曰:『德不孤,
必有鄰。』故湯興而伊尹至,不仁者遠矣。未有明君在上而亂臣在下也。今先帝
躬行仁聖之道,以臨海內,招舉俊才賢良之士,唯仁是用,誅逐亂臣,不避所親
,務以求賢而簡退不肖,猶堯之舉舜、禹之族,殛鯀放驩兜也。而曰『茍合之徒
』,是則主非而臣阿,是也?」
文學曰:「臯陶對舜:『在知人,惟帝其難之。』洪水之災,堯獨愁悴而不能治
,得舜、禹而九州寧。故雖有堯明之君,而無舜、禹之佐,則純德不流。春秋刺
有君而無主。先帝之時,良臣未備,故邪臣得間。堯得舜、禹而鯀殛驩兜誅,趙
簡子得叔向而盛青肩詘。語曰:『未見君子,不知偽臣。』詩雲:『未見君子,
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此之謂也。」
丞相史曰:「堯任鯀、驩兜,得舜、禹而放殛之以其罪,而天下鹹服,誅不仁也
。人君用之齊民,而顏異,濟南亭長也,先帝舉而加之高位,官至上卿。狄山起
布衣,為漢議臣,處舜、禹之位,執天下之中,不能以治,而反坐訕上;故驩兜
之誅加而刑戮至焉。賢者受賞而不肖者被刑,固其然也。文學又何怪焉?」
文學曰:「論者相扶以義,相喻以道,從善不求勝,服義不恥窮。若相迷以偽,
相亂以辭,相矜於後息,期於茍勝,非其貴者也。夫蘇秦、張儀,熒惑諸侯,傾
覆萬乘,使人失其所恃;非不辯,然亂之道也。君子疾鄙夫之不可與事君,患其
聽從而無所不至也。今子不聽正義以輔卿相,又從而順之,好須臾之說,不計其
後。若子之為人吏,宜受上戮,子姑默矣!」
丞相史曰:「蓋聞士之居世也,衣服足以勝身,食飲足以供親,內足以相恤,外
不求於人。故身修然後可以理家,家理然後可以治官。故飯蔬糲者不可以言孝,
妻子饑寒者不可以言慈,緒業不修者不可以言理。居斯世,行斯身,而有此三累
者,斯亦足以默矣。」
孝養第二十五
文學曰:「善養者不必芻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錦繡也。以己之所有盡事其親,孝
之至也。故匹夫勤勞,猶足以順禮,歠菽飲水,足以致其敬。孔子曰:『今之孝
者,是為能養,不敬,何以別乎?』故上孝養誌,其次養色,其次養體。貴其禮
,不貪其養,禮順心和,養雖不備,可也。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
也。』故富貴而無禮,不如貧賤之孝悌。閨門之內盡孝焉,閨門之外盡悌焉,朋
友之道盡信焉,三者,孝之至也。居家理者,非謂積財也,事親孝者,非謂鮮餚
也,亦和顏色、承意盡禮義而已矣。」
丞相史曰:「八十曰耋,七十曰耄。耄,食非肉不飽,衣非帛不暖。故孝子曰甘
毳以養口,輕暖以養體。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無端絻,雖公西赤不能以為容
。無餚膳,雖閔、曾不能以卒養。禮無虛加,故必有其實然後為之文。與其禮有
餘而養不足,寧養有餘而禮不足。夫洗爵以盛水,升降而進糲,禮雖備,然非其
貴者也。」
文學曰:「周襄王之母非無酒肉也,衣食非不如曾皙也,然而被不孝之名,以其
不能事其父母也。君子重其禮,小人貪其養。夫嗟來而招之,投而與之,乞者由
不取也。君子茍無其禮,雖美不食焉。故禮主人不親饋,則客不祭。是饋輕而禮
重也。」
丞相史曰:「孝莫大以天下一國養,次祿養,下以力。故王公人君,上也,卿大
夫,次也。夫以家人言之,有賢子當路於世者,高堂邃宇,安車大馬,衣輕暖,
食甘毳。無者,褐衣皮冠,窮居陋巷,有旦無暮,食蔬糲葷茹,膢臘而後見肉。
老親之腹非唐園,唯菜是盛。夫蔬糲,乞者所不取,而子以養親,雖欲以禮,非
其貴也。」
文學曰:「無其能而竊其位,無其功而有其祿,雖有富貴,由跖、蹻之養也。高
臺極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謂孝。老親之腹非盜囊也,何故常盛不道之物?夫取
非有非職,財入而患從之,身且死禍殃,安得膢臘而食肉?曾參、閔子無卿相之
養,而有孝子之名;周襄王富有天下,而有不能事父母之累。故禮菲而養豐,非
孝也。掠囷而以養,非孝也。」
丞相史曰:「上孝養色,其次安親,其次全身。往者,陳余背漢,斬於泜水;五
被邪逆,而夷三族。近世,主父偃行不軌而誅滅,呂步舒弄口而見戮,行身不謹
,誅及無罪之親。由此觀之:虛禮無益於己也。文實配行,禮養俱施,然後可以
言孝。孝在實質,不在於飾貌;全身在於謹慎,不在於馳語也。」
文學曰:「言而不誠,期而不信,臨難不勇,事君不忠,不孝之大者也。孟子曰
:『今之世,今之大夫,皆罪人也。皆逢其意以順其惡。』今子不忠不信,巧言
以亂政,導諛以求合。若此者,不容於世。春秋曰:『士守一不移,循理不外援
,共其職而已。』故卑位而言高者,罪也,言不及而言者,傲也。有詔公卿與斯
議,而空戰口也?」
刺議第二十六
丞相史曰:「山陵不讓椒跬,以成其崇;君子不辭負薪之言,以廣其名。故多見
者博,多聞者知,距諫者塞,專己者孤。故謀及下者無失策,舉及眾者無頓功。
詩雲:『詢於芻蕘。』故布衣皆得風議,何況公卿之史乎?春秋士不載文,而書
咺者,以為宰士也。孔子曰:『雖不吾以,吾其與聞諸。』仆雖不敏,亦嘗傾耳
下風,攝齊句指,受業徑於君子之塗矣。使文學言之而是,仆之言有何害?使文
學言之而非,雖微丞相史,孰不非也?」
文學曰:「以正輔人謂之忠,以邪導人謂之佞。夫怫過納善者,君之忠臣,大夫
之直士也。孔子曰:『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今子處宰士之列
,無忠正之心,枉不能正,邪不能匡,順流以容身,從風以說上。上所言則茍聽
,上所行則曲從,若影之隨形,響之於聲,終無所是非。衣儒衣,冠儒冠,而不
能行其道,非其儒也。譬若土龍,文章首目具而非龍也。葶歷似菜而味殊,玉石
相似而異類。子非孔氏執經守道之儒,乃公卿面從之儒,非吾徒也。冉有為季氏
宰而附益之,孔子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故輔桀者不為智,為桀斂者不
為仁。」
丞相史默然不對。
利議第二十七
大夫曰:「作世明主,憂勞萬民,思念北邊之未安,故使使者舉賢良、文學高第
,詳延有道之士,將欲觀殊議異策,虛心傾耳以聽,庶幾雲得。諸生無能出奇計
,遠圖伐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議論無
所依,如膝癢而搔背,辯訟公門之下,
不可勝聽,如品即口以成事,此豈明主所欲聞哉?」
文學曰:「諸生對冊,殊路同歸,指在崇禮義,退財利,復往古之道,匡當世之
失,莫不雲太平;雖未盡可亶用,宜若有可行者焉。執事闇於明禮,而喻於利末
,沮事隋議,計慮籌策,以故至今未決。非儒無成事,公卿欲成利也。」
大夫曰:「色厲而內荏,亂真者也。文表而枲裏,亂實者也。文學裒衣博帶,竊
周公之服;鞠躬踧踖,竊仲尼之容;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言治,竊管
、晏之才。心卑卿相,誌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言舉人,若以毛相
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詔策曰:『朕嘉宇內之士,故詳延四方豪俊文學博習之
士,超遷官祿。』言者不必有德,何者?言之易而行之難。有舍其車而識其牛,
貴其不言而多成事也。吳鐸以其舌自破,主父偃以其舌自殺。鶡鴠夜鳴,無益於
明;主父鳴鴟,無益於死。非有司欲成利,文學桎梏於舊術,牽於間言者也。」
文學曰:「能言之,能行之者,湯、武也。能言,不能行者,有司也。文學竊周
公之服,有司竊周公之位。文學桎梏於舊術,有司桎梏於財利。主父偃以舌自殺
,有司以利自困。夫驥之才千裏,非造父不能使;禹之知萬人,非舜為相不能用
。故季桓子聽政,柳下惠忽然不見,孔子為司寇,然後悖熾。驥,舉之在伯樂,
其功在造父。造父攝轡,馬無駑良,皆可取道。周公之時,士無賢不肖,皆可與
言治。故禦之良者善調馬,相之賢者善使士。今舉異才而使臧騶禦之,是猶扼驥
鹽車而責之使疾。此賢良、文學多不稱舉也。」
大夫曰:「嘻!諸生闒茸無行,多言而不用,情貌不相副。若穿踰之盜,自古而
患之。是孔丘斥逐於魯君,曾不用於世也。何者?以其首攝多端,迂時而不要也
。故秦王燔去其術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乃安得鼓口舌,申顏眉,預前論議
,是非國家之事也?」
國疾第二十八
文學曰:「國有賢士而不用,非士之過,有國者之恥。孔子大聖也,諸侯莫能用
,當小位於魯,三月,不令而行,不禁而止,沛若時雨之灌萬物,莫不興起也。
況乎位天下之本朝,而施聖主之德音教澤乎?今公卿處尊位,執天下之要,十有
餘年,功德不施於天下,而勤勞於百姓,百姓貧陋困窮,而私家累萬金。此君子
所恥,而伐檀所刺也。昔者,商鞅相秦,後禮讓,先貪鄙,尚首功,務進取,無
德厚於民,而嚴刑罰於國,俗日壞而民滋怨,故惠王烹菹其身,以謝天下。當此
之時,亦不能論事矣。今執政患儒貧賤而多言,儒亦憂執事富貴而多患也。」
大夫視文學,悒悒而不言也。
丞相史曰:「夫辯國家之政事,論執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
此乎!大夫難罷鹽、鐵者,非有私也,憂國家之用,邊境之費也。諸生誾誾爭鹽
、鐵,亦非為己也,欲反之於古而輔成仁義也。二者各有所宗,時世異務,又安
可堅任古術而非今之理也。且夫小雅非人,必有以易之。諸生若有能安集國中,
懷來遠方,使邊境無寇虜之災,租稅盡為諸生除之,何況鹽、鐵、均輸乎!所以
貴術儒者,貴其處謙推讓,以道盡人。今辯訟愕愕然,無赤、賜之辭,而見鄙倍
之色,非所聞也。大夫言過,而諸生亦如之,諸生不直謝大夫耳。」
賢良、文學皆離席曰:『鄙人固陋,希涉大庭,狂言多不稱,以逆執事。夫藥酒
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賊也。林中多疾
風,富貴多諛言。萬裏之朝,日聞唯唯,而後聞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藥針
石。」
大夫色少寬,面文學而蘇賢良曰:「窮巷多曲辯,而寡見者難喻。文學守死溟涬
之語,而終不移。夫往古之事,昔有之語,己可睹矣。今以近世觀之,自以目有
所見,耳有所聞,世殊而事異。文、景之際,建元之始,民樸而歸本,吏廉而自
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今政非改而教非易也,何世之彌薄而俗之滋衰也!
吏即少廉,民即寡恥,刑非誅惡,而奸猶不止。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
文學皆出山東,希涉大論。子大夫論京師之日久,願分明政治得失之事,故所以
然者也。」
賢良曰:「夫山東天下之腹心,賢士之戰場也。高皇帝龍飛鳳舉於宋、楚之間,
山東子弟蕭、曹、樊、酈、滕、灌之屬為輔,雖即異世,亦既閎夭、太顛而已。
禹出西羌,文王生北夷,然聖德高世,有萬人之才,負疊群之任,出入都市,一
旦不知返,數然後終於廝役而已。仆雖不生長京師,才駑下愚,不足與大議,竊
以所聞閭裏長老之言,往者,常民衣服溫暖而不靡,器質樸牢而致用,衣足以蔽
體,器足以便事,馬足以易步,車足以自載,酒足以合歡而不湛,樂足以理心而
不淫,入無宴樂之聞,出無佚遊之觀,行即負嬴,止則鋤耘,用約而財饒,本修
而民富,送死哀而不華,養生適而不奢,大臣正而無欲,執政寬而不苛;故黎民
寧其性,百吏保其官。建元之始,崇文修德,天下乂安。其後,邪臣各以伎藝,
虧亂至治,外障山海,內興諸利。楊可告緡,江充禁服,張大夫革令,杜周治獄
,罰贖科適,微細並行,不可勝載。夏蘭之屬妄搏,王溫舒之徒妄殺,殘吏萌起
,擾亂良民。當此之時,百姓不保其首領,豪富莫必其族姓。聖主覺焉,乃刑戮
充等,誅滅殘賊,以殺死罪之怨,塞天下之責,然居民肆然復安。然其禍累世不
復,瘡痍至今未息。故百官尚有殘賊之政,而強宰尚有強奪之心。大臣擅權而擊
斷,豪猾多黨而侵陵,富貴奢侈,貧賤篡殺,女工難成而易弊,車器難就而易敗
,車不累,器不終歲,一車千石,一衣十鐘。常民文杯畫案,機席緝,婢妾衣紈
履絲,匹庶粺飯肉食,裏有俗,黨有場,康莊馳逐,窮巷蹋鞠,秉耒抱臿,躬耕
身織者寡,聚要斂容、傅白黛青者眾。無而為有,貧而強誇,文表無裏,紈枲裝
,生不養,死厚送,葬死殫家,遣女滿車,富者欲過,貧者欲及,富者空減,貧
者稱貸。是以民年急而歲促,貧即寡恥,乏即少廉,此所以刑非誅惡而奸猶不止
也。故國有嚴急之征,即生散不足之疾矣。」
散不足第二十九
大夫曰:「吾以賢良為少愈,乃反其幽明,若胡車相隨而鳴。諸生獨不見季夏之
螇乎?音聲入耳,秋至而聲無。者生無易由言,不顧其患,患至而後默,晚矣。
」
賢良曰:「孔子讀史記,喟然而嘆,傷正德之廢,君臣之危也。夫賢人君子,以
天下為任者也。任大者思遠,思遠者忘近。誠心閔悼,惻隱加爾,故忠心獨而無
累。此詩人所以傷而作,比幹、子胥遺身忘禍也。其惡勞人若斯之急,安能默乎
?詩雲:『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孔子棲棲,疾固也。墨子遑遑,閔世也。」
大夫默然。
丞相曰:「願聞散不足。」
賢良曰:「宮室輿馬,衣服器械,喪祭食飲,聲色玩好,人情之所不能已也。故
聖人為之制度以防之。間者,士大夫務於權利,怠於禮義;故百姓仿效,頗踰制
度。今故陳之,曰:
「古者,穀物菜果,不時不食,鳥獸魚鱉,不中殺不食。故僥罔不入於澤,雜毛
不取。今富者逐驅殲罔罝,掩捕麑鷇,耽湎沈酒鋪百川。鮮羔(羊兆),幾胎肩
,皮黃口。春鵝秋鶵,冬葵溫韭,浚茈蓼蘇,豐薷耳菜,毛果蟲貉。
「古者,采椽茅茨,陶桴復穴,足禦寒暑、蔽風雨而已。及其後世,采椽不斲,
茅茨不翦,無斲削之事,磨礱之功。大夫達棱楹,士穎首,庶人斧成木構而已。
今富者井幹增梁,雕文檻楯,堊(巾夔)壁飾。
「古者,衣服不中制,器械不中用,不粥於市。今民間雕琢不中之物,刻畫玩好
無用之器。玄黃雜青,五色繡衣,戲弄蒲人雜婦,百獸馬戲鬥虎,唐銻追人,奇
蟲胡妲。
「古者,諸侯不秣馬,天子有命,以車就牧。庶人之乘馬者,足以代其勞而已。
故行則服桅,止則就犁。今富者連車列騎,驂貳輜軿。中者微輿短轂,繁髦掌蹄
。夫一馬伏櫪,當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及其後,則絲裏枲
表,直領無褘,袍合不緣。夫羅紈文繡者,人君後妃之服也。繭紬縑練者,婚姻
之嘉飾也。是以文繒薄織,不粥於市。今富者縟繡羅紈,中者素綈冰錦。常民而
被後妃之服,褻人而居婚姻之飾。夫紈素之賈倍縑,縑之用倍紈也。
「古者,椎車無柔,棧輿無植。及其後,木軨不衣,長轂數幅,蒲薦苙蓋,蓋無
漆絲之飾。大夫士則單(木復)木具,盤韋柔革。常民漆輿大軨蜀輪。今庶人富
者銀黃華左搔,結綏韜杠。中者錯鑣塗采,珥靳飛軨。
「古者,鹿裘皮冒,蹄足不去。及其後,大夫士狐貉縫腋,羔麑豹袪。庶人則毛
彤,羝襆皮。今富者鼲貂,狐白鳧翁。中者罽衣金縷,燕(鼠各)代黃。
「古者,庶人賤騎繩控,革鞮皮薦而已。及其後,革鞍氂成,鐵鑣不飾。今富者
(革真)耳銀鑷躐(足改革),黃金瑯勒,罽繡弇汗,華珥明鮮。中者漆韋紹系
,采畫暴幹。
「古者,汙尊抔飲,蓋無爵觴樽俎。及其後,庶人器用即竹柳陶匏而已。唯瑚璉
觴豆而後雕文彤漆。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玉鐘。中者野王紵器,金錯蜀杯。夫
一文杯得銅杯十,賈賤而用不殊。箕子之譏,始在天子,今在匹夫。
「古者,燔黍食稗,而捭豚以相饗。其後,鄉人飲酒,老者重豆,少者立食,一
醬一肉,旅飲而已。及其後,賓婚相召,則豆羹白飯,綦膾熟肉。今民間酒食,
殽旅重疊,燔炙滿案,臑鱉膾鯉,麑卵鶉鷃橙枸,鮐鱧醢醯,眾物雜味。
「古者,庶人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繼日。詩雲:『晝爾於茅,
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非膢臘不休息,非祭祀無酒肉。今賓昏酒
食,接連相因,析酲什半,棄事相隨,慮無乏日。
「古者,庶人糲食藜藿,非鄉飲酒膢臘祭祀無酒肉。故諸侯無故不殺牛羊,大夫
士無故不殺犬豕。今閭巷縣佰。阡伯屠沽,無故烹殺,相聚野外。負粟而往,挈
肉而歸。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鬥粟,當丁男半月之食。
「古者,庶人魚菽之祭,春秋修其祖祠。士一廟,大夫三,以時有事於五祀,蓋
無出門之祭。今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中者南居當路,水
上雲臺,屠羊殺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衛保散臘,傾蓋社場。
「古者,德行求福,故祭祀而寬。仁義求吉,故蔔筮而希。今世俗寬於行而求於
鬼,怠於禮而篤於祭,嫚親而貴勢,至妄而信日,聽訑言而幸得,出實物而享虛
福。
「古者,君子夙夜孳孳思其德;小人晨昏孜孜思其力。故君子不素餐,小人不空
食。今世俗飾偽行詐,為民巫祝,以取厘謝,堅健舌,或以成業致富,故憚事之
人,釋本相學。是以街巷有巫,閭裏有祝。
「古者,無杠樠之寢,床栘之案。及其後世,庶人即采木之杠,牒樺之樠。士不
斤成,大夫葦莞而已。今富者黼繡帷幄,塗屏錯跗。中者錦綈高張,采畫丹漆。
「古者,皮毛草蓐,無茵席之加,旃蒻之美。及其後,大夫士復薦草緣,蒲平單
莞。庶人即草蓐索經,單藺蘧蒢而已。今富者繡茵翟柔,蒲子露床。中者灘皮代
旃,闒坐平莞。
「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後,則有屠沽,沽酒市脯魚鹽而已。今熟食遍列,
殽施成市,作業墮怠,食必趣時,楊豚韭卵,狗(月習)馬朘,煎魚切肝,羊淹
雞寒,挏馬酪酒,蹇捕胃脯,胹羔豆賜,鷇膹鴈羹,臭鮑甘瓠,熟梁貊炙。
「古者,土鼓塊枹,擊木拊石,以盡其歡。及其後,卿大夫有管磬,士有琴瑟。
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無要妙之音,變羽之轉。今富者鐘
鼓五樂,歌兒數曹。中者鳴竽調瑟,鄭舞趙謳。
「古者,瓦棺容屍,木板堲周,足以收形骸,藏發齒而已。及其後,桐棺不衣,
采槨不斲。今富者繡墻題湊。中者梓棺楩槨,貧者畫荒衣袍,繒囊緹橐。
「古者,明器有形無實,示民不可用也。及其後,則有醢之藏,桐馬偶人彌祭,
其物不備。今厚資多藏,器用如生人。郡國繇吏,素桑楺偶車櫓輪,匹夫無貌領
,桐人衣紈綈。
「古者,不封不樹,反虞祭於寢,無壇宇之居,廟堂之位。及其後,則封之,庶
人之墳半仞,其高可隱。今富者積土成山,列樹成林,臺榭連閣,集觀增樓。中
者祠堂屏合,垣闕罘罳。
「古者,鄰有喪,舂不相杵,巷不歌謠。孔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
是日哭,則不歌。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責辯,歌舞俳優,連笑伎
戲。
「古者,男女之際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記。及虞、夏之後,蓋表布內絲,骨
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錦尚褧而已。今富者皮衣朱貉,繁露環佩。中者長裾交褘,
璧瑞簪珥。
「古者,事生盡愛,送死盡哀。故聖人為制節,非虛加之。今生不能致其愛敬,
死以奢侈相高;雖無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幣者,則稱以為孝,顯名立於世,光榮
著於俗。故黎民相慕效,至於發屋賣業。
「古者,夫婦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及後,士一妾,大夫二,諸侯有
侄娣九女而已。今諸侯百數,卿大夫十數,中者侍禦,富者盈室。是以女或曠怨
失時,男或放死無匹。
「古者,兇年不備,豐年補敗,仍舊貫而不改作。今工異變而吏殊心,壞敗成功
,以匿厥意。意極乎功業,務存乎面目。積功以市譽,不恤民之急。田野不辟,
而飾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
「古者,不以人力徇於禽獸,不奪民財以養狗馬,是以財衍而力有餘。今猛獸奇
蟲不可以耕耘,而令當耕耘者養食之。百姓或短褐不完,而犬馬衣文繡,黎民或
糟糠不接,而禽獸食粱肉。
「古者,人君敬事愛下,使民以時,天子以天下為家,臣妾各以其時供公職,古
今之通義也。今縣官多畜奴婢,坐稟衣食,私作產業,為奸利,力作不盡,縣官
失實。百姓或無鬥筲之儲,官奴累百金;黎民昏晨不釋事,奴婢垂拱遨遊也。
「古者,親近而疏遠,貴所同而賤非類。不賞無功,不養無用。今蠻、貊無功,
縣官居肆,廣屋大第,坐稟衣食。百姓或旦暮不贍,蠻、夷或厭酒肉。黎民泮汗
力作,蠻、夷交脛肆踞。
「古者,庶人菲草芰,縮絲尚韋而已。及其後,則綦下不借,挽鞮革舄。今富者
革中名工,輕靡使容,紈裏紃下,越端縱緣。中者鄧裏閑作蒯苴。蠢豎婢妾,韋
沓絲履。走者茸芰絇綰。
「古聖人勞躬養神,節欲適情,尊天敬地,履德行仁。是以上天歆焉,永其世而
豐其年。故堯秀眉高彩,享國百載。及秦始皇覽怪迂,信禨祥,使盧生求羨門高
,徐市等入海求不死之藥。當此之時,燕、齊之士,釋鋤耒,爭言神仙。方士於
是趣鹹陽者以千數,言仙人食金飲珠,然後壽與天地相保。於是數巡狩五嶽、濱
海之館,以求神仙蓬萊之屬。數幸之郡縣,富人以貲佐,貧者築道旁。其後,小
者亡逃,大者藏匿;吏捕索掣頓,不以道理。名宮之旁,廬舍丘落,無生苗立樹
;百姓離心,怨思者十有半。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故聖人非仁
義不載於己,非正道不禦於前。是以先帝誅文成、五利等,宣帝建學官,親近忠
良,欲以絕怪惡之端,而昭至德之塗也。
「宮室奢侈,林木之蠹也。器械雕琢,財用之蠹也。衣服靡麗,布帛之蠹也。狗
馬食人之食,五穀之蠹也。口腹從恣,魚肉之蠹也。用費不節,府庫之蠹也。漏
積不禁,田野之蠹也。喪祭無度,傷生之蠹也。墮成變故傷功,工商上通傷農。
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其為害亦多矣!目修於五色,耳營於
五音,體極輕薄,口極甘脆,功積於無用,財盡於不急,口腹不可為多。故國病
聚不足即政怠,人病聚不足則身危。」
丞相曰:「治聚不足奈何?」
救匱第三十
賢良曰:「蓋橈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質。昔者,晏子相齊,一狐裘三十載。故民
奢,示之以儉;民儉,示之以禮。方今公卿大夫子孫,誠能節車輿,適衣服,躬
親節儉,率以敦樸,罷園池,損田宅,內無事乎市列,外無事乎山澤,農夫有所
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業;如是,則氣脈和平,無聚不足之病矣。」
大夫曰:「孤子語孝,躄者語杖,貧者語仁,賤者語治。議不在己者易稱,從旁
議者易是,其當局則亂。故公孫弘布被,倪寬練袍,衣若仆妾,食若庸夫。淮南
逆於內,蠻、夷暴於外,盜賊不為禁,奢侈不為節;若疫歲之巫,徒能鼓口耳,
何散不足之能治乎?」
賢良曰:「高皇帝之時,蕭、曹為公,滕、灌之屬為卿,濟濟然斯則賢矣。文、
景之際,建元之始,大臣尚有爭引守正之義。自此之後,多承意從欲,少敢直言
面議而正刺,因公而徇私。故武安丞相訟園田,爭曲直人主之前。夫九層之臺一
傾,公輸子不能正;本朝一邪,伊、望不能復。故公孫丞相、倪大夫側身行道,
分祿以養賢,卑己以下士,功業顯立,日力不足,無行人子產之繼。而葛繹、彭
侯之等,隳壞其緒,紕亂其紀,毀其客館議堂,以為馬廄婦舍,無養士之禮,而
尚驕矜之色,廉恥陵遲而爭於利矣。故良田廣宅,民無所之;不恥為利者滿朝市
,列田畜者彌郡國,橫暴掣頓,大第巨舍之旁,道路且不通,此固難醫而不可為
工。」
大夫勃然作色,默而不應。
箴石第三十一
丞相曰:「吾聞諸鄭長者曰:『君子正顏色,則遠暴嫚;出辭氣,則遠鄙倍矣。
』故言可述,行可則。此有司夙昔所願睹也。若夫劍客論、博奕辯,盛色而相蘇
,立權以不相假,使有司不能取賢良之議,而賢良、文學被不遜之名,竊為諸生
不取也。公孫龍有言:『論之為道辯,故不可以不屬意,屬意相寬,相寬其歸爭
,爭而不讓,則入於鄙。』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餐,無以更責雪恥矣。縣官所
招舉賢良、文學,而及親民偉仕,亦未見其能用箴石而醫百姓之疾也。」
賢良曰:「賈生有言:『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故曰:『談
何容易。』談且不易,而況行之乎?此胡建所以不得其死,而吳得幾不免於患也
。語曰:『五盜執一良人,枉木惡直繩。』今欲下箴石,通關鬲,則恐有盛、胡
之累,懷箴橐艾,則被不工之名。『狼跋其胡,載踕其尾。』君子之路,行止之
道固狹耳。此子石所以嘆息也。」
除狹第三十二
大夫曰:「賢者處大林,遭風雷而不迷。愚者雖處平敞大路,猶暗惑焉。今守、
相親剖符贊拜,蒞一郡之眾,古方伯之位也。受命專制,宰割千裏,不禦於內;
善惡在於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狹之有哉?」
賢良曰:「古之進士也,鄉擇而裏選,論其才能,然後官之,勝職任然後爵而祿
之。故士修之鄉曲,升諸朝廷,行之幽隱,明足顯著。疏遠無失士,小大無遺功
。是以賢者進用,不肖者簡黜。今吏道雜而不選,富者以財賈官,勇者以死射功
。戲車鼎躍,鹹出補吏,累功積日,或至卿相。垂青繩,擐銀龜,擅殺生之柄,
專萬民之命。弱者,猶使狼將羊也,其亂必矣。強者,則是予狂夫利劍也,必妄
殺生也。是以往者,郡國黎民相乘而不能理,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正。執綱紀
非其道,蓋博亂愈甚。古者,封賢祿能,不過百裏;百裏之中而為都,疆垂不過
五十,猶以為一人之身,明不能照,聰不得達,故立卿、大夫、士以佐之,而政
治乃備。今守、相或無古諸侯之賢,而蒞千裏之政,主一郡之眾,施聖主之德,
擅生殺之法,至重也。非仁人不能任,非其人不能行。一人之身,治亂在己,千
裏與之轉化,不可不熟擇也。故人主有私人以財,不私人以官,懸賞以待功,序
爵以俟賢,舉善若不足,黜惡若仇讎,固為其非功而殘百姓也。夫輔主德,開臣
途,在於選賢而器使之,擇練守、相然後任之。」
疾貪第三十三
大夫曰:「然。為醫以拙矣,又多求謝。為吏既多不良矣,又侵漁百姓。長吏厲
諸小吏,小吏厲諸百姓。故不患擇之不熟,而患求之與得異也;不患其不足也,
患其貪而無厭也。」
賢良曰:「古之制爵祿也,卿大夫足以潤賢厚士,士足以優身及黨,庶人為官者
,足以代其耕而食其祿。今小吏祿薄,郡國繇役,遠至三輔,粟米貴,不足相贍
。常居則匱於衣食,有故則賣畜粥業。非徒是也,繇使相遣,官庭攝追,小計權
吏,行施乞貸,長吏侵漁,上府下求之縣,縣求之鄉,鄉安取之哉?語曰:『貨
賂下流,猶水之赴下,不竭不止。』今大川江河飲巨海,巨海受之,而欲溪谷之
讓流潦;百官之廉,不可得也。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貪鄙在
率不在下,教訓在政不在民也。」
大夫曰:「賢不肖有質,而貪鄙有性,君子內潔己而不能純教於彼。故周公非不
正管、蔡之邪,子產非不正鄧皙之偽也。夫內不從父兄之教,外不畏刑法之罪,
周公、子產不能化,必也。今一一則責之有司,有司豈能縛其手足而使之無為非
哉?」
賢良曰:「駟馬不馴,禦者之過也。百姓不治,有司之罪也。春秋刺譏不及庶人
,責其率也。故古者大夫將臨刑,聲色不禦,刑以當矣,猶三巡而嗟嘆之。其恥
不能以化而傷其不全也。政教闇而不著,百姓顛蹶而不扶,猶赤子臨井焉,聽其
入也。若此,則何以為民父母?故君子急於教,緩於刑。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
萬。是以周公誅管、蔡,而子產誅鄧皙也。刑誅一施,民遵禮義矣。夫上之化下
,若風之靡草,無不從教。何一一而縛之也?」
後刑第三十四
大夫曰:「古之君子,善善而惡惡。人君不畜惡民,農夫不畜無用之苗。無用之
苗,苗之害也;無用之民,民之賊也。鉏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雖周
公、孔子不能釋刑而用惡。家之有姐子,器皿不居,況姐民乎!民者敖於愛而聽
刑。故刑所以正民,鉏所以別苗也。」
賢良曰:「古者,篤教以導民,明辟以正刑。刑之於治,猶策之於禦也。良工不
能無策而禦、有策而勿用。聖人假法以成教,教成而刑不施。故威厲而不殺,刑
設而不犯。今廢其紀綱而不能張,壞其禮義而不能防。民陷於網,從而獵之以刑
,是猶開其闌牢,發以毒矢也,不盡不止。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
得其情,即哀矜而勿喜。』夫不傷民之不治,而伐己之能得奸,猶弋者睹鳥獸掛
罻羅而喜也。今天下之被誅者,不必有管、蔡之邪、鄧皙之偽,恐苗盡而不別,
民欺而不治也。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故民亂反之政,政亂
反之身,身正而天下定。是以君子嘉善而矜不能,恩及刑人,德潤窮夫,施惠悅
爾,行刑不樂也。」
授時第三十五
大夫曰:「共其地,居是世也,非有災害疾疫,獨以貧窮,非惰則奢也;無奇業
旁入,而猶以富給,非儉則力也。今曰施惠悅爾,行刑不樂;則是閔無行之人,
而養惰奢之民也。故妄予不為惠,惠惡者不為仁。」
賢良曰:「三代之盛無亂萌,教也;夏、商之季世無順民,俗也。是以王者設庠
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及政教之洽,性仁而喻善。故禮義立,則耕者讓於野
;禮義壞,則君子爭於朝。人爭則亂,亂則天下不均,故或貧或富。富則仁生,
贍則爭止。昏暮叩人門戶,求水火,貪夫不吝,何則?所饒也。夫為政而使菽粟
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
大夫曰:「博戲馳逐之徒,皆富人子弟,非不足者也。故民饒則僭侈,富則驕奢
,坐而委蛇,起而為非,未見其仁也。夫居事不力,用財不節,雖有財如水火,
窮乏可立而待也。有民不畜,有司雖助之耕織,其能足之乎?」
賢良曰:「周公之相成王也,百姓饒樂,國無窮人,非代之耕織也。易其田疇,
薄其稅斂,則民富矣。上以奉君親,下無饑寒之憂,則教可成也。語曰:『既富
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
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百姓足而知榮辱。』故
富民易與適禮。」
大夫曰:「縣官之於百姓,若慈父之於子也:忠焉能勿誨乎?愛之而勿勞乎?故
春親耕以勸農,賑貸以贍不足,通滀水,出輕系,使民務時也。蒙恩被澤,而至
今猶以貧困,其難與適道若是夫!」
賢良曰:「古者,春省耕以補不足,秋省斂以助不給。民勤於財則貢賦省,民勤
於力則功築罕。為民愛力,不奪須臾。故召伯聽斷於甘棠之下,為妨農業之務也
。今時雨澍澤,種懸而不得播,秋稼零落乎野而不得收。田疇赤地,而停落成市
,發春而後,懸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勸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謂也。」
水旱第三十六
大夫曰:「禹、湯聖主,後稷、伊尹賢相也,而有水旱之災。水旱,天之所為,
饑穰,陰陽之運也,非人力。故太歲之數,在陽為旱,在陰為水。六歲一饑,十
二歲一荒。天道然,殆非獨有司之罪也。」
賢良曰:「古者,政有德,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故行修於內,聲聞於外
,為善於下,福應於天。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
,而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而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詩曰:『有渰
萋萋,興雨祁祁。』今不省其所以然,而曰『陰陽之運也』,非所聞也。孟子曰
:『野有餓殍,不知收也;狗豕食人食,不知檢也;為民父母,民饑而死,則曰
,非我也,歲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也,兵也?』方今之務,在除饑
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趣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寡功節用,
則民自富。如是,則水旱不能憂,兇年不能累也。」
大夫曰:「議者貴其辭約而指明,可於眾人之聽,不至繁文稠辭,多言害有司化
俗之計,而家人語。陶朱為生,本末異徑,一家數事,而治生之道乃備。今縣官
鑄農器,使民務本,不營於末,則無饑寒之累。鹽、鐵何害而罷?」
賢良曰:「農,天下之大業也,鐵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則用力少而得作
多,農夫樂事勸功。用不具,則田疇荒,谷不殖,用力鮮,功自半。器便與不便
,其功相什而倍也。縣官鼓鑄鐵器,大抵多為大器,務應員程,不給民用。民用
鈍弊,割草不痛,是以農夫作劇,得獲者少,百姓苦之矣。」
大夫曰:「卒徒工匠,以縣官日作公事,財用饒,器用備。家人合會,褊於日而
勤於用,鐵力不銷煉,堅柔不和。故有司請總鹽、鐵,一其用,平其賈,以便百
姓公私。雖虞、夏之為治,不易於此。吏明其教,工緻其事,則剛柔和,器用便
。此則百姓何苦?而農夫何疾?」
賢良曰:「卒徒工匠!故民得占租鼓鑄、煮鹽之時,鹽與五穀同賈,器和利而中
用。今縣官作鐵器,多苦惡,用費不省,卒徒煩而力作不盡。家人相一,父子戮
力,各務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農事急,挽運衍之阡陌之間。民相與市買,得
以財貨五穀新幣易貨;或時貰民,不棄作業。置田器,各得所欲。更繇省約,縣
官以徒復作繕治道橋諸發,民便之。今總其原,壹其賈,器多堅,善惡無所擇。
吏數不在,器難得。家人不能多儲,多儲則鎮生。棄膏腴之日,遠市田器,則後
良時。鹽、鐵賈貴,百姓不便。貧民或木耕手耨,土耰淡食。鐵官賣器不售或頗
賦與民。卒徒作不中呈,時命助之。發征無限,更繇以均劇,故百姓疾苦之。古
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農民不離畦畝,
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斬伐而足乎材木,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
而上無事焉。是以王者務本不作末,去炫耀,除雕琢,湛民以禮,示民以樸,是
以百姓務本而不營於末。」
崇禮第三十七
大夫曰:「飾幾杖,修樽俎,為賓,非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陳四夷,非為民
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優奇變之樂,而況縣官乎?故列羽旄,陳戎馬,所以示
威武,奇蟲珍怪,所以示懷廣遠、明盛德,遠國莫不至也。」
賢良曰:「王者崇禮施德,上仁義而賤怪力,故聖人絕而不言。孔子曰:『言忠
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不可棄也。』今萬方絕國之君奉贄獻者,懷天子之
盛德,而欲觀中國之禮儀,故設明堂、辟雍以示之,揚幹戚、昭雅、頌以風之。
今乃以玩好不用之器,奇蟲不畜之獸,角抵諸戲,炫耀之物陳誇之,殆與周公之
待遠方殊。昔周公處謙以卑士,執禮以治天下,辭越裳之贄,見恭讓之禮也;既
,與入文王之廟,是見大孝之禮也。目睹威儀幹戚之容,耳聽清歌雅、頌之聲,
心充至德,欣然以歸,此四夷所以慕義內附,非重譯狄鞮來觀猛獸熊羆也。夫犀
象兕虎,南夷之所多也;騾驢馲駝,北狄之常畜也。中國所鮮,外國賤之,南越
以孔雀珥門戶,崑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今貴人之所賤,珍人之所饒,非所以
厚中國,明盛德也。隋、和,世之名寶也,而不能安危存亡。故喻德示威,惟賢
臣良相,不在犬馬珍怪。是以聖王以賢為寶,不以珠玉為寶。昔晏子修之樽俎之
間,而折沖乎千裏;不能者,雖隋、和滿篋,無益於存亡。」
大夫曰:「晏子相齊三君,崔慶無道,劫其君,亂其國,靈公國圍;莊公弒死;
景公之時,晉人來攻,取垂都,舉臨菑,邊邑削,城郭焚,宮室隳,寶器盡,何
沖之所能折乎?由此觀之:賢良所言,賢人為寶,則損益無輕重也。」
賢良曰:「管仲去魯入齊,齊霸魯削,非持其眾而歸齊也。伍子胥挾弓幹闔閭,
破楚入郢,非負其兵而適吳也。故賢者所在國重,所去國輕。楚有子玉得臣,文
公側席;虞有宮之奇,晉獻不寐。夫賢臣所在,辟除開塞者亦遠矣。故春秋曰:
『山有虎豹,葵藿為之不採;國有賢士,邊境為之不害』也。」
備胡第三十八
大夫曰:「鄙語曰:『賢者容不辱。』以世俗言之,鄉曲有桀,人尚辟之。今明
天子在上,匈奴公為寇,侵擾邊境,是仁義犯而藜藿采。昔狄人侵太王,匡人畏
孔子,故不仁者,仁之賊也。是以縣官厲武以討不義,設機械以備不仁。」
賢良曰:「匈奴處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天所賤而棄之,無壇宇之居,男女之
別,以廣野為閭裏,以穹廬為家室,衣皮蒙毛,食肉飲血,會市行,牧豎居,如
中國之麋鹿耳。好事之臣,求其義,責之禮,使中國幹戈至今未息,萬裏設備,
此兔罝之所刺,故小人非公侯腹心幹城也。」
大夫曰:「天子者,天下之父母也。四方之眾,其義莫不願為臣妾;然猶修城郭
,設關梁,厲武士,備衛於宮室,所以遠折難而備萬方者也。今匈奴未臣,雖無
事,欲釋備,如之何?」
賢良曰:「吳王所以見禽於越者,以其越近而陵遠也。秦所以亡者,以外備胡、
越而內亡其政也。夫用軍於外,政敗於內,備為所患,增主所憂。故人主得其道
,則遐邇偕行而歸之,文王是也;不得其道,則臣妾為寇,秦王是也。夫文衰則
武勝,德盛則備寡。」
大夫曰:「往者,四夷俱強,並為寇虐:朝鮮踰僥,劫燕之東地;東越越東海,
略浙江之南;南越內侵,滑服令;氐、僰、冉、駹、巂唐、昆明之屬,擾隴西、
巴、蜀。今三垂已平,唯北邊未定。夫一舉則匈奴震懼,中外釋備,而何寡也?」
賢良曰:「古者,君子立仁修義,以綏其民,故邇者習善,遠者順之。是以孔子
仕於魯,前仕三月及齊平,後仕三月及鄭平,務以德安近而綏遠。當此之時,魯
無敵國之難,鄰境之患。強臣變節而忠順,故季桓隳其都城。大國畏義而合好,
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故為政而以德,非獨辟害折沖也,所欲不求而自得
。今百姓所以囂囂,中外不寧者,咎在匈奴。內無室宇之守,外無田疇之積,隨
美草甘水而驅牧,匈奴不變業,而中國以騷動矣。風合而雲解,就之則亡,擊之
則散,未可一世而舉也。」
大夫曰:「古者,明王討暴衛弱,定傾扶危。衛弱扶危,則小國之君悅;討暴定
傾,則無罪之人附。今不征伐,則暴害不息;不備,則是以黎民委敵也。春秋貶
諸侯之後,刺不卒戍。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賢良曰:「匈奴之地廣大,而戎馬之足輕利,其勢易騷動也。利則虎曳,病則鳥
折,辟鋒銳而取罷極;少發則不足以更適,多發則民不堪其役。役煩則力罷,用
多則財乏。二者不息,則民遺怨。此秦之所以失民心、隕社稷也。古者,天子封
畿千裏,繇役五百裏,勝聲相聞,疾病相恤。無過時之師,無踰時之役。內節於
民心,而事適其力。是以行者勸務,而止者安業。今山東之戎馬甲士戍邊郡者,
絕殊遼遠,身在胡、越、心懷老母。老母垂泣,室婦悲恨,推其饑渴,念其寒苦
。詩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之我哀。』故聖人憐其如此,閔其久去父母妻子,暴露中野,居寒
苦之地,故春使使者勞賜,舉失職者,所以哀遠民而慰撫老母也。德惠甚厚,而
吏未稱奉職承詔以存恤,或侵侮士卒,興之為市,並力兼作,使之不以理。故士
卒失職,而老母妻子感恨也。宋伯姬愁思而宋國火,魯妾不得意而魯寢災。今天
下不得其意者,非獨西宮之女。宋之老母也。春秋動眾則書,重民也。宋人圍長
葛,譏久役也。君子之用心必若是。」
大夫默然不對。
執務第三十九
丞相曰:「先王之道,軼久而難復,賢良、文學之言,深遠而難行。夫稱上聖之
高行,道至德之美言,非當世之所能及也。願聞方今之急務,可復行於政:使百
姓鹹足於衣食,無乏困之憂;風雨時,五穀熟,螟螣不生;天下安樂,盜賊不起
;流人還歸,各反其田裏;吏皆廉正,敬以奉職,元元各得其理也。」
賢良曰:「孟子曰:『堯、舜之道,非遠人也,而人不思之耳。』詩雲:『求之
不得,寤寐思服。』有求如關睢,好德如河廣,何不濟不得之有?故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雖不能及,離道不遠也。顏淵曰:『舜獨何人也,回何人也?』夫思
賢慕能,從善不休,則成、康之俗可致,而唐、虞之道可及。公卿未思也,先王
之道,何遠之有?齊桓公以諸侯思王政,憂周室,匡諸夏之難,平夷、狄之亂,
存亡接絕,信義大行,著於天下。邵陵之會,予之為主。傳曰:『予積也。』故
土積而成山阜,水積而成江海,行積而成君子。孔子曰:『吾於河廣,知德之至
也。』而欲得之,各反其本,復諸古而已。古者,行役不踰時,春行秋反,秋行
春來,寒暑未變,衣服不易,固已還矣。夫婦不失時,人安和如適。獄訟平,刑
罰得,則陰陽調,風雨時。上不苛擾,下不煩勞,各修其業,安其性,則螟螣不
生,而水旱不起。賦斂省而農不失時,則百姓足,而流人歸其田裏。上清靜而不
欲,則下廉而不貪。若今則繇役極遠,盡寒苦之地,危難之處,涉胡、越之域,
今茲往而來歲旋,父母延頸而西望,男女怨曠而相思,身在東楚,誌在西河,故
一人行而鄉曲恨,一人死而萬人悲。詩雲:『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
?』『念彼恭人,涕零如雨。豈不懷歸?畏此罪罟。』吏不奉法以存撫,倍公任
私,各以其權充其嗜欲,人愁苦而怨思,上不恤理,則惡政行而邪氣作;邪氣作
,則蟲螟生而水旱起。若此,雖禱祀雩祝,用事百神無時,豈能調陰陽而息盜賊
矣?」
能言第四十
大夫曰:「盲者口能言白黑,而無目以別之。儒者口能言治亂,而無能以行之。
夫坐言不行,則牧童兼烏獲之力,蓬頭苞堯、舜之德。故使言而近,則儒者何患
於治亂,而盲人何患於白黑哉?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故卑而言高,能言而不
能行者,君子恥之矣。」
賢良曰:「能言而不能行者,國之寶也。能行而不能言者,國之用也。兼此二者
,君子也。無一者,牧童、蓬頭也。言滿天下,德覆四海,周公是也。口言之,
躬行之,豈若默然載施其行而已。則執事亦何患何恥之有?今道不舉而務小利,
慕於不急以亂群意,君子雖貧,勿為可也。藥酒,病之利也;正言,治之藥也。
公卿誠能自強自忍,食文學之至言,去權詭,罷利官,一歸之於民,親以周公之
道,則天下治而頌聲作。儒者安得治亂而患之乎?」
取下第四十一
大夫曰:「不軌之民,困橈公利,而欲擅山澤。從文學、賢良之意,則利歸於下
,而縣官無可為者。上之所行則非之,上之所言則譏之,專欲損上徇下,虧主而
適臣,尚安得上下之義,君臣之禮?而何頌聲能作也?」
賢良曰:「古者,上取有量,自養有度,樂歲不盜,年饑則肆,用民之力,不過
歲三日,籍斂,不過十一。君篤愛,臣盡力,上下交讓,天下平。『浚發爾私』
,上讓下也。『遂及我私』,先公職也。孟子曰:『未有仁而遺其親,義而後其
君也。』君君臣臣,何為其無禮義乎?及周之末塗,德惠塞而嗜欲眾,君奢侈而
上求多,民困於下,怠於上公,是以有履畝之稅,碩鼠之詩作也。衛靈公當隆冬
興眾穿池,海春諫曰:『天寒,百姓凍餒,願公之罷役也。』公曰:『天寒哉?
我何不寒哉?』人之言曰:『安者不能恤危,飽者不能食饑。』故余粱肉者難為
言隱約,處佚樂者難為言勤苦。夫高堂邃宇、廣廈洞房者,不知專屋狹廬、上漏
下濕者之也。系馬百駟、貨財充內、儲陳納新者,不知有旦無暮、稱貸者之急也
。廣第唐園、良田連比者,不知無運踵之業、竄頭宅者之役也。原馬被山,牛羊
滿谷者,不知無孤豚瘠犢者之窶也。高枕談臥、無叫號者,不知憂私責與吏正戚
者之愁也。被紈躡韋、搏粱嚙肥者,不知短褐之寒、糠(米舌)之苦也。從容房
闈之間、垂拱持案食者,不知跖耒躬耕者之勤也。乘堅驅良、列騎成行者,不知
負檐步行者之勞也。匡床旃席、侍禦滿側者,不知負輅挽船、登高絕流者之難也
。衣輕暖、被美裘、處溫室、載安車者,不知乘邊城、飄胡、代、鄉清風者之危
寒也。妻子好合。子孫保之者,不知老母之憔悴、匹婦之悲恨也。耳聽五音、目
視弄優者,不知蒙流矢、距敵方外者之死也。東向伏幾、振筆如調文者,不知木
索之急、棰楚者之痛也。坐旃茵之上,安圖籍之言若易然,亦不知步涉者之難也
。昔商鞅之任秦也,刑人若刈菅茅,用師若彈丸;從軍者暴骨長城,戍漕者輦車
相望,生而往,死而旋,彼獨非人子耶?故君子仁以恕,義以度,所好惡與天下
共之,所不施不仁者。公劉好貨,居者有積,行者有囊。太王好色,內無怨女,
外無曠夫。文王作刑,國無怨獄。武王行師,士樂為之死,民樂為之用。若斯,
則民何苦而怨,何求而譏?」
公卿愀然,寂若無人。於是遂罷議止詞。
奏曰:「賢良、文學不明縣官事,猥以鹽、鐵為不便。請且罷郡國榷沽、關內鐵
官。」
奏曰︰「可。」
擊之第四十二
賢良、文學既拜,鹹取列大夫,辭丞相、禦史。
大夫曰:「前議公事,賢良、文學稱引往古,頗乖世務。論者不必相反,期於可
行。往者,縣官未事胡、越之時,邊城四面受敵,北邊尤被其苦。先帝絕三方之
難,撫從方國,以為蕃蔽,窮極郡國,以討匈奴。匈奴壤界獸圈,孤弱無與,此
困亡之時也。遼遠不遂,使得復喘息,休養士馬,負紿西域。西域迫近胡寇,沮
心內解,必為巨患。是以主上欲掃除,煩倉廩之費也。終日逐禽,罷而釋之,則
非計也。蓋舜紹緒,禹成功。今欲以軍興擊之,何如?」
文學曰:「異時,縣官修輕賦,公用饒,人富給。其後,保胡、越,通四夷,費
用不足。於是興利害,算車舡,以訾助邊,贖罪告緡,與人以患矣。甲士死於軍
旅,中士罷於轉漕,仍之以科適,吏征發極矣。夫勞而息之,極而反本,古之道
也,雖舜、禹興,不能易也。」
大夫曰:「昔夏後底洪水之災,百姓孔勤,罷於籠臿,及至其後,鹹享其功。先
帝之時,郡國頗煩於戎事,然亦寬三陲之役。語曰:『見機不遂者隕功。』一日
違敵,累世為患。休勞用供,因弊乘時。帝王之道,聖賢之所不能失也。功業有
緒,惡勞而不卒,猶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也。」
文學曰:「地廣而不德者國危,兵強而淩敵者身亡。虎兕相據,而螻蟻得誌。兩
敵相抗,而匹夫乘閑。是以聖王見利慮害,見遠存近。方今為縣官計者,莫若偃
兵休士,厚幣結和親,修文德而已。若不恤人之急,不計其難,弊所恃以窮無用
之地,亡十獲一,非文學之所知也。」
結和第四十三
大夫曰:「漢興以來,修好結和親,所聘遺單於者甚厚;然不紀重質厚賂之故改
節,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懷,故廣將帥,招奮擊,以誅
厥罪;功勛粲然,著於海內,藏於記府,何命『亡十獲一』乎?夫偷安者後危,
慮近者憂邇,賢者離俗,智士權行,君子所慮,眾庶疑焉。故民可與觀成,不可
與圖始。此有司所獨見,而文學所不睹。」
文學曰:「往者,匈奴結和親,諸夷納貢,即君臣外內相信,無胡、越之患。當
此之時,上求寡而易贍,民安樂而無事,耕田而食,桑麻而衣,家有數年之蓄,
縣官余貨財,閭裏耆老,鹹及其澤。自是之後,退文任武,苦師勞眾,以略無用
之地,立郡沙石之間,民不能自守,發屯乘城,挽輦而贍之。愚竊見其亡,不睹
其成。」
大夫曰:「匈奴以虛名市於漢,而實不從;數為蠻、貊所紿,不痛之,何故也?
高皇帝仗劍定九州;今以九州而不行於匈奴。閭裏常民,尚有梟散,況萬裏之主
與小國之匈奴乎?夫以天下之力勤何不摧?以天下之士民何不服?今有帝名,而
威不信於長城之外,反賂遺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畢怒也。」
文學曰:「湯事夏而卒服之,周事殷而卒滅之。故以大禦小者王,以強淩弱者亡
。聖人不困其眾以兼國,良禦不困其馬以兼道。故造父之禦不失和,聖人之治不
倍德。秦攝利銜以禦宇內,執修棰以笞八極,驂服以罷,而鞭策愈加,故有傾銜
遺棰之變。士民非不眾,力勤非不多也,皆內倍外附而莫為用。此高皇帝所以仗
劍而取天下也。夫兩主好合,內外交通,天下安寧,世世無患,士民何事?三王
何怒焉?」
大夫曰:「伯翳之始封秦,地為七十裏。穆公開霸,孝公廣業。自卑至上,自小
至大。故先祖基之,子孫成之。軒轅戰涿鹿,殺兩皞、蚩尤而為帝,湯、武伐夏
、商,誅桀、紂而為王。黃帝以戰成功,湯、武以伐成孝。故手足之勤,腹腸之
養也。當世之務,後世之利也。今四夷內侵,不攘,萬世必有長患。先帝興義兵
以誅強暴,東滅朝鮮,西定冉、駹,南擒百越,北挫強胡,追匈奴以廣北州,湯
、武之舉,蚩尤之兵也。故聖主斥地,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奮怒也,所以匡難
辟害,以為黎民遠慮。」
文學曰:「秦南禽勁越,北卻強胡,竭中國以役四夷,人罷極而主不恤,國內潰
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兵破陳涉,地奪諸侯,何嗣之所利?詩雲:『
雍雍鳴鳱,旭日始旦。』登得前利,不念後咎。故吳王知伐齊之便,不知幹遂之
患。秦知進取之利,而不知鴻門之難。是知一而不知十也。周謹小而得大,秦欲
大而亡小。語曰:『前車覆,後車戒。』『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矣。」
誅秦第四十四
大夫曰:「秦、楚、燕、齊、周之封國也;三晉之君,齊之田氏,諸侯家臣也;
內守其國,外伐不義,地廣壤進,故立號萬乘,而為諸侯。宗周修禮長文,然國
翦弱,不能自存,東攝六國,西畏於秦,身以放遷,宗廟絕祀。賴先帝大惠,紹
興其後,封嘉潁川,號周子男君。秦既幷天下,東絕沛水,並滅朝鮮,南取陸梁
,北卻胡、狄,西略氐、羌,立帝號,朝四夷。舟車所通,足跡所及,靡不畢至
。非服其德,畏其威也。力多則人朝,力寡則朝於人矣。」
文學曰:「禹、舜,堯之佐也,湯、文,夏、商之臣也,其所以從八極而朝海內
者,非以陸梁之地,兵革之威也。秦、楚、三晉號萬乘,不務積德而務相侵,構
兵爭強而卒俱亡。雖以進壤廣地,如食萴之充腸也,欲其安存,何可得也?夫禮
讓為國者若江、海,流彌久不竭,其本美也。茍為無本,若蒿火暴怒而無繼,其
亡可立而待,戰國是也。周德衰,然後列於諸侯,至今不絕。秦力盡而滅其族,
安得朝人也?」
大夫曰:「中國與邊境,猶支體與腹心也。夫肌膚寒於外,腹心疾於內,內外之
相勞,非相為賜也!唇亡則齒寒,支體傷而心憯怛。故無手足則支體廢,無邊境
則內國害。昔者,戎狄攻太王於邠,踰岐、梁而與秦界於涇、渭,東至晉之陸渾
,侵暴中國,中國疾之。今匈奴蠶食內侵,遠者不離其苦,獨邊境蒙其敗。詩雲
:『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不征備,則暴害不息。故先帝興義兵以征厥罪,
遂破祁連、天山,散其聚黨,北略至龍城,大圍匈奴,單於失魂,僅以身免,乘
奔逐北,斬首捕虜十余萬。控弦之民,旃裘之長,莫不沮膽,挫折遠遁,遂乃振
旅。渾耶率其眾以降,置五屬國以距胡,則長城之內,河、山之外,罕被寇。於
是下詔令,減戍漕,寬徭役。初雖勞苦,卒獲其慶。」
文學曰:「周累世積德,天下莫不願以為君,故不勞而王,恩施由近而遠,而蠻
、貊自至。秦任戰勝以幷天下,小海內而貪胡、越之地,使蒙恬擊胡,取河南以
為新秦,而忘其故秦,築長城以守胡,而亡其所守。往者,兵革亟動,師旅數起
,長城之北,旋車遺鏃相望。及李廣利等輕計-計還馬足,莫不寒心;雖得渾耶
,不能更所亡。此非社稷之至計也。」
伐功第四十五
大夫曰:「齊桓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殘令支。趙武靈王踰句註,過代谷,略
滅林胡、樓煩。燕襲走東胡,闢地千裏,度遼東而攻朝鮮。蒙公為秦擊走匈奴,
若鷙鳥之追群雀。匈奴勢懾,不敢南面而望十餘年。及其後,蒙公死而諸侯叛秦
,中國擾亂,匈奴紛紛,乃敢復為邊寇。夫以小國燕、趙,尚猶卻寇虜以廣地,
今以漢國之大,士民之力,非特齊桓之眾,燕、趙之師也;然匈奴久未服者,群
臣不幷力,上下未諧故也。」
文學曰:「古之用師,非貪壤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簞食
壺漿,以逆王師。故憂人之患者,民一心而歸之,湯、武是也。不愛民之死,力
盡而潰叛者,秦王是也。孟子曰:『君不鄉道,不由仁義,而為之強戰,雖克必
亡。』此中國所以擾亂,非蒙恬死而諸侯叛秦。昔周室之盛也,越裳氏來獻,百
蠻致貢。其後周衰,諸侯力征,蠻、貊分散,各有聚黨,莫能相一,是以燕、趙
能得意焉。其後,匈奴稍強,蠶食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國,引弓之
民,幷為一家,一意同力,故難制也。前君為先帝畫匈奴之策:『兵據西域,奪
之便勢之地,以候其變。以漢之強,攻於匈奴之眾,若以強弩潰癰疽;越之禽吳
,豈足道哉!』上以為然。用君之義,聽君之計,雖越王之任種、蠡不過。以搜
粟都尉為禦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見種、蠡之功,而見靡弊之效,匈奴不為
加俛,而百姓黎民以敝矣。是君之策不能弱匈奴,而反衰中國也。善為計者,固
若此乎?」
西域第四十六
大夫曰:「往者,匈奴據河、山之險,擅田牧之利,民富兵強,行入為寇,則句
註之內驚動,而上郡以南鹹城。文帝時,虜入蕭關,烽火通甘泉,群臣懼不知所
出,乃請屯京師以備胡。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屬,南與群羌通。先帝推讓斥奪廣
饒之地,建張掖以西,隔絕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國,皆內拒匈奴,斷
其右臂,曳劍而走,故募人田畜以廣用,長城以南,濱塞之郡,馬牛放縱,蓄積
布野,未睹其計之所過。夫以弱越而遂意強吳,才地計眾非鈞也,主思臣謀,其
往必矣。」
文學曰:「吳、越迫於江、海,三川循環之,處於五湖之間,地相迫,壤相次,
其勢易以相禽也。金鼓未聞,旌旗未舒,行軍未定,兵以接矣。師無輜重之費,
士無乏絕之勞,此所謂食於廚倉而戰於門郊者也。今匈奴牧於無窮之澤,東西南
北,不可窮極,雖輕車利馬,不能得也,況負重嬴兵以求之乎?其勢不相及也。
茫茫乎若行九臯未知所止,皓皓乎若無網羅而漁江、海,雖及之,三軍罷弊,適
遺之餌也。故明王知其無所利,以為役不可數行,而權不可久張也,故詔公卿大
夫、賢良、文學,所以復枉興微之路。公卿宜思百姓之急,匈奴之害,緣聖主之
心,定安平之業。今乃留心於末計,摧本議,不順上意,未為盡於忠也。
大夫曰:「初,貳師不克宛而還也,議者欲使人主不遂忿,則西域皆瓦解而附於
胡,胡得眾國而益強。先帝絕奇聽,行武威,還襲宛,宛舉國以降,效其器物,
致其寶馬。烏孫之屬駭膽,請為臣妾。匈奴失魄,奔走遁逃,雖未盡服,遠處寒
苦磽埆之地,壯者死於祁連、天山,其孤未復。故群臣議以為匈奴困於漢兵,折
翅傷翼,可遂擊服。會先帝棄群臣,以故匈奴不革。譬如為山,未成一簣而止,
度功業而無繼成之理,是棄與胡而資強敵也。輟幾沮成,為主計若斯,亦未可謂
盡忠也。」
文學曰:「有司言外國之事,議者皆僥一時之權,不慮其後。張騫言大宛之天馬
汗血,安息之真玉大鳥,縣官既聞如甘心焉,乃大興師伐宛,歷數期而後克之。
夫萬裏而攻人之國,兵未戰而物故過半,雖破宛得寶馬,非計也。當此之時,將
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師旅相望,郡國並發,黎人困苦,奸偽萌生,盜賊並起,守
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後遣上大夫衣繡衣以興擊之。當此時,百姓元元,莫
必其命,故山東豪傑,頗有異心。賴先帝聖靈斐然。其咎皆在於欲畢匈奴而遠幾
也。為主計若此,可謂忠乎?」
世務第四十七
大夫曰:「諸生妄言!議者令可詳用,無徒守椎車之語,滑稽而不可循。夫漢之
有匈奴,譬若木之有蠹,如人有疾,不治則寖以深。故謀臣以為擊奪以困極之。
諸生言以德懷之,此有其語而不可行也。諸生上無以似三王,下無以似近秦,令
有司可舉而行當世,安蒸庶而寧邊境者乎?」
文學曰:「昔齊桓公內附百姓,外綏諸侯,存亡接絕,而天下從風。其後,德虧
行衰,葵丘之會,振而矜之,叛者九國。春秋刺其不崇德而崇力也。故任德,則
強楚告服,遠國不召而自至;任力,則近者不親,小國不附。此其效也。誠上觀
三王之所以昌,下論秦之所以亡,中述齊桓所以興,去武行文,廢力尚德,罷關
梁,除障塞,以仁義導之,則北垂無寇虜之憂,中國無幹戈之事矣。」
大夫曰:「事不豫辯,不可以應卒。內無備,不可以禦敵。詩雲:『誥爾民人,
謹爾侯度,用戒不虞。』故有文事,必有武備。昔宋襄公信楚而不備,以取大辱
焉,身執囚而國幾亡。故雖有誠信之心,不知權變,危亡之道也。春秋不與夷、
狄之執中國,為其無信也。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飆舉電至。而欲以
誠信之心,金帛之寶,而信無義之詐,是猶親跖、蹻而扶猛虎也。」
文學曰:「春秋『王者無敵。』言其仁厚,其德美,天下賓服,莫敢交也。德行
延及方外,舟車所臻,足跡所及,莫不被澤。蠻、貊異國,重譯自至。方此之時
,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內相信,上下輯睦。兵設而不試,幹戈閉藏而不用。
老子曰:『兕無所用其角,螫蟲無所輸其毒。』故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世
安得跖、蹻而親之乎?」
大夫曰:「布心腹,質情素,信誠內感,義形乎色。宋華元、楚司馬子反之相睹
也,符契內合,誠有以相信也。今匈奴挾不信之心,懷不測之詐,見利如前,乘
便而起,潛進市側,以襲無備。是猶措重寶於道路而莫之守也。求其不亡,何可
得乎?」
文學曰:「誠信著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則近者哥謳而樂之,遠者執禽而朝之
。故正近者不以威,來遠者不以武,德義修而任賢良也。故民之於事也,辭佚而
就勞,於財也,辭多而就寡。上下交讓,道路鴈行。方此之時,賤貨而貴德,重
義而輕利,賞之不竊,何寶之守也!」
和親第四十八
大夫曰:「昔徐偃王行義而滅,魯哀公好儒而削。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故君子篤仁以行,然必築城以自守,設械以自備,為不仁者之害己也。是以古
者,搜獮振旅而數軍實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難。故兵革者國之用,城壘者國之
固也;而欲罷之,是去表見裏,示匈奴心腹也。匈奴輕舉潛進,以襲空虛,是猶
不介而當矢石之蹊,禍必不振。此邊境之所懼,而有司之所憂也。」
文學曰:「往者,通關梁,交有無,自單於以下,皆親漢內附,往來長城之下。
其後,王恢誤謀馬邑,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禍紛拏而不解,兵連而不息,邊
民不解甲弛弩,行數十年,介胄而耕耘,鉏耰而候望,燧燔烽舉,丁壯弧弦而出
鬥,老者超越而入葆。言之足以流涕寒心,則仁者不忍也。詩雲:『投我以桃,
報之以李。』未聞善往而有惡來者。故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
,皆為兄弟也。故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大夫曰:「自春秋諸夏之君,會聚相結,三會之後,乖疑相從,伐戰不止;六國
從親,冠帶相接,然未嘗有堅約。況禽獸之國乎!春秋存君在楚,詰鼬之會書公
,紿夷、狄也。匈奴數和親,而常先犯約,貪侵盜驅,長詐之國也。反復無信,
百約百叛,若朱、象之不移,商均之不化。而欲信其用兵之備,親之以德,亦難
矣。」
文學曰:「王者中立而聽乎天下,德施方外,絕國殊俗,臻於闕廷,鳳皇在列樹
,麒麟在郊藪,群生庶物,莫不被澤。非足行而仁辦之也,推其仁恩而王之,誠
也。範蠡出於越,由余長於胡,皆為霸王賢佐。故政有不從之教,而世無不可化
之民。詩雲:『酌彼行潦,挹彼註茲。』故公劉處戎、狄,戎、狄化之。太王去
豳,豳民隨之。周公修德,而越裳氏來。其從善如影響。為政務以德親近,何憂
於彼之不改?」
繇役第四十九
大夫曰:「屠者解分中理,可橫以手而離也;至其抽筋鑿骨,非行金斧不能決。
聖主循性而化,有不從者,亦將舉兵而征之,是以湯誅葛伯,文王誅犬夷。及後
戎、狄猾夏,中國不寧,周宣王、仲山甫式遏寇虐。詩雲:『薄伐獫狁,至於太
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自古明王不能無征伐而服不義,不能無城壘而
禦強暴也。」
文學曰:「舜執幹戚而有苗服,文王底德而懷四夷。詩雲:『鎬京辟雍,自西自
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普天之下,惟人面之倫,莫不引領而歸其義。故畫
地為境,人莫之犯。子曰:『白刃可冒,中庸不可入。』至德之謂也。故善攻不
待堅甲而克,善守不待渠梁而固。武王之伐殷也,執黃鉞,誓牧之野,天下之士
莫不願為之用。既而偃兵,搢笏而朝,天下之民莫不願為之臣。既以義取之,以
德守之。秦以力取之,以法守之,本末不得,故亡。夫文猶可長用,而武難久行
也。」
大夫曰:「詩雲:『獫狁孔熾,我是用戒。』『武夫潢潢,經營四方。』故守禦
征伐,所由來久矣。春秋大戎未至而豫禦之。故四支強而躬體固,華葉茂而本根
據。故飭四境所以安中國也,發戍漕所以審勞佚也。主憂者臣勞,上危者下死。
先帝憂百姓不贍,出禁錢,解乘輿驂,貶樂損膳,以賑窮備邊費。未見報施之義
,而見沮成之理,非所聞也。」
文學曰:「周道衰,王跡熄,諸侯爭強,大小相淩。是以強國務侵,弱國設備。
甲士勞戰陣,役於兵革,故君勞而民困苦也。今中國為一統,而方內不安,徭役
遠而外內煩也。古者,無過年之繇,無逾時之役。今近者數千裏,遠者過萬裏,
歷二期。長子不還,父母愁憂,妻子詠嘆,憤懣之恨發動於心,慕思之積痛於骨
髓。此杕杜、採薇之所為作也。」
險固第五十
大夫曰:「虎兕所以能執熊羆、服群獸者,爪牙利而攫便也。秦所以超諸侯、吞
天下、幷敵國者,險阻固而勢居然也。故龜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
忌而不輕。故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故仲山甫補袞職之闕,蒙公築長城之
固,所以備寇難,而折沖萬裏之外也。今不固其外,欲安其內,猶家人不堅垣墻
,狗吠夜驚,而闇昧妄行也。」
文學曰:「秦左殽、函,右隴阺,前蜀、漢,後山、河,四塞以為固,金城千裏
,良將勇士,設利器而守陘隧,墨子守雲梯之械也。以為雖湯、武復生,蚩尤復
起,不輕攻也。然戍卒陳勝無將帥之任,師旅之眾,奮空拳而破百萬之師,無墻
籬之難。故在德不在固。誠以仁義為阻,道德為塞,賢人為兵,聖人為守,則莫
能入。如此則中國無狗吠之警,而邊境無鹿駭狼顧之憂矣。夫何妄行而之乎?」
大夫曰:「古者,為國必察土地、山陵阻險、天時地利,然後可以王霸。故制地
城郭,飭溝壘,以禦寇固國。春秋曰:『冬浚洙。』修地利也。三軍順天時,以
實擊虛,然困於阻險,敵於金城。楚莊之圍宋,秦師敗崤嶔崟,是也。故曰:『
天時不如地利。』羌、胡固,近於邊,今不取,必為四境長患。此季孫之所以憂
顓臾,有句賤之變,而為強吳之所悔也。」
Sez Kıtay ädäbiyättän 1 tekst ukıdıgız.
Çirattagı - 鹽鐵論 - 3
- Büleklär
- 鹽鐵論 - 1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117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03611.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18.9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23.7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鹽鐵論 - 2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1959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15911.5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19.0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23.5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鹽鐵論 - 3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138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299016.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24.8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29.4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