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in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文明小史 - 07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520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902
20.6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33.8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40.9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卻說馮主事家裡柴堆上,被倪二麻子點著了火,嘩剝嘩剝的著起來,登時煙燄沖天,火光四射。鄰居見馮家火起,鳴鑼告警,水龍齊集,官府也慢慢的趕來。大家竭力救護,無奈火勢已大,一時撲滅不了,延燒了好幾家,方才火熄。倪二麻子這班人,躲得沒有影兒,早已滿載而歸。
且說縣裡的大老爺,這日收了一張呈子,就是眾商家控告馮主事壓捐肥己的話,正待查究,接著馮主事家火起,便傳齊了地保鄰居,問這火起的原由。都說是他自不小心起的火,縣大老爺也不深究,並且把各商家的呈子也擱過一邊不理。陶起這乾人見裡不理他們的呈子,又因馮家房子被火燒的精光,曉得這事不妥,一不做,二不休,趁大眾齊心之時,商量定了罷市,那家開門做買賣,便去搶他的貨物,硬派著關門。那些做生意的,那個敢拗?他只得把招牌探了下來,排門上得緊緊的。
這一日,城裡街上走的人,都少了一大半。停了一日,那既導書院,又被人拆毀了好些房屋、器具,亦不知是那個去拆毀的。
縣大老爺正躺在炕上吃鴉片,門口簽稿大爺,在外邊聽得人說,曉得事情鬧得太大了,只得上去回明。縣大老爺不問別的,只問自己有處分沒有?簽稿道:「怎麼沒有?只怕就要撤任的。」
縣大老爺聽說要撤任,急得把煙槍摔下,嘩嘟一聲打破了個膠州燈的罩子,一骨碌跳下炕來,發話罵人道:「這樣大事,你為什麼不早些來報信?我的前程生生的被你們這班混帳王八蛋送掉了!我是要同你們拚命的!」簽稿由他發脾氣,一聲兒不言語。停了一會,等老爺的虎威發作完了,然後才慢慢的回道:「這樁事原來鬧得不大不小,那天眾商家的呈子進來,小的連忙送上來,沒有敢消停片刻,原曉得這事是很緊要的,那裡知道老爺並不追問,師爺也只當沒這會事,跟手就是馮家起火,還聽說是有人放的火呢?那天又問不出個來由,只索罷了。
他們商家,還道大老爺不管這事。將來一筆胡涂帳,上司查問下來,怕不把馮家放火的罪名也坐在他們身上?因此罷市,做出一種壓捐激變的樣子來,倒像老爺也合馮家一氣來壓派他們了。這事其實沒什麼難辦,只消把姓馮的申飭一頓,出出大眾的氣,所有姓馮的,要捐錢開辦學堂的話,一概不准,眾商家也就沒得話說,照常開市了。怎奈馮家又大大的有點勢力,況且馮主事已進省去了,怕不到撫院大人那裡去說些什麼。這事須得兩面顧全才好。看來老爺還得合師爺商量商量,上個通稟才是。」一席話倒提醒了縣大老爺,望了他一眼道:「看你不出,有這許多見識,講得倒也不錯,是我錯怪你了。下次有什麼事,總要早些來合我講,不要等到出了亂子再來獻計。」簽稿諾諾連聲,退了下去。縣大老爺方叫人換過煙燈,仍復躺下。
細思此事,總要和老夫子商量,起個稟稿上達層台,若是顢頇過去,只怕真個要撤任的。一面想,一面抽煙,十口瘾已過足,這才抬起身來,叫一聲「來!」伺候簽押的人,知道要手巾,早已預備好了,一大盆熱水,五六條手巾,擰成一大把,送到簽押房,一塊一塊的送上。老爺擦過臉,又有一個家人遞上了一杯濃茶,一口一口的喝完了,不覺精神陡長,說話的聲音也宏亮了。叫人去看看師爺睡覺沒有?其時已是夜裡一下鐘,家人去了半天,來回道:「師爺還沒睡覺?方才吃過稀飯,正要過瘾哩。」縣大老爺便慢慢的踱到刑名老夫子書房裡來。這位刑名老夫子,年紀五十多歲,一嘴蟹箝黃的鬍子,戴一副老光眼鏡。從炕上站了起來。恭恭敬敬讓坐,兩下談起商家罷市的事來。老夫子道:「這事晚生昨天就知道了。據晚生的愚見,不如把罪名一起卸在馮某人身上,樂得大家沒事,東翁以為何如?」縣大老爺道:「可不是?兄弟也是這個主意。就請老夫子起個稟稿便了。事不宜遲,明天就把這樁公事發出去罷。」
老夫子點點頭道:「後天發出去也好。」縣大老爺覺得放心,也不久坐,自回上房而去。次日,老夫子的稟稿起好,送到簽押房,縣大老爺看了一遍甚是妥當,蓋過公事圖章,發給書稟謄清,由申封遞過省城。這時姬撫台正在整頓學務,行文催促各屬考試出洋遊學學生,忽然接到濰縣的稟帖,大大的吃了一驚,躊躇半天,跟到文案上商量道:「胡令也實在荒唐!這樣大事,怎不早來稟我?況且這稟帖上又說得胡涂得很,聽說拆毀了堂裡的房屋器具,是什麼堂呢?莫非是教學。果然如此,這還了得!兄弟曉得濰縣南關是有個教堂的。」原來濰縣知縣所請的那位刑名老夫子,本來筆下欠通,把事情敘說不能明白,曉得姬撫台喜辦學堂,因此把既導書院改為既導學堂,又只說個「堂裡」,難怪姬撫台疑心到教堂上去。當下文案上有一位候補大老爺,有意攻訐這濰縣縣官,趁勢回道:「該令有了年紀,雖然是個老手,可惜不大管事,這樣的小事情,若是早早解散,何至商民聚眾罷市呢?據卑職等看來,他所說的『堂裡』,諒來是什麼學堂,上面還有『既導』二字,卑職到過濰縣,知道那裡有個既導書院,莫非如今改為學堂,也未可知。」姬撫台道:「話雖如此,也須委員去查查,再做道理。吾兄到過濰縣甚好,等兄弟下個札子,就煩吾兄去走一趟罷。」這位文案大老爺,卻是通班領袖,姓刁號愚生的便是。聽見撫台要委他去查,心中甚喜,就請了一個安謝委。次日束裝起行,真是輕車簡從,只帶了兩個家人。車子是歷城縣代僱的,到得濰縣,先在城外騾車店裡住下。洗了臉,吃過茶,連忙先到南關去查看教堂。列位看官,須知這位刁大老爺,濰縣是熟游之地,不用人領道的。到得南關,只見教堂好好的,有些教民在那裡聽講耶穌聖道,於是放下了一條心。順便找幾個左近的人,問他們罷市的原故,可巧遇著一個老者,便道:「這罷市的原故,原不干我們大老爺的事,總因馮主事硬派著人家捐錢,還要提那廟裡的錢,得罪了城隍老爺,受了天火燒的報應,也就不必怪他了。如今我們大老爺要肯出來作主,許人家各事免究,把捐錢的話概不提起,自然照常開市。聽說大老爺怕的是馮主事,不敢出頭,所以城裡的舖子,一直還是關著門沒開,城外舖子,是不在一起的。況且罷市已久,要真個一家不開門,不是反了嗎?因此,他們一黨的人,也就不來吵鬧了。」刁大老爺聽他說話明白,很獎勵了他幾句,別了老者,回到店中。縣官已差人拿帖子來拜過,說請刁大老爺搬到衙門裡去住。刁委員一想,他這是穩住我的意思,雖然如此,我也樂得借此合他親近些,好有個商量。主意定了,整備衣冠,坐了轎子進去。縣官盛筵相待,說了無數的恭維話,一心要來籠絡。他那知這刁委員,是個官場中第一把能手,只淡淡的回敬了兩句,而且語帶譏消,只說得那縣官喜又不是,怒又不是,一張方方的臉皮,一陣陣的紅上來,登時覺得侷促不安,話也說不響亮了。刁委員不叫他下不來台,隨又想些閒話敷衍他道:「貴治有個既導書院,如今改做了學堂,甚好甚好。撫憲還合兄弟談起,說貴治的學務,整頓得甚好。」豈知這句話,更把個縣官說得呆了,以為他是有意來挖苦我了。原來既導書院並未曾改作學堂,連掛名的匾也不曾換一塊,不過公事上面,貪圖說得好看,被這刁委員一問,只當他已經查訪著了,裝做不知來試探的,想到其間,不禁毛骨悚然。然而他到底還是個老州縣,決不坍台的,想了一想,順口應道:「可不是呢,兄弟自己捐廉,催他們紳士改為學堂,那知他們頑固得很,起初決計不肯辦,後來經兄弟苦口勸導,把撫憲的意思再三開導,紳士這才答應了,又允許那些肄業生仍舊在裡面做教習,大家覺得兄弟辦事公道,所以才一齊沒得話說。前月底剛剛議定,偏偏出了馮家的事,只得擱下緩議,兄弟是體貼撫完整頓學務的盛意,故把學堂名目先上了稟帖,也叫上頭好瞧著放心。至於書院的規模,卻還未及改換。其實這也是表面的事,只要內裡好便了。」在他的意思,以為這一個謊,總要算得八面圓到了,不料卻被刁委員早已窺破,暗暗笑道:「你何必在我面前撒謊?我是不說破你便罷了。做官的人,那個不是這樣瞞上不瞞下。你要我在撫憲面前替你說好話,等到有了那個交情再說,如今光說些空話是沒用的。這叫做『班門弄斧』 .」但他既說到這步田地,不好不應酬他,因隨便恭維了幾句,席罷各散。自此,刁委員便住在濰縣衙內。過了五日,撫憲有電報來,催他回省,這才亟亟整理行裝,對縣官略露口風,要借錢捐花樣,縣官聽得他說捐花樣,知道他願望不小,暗暗吃了一驚,說道:「這濰縣本是上中的缺分,無奈被前任做壞了,兄弟到任兩年,年年虧空,不夠開銷,但是我們交情不比尋常,老哥有這等緊要用款,兄弟怎能不量力資助呢?」說罷,便吩咐管家,向帳房師爺說請。帳房師爺把本月送刑錢兩位的修情暫時挪用,各五十兩,合成一百銀子,送給刁大老爺。家人答應聲「是」,飛奔去了,弄得刁委員倒難開口,歇了半晌,說道:「貴署既然這般窘急,兄弟此時還有法想,不勞費心了。」縣官又合他婉轉商量,求他在撫憲前吹噓,情願托人外面借款,另送二百兩,連前共是三百兩。刁委員卻情不過,只得收了,匆匆趕回省去。誰知濰縣商人打聽得省裡有委員來查辦這事,越發著急,就硬派城外各舖子,也不准開門,要做買賣時,便把他的貨物堆在街心,一齊燒燬。這風聲傳出去,嚇得那些舖子,家家閉歇,處處關門,弄得城裡各街上,三三五五都是議論這樁事。衙門裡的廚子,要想買些魚肉菜蔬,都沒買處,只得上來回明,把些年下腳的魚肉來做菜吃。
幸喜柴米還夠,一面派人鄰縣去置辦,以免日後缺乏。縣大老急的搓手頓足,叫了簽稿,請了刑名師爺,大家斟酌,想不出個法子,自己又不敢出去,恐怕被百姓毆辱。正在焦急的時候,撫憲又有電報來了。縣大老爺抽出看時,盡是碼子,趕緊導出《電報新編》,-一翻過。縣大老爺看那電報,寫的是:「濰縣商民罷市,足見該令不善辦理,著速行勸諭商民開市,若再畏葸巧避,定即嚴參!撫院印筱。」縣大老爺看完,只嚇得面如土色。此時功名要緊,說不得傳齊伺候,帶了二十名練勇,一直奔到商務公所,請了若干商人來,善言撫慰一番。果然大眾都還聽話,當天就一律開市。縣官見把這事辦妥了,又請師爺做了稟帖,上覆撫憲,以為自此前程可保的了。那知過了半月,省裡委人下來署事,依然免不了撤任,不得已只得交卸回省。
且說這後任姓錢,是一位精明強悍之員,到任後就查究這為首滋事的人,想要重辦一兩個。陶起這班人早已聞風逃走一空,只捉了幾個不相干的人,解到省裡了事。撫憲又行文下來,派各商家替馮主事蓋造房子,賠修書院,買還毀壞器具,才把這事敷衍過去。錢大老爺迎合撫憲的意思,至此方把既導書院當真改做學堂。那馮主事辦的商務學堂,也幸虧錢大老爺替他出力,撥給幾注地方罰款,才能開辦。馮主事不好出頭,另外托了一位姚舉人出來經理,請了幾位教習,索性用西文教授。
開考那天,眾商人紛紛的送兒子來考,姚舉人心中暗笑道:「要他們捐錢是要翻臉的,送兒子來考就和顏悅色了。」內中有一位糧食店裡掌櫃的,姚舉人親眼見他在既導書院裡打破了幾盞洋燈,此次也因送兒子來考,向姚舉人作了一個揖。姚舉人問他姓名,才知道他姓董名趨時,因姚舉人合他攀談,非常榮耀,本就有心結交學堂裡管事的人,因想我此番不可錯過,便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誇說這學堂怎樣的好,辦事怎樣公道,雜七雜八,亂恭維了一泡。姚舉人聽了,覺得肉麻難過,想了一想,便說道:「這學堂辦是辦得總算不錯,只可惜多了幾盞保險燈,將來倘被人家打毀了,又要地方出款賠補。」幾句話把一個董趨時說得滿面羞慚,沒趣去了。姚舉人略點點頭,也不送他,卻見他兒子還好,就取在裡面讀書,因此董趨時也沒得話說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 下鄉場腐儒矜秘本 開學堂志士表同心
卻說濰縣因一番罷市,倒開成了兩個學堂。這信息傳到省中,姬撫台大喜,同幕府諸公閒談,核算通山東省已有了四十八個學堂。姬撫台立志要開滿了一百個學堂才罷。這話傳揚出去,就有好幾家做書鋪買賣的人,想因此發財,不惜重價購買教科書稿本,印行銷售,於中取利。無奈山東一隅,雖近海岸,開化較遲,那些讀書人還不甚知道編教科書的法子。恰好有十幾個人從南方來當教習的,都是江浙一帶的人,見過世面,懂得編書的法子,就有些蒙小學的課本編出,每編成一種,至少也要賣他們幾十兩銀子,刻出板來,總是銷售個罄盡,因此編書的人聲價更高了,如沒得重價給他,他斷斷不肯輕易把稿出售的。濟南府裡有些從前大書院裡出來的人,覺得自家學問甚深,通知時務,見了這些課本淺俗非凡,卻大家倒要花大價錢買去讀,心中氣憤不過。就有幾位濼源書院的高等生,幾位尚志堂的高等生,因為書院改掉了,沒有膏火錢應用,想步他們維新的後塵,覓些蠅頭微利度日,說不得花了本錢,也把那新出的教科書購辦幾種,拿出做八股時套襲成文的法子,改頭換面,做成若干種,也想去賣錢。只是字句做得太文雅了,各書鋪裡收稿的總校看不懂,不敢買他這種稿子,這班人氣極,白費工夫不算,又倒貼了本錢,萬分懊惱,更合那些維新人結了不解之仇。卻好那年山東鄉試,還有廢不盡的幾成科舉要考,這個當兒,四遠的書賈都來趕考。內中有一家開通書店,向來出賣的是文明器具圖書。開翁姓王,是一位大維新的豪傑,單名一個嵩字,表字毓生。他雖是八股出身做過幾年名秀才,只因常常出外遊學,見多識廣,知識也漸漸開通。後來學問成功,居然是位維新的領袖了。他生長的地方,正在濟寧州運河岸上,南北衝行,進省也便。再說毓生在濟寧州開了這個書鋪,總覺生意清淡,幸逢大比之年,心中想作這注買賣,也好順便進場。
合他幾位伙計商議,大家倒都贊成的,說:「我們聽說撫院大人維新得極,開了無數的學堂,我們要生意好,總要進省去做。
如今可先運些書籍去賣,將來連器具圖畫等件一總運去,就在那裡開張起來,定然勝在這裡十倍。」毓生聽了這話,甚合己意,點頭稱是。當下忙著收拾,跟手僱了一隻大船,從運河裡開去。離省城四十里水路不通,又換騾車,載書上去。早有店伙在貢院前賃定房子,毓生到那裡看時,三間房子,極其寬敞,又且校糊精緻,心上大喜。趕著叫伙計把書籍擺設起來,招牌是白竹布寫的一筆北碑鄭文恭字,筆力瘦硬的了不得,只微微有些禿。毓生看看這舖子很覺整齊,由不得自己贊道:「文明得極!文明得極!」他伙計笑道:「不管他文明不文明,只問他賺錢不賺錢。」說得毓生也不覺失笑。毓生又叫把帶來的幾種東洋圖畫掛了出來,配上兩盞保險燈,晚上照得爍亮,更覺五彩鮮明,料來這等氣象,是不會沒錢賺的。此時離場期還遠,毓生在店裡靜坐三天,抱抱佛腳,那知沒一個人上門買書,心中納悶。到第四日上,有一個秀才,穿件天青粗布的馬褂,二藍粗布的大衫,滿面皺紋,躬身曲背的踱進店來,問道:「有些什麼時務書,揀幾種給我看看?」伙計取出些《時務通考》、《政藝叢書》等類,他都說不好,又道:「總趕不上《廣治平略》、《十三經策案》、《甘四史策要》,來得簡括好查。」伙計知他外行,又拿幾部《世界通史》、《泰西通鑑》等類,哄他道:「這是外國來的好書。如今場裡問到外國的事,都有在上面。」那秀才搖搖頭道:「不能,不能!場裡也不至於問到外國的事。我只要現在的時務書,分門別類的便好。」伙計道:「那個,小店卻是沒有,只有一種《史論三萬選》,你要不要?」秀才聽了「三萬選」三字,卻合了從前《大題三萬選》的名目,心中甚喜,就叫他拿來。細看目錄,都是歷代史鑒上的事,大半不曾見過,只有《左傳》上的《鄭莊公論》等類,是曉得的。問問價錢,那伙計見他沈吟,不敢多討,只要三兩銀子一部。秀才把書一數,共計三十本,還是石印小板,合來一錢銀子一本,覺得太貴,只肯出一兩五錢。伙計取書包起,收在架上,說道:「沒得這般大的虛價,我們再談罷。」那秀才去了,又轉來道:「再加五分,如何?」伙計笑道:「咱們大來大往,也不在這三分五分上頭計較。先生要買這書時,至少二兩八錢銀子。」秀才道:「你再給我看看。」伙計沒法,只得把書又取給他。看了半天,只看目錄,還沒看到裡面選些什麼,覺他那神氣很愛這部書,卻捨不得出銀子。添來添去,添到一兩八錢銀子。
毓生坐在旁邊,看得他可憐,又且第一注買賣,合算起來,已賺了一半不止,叫伙計賣給他罷,就對他道:「這是我們初次交易,格外便宜些,拉個長主顧罷了。」秀才欣然身邊摸出一小塊銀子,是皮紙包著的,伙計取來一秤,只一兩七錢五分,還短五分銀子,合五十五個大錢。秀才那裡肯找,說我這銀子,是東家秤好的一注束呢,沒差一分,你的秤一準是老廣廣,不然,沒得這般大的。伙計道:「我這秤實是潛平,是你們本地買來的,沒得欺騙,你不信,上面還有字兒,請進來看便了。」秀才果然走到櫃檯裡,一看卻是濟南省某鋪裡制就的港平,那銀子果然只一兩七錢五分,沒得話說,盡摸袋裡,摸出來三十五個大錢,道:「我實在沒得錢了,耽一耽,下次帶來還你罷。」伙計笑道:「也罷,我們將來的交易日子長哩。你取書去便了。」毓生看他去後,罵道:「 這樣的人也要來下場,真是造孽!」誰知以後來買書的,通是合這秀才一般,見了西史上的路德,就說他是山西路閏生先生,說道:「原來他也在上面。」見了畢士馬克,又間這是什麼馬?諸如此類的笑話,不一而足。毓生忍俊不禁,把來-一記下,著了一部《濟南賣書記》,誹笑這班買書人的。這是後話慢表。
再說進場那天,王毓生把幾部有用的書籍帶進場去,那知一部也用不著,倒是那秀才賣識的《史論三萬選》有些用處,這才佩服他們守舊的人,到底揣摩純熟。頭場出來,很不得意。
二場照例進去,卻有一個策題,出在《波蘭衰亡戰史》上面,這回毓生帶著這書,頗為得意,淋漓痛快的寫了一大篇,以為舉人是捏穩在荷包裡了。場事已過,別的趕考書鋪,一齊收攤回去,硫生算算帳,自從到省城,到如今才只做了幾十兩銀子的買賣,盤纏、水腳、房飯、開銷合起來,要折一百多銀子,覺得有些不服氣,暗道:「目今濟南府的學堂林立,我不得志於考場,必得志於學堂,再住兩個月再說。」就合房東講定,減了房租一半,各種開銷也酌減了好些,預備長住,果然漸漸的有人問津,後來聲名一天大似一天,買新書的都要到開通書店,不上一月,賺足了一千銀子。其時榜已發出,毓生仍落孫山,妙在財氣甚好,也不在乎中舉。後來領出落卷,大主考批的是:「局緊機圓,功深養到,惟第二道策,語多傷時,不錄。」
原來他的第二道策,正是論的波蘭衰亡,自己最得意的,那前後頭末兩場,自己覺得不好處,偏偏主考圈了許多,方才知道下場的秘訣。正在懊惱,恰好前次買《三萬選》的秀才又來了,問有《近科狀元策》沒有?流生猜他定是中了舉順道來省的,試問問他,果然不錯,中的第十五名,這番是填親供來的。
毓生回他道:「我們不賣《狀元策》,這是要南紙鋪裡去賣的。」
那人去了,毓生查出《新科闈墨》十五名來看,原來是齊河縣人,姓黃名安瀾,那十三藝裡的笑語,更比《買書記》上多了。
只他第二場的第二道策,是一段「波」,一段「蘭」分按的。
額生看到此處,失聲一笑,把個下頦笑得脫了,骨節要掉下來了,弄到攢眉蹩鼻的,只說不出話來。幸虧他一個伙計,曉得法子,替他慢慢的托了上去。流生這才能言,叫聲「啊晴!這個痛苦,竟是被那新貴害的!果然他的福命非凡,我笑他一笑,便受這般的罪。」那伙計笑道:「王先生,你把手托住了下頦,不要又掉下來。我再說個笑話你聽聽。」
毓生果然把下頦托住。那伙計道:「你道我怎麼會醫這個下頦,也是自己嘗過滋味的。我們沂水鄉下有一位秀才先生,姓時,大家都說他方正。他自己也說,什麼席不正不坐,又說,什麼士的走路要蹌蹌,不好急走,那怕遇著雨,沒得傘,也要徐徐而行,要走直路,不好貪圖近便,走那小路。因此,人家舉他做了孝廉方正。一天正逢下雨,我撐了把傘,打從鎮上回家。可巧前面就是時先生,手裡沒撐傘,雨點在他頸脖子上直淋下去。他急了,要繞一條溝,多走半里路,他左右一看沒人,提起長衫,奮身一躍而過。後面有兩個孩子不懂竅,大聲叫道『 時先生跳溝哩!』他不防後面有人看見,心裡一驚,腳下一跳,就跌在泥坑裡,弄得渾身臭泥。我因此一笑,把個下頦笑掉了,盡力拿手一托,才托上去。因此知道這個法子。」 毓生聽他說得有趣,不由的又要笑,卻不敢大笑,因道:「我們且不管人家中舉不中舉,這濟南城裡的買賣倒還好做,我想回去把所有的書籍一起裝來,我們那副印書機器也還用得著,一並運它來在這裡做交易罷。濟寧州的地方小,也沒有多餘利息,你們看是如何?」眾伙計齊聲道:「是。」
次日,毓生一早起身回濟寧州去,不多幾日,全店搬來,果然買賣一天好似一天。毓生又會想法,把人家譯就的西文書籍,東抄西襲,作為自己譯的東文稿子印出來,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幾位維新朋友,慕名來訪他。那天毓生起得稍遲,正在櫃檯裡洗臉擦牙,猛然見來了三位客,一位是西裝,穿一件外國呢袍子,腳蹬皮靴,帽子捏在手裡,滿頭是汗的走來。兩位是中國裝束,一色竹布長衫,夾呢馬褂,開口問道:「毓生君在家麼?」既生放下牙刷,趕忙披上夾呢袍子,走出櫃檯招呼,便問尊姓大號,在下便是王毓生。原來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來的,懷裡取出小白紙的名片,上面盡是洋文。毓生一字也不認得,紅了臉不好問。那西裝的,彷彿知道他不懂,便說:「我姓李名漢,號悔生。」指著那兩人近:「他們是兄弟二位,姓鄭,這位號研新,是兄,那位號究新,是弟。我是從日本回來,煙台上岸的。因貴省風氣大開,要來看看學堂,上幾條學務條陳給姬中丞,要他把學堂改良。」毓生不由的肅然起敬道:「悔兄真是有志的豪傑,這樣實心教育。」那海生道:「可不是呢?我們生在這一群人的中間,總要盼望同胞發達才好。我到了貴省,同志寥寥,幸而找著研新兄弟,是浙江大學堂裡的舊同學,在貴省當過三年教員的。蒙他二位留住,才知道還是我們幾個同志有點兒熱血。只可惜他二位得了保送出洋的奏派,不日就要動身。我想住在這裡沒意思,也就要回南邊去運動運動,或者有機會去美州遊學幾年,再作道理。」毓生聽了,都是大來歷,不由得滿口恭維道:「既承悔兄看得起我,好容易光降,何不就在小店寬住幾日;也好看看學堂,做兩件存益學界的事,小弟又好叨教些外國書籍。就是飲食起居,欠文明些,不嫌褻瀆方好。」悔生道:「說那裡話?我合毓兄一見,就覺得是至親兄弟一般。四萬萬同胞,都像毓兄這樣,我們中國那裡還怕人家瓜分?既如此,我倒不忍棄毓兄而去。也是貴省的學界應該大放光明瞭。」回頭向二鄭說道:「我說,見毓兄的譯稿,就知道是北方豪傑,眼力如何?」二鄭齊聲道「是」,又附和著恭維毓生幾句,把一個書賈玉毓生抬到天上去了。不由得心癢難熬,櫃檯裡取出十兩銀票,請他們到北諸樓吃飯。李悔生道:「怎好叨擾?還是我請毓兄吃番菜去。」
毓生道:「不錯,新開的江南村番菜館,兄弟還沒有去過哩,今天正要試試他的手段如何?」悔生大喜,四人湊到江南村,揀了第二號的房間坐下。可惜時間還早,各樣的菜不齊備,四人只吃了蛤蜊湯、牛排、五香鴿子、板魚、西米補丁、咖喱雞飯。
悔生格外要了一分牛腿,呷了兩杯香擯酒。算下帳來,只須三兩多銀子。悔生搶著惠帳,誰知毓生銀子已交要櫃上,只得道謝。毓生又約悔生把行李搬來,悔生答應著分手而去。隔了兩日,果然一輛東洋車,悔生帶著行李來了。原來甚是簡便,一個外國皮包很大,一具鋪蓋很小。毓生替他安放在印書機器房的隔壁裡,說道:「小店房子很窄,不嫌簡慢,請將就住下罷。」
悔生道:「說那裡話,我是起得甚早,不怕吵鬧的。」 自此,李悔生就在開通書店住下,也合毓生出去看過幾處學堂,他都說是辦得不合法。毓生請教他辦學堂的法子,他便在皮包裡取出一大樹章程來,都是南邊學堂裡的。他道:「這些章程有好有不好,我想揀擇一遍,匯攏起來,做個簡明章程。」毓生稱是。一天,毓生在朋友處得著一部必達慢的《商業歷史》,恰好是英文,要請他翻譯,他看了半天道:「這部書沒有什麼道理,上海已有人譯過了,不久就要出書的,勸你不必做這買賣。」
既生道:「這是部什麼書,我還不曉得名目,請悔兄指教。」
悔生又把那書簿面看了半天,說了幾句洋話道,就是這書的名字,照這文譯出來。毓生道:「可是《商業歷史》?」悔生道:「不錯,不錯,這是英國人著的。」 毓生只道他曉得英人必達漫所著,也就不往下追究了。既然上海已譯,也自不肯徒費資本。過了些時,悔生合毓生商量,想要開個小學堂,請幾位西文教習在內教課,預備收人家十兩銀子一月,供給飯食。兩人私下算計,只須收到一百二十位學生,已有很大一筆出息。
流生覺得有利可沾,滿口應允。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謁撫院書生受氣 遇貴人會黨行兇
卻說李悔生要開學堂,毓生也覺得這注生意好做,悔生請他付六百銀子寄到東洋去置辦儀器,毓生不肯,道:「我們且收齊了學生,這個可以慢慢置備的。」悔生見他銀錢上看得重,未免語含譏諷,自此兩人就意見不合起來。可巧那天店中伙計約會了出去吃館子,只剩了王、李二人在店中。毓生急急的要去出恭,托悔生暫時照應店面。忽然文會堂送到一注書帳,是三百兩頭一張票子,悔生連忙收下,代寫收條,付與來人去了。
他見毓生尚未出完恭,袖了這張票子便走。毓生出來不見了悔生,只道他近處走走,那知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天色將晚,店伙全回,還不見悔生到來,很覺有些疑心。查點各物,不曾少了一件。開櫃把銀錢點點,也沒少了一分。心中詫異,開出他的皮包,卻沒有多餘的衣物,只幾件單洋布衣衫,被褥雖然華麗,也不過是洋緞的。總覺放心不下,又想不出個緣故。
及至節下算帳,才曉得文會堂一注書帳,被他拐騙了去,後悔不迭。自此毓生也不大敢合維新人來往了,見了面都是淡淡的敷衍。自己卻還有志想創辦那個學堂,關上門做了一天的稟帖,好容易做完了,說得很為懇切,退自投入撫院,頗蒙姬撫台賞識,請他去見。毓生本是個歲貢,有候選訓導之職,當下頂冠束帶著扮起來,僱了一乘小轎,抬到儀門口下轎,沒得一人招接。毓生拿了個手本,一直闖進去,卻被把門人擋住道:「你是什麼人,敢往裡面直闖!」毓生道:「 我叫王材,是你們大人請我來的。」把門人大模大樣的說道:「你為什麼不在官所上候傳?這時大人會著藩台大人哩,那有工夫見你?」毓生不答應,硬要往裡走,把門人那裡敢放他進去。二人正在爭論,被裡面的執帖大爺聽見了,出來吆喝,額生說明來的原故,把手本交他去回。執帖大爺眼睛望著天說道:「大人今日有公事,不見客,你請明早來罷。」毓生受了這種悶氣,不免有些動怒,只得回到店中。路上聽得那來往的人議論道:「他不過是個書店掌櫃的,有多大身份,就想去見撫台大人,果然見不到回來了。」毓生更加氣憤。到了店裡,開發轎錢,那轎夫定要雙倍。
毓生罵了他們幾句,他們就回嘴道:「你老爺是合撫台大人有來往的,用不著在俺們小人頭上算計這一點點。」說得毓生滿面羞慚,只得如數給他,卻回到屋裡,拍桌大罵道:「中國的官這般沒信實,還不如外國的道掰哩。」一個伙計嘴快,搶著說道:「掌櫃的,這話錯了。難道你認得外國的道搿哩?」毓生也覺好笑,不由的心頭火發,長篇闊論,寫上一封信,托人刻在報上,方才平了氣。隔了幾日,稟帖批下來,准其借崇福寺的房子開辦學堂。原來這崇福寺是從前先皇爺南巡駐曄的所在,統共有整百間房子,那裡面的大和尚手面極闊,很認得些京裡的王爺貝子爺,就是在濟南城裡,也就橫行得極,沒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王毓生不知就裡,找到了這個好主兒,捏了姬撫台批的這張憑據,就去與崇福寺的大和尚商量。在客堂裡坐了半天,大和尚才慢慢的踱出來,在下面太史椅上坐下。
侍者送上手巾,接連擦了幾把,然後開言,問施主貴姓,來到敝剎,莫非有什麼懺事要做麼?王流生通過姓名,回稱並非為懺事而來,只因我們同志要開一個學堂,撫台大人批准了,叫借寶寺後面一席空房子,作為學舍,萬望大和尚允了,便好開學。那大和尚嘻開大嘴,就如彌勒佛一般,挺著肚皮說道:「這卻萬萬不能的。敝剎經過從前老佛爺巡幸,一向不准閒人借住。況且清淨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糟蹋?斷難從命。就是撫台大人親自來說,也不能答應他的。你不看見大殿上有萬歲爺的龍牌嗎?」 毓生道:「大和尚放通融些,如今世界維新,貴教用不著,你不如把房子趁早借給我們,有個學堂名目,還好擋一擋。要不然,一道旨意下來,把寺院廢掉,改為學堂,那時你這寺如何保得住?豈不是悔之已遲?」幾句話倒把大和尚說動了氣,咬定牙根不允。毓生沒法,只得回店。次早有個和尚來謝,他一問就是崇福寺來的,袖子裡拿出一張二百兩銀子的銀票,說道:「俺寺裡圓通師父多多致意王施主,說寺後房子是決計不能借的,這注銀子算本寺捐送貴學堂作為賃屋使費,還求施主另想別法罷。倘然撫台定要我們寺裡的房子,他只好進京去見各位王爺想法的了。」這時毓生已經打聽著寺裡的腳力很硬,只索罷手,樂得把銀票收下。打發來人去後,就在濟南城裡到處找房子,那裡找得著?只得把這事暫且擱下。
有天毓生同了幾位朋友,踱到江南村想吃番菜,才到門口,只見一位做官的人從裡面走出來,街上突然來了一個西裝的少年,舉起手槍,對準他便放,卻被這做官的搶上一步,一手擋住那少年,正待轉身,不妨做官的後面隨從人,早過來把這少年捉住。不言街上看的人覺得突兀,且說這少年的來歷。原來這少年也是山東人,姓聶名慕政,向在武備學堂做學生,學到三年上就鬧了亂子出來。因他家道殷富,父母鐘愛,把他縱容得志氣極高,向父母要了些銀子,到上海遊學,不三不回合上了好些朋友,發了些海闊天空的議論,什麼民權、公德,鬧的煙霧騰天,人家都不敢親近他。上海地面是中國官府做不得主的,由他們亂鬧,不去理他,他們因此格外有興頭。這聶慕政年紀,望上去不過十八九歲,練習得一身好武藝,合了他的朋友彭仲翔、施效全等幾位豪傑,專心講求武事,結了個秘密社會。內中要算彭仲翔足智多謀,大家商議要想做幾樁驚天動地的事業,好待後人鑄個銅像,崇拜他們。正在密談的時節,卻好外面送來一封信,仲翔接了看時,原來是雲南同學張志同寄來的。上面只說雲南土人造反,官兵屢征不服,要想借外國的兵來平這難。仲翔看完了信心中大怒道:「我們漢種的人為何要異種人來躁確?」因此大家商議著,發了一張傳單,驚動了各處學生,鬧得落花流水,方才散局。這彭仲翔卻在背後袖手旁觀,置身事外,幸而官府也沒十分追究,總算沒事。彭、施二人在上海混得膩煩了,雖然翻譯些東文書,生意不好,也不夠使用。仲翔合效全私下定計道:「我們三人中要算慕政同學很有幾文,他為人倒也豪爽,我們何不叫他籌劃些資本,再招羅幾位青年同志到東洋去遊學呢?」效全大喜道:「此計甚妙。」
仲翔道:「雖然如此,也要很費一番唇舌,說得他動心才好。」
二人約會定了,只待慕政回來,故意談些東洋的好處,來運動他。慕政畢竟年紀輕,血氣未定,聽了他們的話,不覺怦怦心動。一日飯後,有些困倦,因想操練操練身體,從新馬路走出,打從黃浦江邊上走了五六轉,回到昌壽裡寓中,只三點鐘時候。剛跨上樓梯,只聽得彭、施二人房裡拍手的聲音很覺熱鬧,不由的踱了進去。二人見他進來,連忙起身讓坐道:「慕兄來得很好,我們正要找你哩。方才我們有個同學打東洋回來,說起那裡文明得極,人人有自由的權利,我們商量著要去走走,你意下如何?況且那裡留學生也多,有公會處,我們多結識些同志,做點大事業出來,像俄羅斯的大彼得,不是全靠遊學學成本事勃興的麼?你意下如何?」慕政聽了,連連的拍手道:「好極,好極!小弟也正有這個意思,只愁沒有同伴。二兄既有這般豪舉,小弟是一准奉陪。」仲翔皺了皺眉道:「去是一准要去的,只是我們兩手空空,那裡來的學費呢?」
慕政道。「不妨,這事全在小弟身上。昨天我家裡匯來二千銀子,原預備出洋用的,我「置備了幾件衣服,只用去五十幾兩,二兄要用多少,盡管借用便了。」仲翔道:「我打聽明白東京用度,比西洋是省得許多。雖然如此,每人一年學費,至少也得五百金。我們二人預備三年學費,也要三千銀子。聶兄是闊慣的,比我們加倍,一年至少一千。要是尊府每年能寄二千銀子,我們一准動身便了。」慕政道:「待我寄信去再寄千金來,目前已經可以暫且敷衍起來。」二人大喜,又拿他臭恭維了一泡,盡歡而散。當晚慕政便寄信到山東,不上一月,銀子匯到,彭仲翔又運動了幾位學生,都是有錢的,大家自備資斧,搭了公司船出口。一路山水極好,又值風平浪靜,大家在船沿上看看海景,不覺動了豪情。有上海帶來的白蘭地酒,慕政取出兩瓶開了,大家席地而坐,一氣飲盡。那同來的三位學生,一叫鄒宜保,一叫侯子鼇,一叫陳公是,都不上二十歲年紀。陳公是尤其激烈,喝了幾杯酒,先說道:「我們從今脫了羈束,都是彭兄所賜,只不知能長遠有這幸福不能?」仲翔道:「陳兄要說是小弟所賜,這卻不敢掠美,還是聶兄作成的,要沒有他肯資助我的盤費,也不能至此。我只可憐好些同學,在我國學堂裡面,受那總辦教習的氣也夠了,做起文課來,一句公理話也不敢說。什麼叫做官辦學堂?須要知道,觸犯了忌諱,小則沒分數,大則開除,這是言論不得自由。學習西文、算學,更是為難,一天頂一天,總要不脫空才好,譬如告了一天假,就趕不上別人,不足五十分,又要開除,這是學業不得自由。還有學生或是要演說,或是要結個會,又有人來禁阻他,這是一切舉動不得自由。種種不得自由之處,一時也說不盡,虧他們能忍耐得住。我們到了外洋,這些野蠻的禁令,諒該少些。」公是道:「彭兄說的話何嘗不是?只據小弟愚見,那野蠻的自由,小弟倒也不肯沾染,法律自治是要的,但那言論如何禁阻得?我只不背公理便了。結會等事,乃是合群的基礎,東西國度裡面,動不動就是會,動不動就是演說,也沒得人去禁阻他,為什麼我們中國這般怕人家結會演說?」仲翔道:「這是專制國的不二法門,現在俄國何嘗不是如此?只要弄得百姓四分五裂,各不相顧,便好發出苛刻的號令來,沒一個敢反對他,殊不知人心散了,國家有點兒兵事也沒人替他出力,偌大的俄國,打不過一個日本國,前天我見報上,不是日本國又在遼東打了勝仗嗎?」公是道:「正是。我想我們既做了中國人,人家為爭我們地方上的利益打仗,我們只當沒事,倒去遊學,也覺沒臉對人,不如當兵去罷。」仲翔道:「陳兄,你這話卻迂了。現在俄日打仗的事,我們守定中立,那裡容得你插手?只好學成了,有軍國民的資格,再圖事業罷。」公是道:「我只覺一腔熱血沒處灑哩。」慕政道:「陳兄的話一些不錯,我可以表同情的。只待一朝有了機會,轟轟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國人吐氣,至於大局也不能顧得。總之,我們拚著一死,做後來人的榜樣罷了。」這話說罷,五人一齊拍手跳舞,吆喝了一聲。不料聲音太響,驚動了船主,跑來看了一看,沒得話說。隨後一個中國人走來,對他們道:「你們吵的什麼?這是文明國的船上,不好這般撒野的!」慕政聽他說得可惡,不由的動怒道:「你見我們怎樣撒野!我們不過在此演說拍手。」
那人道:「演說拍手,自有地方,這是船上,不是列位的演說場。」六人沒得回答。那人又道:「列位還要到東京哩,那地方更文明,還是小心呢!」仲翔唯唯道:「我們如今知道了,方才吃多了酒,說得高興,倒驚動了諸君,以後留心便了。」
那人方才無言而去。仲翔才同他們回到房艙裡。慕政只是不服道:「好好的中國人,為什麼幫著外國人說話,倒來派我們的不是?」仲翔道:「聶兄莫怪他,他話並沒說錯,這船上本不是演說地方,這人還算懂得些道理的,你沒有看見那次洋關上的簽子手嗎?戴著奴隸帽子,穿著奴隸衣服,對著自己同類,氣昂昂的打開他行李,看了不夠,還要把他捆好的箱子開,搜出一段川綢,當是私貨,吆喝著問這是什麼?那人道:「這是我朋友托帶的。他那裡管他朋友不朋友,拿了就走,那神氣才難看哩。說起這關,原是中國的關,不過請外國人經手管管,他們仗著外國人的勢力,就這樣欺壓自己人,比這人厲害得多著哩。」慕政聽了,也不言語。
六人在船上過了一天半,已到長崎,有日本醫生上船驗看各人有無疾病。六人被他驗過,均稱無恙。那天船卻泊下不開。
六人上岸閒遊,山水佳麗,街道潔淨,覺得勝中國十倍,大家歎賞不絕。幸未遠行,到船後已將近開輪了。及至到了橫濱,仲翔猛然想起一事道:「哎喲!我幾乎忘了!東京是不用墨西哥洋錢的。」效全道:「這便如何是好?」仲翔道:「不妨。我們在這裡兑了日本洋錢去。」當下六人起坡,覓個旅人宿住了。慕政開出箱子裡的洋錢來,每人拿些,同上街去兑換。鄒、侯、陳三人也取出些來,托他們代為兑換。仲翔踱出門時,卻值一個人合他撞了個滿懷,那人惶恐謝過。仲翔看他裝束雖然是西人衣服,那神氣卻像中國人,當下就用中國話問他何來?
那人果然也答中國話,說是天津人,因到美洲遊學,路過此間,上岸閒耍,到得岸邊,輪船開了,只得望洋而歎。現在資斧告乏,正想找個本國人借些川費。諸君既是同志,諒能資助些。
如今美洲是去不成的了,只要助我五十金,便可以回中國去。
仲翔楞了一楞,一句話也答應不出,還是政慕來得的爽快,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幫助你,五十金不能,五十圓罷,只是足下尊姓大名?」那人道:「我姓邱名瓊。難得吾兄慷慨解囊,亦要請教請教。我們找個館子一敘罷。」三人就同他到得一個番菜館裡,彼此細敘來蹤去跡,慕政才把洋錢交給他。那人感謝了幾句,會鈔分手而去。仲翔埋怨幕政道:「我們盤川還怕不夠,你如何合人一見面就送他這許多洋錢?」慕政道:「他也是我們同胞,流落可憐,應該資助的。」仲翔道:「這樣騙子多著哩,慕兄休得上當。」慕政也不理他,次日便搭東京火車望東京進駛。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適異國有心向學 謁公使無故遭殃
卻說彭仲翔到了東京,住不多日,就去訪著了中國留學生的公會處,商量進學校的話。內中遇著一位廣東人,姓張名安中表字定甫,這人極肯替同志出死力的,當下合仲翔籌畫了半天,說道:「諸君要入學校,莫如入陸軍學校,學成了倒還有個出身,只是咨送的文書辦來沒有?」仲翔愕然道:「怎麼定要咨送的?這咨文卻未辦來?」定甫道:「這便如何是好?進日本學校要咨送,原係新章,現在的監督很不好說話,動不動挑剔我們,總說是無父無君的,要是咨送的學生,不能不收,自費的是定准不收,這便如何是好?」說得六人沒了主意。仲翔呆了半天,又懇求他道:「定兄可好替我們想個法子。」定甫道:「實在沒法子想,我們只好去軟求他的了。」仲翔道:「全仗定兄一力扶持,須看同胞分上,我們如今是進退兩難的。」
定甫道:「我有一言奉告諸君,去見監督時,千萬和顏下氣,磕頭請安的禮節是廢不得的。只要合中國求館的秀才一樣,保管就可以成功了。」這句話才說完,只把個一腔俠烈的聶慕政氣得暴跳如雷道:「像定兄這般說法,不是來求學問,竟是來當奴隸了。我不能!我不能!我還要問問,難道定兄你們在此,也是要合監督請安磕頭的麼?」定甫道:「慕兄休要動氣。我們是大學堂咨送,合他一同來的,他倒以禮相待,不敢怎樣;其餘學生,卻不免受他的氣。都是我親眼目睹的。慕兄要肯為學問上折這口氣,便同去求求他,要不肯時也無別法,作算來東洋遊歷一趟,也是長些見識,我們又結了同志,好不好呢?」
慕政歎口氣道:「定兄莫怪。小弟是生來這個脾氣,做奴隸的奴隸,實在耐不得。奈同伴這般向學,定兄又如此熱心,小弟只得忍辱一遭。就煩定兄領去走走,我只跟著大眾,磕頭就磕,只請安改做了作揖罷。別的我都不開口,裝做啞子何如?」
定甫聽得好笑。當下六人說定。定甫又把他們姓名拿小字寫在紅單帖上,大家同到監督那裡。
再說這監督原是個進士出身,由部曹捐了個山東候補道,上司很器重他,署過一任濟東泰武臨道,手裡很有幾文。新近又得了這個差使,期滿回去,可望補缺。他到了東洋,同日本人倒很談得來,只學生不免吃他些苦頭,總說他們不好,當面極客氣,暗地裡卻事事掣肘。
閒言少敘。此時定甫合彭、施請人,走到他公館門口,自有家人出來招呼,把帖子遞進去。歇了好一會,才出來回覆道:「大人今天身上有些不大爽快,不能會客,請老爺們寬住幾天,得空再談罷。」定甫沒法,只得同他們回去。仲翔滿面愁容道:「如此看來,這事定然不得成功。我想他們既有這種新章,便在監督也無如之何?」定甫道:「正是。我原想他代為函懇我們山東官場,補寄個咨文來,這事便好說法了。他不見面,如何是好?」說著,低頭想了半天,道:「有了。我們國裡新派了一位胡郎中來考察學生,我們莫如去求求他吧。」
仲翔這乾人只得依他。當下定甫恐怕人多驚動胡郎中,只約仲翔兩個人去。走有二三里路,才到得胡郎中的寓處。原來這位胡郎中,名惟誠,表字緯卿,年紀六十多歲,在中國是很有文名的。只因他雖然是個老先生,倒也通達事理,曉得世界維新,不免常找幾個譯界中的豪傑做朋友,因此有些大老官都看得起他,就得了這個維新差使。他卻有種好處,頗喜接待少年,聽說有學生拜他,隨即請見。仲翔見胡緯卿生的一表非俗,瘦長條子,一口黑鬍鬚掛到胸前,濃眉秀目,戴一付現帽邊的小眼鏡,兩人合他作揖。他滿面笑容,回了個揖,問了姓名來歷,仲翔從實說出拜求他的意思。緯卿道:「難得幾位這般有志,老夫著實敬重。只是這裡的學堂,必須由官咨送,否則一定有人保送,才得進去。」定甫道:「可不是?學生也因為他們沒有咨送的文書,去求監督,監督不見,只得來求先生,還仗先生大力作成他們則個。」緯卿道:「我是就要回國的,保送不來,還是去求欽差為是。只是諸位既然遠來遊學,為什麼不備好咨文再來?豈不省了許多周折。」仲翔本是忘記了的,此時樂得說響話道:「我們中國官場實在不容易請教,差不多的就不見。還有他的門口的人勒索門包,學生們免得受辱,所以一經到這裡的。先生是來文明國度辦事的大員,一定也是文明的,所以才敢前來叩見。」緯卿聽他說的話很覺刺耳,心中有些不樂,便搭訕著說道:「那也未必。既是如此,等我替諸位在欽差那裡說起來看。只是欽差的為人,我素來鄙薄他,為了諸位,只得去碰個釘子再說。」定甫、仲翔聽這口氣,還不甚靠得住,然而沒法,只得謝了一聲,起身告辭。緯卿非常謙恭,一直送到門外。兩人僱了人力車,各回寓所。過了兩日,緯卿有信來,說是欽差已經答應了,靜待幾天,便有回信。又過了數日,緯卿又有信來,附了一封日本參謀部覆欽差的信,內裡寫道:「向例進學都要貴大臣保送的,仍舊請貴大臣保送,以符向例。」
仲翔看了,半天想不出所以然的原故,猜道:「欽差既然咨送,為什麼那參謀部又叫他保送呢?嗷!我曉得了;這分明是推死人過養的意思。其實他們並不誠心送我們進學堂,借這參謀部一駁的原由回覆我們,好叫我們不罵他。」幕政聽了,不勝其憤道:「來到外國做欽差,連幾個學生都不肯保送,這樣不顧同類的人,我們也不用理他了。」仲翔笑道:「幕兄,你這話說得太胡塗了。我們既到這裡,總想進學,但要進學,不求他們還求那個呢?據小弟的愚見,只好大家忍耐,受些屈辱,也顧不得。所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依我主意,還是拿言語來求他,抵抗他發怒卻使不得的。」大家點頭稱是。仲翔沒法,只得去找定甫,又找不著,又去找幾位留學公會裡的熟人,把參謀部的信給他們看,也猜不出所以然的原故。按下不表。
且說這位欽差,原是中國最早的維新人,少年科第,做過一任道台,姓臧名鳳藻,表字仲文。只因官階既然高了,說不得也要守起舊來,要合那政府各大臣的宗旨一般才是。
沒到東洋的時節,心中就犯惡那班學生,罵他們都是叛逆,及至做了欽差,拿定主意,不大肯見留學生的面,並且怪各省督撫時常咨送學生前來,助他們的羽翼。此次接著胡緯卿的信,托他咨送學生,心裡很不自在。爭奈胡緯卿的名望太高,不好得罪他,只得允了下來。合他的文案商量個妙法,寫一封信到參謀部去,曉得定然要駁回的,等到駁回,便好回絕胡緯卿,又不得罪學生,正自得計。殊不知仲翔這班人是招惹不得的,既然有了參謀部那封信叫欽差保送,他們還肯干休嗎?當下仲翔找著熟人,都解不出信中的道理來,只得仍回寓處,合施、聶請人商量道:「我們進學的事,看來已成畫餅,只是參謀部既有這封覆信,可以做得憑據,不免運動一番,我想去見胡緯卿,問個端的再說。」眾從都說願意同去,仲翔沒法止住他們,只得同到胡緯卿那裡。緯卿見他們又來了,很覺為難,只得說道:「你們的事,我總算盡力的了,欽差不肯保送,我也沒法。」
仲翔聽他回得決絕,暗道:「此時說不得,只有去求欽差的了。」打聽著欽差那裡管學生事的,卻是一位文案,這文案姓鄭表字雲周。打聽明白,就領了五人走到欽差衙門。』仲翔知道驟然要見欽差,定准不見,只好先找文案,托他介紹。當下問明文案處,闖了進去。文案不知所以,見他們打扮,就猜著是新來的學生,勉強起身讓坐,通過姓名,問明來意。仲翔一一說去,就求他去回欽差,說要面見的意思。雲周躊躇了半天道:「欽差事忙,只怕沒得工夫見諸位呢。」仲翔再三要求雲周,這才允了,親自去說。等了許久,雲周出來道:「諸位要進學的事,欽差為了你們到處設法,總不成功,後來又碰了參謀部的釘子,難道諸位沒見覆信麼?如今要想欽差再去求他,萬萬不能,慢慢的設法便了。」仲翔覺得這話很靠不住,定准要面見欽差,就站起來,合鄭雲周作了三個揖,求他再去回一聲。雲周被他纏得沒法,又因同是中國人,到底讀了幾句書,不肯忘本,只得又進去回。那知這番進去,猶如風箏斷了線的一般,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慕政火性旺,就要喝問他的管家,仲翔趕緊止住道:「我們這時正是緊要關頭,要一鬧,定然決裂的。」慕政忍氣吞聲,只一件事忍耐不住,是從早晨起到現在已是下午,還沒有吃一口飯,饑火中焚,更無法想。那文案房原來就是書房,只聽得欽差的兒子在那裡念《中庸》小注,什麼「命猶令也,性即理也」,讀兩句歇半天,那聲音也低得很像是沒有睡醒的光景,眾人不禁暗笑。又停一會,外面一個洋式號衣的人走來,是個黑大胖子,突出兩眼,就同上海馬路上站的印捕一般,一口東洋話,在那裡走來走去,自言自語的。
六人看這光景,覺得有些踢蹺,也不理他。那人走了一回,只得去了。又停了好一會,無奈鄭雲周兀是不來。原來臧欽差因為這些學生已經到了他隨員的宅中,定准要見,倒弄得沒有法子驅遣他們。曉得學生的脾氣是各樣離奇的事都做得出來的,不見他不好,見他又怕受辱,始而合鄭文案商量,沒得法子。
欽差恨道:「這都是胡緯卿不好!」叫家人拿片子去請胡大人來。不多一會,緯卿來到,欽差把學生要見他不肯走的話說了。
緯卿道:「這不要緊,就見他們一見亦何妨?我見過他們兩次了,很文氣的。他們再不敢得罪欽差大人的。」欽差見他話不投機,沒得說了,呆了半天不則聲。緯卿辭別要走。欽差道:「緯卿先生走不得。今天這樁事恐怕鬧得大哩!須等他們去後再走。」緯卿冷笑一聲,只得坐下。欽差仍同鄭文案商議。鄭文案道:「晚生有個法子。我們中國人在上海住久的,別的都不怕,只怕外國巡捕。一個欽差衙門,他們既然敢來闖事,總有些心虛膽怯。我見大人這裡有一個看門的,姓羊,這人長得很威武,不如叫他穿件號衣,說兩句東洋話,嚇唬嚇唬他們,或者他們肯走,也未可知。」。欽差聽了,大喜道:「老夫子的主意甚好,來,來!」叫羊升,不一會,羊升來了。欽差見他模樣,果然像個外國人,問道:「你會說東洋話嗎?」羊升回道:「小的在東洋年代久了,勉強會說幾句。」欽差就如此如此的吩咐他一番,羊升領命而去。不多一會,羊升回來回道:「小的照著老爺吩咐的法子,走到鄭老爺的書房門口,對了那班人說:『你們要再不走,我們大人交代的,要送你們到警察衙門裡去了。』說了幾遍,他們端然坐著,只是不睬。小的因為大人沒有吩咐過趕他們出去,不敢動手。」欽差聽了不自在,說道:「你這個不中用的東西!」羊升諾諾連聲,回道;「小的再去趕他!小的再去趕他!」欽差怒道:「滾出去!不准去惹事!」羊升摸不著頭腦,只得趔趄著出去。正在沒法時候,可巧一個東洋人同一個西洋人來訪,欽差當下接見。那東洋人據說亦是一個官,名字叫做稻田雅六郎,西洋人叫做喀勒木。欽差同他們寒喧一番,就提起學生的事來,懇他們二位設法。六郎道:「這有什麼要緊的,他們要不肯去,公使就見見他們也無妨。要警察部派人來也不難。」欽差道:「很好很好,就請先生費心招呼一聲警部。」六郎答應著,簽了一封洋文,信叫人送去。三人談了多時,警部的人已來了,六郎叫他去撥十來個人來,卻不要亂動手,須聽公使的號令。說罷辭別欲去,喀勒木也要同行。欽差留他幫助自己,喀勒木素性是歡喜替人家做事的,便一口應允。六郎自去不提。
欽差又請胡緯卿、鄭雲周合喀勒木見面,彼此寒寒喧一番。
喀勒木道:「這時候天已不早,欽差要見他們,就請見罷。待我去看看他們,要能說動他們走了更妙,省得多事。」欽差道:「全仗全仗」喀勒木問明路逕自去。這時彭仲翔那班人,正等得沒耐煩,忽然見個西洋人走來,知道又有奇文。那知他倒很有禮節,又且一口北京話,六人喜出望外。仲翔暗想鄭文案既然不來,還是托這人倒靠得住些。就把各人要進學的話,從頭至尾,-一說給他聽,又把參謀部的覆信給他看過。喀勒木道:「不得你國欽差保送,這事不會成功的。我還有你們湖南監督交給我一張名單在這裡。」言下把張名單從身邊掏出給眾人過目,果然是湖南派來的五位學生。喀勒木又道:「參謀部作不得主,須待福澤少將回來,我到那時再約了你們吳先生一起保送進學便了。」仲翔等很覺感激,轉念一想,這事不甚妥貼,放著現在欽差不吃住他做,倒聽這西洋人的說話,他回來不睬,我們還有什麼法子想呢。因此一定要見欽差,再三懇告喀勒本轉求,喀勒木沒法,叫他們拿名單出來。仲翔早已預備好了,隨即取出,喀勒木捏了他這個名單,去了半天,又來說道:「要去見時,只好一二人去。」眾人不肯,定要同去。喀勒木往返幾次,尚未答應。眾人跟著他走,到得欽差住宅旁邊一棵大樹底下站著。喀勒木見他們這般情景,老大不喜歡,道:「你們恁樣固執,我也沒法,只得告辭了。」匆匆坐了人力車就走。六人白瞪著眼,無可如何。還是仲翔膽子大,領著眾人走到客堂門外。又等得許久,天色將晚,才見胡緯卿踱了出來道:「你們等了一天,也不吃飯,這是何意?欽差不肯見,能夠逼著他見麼?不要發呆,跟著我去吃飯罷。」仲翔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也不答應。慕政睜著兩眼,很想發作,因受了仲翔的囑咐,只得權時忍耐。胡緯卿見他們不理,正沒法想,一會喀勒木又轉來說道:「你們怎麼還不回去?在此何益?聽了我的話,早有眉目,橫豎你們這六位,欽差是一定送的,不在乎見不見,就是要見,有一二個人去也夠了。」眾人只是不肯。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四分解。
第三十七回 出警署滿腔熱血 入洋教一線生機
卻說喀勒木叫彭仲翔諸人不必一齊進見,原是怕他們囉唣的意思,卻被仲翔猜著,忙說道:「我們再不敢得罪欽差的,要有無禮處,請辦罪就是了。」正說到此。那警部的人忽然走來,把他們人數點了一點,身邊取出鉛筆記上帳簿去了。仲翔這班人覺得自己沒有錯處,倒也不懼。緯卿情知他們不見也不得干休,只得領他到客廳上坐了。緯卿又拿出那騙小孩子的本事來,進去走了一轉,出來說道。「欽差找不到,不知那裡去了。」還是喀勒木老實些,說道:「欽差是在屋裡,就只不肯見你們,為的是怕你們囉唣。」仲翔立下重誓。喀勒木又進去半天,只見玻璃窗外,有許多人簇擁著,看那警部的人在門外站著。一會兒欽差出來,還沒跨進門,就大聲說道:「你們要見我,有什麼話說趕快說!你們又不是山東咨送來的,我替你們再三設法,也算對得起你們了。無奈參謀部不答應,怪得我嗎?」仲翔尚未開言,聶慕政搶著說道:「不論官送自費,都是一般的學生,都要來學成本事,替國家出力的,欽差就該一體看待。」仲翔接著說道:「參謀部的意思,只要欽差肯保送,沒有不收的。」欽差道:「這是什麼話?我何曾保送過學生?只咨送是有過的。」仲翔道:「據學生的愚見,欽差既然要爭那保送咨送的體制,就該合參謀部說明才是。參謀部不允學生進學的事,欽差也當力爭。如果沒得法想,就當告退才是個道理。」欽差道:「好,好!你倒派出我的不是來!我原也不是戀棧的,只因天恩高厚,沒得法子罷了。」仲翔道:「這話學生不以為然。」欽差大發雷霆,板了臉厲聲罵道:「你們這班小孩子懂得什麼?跑來胡鬧!我曉得現在我們中國不幸,出了這些少年,開口就要講革命,什麼自由,什麼民權,拿個盧梭當做祖師看待,我有什麼不知道的?那法國我也到過,合他們士大夫談論起這話來,都派盧梭的不是。你們以為外國就沒有君父的?少年人不曉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說出來的話,都是謀反叛逆一般。像這樣學生,學成了本事,那裡能夠指望他替朝廷出力?不過替國家多鬧點亂子出來罷了!前年湖北不是殺了多少學生麼?你們正在青年,須要曉得安身立命的道理。一般是父母養下來的,吃皇上家的飯長到一二十歲,受了皇上家的培植,好容易讀得幾部書,連個五倫都不懂得,任著性子胡鬧。你可曉得你家裡的父母,還在那裡等你們顯親揚名哩,為甚只顧走到死路上去。我們做官的雖然沒甚本事,然而君父大義,是很知道的,如今你們倒要編排我的不是來,這個理倒要請教請教。」言罷怒氣直噴,嘴上的鬍子根根都豎了起來。
仲翔聽他的話說,見他的模樣,不由得好笑。慕政更是雙睛怒突,卻都聽了仲翔吩咐,不敢造次。仲翔陪笑說道:「欽差的話那有不是的道理?但學生等也不是那樣人,欽差看差了,所以不敢保送。至於君父,大家都是一樣的,就算欽差格外受些恩典,就當格外出點力才是。可曉得我們這般學生,都是皇上家的百姓,譬如家裡有子弟,要好,肯讀書,父母沒有個不喜歡的,不指望的。我們肯到外國來讀書,料想皇上聽著也喜歡,也指望。皇上都那般喜歡,那般指望,欽差倒不肯格外出力,這也算得盡忠麼?學生們也曉得中國官場的脾氣,說起話來都是高品,自己並不戀棧,恨不得馬上掛冠享那林泉的清福。只是一聲交卸,銀錢也沒得來了,威勢也不能發了,恭維的人也少了,只好合鄉里的幾位老前輩來往來往,還有些窮親友牽纏牽纏,總只有花費幾文,沒得多餘好處。所以做到官,就當這個官是自己的產業,除死方休,這叫做忠則盡命。要肯揀幾句不關緊要的事情,上個折子,說兩句直話,碰著於國家有益,於自己無損的事,做他一兩樁,百姓已是伸著脖子望他,眾口贊道好官了。」學生小時候倒還聽見人說,那個官好,那個官不好,如今是許久不聽見的了。」一番議論,把一個臧欽差的肚子幾乎氣破,登時面皮鐵青,嘴唇雪白,想要發作,又發作不出。仲翔見他不理,只得又說道:「欽差要怕學生不安分,還是多送幾個到學堂裡去,等他們學問高了,自然不至於胡鬧。我們中國人的性質,只要自己有好處,那裡有工夫管世界上的事呢?學生裡學西文的學好了,好做翻譯,做參贊,學武備的學好了,好當常備軍、預備軍,一般各有職業,那有工夫造反?要不然,弄得萬眾咨嗟,個人歎息,古時所說的,輟耕隴上,倚嘯東門,從前還從下流社會做起,科舉一廢,學堂沒路,那聰明才智的人,如何會得安分呢?這些事用得著學嗎?所說盧梭《民約》等書,都是他們的陰符秘策,欽差既有約束學生之責,就當揀那荒功好頑的學生,留意些,犯不著對幾個明白道理的學生,生出疑忌的意思才是。」一席話說得欽差更是動氣,只當沒有聽見。緯卿走來道:「好了,你們的話也說夠了,一句不到本題。我請問你,還是要同欽差辯論來的呢?還是要求欽差送你們進學校來的?」仲翔:「胡先生的話是極,我們是求欽差送進陸軍學校來的。現在要求欽差三事:第一件,求欽差送我們到陸軍學校。」緯卿道:「第二件呢?」仲翔道:「第二件,是參謀部不肯收,要求欽差力爭。第三件,是力爭不來,要請欽差辭官。」這時欽差的臉上,紅一塊,白一塊。喀勒木聽了,也不服氣道:「諸君不過是來遊學的,如何要逼著欽差辭官呢?」仲翔道:「辭官須出自欽差的本意,這樣替學生出力,才算是真,不比那貪戀爵位,不識羞恥的人。」
欽差大怒道:「我怎麼貪戀爵位,不識羞恥,你倒罵得刻毒!」
說罷恨恨而去。緯卿、喀勒木也跟著出去了。仲翔諸人只得靜坐等候,鄒宜保竟股隴睡去。歇了一會,忽然聽得外面險喝了一聲,燈籠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好些軍裝打扮的人,手裡拿著軍器,蜂擁而入。大家見些情形,知道不妥,要想站起來,仲翔吩咐他們不要動,因而端坐沒動。那警察軍隊裡有一位官員,對著仲翔打話,仲翔一句也聽不出來。他叫兩個警軍,把仲翔扶起,挾著便走。施效全請人見鐘翔被拿,一齊同走。到得警察衙門口,卻只帶了仲翔進去,五人被他們關在門外。不多一會,大門開處,忽又走出幾個警軍,把他們五人也拉了進去。警察官問起來,說他有害治安,須得押送回國。仲翔到了此時,也就沒法,只得聽其自然。次早動身,搭神戶火車到得海邊上。只聶慕政一肚子的悶氣,沒有能發洩得出。他自來不曾受過這般大辱的,一時拙見,奮身望海裡便跳。
那知力量小些,只到得一半,離開海面還有半丈多,身子陷在爛泥中間。仲翔見他這樣,甚覺可慘,忙招呼一隻小船,拚命將他救起,換了衣服,拉他上了輪船,再三勸道:「受辱是我們六人在一起的,你千萬不可自尋短見。留得身子在,總有個雪恨的日子!」慕政道:「我自出娘胎,從沒有受過這般羞辱,大丈夫寧可王碎,不做瓦全。」仲翔道:「各事只問情理的曲直,假如我們做錯的事,受了這般屈辱,自然可恥,如今我們做事一些不錯,無故的受這番挫折,回國後對人說起來,也是光明的,怕什麼?那中國的官情顧做外國人的奴隸,不顧什麼辱國體,我們還有什麼法子想呢?雖然如此,那留學生公會上豈肯干休?自然有人出來說話。我們回去聽信息罷。再者,此番的事,回去也好上上報,叫大家知道,只有他倒可恥,我們那有什麼可恥?一般想個法子,糾成一個學堂,用上幾年西文工夫,遊學西洋便了。幕政聽得有這許多道路,也就打斷了投海的念頭。船到了海,六人仍復落了客棧,就把這段事體,做了一大篇文章,找著了自由報館,登了幾天方才登完,六個人才算出了口氣。但是東洋遊學不成,總覺心上沒有意思。
有天仲翔對大眾說道:「我們六個人,現在團聚在一處,總要學些學問,做兩樁驚人的事業,才能洗刷那回的羞辱!」
五人稱是。就在寓裡立起課程表來,買了幾部西文書合那《華英字典》,找著了英文夜深館,大家去上學用起功來。學了三年,英國話居然也能夠說幾句將就的,文法也懂得些,正想謀幹出洋,可巧幕政接到家信,說他父親病重,叫他連夜趕回去。那慕政雖說是維新黨,倒也天性獨厚,當下接著這封信,急得兩眼垂淚。原也久客思舊,就合彭、施二人商議,暫緩出洋,且回山東,等他父親病好再講。本來彭、施二人,家道貧寒,原想到上海謀個館地混日子的,東洋回來,倒弄得出了名,沒人敢請教了。衣食用度,幸虧靠著慕政有些幫襯,今見他要回去,覺得絕了出洋的指望,便就發願合他一同到山東去,慕政大喜。
那鄒宜保等三人有家可歸,不消說得,各自去了。三人同日上了青島輪船,不到三日,到到濟南,各轉家門。
慕政到了自己家裡,他父親病已垂危,眼睛一睜,叫了一聲「我兒」,一口氣接不上,就嗚呼了。慕政大哭一場,他母親也自哭得死去活來。慕政料理喪事,自不消說。從此就在家裡守孝,三年服滿,正想約了仲翔、效全仍到上海,設法出洋。
三人在百花洲飯館聚談,正是酒酣耳熱的時候,仲翔又在窘鄉,便發出無限牢騷,無非是罵官場的話。三人談了多時,可巧上來一位朋友,姓梁號掛甫,也是個維新朋友,打聽仲翔在這裡,特地找他說話。慕政也合他認識,拉來同坐。張甫閒談,說起雲南總督陸夏夫,現已罷官在家,政府為他從前同那一國很要好,又因他近來上條陳,說什麼借外兵以平內亂,頗有起用的意思,叫他進京,就要在此經過。慕政聽了,謹記在心。酒散無話。次早,慕政去找仲翔,說要用暗殺主意的話,仲翔聽了,嚇了一跳,知道此番是勸他不來,只得著他的口氣,答應合他同去。兩人就天天在外面打聽陸制軍那天好到。也是合當有事,偏偏陸制軍坐著轎子去拜姬撫台被他們看見了,從此就在他住的行台左右伺候。無奈護衙的人多,急切不得下手。那天將晚的時候,有人請陸制軍吃番菜,仍舊坐轎而來,這回被慕政候著了,跟著就走。到得江南春門口,手起一槍,以為總可打著的了,那知槍的機關不靈,還未放出,已經被他拿住。當時送到歷城縣裡暫行收監。陸制軍便合姬撫台說明,次日親到歷城縣,提出慕政審問。慕政直言不諱,責備他:「為什麼要借外兵來殺中國人,氣憤不過,所以要放槍打死了你。」陸制軍道:「我何嘗借過外國兵,那幾個土匪,若要平他,不費吹灰之力,原是不忍殘殺他們,要想招安他們,所以至今尚未平靜。你們這些人,誤聽謠言,就要做出這種背道的事來,該當何罪?待我回京奏明請旨,從重治罪便了。」吩咐知縣,拿他釘鐐收監。此時慕政弄得沒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彭仲翔是他一起的人,見慕政捉了去,趕到他家報信。慕政的母親聽了,就如青天裡起了個霹靂,顧不得嫌疑,就同仲翔商議,情願多出銀錢,只要保全兒子的性命。仲翔滿口答應,取了三乾銀子,先到歷城縣裡安排好了,叫慕政不至吃苦。仲翔又認得一個什麼國的教士,名叫黎巫來的,當下便去找他,把原委說明,求他保出人來,情願進他的教。教士大喜,隨即去見陸制軍。這時陸制軍的行李已經捆紮好了,預備次早動身。忽聽報稱有教士黎大人拜會,制軍不好不見,只得請進客廳,寒喧一番。教士道:「聽說前天大帥受驚了!這人是我們堂裡的學生,只因他有些瘋病,在外混鬧,那手槍是空的,沒有子彈,並不是真要干犯大帥。如今人在那裡?還望大帥交還,待我領他回去,替他醫治好了再講。」陸制軍道:「這人設心不良,竟要拿槍打中兄弟,幸虧兄弟還有點本事,一手拿住了他的槍,沒有吃虧。照貴國的法律,也應該監禁幾年,如今在歷城縣監裡。我們國家自有處置他的法子,這不干兄弟的事。貴教士還是合歷城縣去說便了」黎教士道:「吠!既然如此,我就奉了大帥的命令去見縣尊便了。」陸制軍呆了一呆,只得送他出去,趕即寫一封信,叫人飛奔的送與歷城縣,叮囑他乾萬不可把聶犯放走。
此時做歷城縣的,本是個一榜出身,姓錢名大勛,表字小貨,為人最是圓通,不肯擔當一點事情的。這回被陸制軍送了一個刺客來,正不知如何辦法,耽了一腔心事。那天上院回來,略略吃些早點,正要打轎到陸制軍那裡送行,可巧教士已到。
錢縣尊聽說教士來拜,就猜到為著聶犯而來,叫先請他花廳坐了,自己躊躇應付他的法子。想了半晌,沒得主意,家人又來回道:「那洋大人等得不耐煩了,要一直進來,被小的們攔住。老爺要是會他,就請去罷。」縣尊沒法,只得戴上大帽子,踱了過去。兩人見面,倒也很親熱的。原來這黎教士不時的到縣署裡來,錢縣尊也請他吃過幾次土做番菜,總算結識個外國知己,所以此番不能不見。倘若不見,他竟可以一直闖進簽押房裡來的。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八回 脫罪名只憑詞組 辦交涉還仗多財
卻說錢縣尊見了黎教士,問他來意。黎教士把對陸制軍說的話述了一遍,又道:「陸制軍的意思,已允免究,就煩貴縣把人放出,交我帶去罷。」錢縣尊呆了一呆道:「這人雖說是陸制軍送來的,究竟他是犯罪的人,陸制軍作不得主,放與不放,須得稟明撫憲,再作道理,卑職不敢擅專,還望黎大人原諒。」你道錢縣尊為什麼對他也稱起大人卑職來?原來教士曾經蒙恩賞過二品頂戴的。當下黎教士聽他這般說得奸猾,心中很覺動氣,說:「這樣些須小事,貴縣很可以作得主,就不是陸制台吩咐,貴縣看我面上,也應該就放的。我曉得你們中國官場,你推我推,辦不成一樁事,只想敷衍過去,不干自己就完了。但此次碰著了我,可不能如此便宜。今天要在貴縣身上放出這個人來。撫台問起,只說我來把他領去的就是了。他要不答應,我合你們政府裡說話,橫豎沒得你的事情。我為的合你平日交情還好,所以來同你商量,要是別人,我不好就去對你們撫台講嗎?」錢縣尊聽了他話,直嚇得戰戰兢兢的,立起來打了一恭道:「大人息怒!這是卑職不會說話,冒犯了大人。但則這些件事要馬上放人,卑職實是不敢,等卑職立刻上院,把大人的話回明了撫憲,等撫憲答應了,隨即請大人領去就是了。」黎教士道:「這還像句話,料想你們撫台也不敢不依我的,你這時就去,我在這裡等你。」錢縣尊被他逼得沒法,只得請了帳房出來陪他,吩咐備下一席番菜。自己正待起身,恰好陸制台的信已送到。錢縣尊看了,只得皺眉,當下打轎上院。
此時姬撫台已到行台替陸制台送行去了,錢縣尊也就趕到行台,倉皇失措的把教士的話稟了上去。姬帥大驚,對陸制台道:「這人不好得罪他的。如今外國人在山東橫行的還了得,動不動排齊隊伍就要開仗。兄弟辦交涉辦久了,看得多了,總是平心靜氣敷衍他們的。實在因為我們國家的勢力弱到這步田地,還能夠同人有挑釁嗎?這樁事老同年還是看開些的好,好在於老同年分毫無損。」陸制台怒氣勃勃的哼了一聲,半晌方說道:「那不是便宜了這逆犯,我們還想做官管人嗎?」姬帥嘻的一笑道:「老同年將來出京,最好多預備些護衛,兄弟這裡親兵也不少,很可以多撥幾名過來。至如這個逆犯,要是不放,那黎教士自會通知外務部,始終要放他的,不如我們做個人情罷。
況且黎教士明說是老同年當面允許他放的,如今不放,顯見得兄弟的主意。他們外國人合兄弟為起難來,就是兄弟罷官不做,後任也辦不來這宗交涉,地方上定然吃虧。兄弟是為百姓請命的意思,還望老同年大發慈悲,就是兄弟也感之不盡了。」陸制台見姬帥說得這般懇切,再加他的話也不錯,就是目前不放,將來一定要放的,只可恨隔了省分,自己一些作不來主,想了半天,毫無法想,只得應道:「這聶犯雖然合兄弟為難,究竟自有國法,聽憑老同年做主便了。」姬帥道:「如此,。我就把他交給黎教士了,這是出於無奈的。」當下便吩咐歷城縣道:「老兄趕快回去款待黎教士,他若要將聶犯帶去時,你便隨他帶去,不必違拗。」錢縣令巴不得有這一句話,省得他為難,有什麼不遵諭的,卻故意說道:「只是對不住陸大人。」陸制台歎口氣道: :「中國失了主權,辦一個小小犯人,都要聽外國人做主,兄弟是沒得話說,老同年還要提防刺客才是。」姬帥默然。錢縣尊告退回衙,黎教士兀是未去,番菜已吃過了。
他見縣尊回來,就問聶君的事究竟何如?錢縣尊道:「撫憲原不肯放的,是卑職再四求情,說看黎大人分上,這才允的。」
黎教士道:「倒難為貴縣了。我說貴省撫台是個極有見識的,區區小事,沒有個商量不通。貴縣快把聶君請來罷。」錢縣尊應了幾個「是」,忙忙的走到外面,吩咐家人把聶犯去了鐐銬,請到簽押房裡,梳洗乾淨,再同他到客廳上來。安排妥當,自己仍舊進了客廳,伺候黎教士。家人領命,叫禁卒從死囚牢裡,提出那個聶慕政來。誰知幕政早已受過彭仲翔的教導,曉得黎教士在那裡替他設法,這回提他定然是個好消息。所有鐐銬,因他進牢後用的使費很多,是以免掉不帶,這時出去,倒要做做場面,只得把來帶上,一路踉蹌,到了二堂上面。但見一個家人走來問道:「這就是姓聶的麼?」差役齊應道「是!」那家人道:「大老爺吩咐,把他鐐銬去了,跟我到客廳上去問話。」
差役齊聲答應,就來動手。誰知聶慕政倒動起氣來道:「我本沒犯罪,你們把我提來這般屈辱,如今要除下我的手腳上的這個勞什子,除非你們大老爺親自來除,我那由你們這班奴才一句話,就輕輕的除下來嗎?這麼著,不是我連你們這些奴才都不如,由著你們擺弄嗎?」那家人聽他「奴才、奴才」的罵,不由的氣往上撞道:「你是個死回,大老爺要開脫你,也全虧我在旁邊說幾句好話,我便是你的重生爺娘一般。不承望你報答,倒開口奴才、閉口奴才的糟踏我。隨你去,我也不管了!」
說罷揚長去了。差役們住了手,不敢替他除去。慕政蹲在地下吁氣。家人回到客廳,冒冒失失的上去稟道:「那犯人不肯除去鐐銬,要等大老爺親手去替他除哩。」錢尊大怒,罵道:「狗才!叫你好好合他說話,誰叫你去得罪他?」黎教士已知就裡,忙道:「你們中國衙門裡的事情我都曉得的,不必遮遮掩掩,我合貴縣同去看來。」錢縣尊滿面羞慚,連聲應了幾個「是」,就同教士走到二堂上。只見那聶慕政鐐鎖郎當的蹲做一團,兩個差役看好了。黎教士說聲:「可憐好好的人,把他捉來當禽獸看待,這還對得住上帝嗎?」錢縣尊發急,搶上幾步,到聶慕政身邊說道:「你不要動氣,請除了下來罷,這須不干我事,是陸制台交代的。」慕政道:「老父台,你也算得一方之主,為什麼要聽那陸賊的指揮?不是甘心做他的奴隸嗎?」
錢縣尊不肯合他多說話,叫差役趕緊替他除去了鐐銬,拉著他的手,同黎教士到客廳上來。黎教士假裝著是認識他的,說道:「你前回要回家,我就說你瘋病總要發作的,如今果然闖了事。幸虧我得了信來救你,不然,還要多吃些苦呢。不必多講了,我們同回去罷。」回頭又對錢縣尊道:「你去打一頂小轎來,我合他一起回堂。」錢縣尊有意恭維黎教士,忙傳命把自己的大轎抬來,送黎教士合慕政上了轎。路上的人紛紛議論道:「犯罪要犯得好,你不看見那姓聶的,一會套上鐵索,一會坐著大轎。列位如若要犯罪,先把靠山弄好了才好。
不言眾人議論,且說錢縣尊送出教士,頓覺得卸下千斤重擔,身上輕鬆了許多,立即上院,把放聶犯的情形稟知撫憲,撫憲亦很是喜歡,極贊他辦事能乾。正在互相慶幸的時節,忽然外面傳報進來道:「諸城縣知縣武強稟見,有緊要公事特地進省面稟。」撫憲登時把他傳進。錢令告辭要行,撫憲止住,叫他且待會過武令再走。一會兒,武令進來,請了安,姬撫憲讓他坐下,問他什麼事情上省。武令道:「卑職為了一件交涉的事,特地上來稟見大帥的。卑職自從接了印,就到外國總督處稟見,未蒙賞見,只得罷了。誰知不上三個月,就有他們的統兵官,帶了五百個步兵,在北門外紮下,擔土築營,不多幾日,把兵房造得齊齊整整。卑職好容易挽了通事,問他來意,他說是暫時駐紮,說要走的。卑職也以為他是路過,暫歇幾天,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所以沒有稟報上來。」說至此,撫憲道:「且住!外國兵已紮在你的城外,老兄還說不要緊,除非失掉城池,那時候才要緊嗎?」只一句話,把個諸城縣武大令嚇得做聲不得,當時就露出賠天路地樣子來。撫憲道:「老兄快說罷,兄弟耐不得了。」武令只得又稟道:「卑職實在該死,只求大帥栽培。那外國的兵,既然駐紮在北門外,倒也罷了,偏偏他又不能約束他的兵丁,天天在左近吃醉了亂鬧,弄得人家日夜不安,所以百姓鼎沸起來。前番有許多父老,跪香拜求卑職替他們想法子,卑職沒法,只得挽了通事,合那統兵官說情,求他把營頭移紮縣城西北角高家集去。不承望他應允,倒被他大說一頓道:「我們本國的兵,紮到那裡,算到那裡,橫豎你們中國的地方是大家公共的,現在山東地方就是我們本國勢力圈所到的去處,那個敢阻擋我們?不要說你這個小小知縣,就是你們山東的撫台,哼哼,他說的就是,大帥也不敢不依他。還有體逆的話,卑職也不敢回了。」撫憲道:「你也不必遮遮掩掩,快說下去罷。」武令只得又接下去說道:「他說不但你們山東撫台不敢不依,就是你們中國皇帝,他的話更是背逆了,他連皇上的御諱也直呼起來,說是也不敢不依。卑職聽了他這一片狂妄的話,也犯不著合他鬥氣,只得含糊著答應了幾個『是』。日夜籌思,沒有別的法子,只好自己約束百姓。誰知百姓被他糟踏得太厲害了,聚會了幾千人,要合他為難。卑職得了這個風聲,曉得自己彈壓不來,只得拜求他們地方上紳士,務必設法解散,千萬不可滋事,反叫他們有所借口。現在幸虧還沒鬧事,所以卑職抽個空到省裡來,求求大帥預先想個法子,或是發兵去彈壓彈壓才好。」撫憲聽了這一番話,十分疑懼,臉上卻不露出張皇的神氣,半晌方說道:「老兄既管了一縣的事,自己也應該有點主意。外國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實在不下去的地方,也該據理力爭。百姓一面總要創切曉諭,等他們聚了眾,設或大小鬧點事情出來,那還了得嗎?兵是不好就發的,那外國統兵官見有兵去,就要疑心合他開仗的。倘或冒冒失失動起手來,你我還要命嗎?這缺老兄是做不下去的了,等兄弟另委人罷。」回頭對首縣錢令道:「如今要借重吾兄了。到底你辦的交涉多些,情形也熟。」小篔此時一喜一驚,喜的諸城好缺,每年至少好剩二萬多弔錢,驚的是這樣難辦的交涉,生恐鬧出事來前程不保。然而銀錢是真公事,說不得辛苦一遭,想定主意,回道:「卑職雖然於交涉上頭略知一二,只怕這件事原底子上鬧得太大了,一時難以平服。蒙大帥栽培,也不敢辭,凡事總還求大帥教訓幾句話。」說得撫憲甚是歡喜,忙道:「到底錢兄明白,兄弟就知會藩司掛牌,你趕緊動身前去。」
小篔連忙謝委。只苦了一個武縣令,沒精打采的跟著一同退了下來。
錢縣令雖然一團高興,卻也慮到交涉為難。回衙後,吩咐家人檢點行裝,把家眷另外賃民房居住。當日已有委員前來代理篆務,交卸之後,他就合帳房商議,要找一位懂得六國洋文的人做個幫手。當下帳房獻計,叫他到學堂裡去找,一語提醒了他,趕忙去拜王總教。這王總教就是前回所說的王宋卿了。
二人見面寒喧一番,小算提起要請翻譯的話,王總教薦了一位學生,姓鈕名不齊,號逢之的,同了他去。每月五十兩薪水。
且說縣裡的大老爺,這日收了一張呈子,就是眾商家控告馮主事壓捐肥己的話,正待查究,接著馮主事家火起,便傳齊了地保鄰居,問這火起的原由。都說是他自不小心起的火,縣大老爺也不深究,並且把各商家的呈子也擱過一邊不理。陶起這乾人見裡不理他們的呈子,又因馮家房子被火燒的精光,曉得這事不妥,一不做,二不休,趁大眾齊心之時,商量定了罷市,那家開門做買賣,便去搶他的貨物,硬派著關門。那些做生意的,那個敢拗?他只得把招牌探了下來,排門上得緊緊的。
這一日,城裡街上走的人,都少了一大半。停了一日,那既導書院,又被人拆毀了好些房屋、器具,亦不知是那個去拆毀的。
縣大老爺正躺在炕上吃鴉片,門口簽稿大爺,在外邊聽得人說,曉得事情鬧得太大了,只得上去回明。縣大老爺不問別的,只問自己有處分沒有?簽稿道:「怎麼沒有?只怕就要撤任的。」
縣大老爺聽說要撤任,急得把煙槍摔下,嘩嘟一聲打破了個膠州燈的罩子,一骨碌跳下炕來,發話罵人道:「這樣大事,你為什麼不早些來報信?我的前程生生的被你們這班混帳王八蛋送掉了!我是要同你們拚命的!」簽稿由他發脾氣,一聲兒不言語。停了一會,等老爺的虎威發作完了,然後才慢慢的回道:「這樁事原來鬧得不大不小,那天眾商家的呈子進來,小的連忙送上來,沒有敢消停片刻,原曉得這事是很緊要的,那裡知道老爺並不追問,師爺也只當沒這會事,跟手就是馮家起火,還聽說是有人放的火呢?那天又問不出個來由,只索罷了。
他們商家,還道大老爺不管這事。將來一筆胡涂帳,上司查問下來,怕不把馮家放火的罪名也坐在他們身上?因此罷市,做出一種壓捐激變的樣子來,倒像老爺也合馮家一氣來壓派他們了。這事其實沒什麼難辦,只消把姓馮的申飭一頓,出出大眾的氣,所有姓馮的,要捐錢開辦學堂的話,一概不准,眾商家也就沒得話說,照常開市了。怎奈馮家又大大的有點勢力,況且馮主事已進省去了,怕不到撫院大人那裡去說些什麼。這事須得兩面顧全才好。看來老爺還得合師爺商量商量,上個通稟才是。」一席話倒提醒了縣大老爺,望了他一眼道:「看你不出,有這許多見識,講得倒也不錯,是我錯怪你了。下次有什麼事,總要早些來合我講,不要等到出了亂子再來獻計。」簽稿諾諾連聲,退了下去。縣大老爺方叫人換過煙燈,仍復躺下。
細思此事,總要和老夫子商量,起個稟稿上達層台,若是顢頇過去,只怕真個要撤任的。一面想,一面抽煙,十口瘾已過足,這才抬起身來,叫一聲「來!」伺候簽押的人,知道要手巾,早已預備好了,一大盆熱水,五六條手巾,擰成一大把,送到簽押房,一塊一塊的送上。老爺擦過臉,又有一個家人遞上了一杯濃茶,一口一口的喝完了,不覺精神陡長,說話的聲音也宏亮了。叫人去看看師爺睡覺沒有?其時已是夜裡一下鐘,家人去了半天,來回道:「師爺還沒睡覺?方才吃過稀飯,正要過瘾哩。」縣大老爺便慢慢的踱到刑名老夫子書房裡來。這位刑名老夫子,年紀五十多歲,一嘴蟹箝黃的鬍子,戴一副老光眼鏡。從炕上站了起來。恭恭敬敬讓坐,兩下談起商家罷市的事來。老夫子道:「這事晚生昨天就知道了。據晚生的愚見,不如把罪名一起卸在馮某人身上,樂得大家沒事,東翁以為何如?」縣大老爺道:「可不是?兄弟也是這個主意。就請老夫子起個稟稿便了。事不宜遲,明天就把這樁公事發出去罷。」
老夫子點點頭道:「後天發出去也好。」縣大老爺覺得放心,也不久坐,自回上房而去。次日,老夫子的稟稿起好,送到簽押房,縣大老爺看了一遍甚是妥當,蓋過公事圖章,發給書稟謄清,由申封遞過省城。這時姬撫台正在整頓學務,行文催促各屬考試出洋遊學學生,忽然接到濰縣的稟帖,大大的吃了一驚,躊躇半天,跟到文案上商量道:「胡令也實在荒唐!這樣大事,怎不早來稟我?況且這稟帖上又說得胡涂得很,聽說拆毀了堂裡的房屋器具,是什麼堂呢?莫非是教學。果然如此,這還了得!兄弟曉得濰縣南關是有個教堂的。」原來濰縣知縣所請的那位刑名老夫子,本來筆下欠通,把事情敘說不能明白,曉得姬撫台喜辦學堂,因此把既導書院改為既導學堂,又只說個「堂裡」,難怪姬撫台疑心到教堂上去。當下文案上有一位候補大老爺,有意攻訐這濰縣縣官,趁勢回道:「該令有了年紀,雖然是個老手,可惜不大管事,這樣的小事情,若是早早解散,何至商民聚眾罷市呢?據卑職等看來,他所說的『堂裡』,諒來是什麼學堂,上面還有『既導』二字,卑職到過濰縣,知道那裡有個既導書院,莫非如今改為學堂,也未可知。」姬撫台道:「話雖如此,也須委員去查查,再做道理。吾兄到過濰縣甚好,等兄弟下個札子,就煩吾兄去走一趟罷。」這位文案大老爺,卻是通班領袖,姓刁號愚生的便是。聽見撫台要委他去查,心中甚喜,就請了一個安謝委。次日束裝起行,真是輕車簡從,只帶了兩個家人。車子是歷城縣代僱的,到得濰縣,先在城外騾車店裡住下。洗了臉,吃過茶,連忙先到南關去查看教堂。列位看官,須知這位刁大老爺,濰縣是熟游之地,不用人領道的。到得南關,只見教堂好好的,有些教民在那裡聽講耶穌聖道,於是放下了一條心。順便找幾個左近的人,問他們罷市的原故,可巧遇著一個老者,便道:「這罷市的原故,原不干我們大老爺的事,總因馮主事硬派著人家捐錢,還要提那廟裡的錢,得罪了城隍老爺,受了天火燒的報應,也就不必怪他了。如今我們大老爺要肯出來作主,許人家各事免究,把捐錢的話概不提起,自然照常開市。聽說大老爺怕的是馮主事,不敢出頭,所以城裡的舖子,一直還是關著門沒開,城外舖子,是不在一起的。況且罷市已久,要真個一家不開門,不是反了嗎?因此,他們一黨的人,也就不來吵鬧了。」刁大老爺聽他說話明白,很獎勵了他幾句,別了老者,回到店中。縣官已差人拿帖子來拜過,說請刁大老爺搬到衙門裡去住。刁委員一想,他這是穩住我的意思,雖然如此,我也樂得借此合他親近些,好有個商量。主意定了,整備衣冠,坐了轎子進去。縣官盛筵相待,說了無數的恭維話,一心要來籠絡。他那知這刁委員,是個官場中第一把能手,只淡淡的回敬了兩句,而且語帶譏消,只說得那縣官喜又不是,怒又不是,一張方方的臉皮,一陣陣的紅上來,登時覺得侷促不安,話也說不響亮了。刁委員不叫他下不來台,隨又想些閒話敷衍他道:「貴治有個既導書院,如今改做了學堂,甚好甚好。撫憲還合兄弟談起,說貴治的學務,整頓得甚好。」豈知這句話,更把個縣官說得呆了,以為他是有意來挖苦我了。原來既導書院並未曾改作學堂,連掛名的匾也不曾換一塊,不過公事上面,貪圖說得好看,被這刁委員一問,只當他已經查訪著了,裝做不知來試探的,想到其間,不禁毛骨悚然。然而他到底還是個老州縣,決不坍台的,想了一想,順口應道:「可不是呢,兄弟自己捐廉,催他們紳士改為學堂,那知他們頑固得很,起初決計不肯辦,後來經兄弟苦口勸導,把撫憲的意思再三開導,紳士這才答應了,又允許那些肄業生仍舊在裡面做教習,大家覺得兄弟辦事公道,所以才一齊沒得話說。前月底剛剛議定,偏偏出了馮家的事,只得擱下緩議,兄弟是體貼撫完整頓學務的盛意,故把學堂名目先上了稟帖,也叫上頭好瞧著放心。至於書院的規模,卻還未及改換。其實這也是表面的事,只要內裡好便了。」在他的意思,以為這一個謊,總要算得八面圓到了,不料卻被刁委員早已窺破,暗暗笑道:「你何必在我面前撒謊?我是不說破你便罷了。做官的人,那個不是這樣瞞上不瞞下。你要我在撫憲面前替你說好話,等到有了那個交情再說,如今光說些空話是沒用的。這叫做『班門弄斧』 .」但他既說到這步田地,不好不應酬他,因隨便恭維了幾句,席罷各散。自此,刁委員便住在濰縣衙內。過了五日,撫憲有電報來,催他回省,這才亟亟整理行裝,對縣官略露口風,要借錢捐花樣,縣官聽得他說捐花樣,知道他願望不小,暗暗吃了一驚,說道:「這濰縣本是上中的缺分,無奈被前任做壞了,兄弟到任兩年,年年虧空,不夠開銷,但是我們交情不比尋常,老哥有這等緊要用款,兄弟怎能不量力資助呢?」說罷,便吩咐管家,向帳房師爺說請。帳房師爺把本月送刑錢兩位的修情暫時挪用,各五十兩,合成一百銀子,送給刁大老爺。家人答應聲「是」,飛奔去了,弄得刁委員倒難開口,歇了半晌,說道:「貴署既然這般窘急,兄弟此時還有法想,不勞費心了。」縣官又合他婉轉商量,求他在撫憲前吹噓,情願托人外面借款,另送二百兩,連前共是三百兩。刁委員卻情不過,只得收了,匆匆趕回省去。誰知濰縣商人打聽得省裡有委員來查辦這事,越發著急,就硬派城外各舖子,也不准開門,要做買賣時,便把他的貨物堆在街心,一齊燒燬。這風聲傳出去,嚇得那些舖子,家家閉歇,處處關門,弄得城裡各街上,三三五五都是議論這樁事。衙門裡的廚子,要想買些魚肉菜蔬,都沒買處,只得上來回明,把些年下腳的魚肉來做菜吃。
幸喜柴米還夠,一面派人鄰縣去置辦,以免日後缺乏。縣大老急的搓手頓足,叫了簽稿,請了刑名師爺,大家斟酌,想不出個法子,自己又不敢出去,恐怕被百姓毆辱。正在焦急的時候,撫憲又有電報來了。縣大老爺抽出看時,盡是碼子,趕緊導出《電報新編》,-一翻過。縣大老爺看那電報,寫的是:「濰縣商民罷市,足見該令不善辦理,著速行勸諭商民開市,若再畏葸巧避,定即嚴參!撫院印筱。」縣大老爺看完,只嚇得面如土色。此時功名要緊,說不得傳齊伺候,帶了二十名練勇,一直奔到商務公所,請了若干商人來,善言撫慰一番。果然大眾都還聽話,當天就一律開市。縣官見把這事辦妥了,又請師爺做了稟帖,上覆撫憲,以為自此前程可保的了。那知過了半月,省裡委人下來署事,依然免不了撤任,不得已只得交卸回省。
且說這後任姓錢,是一位精明強悍之員,到任後就查究這為首滋事的人,想要重辦一兩個。陶起這班人早已聞風逃走一空,只捉了幾個不相干的人,解到省裡了事。撫憲又行文下來,派各商家替馮主事蓋造房子,賠修書院,買還毀壞器具,才把這事敷衍過去。錢大老爺迎合撫憲的意思,至此方把既導書院當真改做學堂。那馮主事辦的商務學堂,也幸虧錢大老爺替他出力,撥給幾注地方罰款,才能開辦。馮主事不好出頭,另外托了一位姚舉人出來經理,請了幾位教習,索性用西文教授。
開考那天,眾商人紛紛的送兒子來考,姚舉人心中暗笑道:「要他們捐錢是要翻臉的,送兒子來考就和顏悅色了。」內中有一位糧食店裡掌櫃的,姚舉人親眼見他在既導書院裡打破了幾盞洋燈,此次也因送兒子來考,向姚舉人作了一個揖。姚舉人問他姓名,才知道他姓董名趨時,因姚舉人合他攀談,非常榮耀,本就有心結交學堂裡管事的人,因想我此番不可錯過,便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誇說這學堂怎樣的好,辦事怎樣公道,雜七雜八,亂恭維了一泡。姚舉人聽了,覺得肉麻難過,想了一想,便說道:「這學堂辦是辦得總算不錯,只可惜多了幾盞保險燈,將來倘被人家打毀了,又要地方出款賠補。」幾句話把一個董趨時說得滿面羞慚,沒趣去了。姚舉人略點點頭,也不送他,卻見他兒子還好,就取在裡面讀書,因此董趨時也沒得話說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 下鄉場腐儒矜秘本 開學堂志士表同心
卻說濰縣因一番罷市,倒開成了兩個學堂。這信息傳到省中,姬撫台大喜,同幕府諸公閒談,核算通山東省已有了四十八個學堂。姬撫台立志要開滿了一百個學堂才罷。這話傳揚出去,就有好幾家做書鋪買賣的人,想因此發財,不惜重價購買教科書稿本,印行銷售,於中取利。無奈山東一隅,雖近海岸,開化較遲,那些讀書人還不甚知道編教科書的法子。恰好有十幾個人從南方來當教習的,都是江浙一帶的人,見過世面,懂得編書的法子,就有些蒙小學的課本編出,每編成一種,至少也要賣他們幾十兩銀子,刻出板來,總是銷售個罄盡,因此編書的人聲價更高了,如沒得重價給他,他斷斷不肯輕易把稿出售的。濟南府裡有些從前大書院裡出來的人,覺得自家學問甚深,通知時務,見了這些課本淺俗非凡,卻大家倒要花大價錢買去讀,心中氣憤不過。就有幾位濼源書院的高等生,幾位尚志堂的高等生,因為書院改掉了,沒有膏火錢應用,想步他們維新的後塵,覓些蠅頭微利度日,說不得花了本錢,也把那新出的教科書購辦幾種,拿出做八股時套襲成文的法子,改頭換面,做成若干種,也想去賣錢。只是字句做得太文雅了,各書鋪裡收稿的總校看不懂,不敢買他這種稿子,這班人氣極,白費工夫不算,又倒貼了本錢,萬分懊惱,更合那些維新人結了不解之仇。卻好那年山東鄉試,還有廢不盡的幾成科舉要考,這個當兒,四遠的書賈都來趕考。內中有一家開通書店,向來出賣的是文明器具圖書。開翁姓王,是一位大維新的豪傑,單名一個嵩字,表字毓生。他雖是八股出身做過幾年名秀才,只因常常出外遊學,見多識廣,知識也漸漸開通。後來學問成功,居然是位維新的領袖了。他生長的地方,正在濟寧州運河岸上,南北衝行,進省也便。再說毓生在濟寧州開了這個書鋪,總覺生意清淡,幸逢大比之年,心中想作這注買賣,也好順便進場。
合他幾位伙計商議,大家倒都贊成的,說:「我們聽說撫院大人維新得極,開了無數的學堂,我們要生意好,總要進省去做。
如今可先運些書籍去賣,將來連器具圖畫等件一總運去,就在那裡開張起來,定然勝在這裡十倍。」毓生聽了這話,甚合己意,點頭稱是。當下忙著收拾,跟手僱了一隻大船,從運河裡開去。離省城四十里水路不通,又換騾車,載書上去。早有店伙在貢院前賃定房子,毓生到那裡看時,三間房子,極其寬敞,又且校糊精緻,心上大喜。趕著叫伙計把書籍擺設起來,招牌是白竹布寫的一筆北碑鄭文恭字,筆力瘦硬的了不得,只微微有些禿。毓生看看這舖子很覺整齊,由不得自己贊道:「文明得極!文明得極!」他伙計笑道:「不管他文明不文明,只問他賺錢不賺錢。」說得毓生也不覺失笑。毓生又叫把帶來的幾種東洋圖畫掛了出來,配上兩盞保險燈,晚上照得爍亮,更覺五彩鮮明,料來這等氣象,是不會沒錢賺的。此時離場期還遠,毓生在店裡靜坐三天,抱抱佛腳,那知沒一個人上門買書,心中納悶。到第四日上,有一個秀才,穿件天青粗布的馬褂,二藍粗布的大衫,滿面皺紋,躬身曲背的踱進店來,問道:「有些什麼時務書,揀幾種給我看看?」伙計取出些《時務通考》、《政藝叢書》等類,他都說不好,又道:「總趕不上《廣治平略》、《十三經策案》、《甘四史策要》,來得簡括好查。」伙計知他外行,又拿幾部《世界通史》、《泰西通鑑》等類,哄他道:「這是外國來的好書。如今場裡問到外國的事,都有在上面。」那秀才搖搖頭道:「不能,不能!場裡也不至於問到外國的事。我只要現在的時務書,分門別類的便好。」伙計道:「那個,小店卻是沒有,只有一種《史論三萬選》,你要不要?」秀才聽了「三萬選」三字,卻合了從前《大題三萬選》的名目,心中甚喜,就叫他拿來。細看目錄,都是歷代史鑒上的事,大半不曾見過,只有《左傳》上的《鄭莊公論》等類,是曉得的。問問價錢,那伙計見他沈吟,不敢多討,只要三兩銀子一部。秀才把書一數,共計三十本,還是石印小板,合來一錢銀子一本,覺得太貴,只肯出一兩五錢。伙計取書包起,收在架上,說道:「沒得這般大的虛價,我們再談罷。」那秀才去了,又轉來道:「再加五分,如何?」伙計笑道:「咱們大來大往,也不在這三分五分上頭計較。先生要買這書時,至少二兩八錢銀子。」秀才道:「你再給我看看。」伙計沒法,只得把書又取給他。看了半天,只看目錄,還沒看到裡面選些什麼,覺他那神氣很愛這部書,卻捨不得出銀子。添來添去,添到一兩八錢銀子。
毓生坐在旁邊,看得他可憐,又且第一注買賣,合算起來,已賺了一半不止,叫伙計賣給他罷,就對他道:「這是我們初次交易,格外便宜些,拉個長主顧罷了。」秀才欣然身邊摸出一小塊銀子,是皮紙包著的,伙計取來一秤,只一兩七錢五分,還短五分銀子,合五十五個大錢。秀才那裡肯找,說我這銀子,是東家秤好的一注束呢,沒差一分,你的秤一準是老廣廣,不然,沒得這般大的。伙計道:「我這秤實是潛平,是你們本地買來的,沒得欺騙,你不信,上面還有字兒,請進來看便了。」秀才果然走到櫃檯裡,一看卻是濟南省某鋪裡制就的港平,那銀子果然只一兩七錢五分,沒得話說,盡摸袋裡,摸出來三十五個大錢,道:「我實在沒得錢了,耽一耽,下次帶來還你罷。」伙計笑道:「也罷,我們將來的交易日子長哩。你取書去便了。」毓生看他去後,罵道:「 這樣的人也要來下場,真是造孽!」誰知以後來買書的,通是合這秀才一般,見了西史上的路德,就說他是山西路閏生先生,說道:「原來他也在上面。」見了畢士馬克,又間這是什麼馬?諸如此類的笑話,不一而足。毓生忍俊不禁,把來-一記下,著了一部《濟南賣書記》,誹笑這班買書人的。這是後話慢表。
再說進場那天,王毓生把幾部有用的書籍帶進場去,那知一部也用不著,倒是那秀才賣識的《史論三萬選》有些用處,這才佩服他們守舊的人,到底揣摩純熟。頭場出來,很不得意。
二場照例進去,卻有一個策題,出在《波蘭衰亡戰史》上面,這回毓生帶著這書,頗為得意,淋漓痛快的寫了一大篇,以為舉人是捏穩在荷包裡了。場事已過,別的趕考書鋪,一齊收攤回去,硫生算算帳,自從到省城,到如今才只做了幾十兩銀子的買賣,盤纏、水腳、房飯、開銷合起來,要折一百多銀子,覺得有些不服氣,暗道:「目今濟南府的學堂林立,我不得志於考場,必得志於學堂,再住兩個月再說。」就合房東講定,減了房租一半,各種開銷也酌減了好些,預備長住,果然漸漸的有人問津,後來聲名一天大似一天,買新書的都要到開通書店,不上一月,賺足了一千銀子。其時榜已發出,毓生仍落孫山,妙在財氣甚好,也不在乎中舉。後來領出落卷,大主考批的是:「局緊機圓,功深養到,惟第二道策,語多傷時,不錄。」
原來他的第二道策,正是論的波蘭衰亡,自己最得意的,那前後頭末兩場,自己覺得不好處,偏偏主考圈了許多,方才知道下場的秘訣。正在懊惱,恰好前次買《三萬選》的秀才又來了,問有《近科狀元策》沒有?流生猜他定是中了舉順道來省的,試問問他,果然不錯,中的第十五名,這番是填親供來的。
毓生回他道:「我們不賣《狀元策》,這是要南紙鋪裡去賣的。」
那人去了,毓生查出《新科闈墨》十五名來看,原來是齊河縣人,姓黃名安瀾,那十三藝裡的笑語,更比《買書記》上多了。
只他第二場的第二道策,是一段「波」,一段「蘭」分按的。
額生看到此處,失聲一笑,把個下頦笑得脫了,骨節要掉下來了,弄到攢眉蹩鼻的,只說不出話來。幸虧他一個伙計,曉得法子,替他慢慢的托了上去。流生這才能言,叫聲「啊晴!這個痛苦,竟是被那新貴害的!果然他的福命非凡,我笑他一笑,便受這般的罪。」那伙計笑道:「王先生,你把手托住了下頦,不要又掉下來。我再說個笑話你聽聽。」
毓生果然把下頦托住。那伙計道:「你道我怎麼會醫這個下頦,也是自己嘗過滋味的。我們沂水鄉下有一位秀才先生,姓時,大家都說他方正。他自己也說,什麼席不正不坐,又說,什麼士的走路要蹌蹌,不好急走,那怕遇著雨,沒得傘,也要徐徐而行,要走直路,不好貪圖近便,走那小路。因此,人家舉他做了孝廉方正。一天正逢下雨,我撐了把傘,打從鎮上回家。可巧前面就是時先生,手裡沒撐傘,雨點在他頸脖子上直淋下去。他急了,要繞一條溝,多走半里路,他左右一看沒人,提起長衫,奮身一躍而過。後面有兩個孩子不懂竅,大聲叫道『 時先生跳溝哩!』他不防後面有人看見,心裡一驚,腳下一跳,就跌在泥坑裡,弄得渾身臭泥。我因此一笑,把個下頦笑掉了,盡力拿手一托,才托上去。因此知道這個法子。」 毓生聽他說得有趣,不由的又要笑,卻不敢大笑,因道:「我們且不管人家中舉不中舉,這濟南城裡的買賣倒還好做,我想回去把所有的書籍一起裝來,我們那副印書機器也還用得著,一並運它來在這裡做交易罷。濟寧州的地方小,也沒有多餘利息,你們看是如何?」眾伙計齊聲道:「是。」
次日,毓生一早起身回濟寧州去,不多幾日,全店搬來,果然買賣一天好似一天。毓生又會想法,把人家譯就的西文書籍,東抄西襲,作為自己譯的東文稿子印出來,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幾位維新朋友,慕名來訪他。那天毓生起得稍遲,正在櫃檯裡洗臉擦牙,猛然見來了三位客,一位是西裝,穿一件外國呢袍子,腳蹬皮靴,帽子捏在手裡,滿頭是汗的走來。兩位是中國裝束,一色竹布長衫,夾呢馬褂,開口問道:「毓生君在家麼?」既生放下牙刷,趕忙披上夾呢袍子,走出櫃檯招呼,便問尊姓大號,在下便是王毓生。原來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來的,懷裡取出小白紙的名片,上面盡是洋文。毓生一字也不認得,紅了臉不好問。那西裝的,彷彿知道他不懂,便說:「我姓李名漢,號悔生。」指著那兩人近:「他們是兄弟二位,姓鄭,這位號研新,是兄,那位號究新,是弟。我是從日本回來,煙台上岸的。因貴省風氣大開,要來看看學堂,上幾條學務條陳給姬中丞,要他把學堂改良。」毓生不由的肅然起敬道:「悔兄真是有志的豪傑,這樣實心教育。」那海生道:「可不是呢?我們生在這一群人的中間,總要盼望同胞發達才好。我到了貴省,同志寥寥,幸而找著研新兄弟,是浙江大學堂裡的舊同學,在貴省當過三年教員的。蒙他二位留住,才知道還是我們幾個同志有點兒熱血。只可惜他二位得了保送出洋的奏派,不日就要動身。我想住在這裡沒意思,也就要回南邊去運動運動,或者有機會去美州遊學幾年,再作道理。」毓生聽了,都是大來歷,不由得滿口恭維道:「既承悔兄看得起我,好容易光降,何不就在小店寬住幾日;也好看看學堂,做兩件存益學界的事,小弟又好叨教些外國書籍。就是飲食起居,欠文明些,不嫌褻瀆方好。」悔生道:「說那裡話?我合毓兄一見,就覺得是至親兄弟一般。四萬萬同胞,都像毓兄這樣,我們中國那裡還怕人家瓜分?既如此,我倒不忍棄毓兄而去。也是貴省的學界應該大放光明瞭。」回頭向二鄭說道:「我說,見毓兄的譯稿,就知道是北方豪傑,眼力如何?」二鄭齊聲道「是」,又附和著恭維毓生幾句,把一個書賈玉毓生抬到天上去了。不由得心癢難熬,櫃檯裡取出十兩銀票,請他們到北諸樓吃飯。李悔生道:「怎好叨擾?還是我請毓兄吃番菜去。」
毓生道:「不錯,新開的江南村番菜館,兄弟還沒有去過哩,今天正要試試他的手段如何?」悔生大喜,四人湊到江南村,揀了第二號的房間坐下。可惜時間還早,各樣的菜不齊備,四人只吃了蛤蜊湯、牛排、五香鴿子、板魚、西米補丁、咖喱雞飯。
悔生格外要了一分牛腿,呷了兩杯香擯酒。算下帳來,只須三兩多銀子。悔生搶著惠帳,誰知毓生銀子已交要櫃上,只得道謝。毓生又約悔生把行李搬來,悔生答應著分手而去。隔了兩日,果然一輛東洋車,悔生帶著行李來了。原來甚是簡便,一個外國皮包很大,一具鋪蓋很小。毓生替他安放在印書機器房的隔壁裡,說道:「小店房子很窄,不嫌簡慢,請將就住下罷。」
悔生道:「說那裡話,我是起得甚早,不怕吵鬧的。」 自此,李悔生就在開通書店住下,也合毓生出去看過幾處學堂,他都說是辦得不合法。毓生請教他辦學堂的法子,他便在皮包裡取出一大樹章程來,都是南邊學堂裡的。他道:「這些章程有好有不好,我想揀擇一遍,匯攏起來,做個簡明章程。」毓生稱是。一天,毓生在朋友處得著一部必達慢的《商業歷史》,恰好是英文,要請他翻譯,他看了半天道:「這部書沒有什麼道理,上海已有人譯過了,不久就要出書的,勸你不必做這買賣。」
既生道:「這是部什麼書,我還不曉得名目,請悔兄指教。」
悔生又把那書簿面看了半天,說了幾句洋話道,就是這書的名字,照這文譯出來。毓生道:「可是《商業歷史》?」悔生道:「不錯,不錯,這是英國人著的。」 毓生只道他曉得英人必達漫所著,也就不往下追究了。既然上海已譯,也自不肯徒費資本。過了些時,悔生合毓生商量,想要開個小學堂,請幾位西文教習在內教課,預備收人家十兩銀子一月,供給飯食。兩人私下算計,只須收到一百二十位學生,已有很大一筆出息。
流生覺得有利可沾,滿口應允。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謁撫院書生受氣 遇貴人會黨行兇
卻說李悔生要開學堂,毓生也覺得這注生意好做,悔生請他付六百銀子寄到東洋去置辦儀器,毓生不肯,道:「我們且收齊了學生,這個可以慢慢置備的。」悔生見他銀錢上看得重,未免語含譏諷,自此兩人就意見不合起來。可巧那天店中伙計約會了出去吃館子,只剩了王、李二人在店中。毓生急急的要去出恭,托悔生暫時照應店面。忽然文會堂送到一注書帳,是三百兩頭一張票子,悔生連忙收下,代寫收條,付與來人去了。
他見毓生尚未出完恭,袖了這張票子便走。毓生出來不見了悔生,只道他近處走走,那知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天色將晚,店伙全回,還不見悔生到來,很覺有些疑心。查點各物,不曾少了一件。開櫃把銀錢點點,也沒少了一分。心中詫異,開出他的皮包,卻沒有多餘的衣物,只幾件單洋布衣衫,被褥雖然華麗,也不過是洋緞的。總覺放心不下,又想不出個緣故。
及至節下算帳,才曉得文會堂一注書帳,被他拐騙了去,後悔不迭。自此毓生也不大敢合維新人來往了,見了面都是淡淡的敷衍。自己卻還有志想創辦那個學堂,關上門做了一天的稟帖,好容易做完了,說得很為懇切,退自投入撫院,頗蒙姬撫台賞識,請他去見。毓生本是個歲貢,有候選訓導之職,當下頂冠束帶著扮起來,僱了一乘小轎,抬到儀門口下轎,沒得一人招接。毓生拿了個手本,一直闖進去,卻被把門人擋住道:「你是什麼人,敢往裡面直闖!」毓生道:「 我叫王材,是你們大人請我來的。」把門人大模大樣的說道:「你為什麼不在官所上候傳?這時大人會著藩台大人哩,那有工夫見你?」毓生不答應,硬要往裡走,把門人那裡敢放他進去。二人正在爭論,被裡面的執帖大爺聽見了,出來吆喝,額生說明來的原故,把手本交他去回。執帖大爺眼睛望著天說道:「大人今日有公事,不見客,你請明早來罷。」毓生受了這種悶氣,不免有些動怒,只得回到店中。路上聽得那來往的人議論道:「他不過是個書店掌櫃的,有多大身份,就想去見撫台大人,果然見不到回來了。」毓生更加氣憤。到了店裡,開發轎錢,那轎夫定要雙倍。
毓生罵了他們幾句,他們就回嘴道:「你老爺是合撫台大人有來往的,用不著在俺們小人頭上算計這一點點。」說得毓生滿面羞慚,只得如數給他,卻回到屋裡,拍桌大罵道:「中國的官這般沒信實,還不如外國的道掰哩。」一個伙計嘴快,搶著說道:「掌櫃的,這話錯了。難道你認得外國的道搿哩?」毓生也覺好笑,不由的心頭火發,長篇闊論,寫上一封信,托人刻在報上,方才平了氣。隔了幾日,稟帖批下來,准其借崇福寺的房子開辦學堂。原來這崇福寺是從前先皇爺南巡駐曄的所在,統共有整百間房子,那裡面的大和尚手面極闊,很認得些京裡的王爺貝子爺,就是在濟南城裡,也就橫行得極,沒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王毓生不知就裡,找到了這個好主兒,捏了姬撫台批的這張憑據,就去與崇福寺的大和尚商量。在客堂裡坐了半天,大和尚才慢慢的踱出來,在下面太史椅上坐下。
侍者送上手巾,接連擦了幾把,然後開言,問施主貴姓,來到敝剎,莫非有什麼懺事要做麼?王流生通過姓名,回稱並非為懺事而來,只因我們同志要開一個學堂,撫台大人批准了,叫借寶寺後面一席空房子,作為學舍,萬望大和尚允了,便好開學。那大和尚嘻開大嘴,就如彌勒佛一般,挺著肚皮說道:「這卻萬萬不能的。敝剎經過從前老佛爺巡幸,一向不准閒人借住。況且清淨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糟蹋?斷難從命。就是撫台大人親自來說,也不能答應他的。你不看見大殿上有萬歲爺的龍牌嗎?」 毓生道:「大和尚放通融些,如今世界維新,貴教用不著,你不如把房子趁早借給我們,有個學堂名目,還好擋一擋。要不然,一道旨意下來,把寺院廢掉,改為學堂,那時你這寺如何保得住?豈不是悔之已遲?」幾句話倒把大和尚說動了氣,咬定牙根不允。毓生沒法,只得回店。次早有個和尚來謝,他一問就是崇福寺來的,袖子裡拿出一張二百兩銀子的銀票,說道:「俺寺裡圓通師父多多致意王施主,說寺後房子是決計不能借的,這注銀子算本寺捐送貴學堂作為賃屋使費,還求施主另想別法罷。倘然撫台定要我們寺裡的房子,他只好進京去見各位王爺想法的了。」這時毓生已經打聽著寺裡的腳力很硬,只索罷手,樂得把銀票收下。打發來人去後,就在濟南城裡到處找房子,那裡找得著?只得把這事暫且擱下。
有天毓生同了幾位朋友,踱到江南村想吃番菜,才到門口,只見一位做官的人從裡面走出來,街上突然來了一個西裝的少年,舉起手槍,對準他便放,卻被這做官的搶上一步,一手擋住那少年,正待轉身,不妨做官的後面隨從人,早過來把這少年捉住。不言街上看的人覺得突兀,且說這少年的來歷。原來這少年也是山東人,姓聶名慕政,向在武備學堂做學生,學到三年上就鬧了亂子出來。因他家道殷富,父母鐘愛,把他縱容得志氣極高,向父母要了些銀子,到上海遊學,不三不回合上了好些朋友,發了些海闊天空的議論,什麼民權、公德,鬧的煙霧騰天,人家都不敢親近他。上海地面是中國官府做不得主的,由他們亂鬧,不去理他,他們因此格外有興頭。這聶慕政年紀,望上去不過十八九歲,練習得一身好武藝,合了他的朋友彭仲翔、施效全等幾位豪傑,專心講求武事,結了個秘密社會。內中要算彭仲翔足智多謀,大家商議要想做幾樁驚天動地的事業,好待後人鑄個銅像,崇拜他們。正在密談的時節,卻好外面送來一封信,仲翔接了看時,原來是雲南同學張志同寄來的。上面只說雲南土人造反,官兵屢征不服,要想借外國的兵來平這難。仲翔看完了信心中大怒道:「我們漢種的人為何要異種人來躁確?」因此大家商議著,發了一張傳單,驚動了各處學生,鬧得落花流水,方才散局。這彭仲翔卻在背後袖手旁觀,置身事外,幸而官府也沒十分追究,總算沒事。彭、施二人在上海混得膩煩了,雖然翻譯些東文書,生意不好,也不夠使用。仲翔合效全私下定計道:「我們三人中要算慕政同學很有幾文,他為人倒也豪爽,我們何不叫他籌劃些資本,再招羅幾位青年同志到東洋去遊學呢?」效全大喜道:「此計甚妙。」
仲翔道:「雖然如此,也要很費一番唇舌,說得他動心才好。」
二人約會定了,只待慕政回來,故意談些東洋的好處,來運動他。慕政畢竟年紀輕,血氣未定,聽了他們的話,不覺怦怦心動。一日飯後,有些困倦,因想操練操練身體,從新馬路走出,打從黃浦江邊上走了五六轉,回到昌壽裡寓中,只三點鐘時候。剛跨上樓梯,只聽得彭、施二人房裡拍手的聲音很覺熱鬧,不由的踱了進去。二人見他進來,連忙起身讓坐道:「慕兄來得很好,我們正要找你哩。方才我們有個同學打東洋回來,說起那裡文明得極,人人有自由的權利,我們商量著要去走走,你意下如何?況且那裡留學生也多,有公會處,我們多結識些同志,做點大事業出來,像俄羅斯的大彼得,不是全靠遊學學成本事勃興的麼?你意下如何?」慕政聽了,連連的拍手道:「好極,好極!小弟也正有這個意思,只愁沒有同伴。二兄既有這般豪舉,小弟是一准奉陪。」仲翔皺了皺眉道:「去是一准要去的,只是我們兩手空空,那裡來的學費呢?」
慕政道。「不妨,這事全在小弟身上。昨天我家裡匯來二千銀子,原預備出洋用的,我「置備了幾件衣服,只用去五十幾兩,二兄要用多少,盡管借用便了。」仲翔道:「我打聽明白東京用度,比西洋是省得許多。雖然如此,每人一年學費,至少也得五百金。我們二人預備三年學費,也要三千銀子。聶兄是闊慣的,比我們加倍,一年至少一千。要是尊府每年能寄二千銀子,我們一准動身便了。」慕政道:「待我寄信去再寄千金來,目前已經可以暫且敷衍起來。」二人大喜,又拿他臭恭維了一泡,盡歡而散。當晚慕政便寄信到山東,不上一月,銀子匯到,彭仲翔又運動了幾位學生,都是有錢的,大家自備資斧,搭了公司船出口。一路山水極好,又值風平浪靜,大家在船沿上看看海景,不覺動了豪情。有上海帶來的白蘭地酒,慕政取出兩瓶開了,大家席地而坐,一氣飲盡。那同來的三位學生,一叫鄒宜保,一叫侯子鼇,一叫陳公是,都不上二十歲年紀。陳公是尤其激烈,喝了幾杯酒,先說道:「我們從今脫了羈束,都是彭兄所賜,只不知能長遠有這幸福不能?」仲翔道:「陳兄要說是小弟所賜,這卻不敢掠美,還是聶兄作成的,要沒有他肯資助我的盤費,也不能至此。我只可憐好些同學,在我國學堂裡面,受那總辦教習的氣也夠了,做起文課來,一句公理話也不敢說。什麼叫做官辦學堂?須要知道,觸犯了忌諱,小則沒分數,大則開除,這是言論不得自由。學習西文、算學,更是為難,一天頂一天,總要不脫空才好,譬如告了一天假,就趕不上別人,不足五十分,又要開除,這是學業不得自由。還有學生或是要演說,或是要結個會,又有人來禁阻他,這是一切舉動不得自由。種種不得自由之處,一時也說不盡,虧他們能忍耐得住。我們到了外洋,這些野蠻的禁令,諒該少些。」公是道:「彭兄說的話何嘗不是?只據小弟愚見,那野蠻的自由,小弟倒也不肯沾染,法律自治是要的,但那言論如何禁阻得?我只不背公理便了。結會等事,乃是合群的基礎,東西國度裡面,動不動就是會,動不動就是演說,也沒得人去禁阻他,為什麼我們中國這般怕人家結會演說?」仲翔道:「這是專制國的不二法門,現在俄國何嘗不是如此?只要弄得百姓四分五裂,各不相顧,便好發出苛刻的號令來,沒一個敢反對他,殊不知人心散了,國家有點兒兵事也沒人替他出力,偌大的俄國,打不過一個日本國,前天我見報上,不是日本國又在遼東打了勝仗嗎?」公是道:「正是。我想我們既做了中國人,人家為爭我們地方上的利益打仗,我們只當沒事,倒去遊學,也覺沒臉對人,不如當兵去罷。」仲翔道:「陳兄,你這話卻迂了。現在俄日打仗的事,我們守定中立,那裡容得你插手?只好學成了,有軍國民的資格,再圖事業罷。」公是道:「我只覺一腔熱血沒處灑哩。」慕政道:「陳兄的話一些不錯,我可以表同情的。只待一朝有了機會,轟轟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國人吐氣,至於大局也不能顧得。總之,我們拚著一死,做後來人的榜樣罷了。」這話說罷,五人一齊拍手跳舞,吆喝了一聲。不料聲音太響,驚動了船主,跑來看了一看,沒得話說。隨後一個中國人走來,對他們道:「你們吵的什麼?這是文明國的船上,不好這般撒野的!」慕政聽他說得可惡,不由的動怒道:「你見我們怎樣撒野!我們不過在此演說拍手。」
那人道:「演說拍手,自有地方,這是船上,不是列位的演說場。」六人沒得回答。那人又道:「列位還要到東京哩,那地方更文明,還是小心呢!」仲翔唯唯道:「我們如今知道了,方才吃多了酒,說得高興,倒驚動了諸君,以後留心便了。」
那人方才無言而去。仲翔才同他們回到房艙裡。慕政只是不服道:「好好的中國人,為什麼幫著外國人說話,倒來派我們的不是?」仲翔道:「聶兄莫怪他,他話並沒說錯,這船上本不是演說地方,這人還算懂得些道理的,你沒有看見那次洋關上的簽子手嗎?戴著奴隸帽子,穿著奴隸衣服,對著自己同類,氣昂昂的打開他行李,看了不夠,還要把他捆好的箱子開,搜出一段川綢,當是私貨,吆喝著問這是什麼?那人道:「這是我朋友托帶的。他那裡管他朋友不朋友,拿了就走,那神氣才難看哩。說起這關,原是中國的關,不過請外國人經手管管,他們仗著外國人的勢力,就這樣欺壓自己人,比這人厲害得多著哩。」慕政聽了,也不言語。
六人在船上過了一天半,已到長崎,有日本醫生上船驗看各人有無疾病。六人被他驗過,均稱無恙。那天船卻泊下不開。
六人上岸閒遊,山水佳麗,街道潔淨,覺得勝中國十倍,大家歎賞不絕。幸未遠行,到船後已將近開輪了。及至到了橫濱,仲翔猛然想起一事道:「哎喲!我幾乎忘了!東京是不用墨西哥洋錢的。」效全道:「這便如何是好?」仲翔道:「不妨。我們在這裡兑了日本洋錢去。」當下六人起坡,覓個旅人宿住了。慕政開出箱子裡的洋錢來,每人拿些,同上街去兑換。鄒、侯、陳三人也取出些來,托他們代為兑換。仲翔踱出門時,卻值一個人合他撞了個滿懷,那人惶恐謝過。仲翔看他裝束雖然是西人衣服,那神氣卻像中國人,當下就用中國話問他何來?
那人果然也答中國話,說是天津人,因到美洲遊學,路過此間,上岸閒耍,到得岸邊,輪船開了,只得望洋而歎。現在資斧告乏,正想找個本國人借些川費。諸君既是同志,諒能資助些。
如今美洲是去不成的了,只要助我五十金,便可以回中國去。
仲翔楞了一楞,一句話也答應不出,還是政慕來得的爽快,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幫助你,五十金不能,五十圓罷,只是足下尊姓大名?」那人道:「我姓邱名瓊。難得吾兄慷慨解囊,亦要請教請教。我們找個館子一敘罷。」三人就同他到得一個番菜館裡,彼此細敘來蹤去跡,慕政才把洋錢交給他。那人感謝了幾句,會鈔分手而去。仲翔埋怨幕政道:「我們盤川還怕不夠,你如何合人一見面就送他這許多洋錢?」慕政道:「他也是我們同胞,流落可憐,應該資助的。」仲翔道:「這樣騙子多著哩,慕兄休得上當。」慕政也不理他,次日便搭東京火車望東京進駛。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適異國有心向學 謁公使無故遭殃
卻說彭仲翔到了東京,住不多日,就去訪著了中國留學生的公會處,商量進學校的話。內中遇著一位廣東人,姓張名安中表字定甫,這人極肯替同志出死力的,當下合仲翔籌畫了半天,說道:「諸君要入學校,莫如入陸軍學校,學成了倒還有個出身,只是咨送的文書辦來沒有?」仲翔愕然道:「怎麼定要咨送的?這咨文卻未辦來?」定甫道:「這便如何是好?進日本學校要咨送,原係新章,現在的監督很不好說話,動不動挑剔我們,總說是無父無君的,要是咨送的學生,不能不收,自費的是定准不收,這便如何是好?」說得六人沒了主意。仲翔呆了半天,又懇求他道:「定兄可好替我們想個法子。」定甫道:「實在沒法子想,我們只好去軟求他的了。」仲翔道:「全仗定兄一力扶持,須看同胞分上,我們如今是進退兩難的。」
定甫道:「我有一言奉告諸君,去見監督時,千萬和顏下氣,磕頭請安的禮節是廢不得的。只要合中國求館的秀才一樣,保管就可以成功了。」這句話才說完,只把個一腔俠烈的聶慕政氣得暴跳如雷道:「像定兄這般說法,不是來求學問,竟是來當奴隸了。我不能!我不能!我還要問問,難道定兄你們在此,也是要合監督請安磕頭的麼?」定甫道:「慕兄休要動氣。我們是大學堂咨送,合他一同來的,他倒以禮相待,不敢怎樣;其餘學生,卻不免受他的氣。都是我親眼目睹的。慕兄要肯為學問上折這口氣,便同去求求他,要不肯時也無別法,作算來東洋遊歷一趟,也是長些見識,我們又結了同志,好不好呢?」
慕政歎口氣道:「定兄莫怪。小弟是生來這個脾氣,做奴隸的奴隸,實在耐不得。奈同伴這般向學,定兄又如此熱心,小弟只得忍辱一遭。就煩定兄領去走走,我只跟著大眾,磕頭就磕,只請安改做了作揖罷。別的我都不開口,裝做啞子何如?」
定甫聽得好笑。當下六人說定。定甫又把他們姓名拿小字寫在紅單帖上,大家同到監督那裡。
再說這監督原是個進士出身,由部曹捐了個山東候補道,上司很器重他,署過一任濟東泰武臨道,手裡很有幾文。新近又得了這個差使,期滿回去,可望補缺。他到了東洋,同日本人倒很談得來,只學生不免吃他些苦頭,總說他們不好,當面極客氣,暗地裡卻事事掣肘。
閒言少敘。此時定甫合彭、施請人,走到他公館門口,自有家人出來招呼,把帖子遞進去。歇了好一會,才出來回覆道:「大人今天身上有些不大爽快,不能會客,請老爺們寬住幾天,得空再談罷。」定甫沒法,只得同他們回去。仲翔滿面愁容道:「如此看來,這事定然不得成功。我想他們既有這種新章,便在監督也無如之何?」定甫道:「正是。我原想他代為函懇我們山東官場,補寄個咨文來,這事便好說法了。他不見面,如何是好?」說著,低頭想了半天,道:「有了。我們國裡新派了一位胡郎中來考察學生,我們莫如去求求他吧。」
仲翔這乾人只得依他。當下定甫恐怕人多驚動胡郎中,只約仲翔兩個人去。走有二三里路,才到得胡郎中的寓處。原來這位胡郎中,名惟誠,表字緯卿,年紀六十多歲,在中國是很有文名的。只因他雖然是個老先生,倒也通達事理,曉得世界維新,不免常找幾個譯界中的豪傑做朋友,因此有些大老官都看得起他,就得了這個維新差使。他卻有種好處,頗喜接待少年,聽說有學生拜他,隨即請見。仲翔見胡緯卿生的一表非俗,瘦長條子,一口黑鬍鬚掛到胸前,濃眉秀目,戴一付現帽邊的小眼鏡,兩人合他作揖。他滿面笑容,回了個揖,問了姓名來歷,仲翔從實說出拜求他的意思。緯卿道:「難得幾位這般有志,老夫著實敬重。只是這裡的學堂,必須由官咨送,否則一定有人保送,才得進去。」定甫道:「可不是?學生也因為他們沒有咨送的文書,去求監督,監督不見,只得來求先生,還仗先生大力作成他們則個。」緯卿道:「我是就要回國的,保送不來,還是去求欽差為是。只是諸位既然遠來遊學,為什麼不備好咨文再來?豈不省了許多周折。」仲翔本是忘記了的,此時樂得說響話道:「我們中國官場實在不容易請教,差不多的就不見。還有他的門口的人勒索門包,學生們免得受辱,所以一經到這裡的。先生是來文明國度辦事的大員,一定也是文明的,所以才敢前來叩見。」緯卿聽他說的話很覺刺耳,心中有些不樂,便搭訕著說道:「那也未必。既是如此,等我替諸位在欽差那裡說起來看。只是欽差的為人,我素來鄙薄他,為了諸位,只得去碰個釘子再說。」定甫、仲翔聽這口氣,還不甚靠得住,然而沒法,只得謝了一聲,起身告辭。緯卿非常謙恭,一直送到門外。兩人僱了人力車,各回寓所。過了兩日,緯卿有信來,說是欽差已經答應了,靜待幾天,便有回信。又過了數日,緯卿又有信來,附了一封日本參謀部覆欽差的信,內裡寫道:「向例進學都要貴大臣保送的,仍舊請貴大臣保送,以符向例。」
仲翔看了,半天想不出所以然的原故,猜道:「欽差既然咨送,為什麼那參謀部又叫他保送呢?嗷!我曉得了;這分明是推死人過養的意思。其實他們並不誠心送我們進學堂,借這參謀部一駁的原由回覆我們,好叫我們不罵他。」幕政聽了,不勝其憤道:「來到外國做欽差,連幾個學生都不肯保送,這樣不顧同類的人,我們也不用理他了。」仲翔笑道:「幕兄,你這話說得太胡塗了。我們既到這裡,總想進學,但要進學,不求他們還求那個呢?據小弟的愚見,只好大家忍耐,受些屈辱,也顧不得。所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依我主意,還是拿言語來求他,抵抗他發怒卻使不得的。」大家點頭稱是。仲翔沒法,只得去找定甫,又找不著,又去找幾位留學公會裡的熟人,把參謀部的信給他們看,也猜不出所以然的原故。按下不表。
且說這位欽差,原是中國最早的維新人,少年科第,做過一任道台,姓臧名鳳藻,表字仲文。只因官階既然高了,說不得也要守起舊來,要合那政府各大臣的宗旨一般才是。
沒到東洋的時節,心中就犯惡那班學生,罵他們都是叛逆,及至做了欽差,拿定主意,不大肯見留學生的面,並且怪各省督撫時常咨送學生前來,助他們的羽翼。此次接著胡緯卿的信,托他咨送學生,心裡很不自在。爭奈胡緯卿的名望太高,不好得罪他,只得允了下來。合他的文案商量個妙法,寫一封信到參謀部去,曉得定然要駁回的,等到駁回,便好回絕胡緯卿,又不得罪學生,正自得計。殊不知仲翔這班人是招惹不得的,既然有了參謀部那封信叫欽差保送,他們還肯干休嗎?當下仲翔找著熟人,都解不出信中的道理來,只得仍回寓處,合施、聶請人商量道:「我們進學的事,看來已成畫餅,只是參謀部既有這封覆信,可以做得憑據,不免運動一番,我想去見胡緯卿,問個端的再說。」眾從都說願意同去,仲翔沒法止住他們,只得同到胡緯卿那裡。緯卿見他們又來了,很覺為難,只得說道:「你們的事,我總算盡力的了,欽差不肯保送,我也沒法。」
仲翔聽他回得決絕,暗道:「此時說不得,只有去求欽差的了。」打聽著欽差那裡管學生事的,卻是一位文案,這文案姓鄭表字雲周。打聽明白,就領了五人走到欽差衙門。』仲翔知道驟然要見欽差,定准不見,只好先找文案,托他介紹。當下問明文案處,闖了進去。文案不知所以,見他們打扮,就猜著是新來的學生,勉強起身讓坐,通過姓名,問明來意。仲翔一一說去,就求他去回欽差,說要面見的意思。雲周躊躇了半天道:「欽差事忙,只怕沒得工夫見諸位呢。」仲翔再三要求雲周,這才允了,親自去說。等了許久,雲周出來道:「諸位要進學的事,欽差為了你們到處設法,總不成功,後來又碰了參謀部的釘子,難道諸位沒見覆信麼?如今要想欽差再去求他,萬萬不能,慢慢的設法便了。」仲翔覺得這話很靠不住,定准要面見欽差,就站起來,合鄭雲周作了三個揖,求他再去回一聲。雲周被他纏得沒法,又因同是中國人,到底讀了幾句書,不肯忘本,只得又進去回。那知這番進去,猶如風箏斷了線的一般,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慕政火性旺,就要喝問他的管家,仲翔趕緊止住道:「我們這時正是緊要關頭,要一鬧,定然決裂的。」慕政忍氣吞聲,只一件事忍耐不住,是從早晨起到現在已是下午,還沒有吃一口飯,饑火中焚,更無法想。那文案房原來就是書房,只聽得欽差的兒子在那裡念《中庸》小注,什麼「命猶令也,性即理也」,讀兩句歇半天,那聲音也低得很像是沒有睡醒的光景,眾人不禁暗笑。又停一會,外面一個洋式號衣的人走來,是個黑大胖子,突出兩眼,就同上海馬路上站的印捕一般,一口東洋話,在那裡走來走去,自言自語的。
六人看這光景,覺得有些踢蹺,也不理他。那人走了一回,只得去了。又停了好一會,無奈鄭雲周兀是不來。原來臧欽差因為這些學生已經到了他隨員的宅中,定准要見,倒弄得沒有法子驅遣他們。曉得學生的脾氣是各樣離奇的事都做得出來的,不見他不好,見他又怕受辱,始而合鄭文案商量,沒得法子。
欽差恨道:「這都是胡緯卿不好!」叫家人拿片子去請胡大人來。不多一會,緯卿來到,欽差把學生要見他不肯走的話說了。
緯卿道:「這不要緊,就見他們一見亦何妨?我見過他們兩次了,很文氣的。他們再不敢得罪欽差大人的。」欽差見他話不投機,沒得說了,呆了半天不則聲。緯卿辭別要走。欽差道:「緯卿先生走不得。今天這樁事恐怕鬧得大哩!須等他們去後再走。」緯卿冷笑一聲,只得坐下。欽差仍同鄭文案商議。鄭文案道:「晚生有個法子。我們中國人在上海住久的,別的都不怕,只怕外國巡捕。一個欽差衙門,他們既然敢來闖事,總有些心虛膽怯。我見大人這裡有一個看門的,姓羊,這人長得很威武,不如叫他穿件號衣,說兩句東洋話,嚇唬嚇唬他們,或者他們肯走,也未可知。」。欽差聽了,大喜道:「老夫子的主意甚好,來,來!」叫羊升,不一會,羊升來了。欽差見他模樣,果然像個外國人,問道:「你會說東洋話嗎?」羊升回道:「小的在東洋年代久了,勉強會說幾句。」欽差就如此如此的吩咐他一番,羊升領命而去。不多一會,羊升回來回道:「小的照著老爺吩咐的法子,走到鄭老爺的書房門口,對了那班人說:『你們要再不走,我們大人交代的,要送你們到警察衙門裡去了。』說了幾遍,他們端然坐著,只是不睬。小的因為大人沒有吩咐過趕他們出去,不敢動手。」欽差聽了不自在,說道:「你這個不中用的東西!」羊升諾諾連聲,回道;「小的再去趕他!小的再去趕他!」欽差怒道:「滾出去!不准去惹事!」羊升摸不著頭腦,只得趔趄著出去。正在沒法時候,可巧一個東洋人同一個西洋人來訪,欽差當下接見。那東洋人據說亦是一個官,名字叫做稻田雅六郎,西洋人叫做喀勒木。欽差同他們寒喧一番,就提起學生的事來,懇他們二位設法。六郎道:「這有什麼要緊的,他們要不肯去,公使就見見他們也無妨。要警察部派人來也不難。」欽差道:「很好很好,就請先生費心招呼一聲警部。」六郎答應著,簽了一封洋文,信叫人送去。三人談了多時,警部的人已來了,六郎叫他去撥十來個人來,卻不要亂動手,須聽公使的號令。說罷辭別欲去,喀勒木也要同行。欽差留他幫助自己,喀勒木素性是歡喜替人家做事的,便一口應允。六郎自去不提。
欽差又請胡緯卿、鄭雲周合喀勒木見面,彼此寒寒喧一番。
喀勒木道:「這時候天已不早,欽差要見他們,就請見罷。待我去看看他們,要能說動他們走了更妙,省得多事。」欽差道:「全仗全仗」喀勒木問明路逕自去。這時彭仲翔那班人,正等得沒耐煩,忽然見個西洋人走來,知道又有奇文。那知他倒很有禮節,又且一口北京話,六人喜出望外。仲翔暗想鄭文案既然不來,還是托這人倒靠得住些。就把各人要進學的話,從頭至尾,-一說給他聽,又把參謀部的覆信給他看過。喀勒木道:「不得你國欽差保送,這事不會成功的。我還有你們湖南監督交給我一張名單在這裡。」言下把張名單從身邊掏出給眾人過目,果然是湖南派來的五位學生。喀勒木又道:「參謀部作不得主,須待福澤少將回來,我到那時再約了你們吳先生一起保送進學便了。」仲翔等很覺感激,轉念一想,這事不甚妥貼,放著現在欽差不吃住他做,倒聽這西洋人的說話,他回來不睬,我們還有什麼法子想呢。因此一定要見欽差,再三懇告喀勒本轉求,喀勒木沒法,叫他們拿名單出來。仲翔早已預備好了,隨即取出,喀勒木捏了他這個名單,去了半天,又來說道:「要去見時,只好一二人去。」眾人不肯,定要同去。喀勒木往返幾次,尚未答應。眾人跟著他走,到得欽差住宅旁邊一棵大樹底下站著。喀勒木見他們這般情景,老大不喜歡,道:「你們恁樣固執,我也沒法,只得告辭了。」匆匆坐了人力車就走。六人白瞪著眼,無可如何。還是仲翔膽子大,領著眾人走到客堂門外。又等得許久,天色將晚,才見胡緯卿踱了出來道:「你們等了一天,也不吃飯,這是何意?欽差不肯見,能夠逼著他見麼?不要發呆,跟著我去吃飯罷。」仲翔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也不答應。慕政睜著兩眼,很想發作,因受了仲翔的囑咐,只得權時忍耐。胡緯卿見他們不理,正沒法想,一會喀勒木又轉來說道:「你們怎麼還不回去?在此何益?聽了我的話,早有眉目,橫豎你們這六位,欽差是一定送的,不在乎見不見,就是要見,有一二個人去也夠了。」眾人只是不肯。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四分解。
第三十七回 出警署滿腔熱血 入洋教一線生機
卻說喀勒木叫彭仲翔諸人不必一齊進見,原是怕他們囉唣的意思,卻被仲翔猜著,忙說道:「我們再不敢得罪欽差的,要有無禮處,請辦罪就是了。」正說到此。那警部的人忽然走來,把他們人數點了一點,身邊取出鉛筆記上帳簿去了。仲翔這班人覺得自己沒有錯處,倒也不懼。緯卿情知他們不見也不得干休,只得領他到客廳上坐了。緯卿又拿出那騙小孩子的本事來,進去走了一轉,出來說道。「欽差找不到,不知那裡去了。」還是喀勒木老實些,說道:「欽差是在屋裡,就只不肯見你們,為的是怕你們囉唣。」仲翔立下重誓。喀勒木又進去半天,只見玻璃窗外,有許多人簇擁著,看那警部的人在門外站著。一會兒欽差出來,還沒跨進門,就大聲說道:「你們要見我,有什麼話說趕快說!你們又不是山東咨送來的,我替你們再三設法,也算對得起你們了。無奈參謀部不答應,怪得我嗎?」仲翔尚未開言,聶慕政搶著說道:「不論官送自費,都是一般的學生,都要來學成本事,替國家出力的,欽差就該一體看待。」仲翔接著說道:「參謀部的意思,只要欽差肯保送,沒有不收的。」欽差道:「這是什麼話?我何曾保送過學生?只咨送是有過的。」仲翔道:「據學生的愚見,欽差既然要爭那保送咨送的體制,就該合參謀部說明才是。參謀部不允學生進學的事,欽差也當力爭。如果沒得法想,就當告退才是個道理。」欽差道:「好,好!你倒派出我的不是來!我原也不是戀棧的,只因天恩高厚,沒得法子罷了。」仲翔道:「這話學生不以為然。」欽差大發雷霆,板了臉厲聲罵道:「你們這班小孩子懂得什麼?跑來胡鬧!我曉得現在我們中國不幸,出了這些少年,開口就要講革命,什麼自由,什麼民權,拿個盧梭當做祖師看待,我有什麼不知道的?那法國我也到過,合他們士大夫談論起這話來,都派盧梭的不是。你們以為外國就沒有君父的?少年人不曉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說出來的話,都是謀反叛逆一般。像這樣學生,學成了本事,那裡能夠指望他替朝廷出力?不過替國家多鬧點亂子出來罷了!前年湖北不是殺了多少學生麼?你們正在青年,須要曉得安身立命的道理。一般是父母養下來的,吃皇上家的飯長到一二十歲,受了皇上家的培植,好容易讀得幾部書,連個五倫都不懂得,任著性子胡鬧。你可曉得你家裡的父母,還在那裡等你們顯親揚名哩,為甚只顧走到死路上去。我們做官的雖然沒甚本事,然而君父大義,是很知道的,如今你們倒要編排我的不是來,這個理倒要請教請教。」言罷怒氣直噴,嘴上的鬍子根根都豎了起來。
仲翔聽他的話說,見他的模樣,不由得好笑。慕政更是雙睛怒突,卻都聽了仲翔吩咐,不敢造次。仲翔陪笑說道:「欽差的話那有不是的道理?但學生等也不是那樣人,欽差看差了,所以不敢保送。至於君父,大家都是一樣的,就算欽差格外受些恩典,就當格外出點力才是。可曉得我們這般學生,都是皇上家的百姓,譬如家裡有子弟,要好,肯讀書,父母沒有個不喜歡的,不指望的。我們肯到外國來讀書,料想皇上聽著也喜歡,也指望。皇上都那般喜歡,那般指望,欽差倒不肯格外出力,這也算得盡忠麼?學生們也曉得中國官場的脾氣,說起話來都是高品,自己並不戀棧,恨不得馬上掛冠享那林泉的清福。只是一聲交卸,銀錢也沒得來了,威勢也不能發了,恭維的人也少了,只好合鄉里的幾位老前輩來往來往,還有些窮親友牽纏牽纏,總只有花費幾文,沒得多餘好處。所以做到官,就當這個官是自己的產業,除死方休,這叫做忠則盡命。要肯揀幾句不關緊要的事情,上個折子,說兩句直話,碰著於國家有益,於自己無損的事,做他一兩樁,百姓已是伸著脖子望他,眾口贊道好官了。」學生小時候倒還聽見人說,那個官好,那個官不好,如今是許久不聽見的了。」一番議論,把一個臧欽差的肚子幾乎氣破,登時面皮鐵青,嘴唇雪白,想要發作,又發作不出。仲翔見他不理,只得又說道:「欽差要怕學生不安分,還是多送幾個到學堂裡去,等他們學問高了,自然不至於胡鬧。我們中國人的性質,只要自己有好處,那裡有工夫管世界上的事呢?學生裡學西文的學好了,好做翻譯,做參贊,學武備的學好了,好當常備軍、預備軍,一般各有職業,那有工夫造反?要不然,弄得萬眾咨嗟,個人歎息,古時所說的,輟耕隴上,倚嘯東門,從前還從下流社會做起,科舉一廢,學堂沒路,那聰明才智的人,如何會得安分呢?這些事用得著學嗎?所說盧梭《民約》等書,都是他們的陰符秘策,欽差既有約束學生之責,就當揀那荒功好頑的學生,留意些,犯不著對幾個明白道理的學生,生出疑忌的意思才是。」一席話說得欽差更是動氣,只當沒有聽見。緯卿走來道:「好了,你們的話也說夠了,一句不到本題。我請問你,還是要同欽差辯論來的呢?還是要求欽差送你們進學校來的?」仲翔:「胡先生的話是極,我們是求欽差送進陸軍學校來的。現在要求欽差三事:第一件,求欽差送我們到陸軍學校。」緯卿道:「第二件呢?」仲翔道:「第二件,是參謀部不肯收,要求欽差力爭。第三件,是力爭不來,要請欽差辭官。」這時欽差的臉上,紅一塊,白一塊。喀勒木聽了,也不服氣道:「諸君不過是來遊學的,如何要逼著欽差辭官呢?」仲翔道:「辭官須出自欽差的本意,這樣替學生出力,才算是真,不比那貪戀爵位,不識羞恥的人。」
欽差大怒道:「我怎麼貪戀爵位,不識羞恥,你倒罵得刻毒!」
說罷恨恨而去。緯卿、喀勒木也跟著出去了。仲翔諸人只得靜坐等候,鄒宜保竟股隴睡去。歇了一會,忽然聽得外面險喝了一聲,燈籠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好些軍裝打扮的人,手裡拿著軍器,蜂擁而入。大家見些情形,知道不妥,要想站起來,仲翔吩咐他們不要動,因而端坐沒動。那警察軍隊裡有一位官員,對著仲翔打話,仲翔一句也聽不出來。他叫兩個警軍,把仲翔扶起,挾著便走。施效全請人見鐘翔被拿,一齊同走。到得警察衙門口,卻只帶了仲翔進去,五人被他們關在門外。不多一會,大門開處,忽又走出幾個警軍,把他們五人也拉了進去。警察官問起來,說他有害治安,須得押送回國。仲翔到了此時,也就沒法,只得聽其自然。次早動身,搭神戶火車到得海邊上。只聶慕政一肚子的悶氣,沒有能發洩得出。他自來不曾受過這般大辱的,一時拙見,奮身望海裡便跳。
那知力量小些,只到得一半,離開海面還有半丈多,身子陷在爛泥中間。仲翔見他這樣,甚覺可慘,忙招呼一隻小船,拚命將他救起,換了衣服,拉他上了輪船,再三勸道:「受辱是我們六人在一起的,你千萬不可自尋短見。留得身子在,總有個雪恨的日子!」慕政道:「我自出娘胎,從沒有受過這般羞辱,大丈夫寧可王碎,不做瓦全。」仲翔道:「各事只問情理的曲直,假如我們做錯的事,受了這般屈辱,自然可恥,如今我們做事一些不錯,無故的受這番挫折,回國後對人說起來,也是光明的,怕什麼?那中國的官情顧做外國人的奴隸,不顧什麼辱國體,我們還有什麼法子想呢?雖然如此,那留學生公會上豈肯干休?自然有人出來說話。我們回去聽信息罷。再者,此番的事,回去也好上上報,叫大家知道,只有他倒可恥,我們那有什麼可恥?一般想個法子,糾成一個學堂,用上幾年西文工夫,遊學西洋便了。幕政聽得有這許多道路,也就打斷了投海的念頭。船到了海,六人仍復落了客棧,就把這段事體,做了一大篇文章,找著了自由報館,登了幾天方才登完,六個人才算出了口氣。但是東洋遊學不成,總覺心上沒有意思。
有天仲翔對大眾說道:「我們六個人,現在團聚在一處,總要學些學問,做兩樁驚人的事業,才能洗刷那回的羞辱!」
五人稱是。就在寓裡立起課程表來,買了幾部西文書合那《華英字典》,找著了英文夜深館,大家去上學用起功來。學了三年,英國話居然也能夠說幾句將就的,文法也懂得些,正想謀幹出洋,可巧幕政接到家信,說他父親病重,叫他連夜趕回去。那慕政雖說是維新黨,倒也天性獨厚,當下接著這封信,急得兩眼垂淚。原也久客思舊,就合彭、施二人商議,暫緩出洋,且回山東,等他父親病好再講。本來彭、施二人,家道貧寒,原想到上海謀個館地混日子的,東洋回來,倒弄得出了名,沒人敢請教了。衣食用度,幸虧靠著慕政有些幫襯,今見他要回去,覺得絕了出洋的指望,便就發願合他一同到山東去,慕政大喜。
那鄒宜保等三人有家可歸,不消說得,各自去了。三人同日上了青島輪船,不到三日,到到濟南,各轉家門。
慕政到了自己家裡,他父親病已垂危,眼睛一睜,叫了一聲「我兒」,一口氣接不上,就嗚呼了。慕政大哭一場,他母親也自哭得死去活來。慕政料理喪事,自不消說。從此就在家裡守孝,三年服滿,正想約了仲翔、效全仍到上海,設法出洋。
三人在百花洲飯館聚談,正是酒酣耳熱的時候,仲翔又在窘鄉,便發出無限牢騷,無非是罵官場的話。三人談了多時,可巧上來一位朋友,姓梁號掛甫,也是個維新朋友,打聽仲翔在這裡,特地找他說話。慕政也合他認識,拉來同坐。張甫閒談,說起雲南總督陸夏夫,現已罷官在家,政府為他從前同那一國很要好,又因他近來上條陳,說什麼借外兵以平內亂,頗有起用的意思,叫他進京,就要在此經過。慕政聽了,謹記在心。酒散無話。次早,慕政去找仲翔,說要用暗殺主意的話,仲翔聽了,嚇了一跳,知道此番是勸他不來,只得著他的口氣,答應合他同去。兩人就天天在外面打聽陸制軍那天好到。也是合當有事,偏偏陸制軍坐著轎子去拜姬撫台被他們看見了,從此就在他住的行台左右伺候。無奈護衙的人多,急切不得下手。那天將晚的時候,有人請陸制軍吃番菜,仍舊坐轎而來,這回被慕政候著了,跟著就走。到得江南春門口,手起一槍,以為總可打著的了,那知槍的機關不靈,還未放出,已經被他拿住。當時送到歷城縣裡暫行收監。陸制軍便合姬撫台說明,次日親到歷城縣,提出慕政審問。慕政直言不諱,責備他:「為什麼要借外兵來殺中國人,氣憤不過,所以要放槍打死了你。」陸制軍道:「我何嘗借過外國兵,那幾個土匪,若要平他,不費吹灰之力,原是不忍殘殺他們,要想招安他們,所以至今尚未平靜。你們這些人,誤聽謠言,就要做出這種背道的事來,該當何罪?待我回京奏明請旨,從重治罪便了。」吩咐知縣,拿他釘鐐收監。此時慕政弄得沒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彭仲翔是他一起的人,見慕政捉了去,趕到他家報信。慕政的母親聽了,就如青天裡起了個霹靂,顧不得嫌疑,就同仲翔商議,情願多出銀錢,只要保全兒子的性命。仲翔滿口答應,取了三乾銀子,先到歷城縣裡安排好了,叫慕政不至吃苦。仲翔又認得一個什麼國的教士,名叫黎巫來的,當下便去找他,把原委說明,求他保出人來,情願進他的教。教士大喜,隨即去見陸制軍。這時陸制軍的行李已經捆紮好了,預備次早動身。忽聽報稱有教士黎大人拜會,制軍不好不見,只得請進客廳,寒喧一番。教士道:「聽說前天大帥受驚了!這人是我們堂裡的學生,只因他有些瘋病,在外混鬧,那手槍是空的,沒有子彈,並不是真要干犯大帥。如今人在那裡?還望大帥交還,待我領他回去,替他醫治好了再講。」陸制軍道:「這人設心不良,竟要拿槍打中兄弟,幸虧兄弟還有點本事,一手拿住了他的槍,沒有吃虧。照貴國的法律,也應該監禁幾年,如今在歷城縣監裡。我們國家自有處置他的法子,這不干兄弟的事。貴教士還是合歷城縣去說便了」黎教士道:「吠!既然如此,我就奉了大帥的命令去見縣尊便了。」陸制軍呆了一呆,只得送他出去,趕即寫一封信,叫人飛奔的送與歷城縣,叮囑他乾萬不可把聶犯放走。
此時做歷城縣的,本是個一榜出身,姓錢名大勛,表字小貨,為人最是圓通,不肯擔當一點事情的。這回被陸制軍送了一個刺客來,正不知如何辦法,耽了一腔心事。那天上院回來,略略吃些早點,正要打轎到陸制軍那裡送行,可巧教士已到。
錢縣尊聽說教士來拜,就猜到為著聶犯而來,叫先請他花廳坐了,自己躊躇應付他的法子。想了半晌,沒得主意,家人又來回道:「那洋大人等得不耐煩了,要一直進來,被小的們攔住。老爺要是會他,就請去罷。」縣尊沒法,只得戴上大帽子,踱了過去。兩人見面,倒也很親熱的。原來這黎教士不時的到縣署裡來,錢縣尊也請他吃過幾次土做番菜,總算結識個外國知己,所以此番不能不見。倘若不見,他竟可以一直闖進簽押房裡來的。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八回 脫罪名只憑詞組 辦交涉還仗多財
卻說錢縣尊見了黎教士,問他來意。黎教士把對陸制軍說的話述了一遍,又道:「陸制軍的意思,已允免究,就煩貴縣把人放出,交我帶去罷。」錢縣尊呆了一呆道:「這人雖說是陸制軍送來的,究竟他是犯罪的人,陸制軍作不得主,放與不放,須得稟明撫憲,再作道理,卑職不敢擅專,還望黎大人原諒。」你道錢縣尊為什麼對他也稱起大人卑職來?原來教士曾經蒙恩賞過二品頂戴的。當下黎教士聽他這般說得奸猾,心中很覺動氣,說:「這樣些須小事,貴縣很可以作得主,就不是陸制台吩咐,貴縣看我面上,也應該就放的。我曉得你們中國官場,你推我推,辦不成一樁事,只想敷衍過去,不干自己就完了。但此次碰著了我,可不能如此便宜。今天要在貴縣身上放出這個人來。撫台問起,只說我來把他領去的就是了。他要不答應,我合你們政府裡說話,橫豎沒得你的事情。我為的合你平日交情還好,所以來同你商量,要是別人,我不好就去對你們撫台講嗎?」錢縣尊聽了他話,直嚇得戰戰兢兢的,立起來打了一恭道:「大人息怒!這是卑職不會說話,冒犯了大人。但則這些件事要馬上放人,卑職實是不敢,等卑職立刻上院,把大人的話回明了撫憲,等撫憲答應了,隨即請大人領去就是了。」黎教士道:「這還像句話,料想你們撫台也不敢不依我的,你這時就去,我在這裡等你。」錢縣尊被他逼得沒法,只得請了帳房出來陪他,吩咐備下一席番菜。自己正待起身,恰好陸制台的信已送到。錢縣尊看了,只得皺眉,當下打轎上院。
此時姬撫台已到行台替陸制台送行去了,錢縣尊也就趕到行台,倉皇失措的把教士的話稟了上去。姬帥大驚,對陸制台道:「這人不好得罪他的。如今外國人在山東橫行的還了得,動不動排齊隊伍就要開仗。兄弟辦交涉辦久了,看得多了,總是平心靜氣敷衍他們的。實在因為我們國家的勢力弱到這步田地,還能夠同人有挑釁嗎?這樁事老同年還是看開些的好,好在於老同年分毫無損。」陸制台怒氣勃勃的哼了一聲,半晌方說道:「那不是便宜了這逆犯,我們還想做官管人嗎?」姬帥嘻的一笑道:「老同年將來出京,最好多預備些護衛,兄弟這裡親兵也不少,很可以多撥幾名過來。至如這個逆犯,要是不放,那黎教士自會通知外務部,始終要放他的,不如我們做個人情罷。
況且黎教士明說是老同年當面允許他放的,如今不放,顯見得兄弟的主意。他們外國人合兄弟為起難來,就是兄弟罷官不做,後任也辦不來這宗交涉,地方上定然吃虧。兄弟是為百姓請命的意思,還望老同年大發慈悲,就是兄弟也感之不盡了。」陸制台見姬帥說得這般懇切,再加他的話也不錯,就是目前不放,將來一定要放的,只可恨隔了省分,自己一些作不來主,想了半天,毫無法想,只得應道:「這聶犯雖然合兄弟為難,究竟自有國法,聽憑老同年做主便了。」姬帥道:「如此,。我就把他交給黎教士了,這是出於無奈的。」當下便吩咐歷城縣道:「老兄趕快回去款待黎教士,他若要將聶犯帶去時,你便隨他帶去,不必違拗。」錢縣令巴不得有這一句話,省得他為難,有什麼不遵諭的,卻故意說道:「只是對不住陸大人。」陸制台歎口氣道: :「中國失了主權,辦一個小小犯人,都要聽外國人做主,兄弟是沒得話說,老同年還要提防刺客才是。」姬帥默然。錢縣尊告退回衙,黎教士兀是未去,番菜已吃過了。
他見縣尊回來,就問聶君的事究竟何如?錢縣尊道:「撫憲原不肯放的,是卑職再四求情,說看黎大人分上,這才允的。」
黎教士道:「倒難為貴縣了。我說貴省撫台是個極有見識的,區區小事,沒有個商量不通。貴縣快把聶君請來罷。」錢縣尊應了幾個「是」,忙忙的走到外面,吩咐家人把聶犯去了鐐銬,請到簽押房裡,梳洗乾淨,再同他到客廳上來。安排妥當,自己仍舊進了客廳,伺候黎教士。家人領命,叫禁卒從死囚牢裡,提出那個聶慕政來。誰知幕政早已受過彭仲翔的教導,曉得黎教士在那裡替他設法,這回提他定然是個好消息。所有鐐銬,因他進牢後用的使費很多,是以免掉不帶,這時出去,倒要做做場面,只得把來帶上,一路踉蹌,到了二堂上面。但見一個家人走來問道:「這就是姓聶的麼?」差役齊應道「是!」那家人道:「大老爺吩咐,把他鐐銬去了,跟我到客廳上去問話。」
差役齊聲答應,就來動手。誰知聶慕政倒動起氣來道:「我本沒犯罪,你們把我提來這般屈辱,如今要除下我的手腳上的這個勞什子,除非你們大老爺親自來除,我那由你們這班奴才一句話,就輕輕的除下來嗎?這麼著,不是我連你們這些奴才都不如,由著你們擺弄嗎?」那家人聽他「奴才、奴才」的罵,不由的氣往上撞道:「你是個死回,大老爺要開脫你,也全虧我在旁邊說幾句好話,我便是你的重生爺娘一般。不承望你報答,倒開口奴才、閉口奴才的糟踏我。隨你去,我也不管了!」
說罷揚長去了。差役們住了手,不敢替他除去。慕政蹲在地下吁氣。家人回到客廳,冒冒失失的上去稟道:「那犯人不肯除去鐐銬,要等大老爺親手去替他除哩。」錢尊大怒,罵道:「狗才!叫你好好合他說話,誰叫你去得罪他?」黎教士已知就裡,忙道:「你們中國衙門裡的事情我都曉得的,不必遮遮掩掩,我合貴縣同去看來。」錢縣尊滿面羞慚,連聲應了幾個「是」,就同教士走到二堂上。只見那聶慕政鐐鎖郎當的蹲做一團,兩個差役看好了。黎教士說聲:「可憐好好的人,把他捉來當禽獸看待,這還對得住上帝嗎?」錢縣尊發急,搶上幾步,到聶慕政身邊說道:「你不要動氣,請除了下來罷,這須不干我事,是陸制台交代的。」慕政道:「老父台,你也算得一方之主,為什麼要聽那陸賊的指揮?不是甘心做他的奴隸嗎?」
錢縣尊不肯合他多說話,叫差役趕緊替他除去了鐐銬,拉著他的手,同黎教士到客廳上來。黎教士假裝著是認識他的,說道:「你前回要回家,我就說你瘋病總要發作的,如今果然闖了事。幸虧我得了信來救你,不然,還要多吃些苦呢。不必多講了,我們同回去罷。」回頭又對錢縣尊道:「你去打一頂小轎來,我合他一起回堂。」錢縣尊有意恭維黎教士,忙傳命把自己的大轎抬來,送黎教士合慕政上了轎。路上的人紛紛議論道:「犯罪要犯得好,你不看見那姓聶的,一會套上鐵索,一會坐著大轎。列位如若要犯罪,先把靠山弄好了才好。
不言眾人議論,且說錢縣尊送出教士,頓覺得卸下千斤重擔,身上輕鬆了許多,立即上院,把放聶犯的情形稟知撫憲,撫憲亦很是喜歡,極贊他辦事能乾。正在互相慶幸的時節,忽然外面傳報進來道:「諸城縣知縣武強稟見,有緊要公事特地進省面稟。」撫憲登時把他傳進。錢令告辭要行,撫憲止住,叫他且待會過武令再走。一會兒,武令進來,請了安,姬撫憲讓他坐下,問他什麼事情上省。武令道:「卑職為了一件交涉的事,特地上來稟見大帥的。卑職自從接了印,就到外國總督處稟見,未蒙賞見,只得罷了。誰知不上三個月,就有他們的統兵官,帶了五百個步兵,在北門外紮下,擔土築營,不多幾日,把兵房造得齊齊整整。卑職好容易挽了通事,問他來意,他說是暫時駐紮,說要走的。卑職也以為他是路過,暫歇幾天,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所以沒有稟報上來。」說至此,撫憲道:「且住!外國兵已紮在你的城外,老兄還說不要緊,除非失掉城池,那時候才要緊嗎?」只一句話,把個諸城縣武大令嚇得做聲不得,當時就露出賠天路地樣子來。撫憲道:「老兄快說罷,兄弟耐不得了。」武令只得又稟道:「卑職實在該死,只求大帥栽培。那外國的兵,既然駐紮在北門外,倒也罷了,偏偏他又不能約束他的兵丁,天天在左近吃醉了亂鬧,弄得人家日夜不安,所以百姓鼎沸起來。前番有許多父老,跪香拜求卑職替他們想法子,卑職沒法,只得挽了通事,合那統兵官說情,求他把營頭移紮縣城西北角高家集去。不承望他應允,倒被他大說一頓道:「我們本國的兵,紮到那裡,算到那裡,橫豎你們中國的地方是大家公共的,現在山東地方就是我們本國勢力圈所到的去處,那個敢阻擋我們?不要說你這個小小知縣,就是你們山東的撫台,哼哼,他說的就是,大帥也不敢不依他。還有體逆的話,卑職也不敢回了。」撫憲道:「你也不必遮遮掩掩,快說下去罷。」武令只得又接下去說道:「他說不但你們山東撫台不敢不依,就是你們中國皇帝,他的話更是背逆了,他連皇上的御諱也直呼起來,說是也不敢不依。卑職聽了他這一片狂妄的話,也犯不著合他鬥氣,只得含糊著答應了幾個『是』。日夜籌思,沒有別的法子,只好自己約束百姓。誰知百姓被他糟踏得太厲害了,聚會了幾千人,要合他為難。卑職得了這個風聲,曉得自己彈壓不來,只得拜求他們地方上紳士,務必設法解散,千萬不可滋事,反叫他們有所借口。現在幸虧還沒鬧事,所以卑職抽個空到省裡來,求求大帥預先想個法子,或是發兵去彈壓彈壓才好。」撫憲聽了這一番話,十分疑懼,臉上卻不露出張皇的神氣,半晌方說道:「老兄既管了一縣的事,自己也應該有點主意。外國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實在不下去的地方,也該據理力爭。百姓一面總要創切曉諭,等他們聚了眾,設或大小鬧點事情出來,那還了得嗎?兵是不好就發的,那外國統兵官見有兵去,就要疑心合他開仗的。倘或冒冒失失動起手來,你我還要命嗎?這缺老兄是做不下去的了,等兄弟另委人罷。」回頭對首縣錢令道:「如今要借重吾兄了。到底你辦的交涉多些,情形也熟。」小篔此時一喜一驚,喜的諸城好缺,每年至少好剩二萬多弔錢,驚的是這樣難辦的交涉,生恐鬧出事來前程不保。然而銀錢是真公事,說不得辛苦一遭,想定主意,回道:「卑職雖然於交涉上頭略知一二,只怕這件事原底子上鬧得太大了,一時難以平服。蒙大帥栽培,也不敢辭,凡事總還求大帥教訓幾句話。」說得撫憲甚是歡喜,忙道:「到底錢兄明白,兄弟就知會藩司掛牌,你趕緊動身前去。」
小篔連忙謝委。只苦了一個武縣令,沒精打采的跟著一同退了下來。
錢縣令雖然一團高興,卻也慮到交涉為難。回衙後,吩咐家人檢點行裝,把家眷另外賃民房居住。當日已有委員前來代理篆務,交卸之後,他就合帳房商議,要找一位懂得六國洋文的人做個幫手。當下帳房獻計,叫他到學堂裡去找,一語提醒了他,趕忙去拜王總教。這王總教就是前回所說的王宋卿了。
二人見面寒喧一番,小算提起要請翻譯的話,王總教薦了一位學生,姓鈕名不齊,號逢之的,同了他去。每月五十兩薪水。
Sez Kıtay ädäbiyättän 1 tekst ukıdıgız.
Çirattagı - 文明小史 - 08
- Büleklär
- 文明小史 - 01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3907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16824.2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8.9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6.3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2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3955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29924.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8.1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5.9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3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3877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51222.7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6.3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4.0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4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3405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26223.5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6.8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3.3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5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5211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12420.6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3.0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9.8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6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5414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21520.9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3.3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0.6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7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5208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90220.6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3.8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0.9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8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5234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92421.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4.4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1.5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09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5168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81721.5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4.1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0.8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10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4842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96621.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33.3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0.3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 文明小史 - 11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7903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304628.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0.3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47.1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