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in

日知錄 - 01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299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239
10.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8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4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日知錄

顧炎武著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
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东吴顾炎武

●卷一
○三易
夫子言包羲氏始画八卦,不言作《易》,而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又曰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文王所作之
辞始名为《易》。而《周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也》,二曰《归藏》,
三《易》之名以名之也。犹之墨子书言“周之《春来》,燕之《春秋》,宋之《春秋》
,齐之《春秋》”。周、燕、宋、齐之史,非必皆“春秋”也,而云“春秋”者,因鲁
史之名以名之也。《左传•僖十五年》:战于韩,卜徙父筮之曰吉,其卦遇《蛊》,曰
:“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成•十六年》:战于鄢陵。公之,史曰吉,
其卦遇《复》,曰:“南国戚,射其元王中厥目。”此皆不用《周易》,而别有引据之
辞,即所谓《三易》之法也。
○重卦不始文王
大卜裳《三易》之法,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考之《左传•襄公九年》:穆姜
迁于东宫,筮之,遇《艮》之《随》,姜曰:“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
贞,无咎。”独言“是于《周易》”,则知夏、商皆有此卦。而重八卦为六十四者,不
始于文王矣。
○朱子周易本义
《周易》自伏羲画卦,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谓之经。经分上下二篇。孔子作十翼
,谓之传。传分十篇:《彖传》上下二篇,《系辞传》上下二篇,《文言》、《说卦传
》、《序卦传》、《杂卦传》各一篇。自汉以来,为费直、郑玄、王弼所乱,取孔子之
言逐条附于卦爻之下。程正步传因之。及朱元晦《本义》,始依古文故于《周易•上经
》条下云:“中间颇为诸儒所乱,近世晃氏始正其失,而未能尽合古文。吕氏又更定著
为经二卷,传十卷,乃复孔氏之旧云。”洪武初,颁《五经》天下儒学,而《易》兼用
程、失二氏,亦各自为书。永乐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之程传之后。而
朱子所定之古文仍复淆乱。“彖即文王所系之辞,传者孔子所以释经之辞也,后凡言传
放此。”此乃《彖•上传》条下义,今乃削“彖上传”三字,而附于“大哉乾元”之下
。“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辞也。”乃《象•上传》条下义,
今乃削‘象上传’三字,而附于“天行健”之下。此篇申彖传、象传之意以尽《乾》、
《坤》二卦之蕴,而馀卦之说因可以例推云。”乃《文言》条下义,今乃削“文言”二
字,而附于“元者善之长也”之下。其“彖曰”、“象曰”、“文言曰”字皆朱子本所
无,复依程依添入。后来士子厌程传之多,弃去不读,专用《本义》。而《大全》之本
乃朝廷所颁,不敢辄改,遂即监版传义之本刊去程传,而以程之次序为朱之次序。相传
且二百年矣。惜乎,朱子定正之书竟不得见于世,岂非此经之不幸也夫?朱子记嵩山晁
氏《卦爻彖象说》谓:“古经始变于费氏,而卒大乱于王弼。”此据孔氏正义曰:“夫
子所作象辞,元在六爻经辞之后,以自卑退,不敢干乱先圣正经之辞。”王嗣之意,以
为象者本释经文,宜相附近,其义易了,故分爻之象辞各附其当爻下,如杜元凯注《左
传》,分经之年与传相附。故谓连合经传始于辅嗣,不知其实本于康成也。《魏志》:
高贵乡公幸太学,问博士淳于后曰:“孔子作彖、象,郑玄作注,其释经义一也。今彖
、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后对曰:“郑玄合彖、象于经者,欲使学者寻
省易了也。”帝曰:“若合之于学诚便,则孔子曷为不合以了学者乎?”后对曰:“孔
子恐其与文王相乱,是以不合。此圣人以不合为谦。”帝曰:“圣人以不合为谦,则郑
玄何独不谦邪?”后人曰:“古义宏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是则康成之书已
先合之,不自辅嗣始矣。乃《汉书•儒林传》云:“费直治《易》,无章句,徒以彖、
象、系辞、文言解说上下经。”则以传附经又不自康成始。朱子记晁氏说,谓:“初乱
古制时,犹若今之《乾卦》。”盖自《坤》以下皆依此,后人又散之各爻之下,而独存
《乾》一卦以见旧本相传之样式耳。愚尝以其说推之,今《乾卦》“彖曰”为一条,“
象曰”为一条,疑此费直所附之元本也。《坤卦》以小象散于各爻之下,其为“象曰”
者八,馀卦则为“象曰”者七,此郑玄所连,高贵乡公所见之本也。程传虽用辅嗣本,
亦言其非古《易》。《咸》:“九三,咸其股,亦不处也。”传曰:“云‘亦’者,盖
象辞,本不与《易》相比,自作一处,故诸爻之象辞意有相续者。此言‘亦’者,承上
爻辞也。”秦以焚书而《五经》亡,本朝以取士而《五经》亡。今之为科举之学者,大
率皆帖括熟烂之言,不能通知大义者也。而《易》、《春秋》尤为缪戾。以彖、传合大
象,以大象合爻,以爻合小象,二必臣,五必君,阴卦必云小人,阳卦必云君子,于是
此一经者为拾渖之书,而《易》亡矣。取胡氏传一句、两句为旨,而以经事之相类者合
以为题,传为主,经为客,有以彼经证此经之题,有用彼经而隐此经之题,于是此一经
者为射覆之书,而《春秋》亡矣。复程、朱之书以存《易》,备《三传》、啖、赵诸家
之说以存《春秋》,必有待于后之兴文教者。
○卦爻外无别象
圣人设卦观象而系之辞,若文王、周公是已。夫子作传,传中更无别象。其
所言卦之本象,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外,惟《颐》中有物,本
之卦名;有飞鸟之象,本之卦辞,而夫子未尝增设一象也。荀爽、虞翻之徒,穿
凿附会,象外生象:以同声相应为《震》、《巽》,同气相求为《艮》、《兑》,
水流湿火就燥为《坎》、《离》,云从龙则曰《乾》为龙,风从虎则曰《坤》为
虎。十翼之中,无语不求其象,而《易》之大指荒矣。岂知圣人立言取譬,固与
后这文人同其体例,何尝屑屑于象哉。王弼之注虽涉于玄虚,然已一扫《易》普
炎榛芜,而开之大路矣。不有程子,大义何由而明乎?
《易》之互体卦变,《诗》之叶韵,《春秋》之例月日,经说之缭绕破碎于
俗儒者多矣。《文中子》曰:“九师兴而《易》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
○卦变
卦变之说,不始于孔子,击公系《损》之六三已言之矣。曰:“三人行则损
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是六子之变皆出于《乾》、《坤》,无所谓自《复》、
《后》、《临》、《遁》而来者,当从程传。
○互体
凡卦爻二至四、三至五,两体交互,各成一卦,先儒谓之互体。其说已见于
《左氏•庄公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
山也。”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是也。然夫子未尝及之,后人以杂物撰
德之语当之,非也。其所论二与四、三与五同功而异位,特就两爻相较言之,初
何尝有互体之说。
《晋书》:荀ダ尝难钟会《易》无互体,见称于世;其文不传。新安王炎晦
叔尝问张南轩曰:“伊川令学者先看王辅嗣、胡翼之、王介甫三家《易》,何也?”
南轩曰:“三家不论互体故尔。”
朱子《本义》不取互体之说,惟《大壮》六五云:“卦体似《兑》,有羊象
焉。”不言“互”而言“似”;似者,合两爻为一爻则似之也。然此又创先儒所
未有,不如言互体矣。《大壮》自三至五成《兑》,《兑》为羊,故爻辞并言羊。
○六爻言位
《易》传中言位者有二义。列贵贱者存乎位,五为君位,二三四为臣位,故
皆曰同功而异位。而初上为无位之爻,譬之于人,初为未仕之人,上则隐沦之士,
皆不为臣也,故《乾》之上曰“贵而无位”,《需》之上曰“不当位”。若以一
卦之体言之,则皆谓之位,故曰“六位时成”,曰“《易》六位而成章”,是则
卦爻之位非取象于人之位矣。此意已见于王弼《略例》,但必强彼合此,而谓初
上无阴阳定位,则不可通矣。《记》曰:“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
○九二君德
为人臣者必先具有人君之德,而后可以尧舜其君。故伊尹之言曰:“惟尹躬
暨汤,咸有一德。”武王之誓亦曰:“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师出以律
以汤、武之仁义为心,以桓、文之节制为用,斯之谓律。律即卦辞之所谓贞
也,《论语》言子之所慎者。战长勺以诈而败齐,泓以不禽二毛而败于楚,《春
秋》皆不予之。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虽三王之兵,未有易此者也。
○既雨既处
阴阳之义莫著于夫妇,故爻辞以此言之。《小畜》之时求如任、姒之贤,二
南之化不可得矣。阴畜阳,妇制夫,其畜而不和,犹可言也。三之反目,隋文帝
之于独孤后也。既和而惟其所为,不可言也。上之既雨,犹高宗之于武后也。
○武人为于大君
武人为于大君,非武人为大君也。如《书》“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之“为”。
六三,才弱志刚,虽欲有为而不克济,以之履虎,有人之凶也。惟武人之效力
于其君,其济则君之灵了民,不济则以死继之,是当勉为之而不可避耳,故有断
ㄕ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过涉之凶,
其何咎哉。
○自邑告命
人主所居谓之邑,《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书》曰:“惟尹
躬先见于西邑夏。”曰:“惟臣附于大邑周。”曰:“作新大邑于东国洛。”曰:
“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师”
是也。《泰》之上六,政教陵夷之后,一人仅亦守府,而号令不出于国门,于是
焉而用师则不可,君子处此,当守正以俟时而巳。桓王不知此也,故一用师,而
祝聃之矢遂中王肩;唐昭宗不知此也,故一用师而歧之兵直犯阙下。然则保泰
者,可不豫为之计哉。
《易》之言邑者,皆内治之事。《》曰“告自邑”,如康王之命毕公“彰
善瘅恶,树之风声”者也。《晋》之上九曰“维用伐邑”,如王国之大夫,“大
车槛槛,毳衣如”,国人畏之,而不敢奔者也。其为自治则同,皆圣人之所取
也。
○成有渝无咎
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
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殁于宫。《传》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
焉。”圣人虑人之有过不能改之于初,且将遂其非而不反也,教之以“成,有渝
无咎”,虽其渐染之深,放肆之久,而惕然自省,犹可以不至于败亡。以视夫迷
复之凶,不可同年而论矣。故曰:“惟狂克念作圣。”
○童观
其在政教则不能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而所司者笾豆之事;其在学术则
不能知类通达,以几大学之道,而所习者占毕之文。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
宗祝辨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小人则无咎也。有大人
之事,有小人之事,“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故君子为之则
吝也
○不远复
《复》之初九,动之初也。自此以前,喜怒哀乐之未发也,至一阳之生而动
矣,故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颜子体此,故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
未尝复行,此慎独之学也。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夫亦择之于斯而已,是以不
迁怒,不贰过。
其在凡人,则《复》之初九,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
几希。苟其知之,则扩而充之矣。故曰:“《复》,小而辨于物。”
○不耕获不
杨氏曰:初九动之始,六二动之继,是故初耕之,二获之,初之,二畲之。
天下无不耕而获,不而畲者。其曰不耕不,则耕且,前人之所已为也。昔
者周公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既历三纪,世变风移。而康王作《毕命》
之书曰:“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是故有周之治,
垂拱仰成而无所事矣。击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而孔子之圣,但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又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是故《六经》之业,集君圣
之大成,而无所创矣。虽然,使有始之作之者,而无终之述之者,是耕而弗获,
而弗畲也,其功为弗竟矣。六二之柔顺中正,是能获能畲者也,故利有攸往也。
未富者因前人之为而不自多也,犹“不富以其邻”之意。
○天在山中
张湛注《列子》曰:“自地以上皆天也。”故曰“天在山中”。
○罔孚裕无咎
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而况初之居下位,未命于朝者乎!“孔
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此所
谓裕无咎也。若受君之命而任其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
则去矣。
○有孚于小人
君子之于小人也,有知人则哲之明,有去邪勿疑之断,坚如金石,信如四时。
使忄佥壬之类皆知上志之不可移,岂有不革面而从君者乎?所谓“有孚于小人”
者如此。
○损其疾使遄有喜
损不善而从善者,莫尚乎刚,莫贵乎速。初九曰“已事遄往”,六四曰“使
遄有喜”。四之所以能遄者,赖初之刚也。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
仰而思之,夜以断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其遄也至矣。文王之勤日昃,大禹之惜寸阴,皆是道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
也。故为政者玩岁而岁日,则治不成;为学者日迈而月征,则身将老矣。
召公之戒成王曰:“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疾之为言,遄之谓也。故
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
○上九弗损益之
有天下而欲厚民之生,正民之德,岂必自损以益人哉。“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数罟不入ㄜ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所谓“弗损益之”者也。“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诗》曰:
“奏格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铁钺,所谓“弗
损益之”者也。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其道在是矣。
○利用为依迁国
在无事之国而迁,晋从韩献子之言,而迁于新田是也;在有事之国而迁,楚
从子西之言,而迁于若阝是也:皆中行、告公之益也。
○后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之乱。盛治之极,而乱萌焉,此一阴遇五阳之卦也。孔
子之门四科十哲,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于是删《诗》、《书》,定礼、乐,
赞《周易》,修《春秋》,盛矣,则《老》、《庄》之书即出于其时。后汉立辟
雍,养三老,临白虎,论《五经》,太学诸生至三万人,而三君、八俊、八顾、
八及、八厨为之称首,马、郑、服、何之注,经术为之大明,而佛、道之教即兴
于其世。是知邪说之作与世升降,圣人之所不能除也。故曰:“系于金,柔道牵
也。”呜呼,岂独君子、小人之辨而已乎。
○包无鱼
国犹水也,民犹鱼也。幽王之诗曰:“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
孔之昭。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秦始皇八年,河鱼大上。《五行志》以为鱼
阴,类民之象也;逆流而上,言民不从君为逆行也。自人君有求,多于物之心,
于是鱼乱于下,鸟乱于上,而人情之所向必有起而收之者矣。
○以杞包瓜
刘昭《五行志》曰:“瓜者外延,离本而实,女子外属之象。”一阴在下,
如瓜之始生,势必延蔓而及于上五,以阳刚居尊,如树杞然,使之无所缘而上,
故曰“以杞包瓜”。孔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颦笑有时,恩泽有节,
器使有分,而国之大防不可以逾,何有外戚、宦官之祸乎!
○已日
《革》:“已日乃孚。六二,已日乃革之。”朱子《发读》为“戊己”之己。
天地之化,过中则变,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故《易》之所贵者中。十干则戊己
为中,至于己则过中,而将变之时矣,故受之以庚。庚者,更也,天下之事当过
中而将变之时,然后革而人信之矣。古人有以已为变改之义者,《仪礼•少牢馈
食礼》“日用丁巳”注:“内事用柔,日必丁巳者,取其令名,自丁甯,自变改,
皆为谨敬。”而《汉书•律历志》亦谓“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是也。王弼谓:
“即日不孚,已日乃孚。”以已为“已事遄往”之已,恐未然。
○改命吉
《革》之九四犹《乾》之九四,诸侯而进乎天子,汤武革命之爻也,故曰
“改命,吉。”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是有悔也。天下信之,其悔亡矣。
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故曰:“信志也。”
○艮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艮其背,不获其身”也。“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行其庭,不见其人”也。
○艮其限
学者之患莫甚乎执一而不化,及其施之于事,有捍格而不通,则忿忄生而
五情瞀乱,与众人之滑性而焚和者相去盖无几也。孔子恶果敢而窒者,非独处事
也,为学亦然。告子不动心之学,至于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而孟子以为其弊必
将如蹶趋者之反动其心。此“艮其限,列其夤”之说也。君子之学不然,廓然而
大公,物来而顺应,故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而无熏
心之厉矣。
慈溪黄氏《日钞》曰:“心者,吾身之主宰,所以治事而非治于事,惟随事
谨省则心自存,不待治之而后齐一也。孔子之教人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
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不待言心而自贯通于动静之间者也。孟子不幸当人欲横流之时,始单出而
为求为之说,然其言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则心有所主,非虚空以
治之也。至于斋心服形之老、庄,一变而为坐脱立忘之禅学,乃始瞑目静坐,日
夜仇视其心而禁治之。及治之愈急而心愈乱,则曰:‘易伏猛兽,难降寸心。’
呜呼!人之有心,犹家之有主也。反禁切之,使不得有为,其不能无扰者,势也,
而患心之难降欤?”又曰:“夫心之说有二,古人之所谓存心者,存此心于当用
之地也;后世之所谓存心者,摄此心于空寂之境也。造化流行,无一息不运,人
得之以为心,亦不容一息不运,心岂空寂无用之物哉!世乃有游手浮食之徒,株
坐摄念,亦曰存心。而士大夫溺于其言,亦将遗落世事,以独求其所谓心。迨其
心迹冰炭,物我参商,所谓老子之弊流为申、韩者。一人之身已兼备之,而欲尤
人之不我应,得乎?”此皆足以发明“厉熏心”之义,乃周公已先系之于《易》
矣。
○鸿渐于陆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安定胡氏改“陆”为“逵”,朱
子从之,谓合韵,非也。《诗》“仪”字凡十见,皆音牛何反,不得与“逵”为
叶,而云路亦非可翔之地,仍当作“陆”为是。渐至于陵而止矣,不可以更进,
故反而之陆。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而未尝不践其土、食其毛也。其
行高于人君,而其身则与一国之士偕焉而已。此所以居九五之上,而与九三同为
陆象也。朱子发曰:“上所往进也,所反亦进也。渐至九五极矣,是以上反而之
三。”杨廷秀曰:“九三,下卦之极;上九,上卦之极,故皆曰陆。自木自陵,
而复至于陆,以退为进也。”巽为进退,其说并得之。
○君子以永终知弊
读《新台》、《桑中》、《鹑奔》之诗,而知卫有狄灭之祸;读《宛丘》、
《东门》、《月出》之献计献策,而察陈有征舒之乱。书“齐侯送姜氏于欢”,
而卜桓公之所以薨;书“夫人姜氏入”,书“大夫宗妇觌,用币”,而兆子般、
闵公之所以弑。昏姻之义,男女之节,君子可不虑其所终哉!
○鸟焚其巢
人主这德莫大乎下人。楚庄王之围郑也,而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
民矣。”故以禹之征苗,而伯益赞之,犹以“满招损,谦受益”为戒。班师者谦
也,用师者满也。上九处卦这上,离之极,所谓有鸟高飞,亦传于天者矣。居心
以矜,而不闻谏争之论,灾必逮夫身者也。鲁昭公之伐季孙意如也,请待于沂上
以察罪,弗许;请囚于费,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于是叔孙氏之甲兴,而阳
州次、乾侯唁矣。“鸲鹆ず鹆,往歌来哭。”其此爻之占乎?
○巽在床下
上九之“巽在床下”,恭而无礼则劳也。初六之“进退”,慎而无礼则葸也。
○翰音登于天
羽翰之音虽登于天,而非实际。其如庄周《齐物》之言,驺衍怪迂之辨,其
高过于《大学》而无实者乎?以视车服传于弟子,弦歌遍于鲁中,若鹤鸣而子和
者,孰诞孰信?夫人而识之矣。永嘉之亡,太清之乱,岂非谈空空、核玄玄者有
以致之哉。翰音登于天,中孚之反也。
○山上有雷小过
山之高峻,云雨时在其中间,而不能至其巅也。故《诗》曰:“殷其雷,在
南山之侧。”或高或下,在山之侧,而不必至其巅,所以为小过也。然则《大壮》
言“雷在天上”何也?曰:自地以上皆天也。
○妣
《尔雅》:“父曰考,母曰妣。”愚考古人自祖母以上通谓之妣,经文多以
妣对祖而并言之,若《诗》之云“似续妣祖”、“畀祖妣”,《易》之云“过
其祖,遇其妣”是也。《左传•昭十年》:“邑姜,晋之妣也。”平公之去邑姜
盖二十世矣。过其祖,遇其妣”,据文义,妣当在祖之上;“不及其君,遇其臣”,
臣则在君之下也。昔人未论此义。周人以姜原为此,《周语》谓之皇妣太姜,
是以妣先乎祖。《周礼•大司乐》享先妣在享先祖之前。而《斯干》之诗曰:
“似续妣祖。”笺曰:“妣,先妣姜原也。祖,先祖也。”或乃谓变文以协韵,
是不然矣。或曰《易》爻何得及此?夫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王用亨
于岐山,爻辞屡言之矣。
《易》本《周易》,故多以周之事言之。《小畜》卦辞:“密云不雨,自我
西郊。”《本义》:“我者,文王自我也。”
○东邻
驭得其道,则天下皆为之臣;驭失其道,则强而擅命者谓之邻。臣哉、邻哉?
邻哉、臣哉?
《汉书•郊祀志》引此,师古注:“东邻谓商纣也,西邻谓周文王也。”
○游魂为变
精气为物,自无而之有也;游魂为变,自有而之无也。夫子之答宰我曰:
“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蒿凄怆。”所谓游魂为变
者,情状具于是矣。延陵季子之葬其子也,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
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张子《正蒙》有云:“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
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则圣人尽道
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其精矣乎!”
鬼者,归也,张子曰:“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此之谓归。”
陈无巳以游魂为变为轮回之说,辨之曰:“长生而不化,则人多,世何以容?
长死而不化,则鬼亦多矣。夫灯熄而然,非前灯也。云霓而雨,非前雨也。死复
有生,岂前生邪?”邵氏《简端录》曰:“聚而有体谓之物,散而无形谓之变。
唯物也,故散必于其所聚;唯变也,故聚不必于其所散。是故聚以气聚,散以气
散。味于散者,其说也佛;荒于聚者,其说也仙。”
盈天地之间者,气也。气之盛者为神,神者,天地之气而人之心也。故曰: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
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圣人所以知鬼神之情状者如此。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非有所托而生也。“文王在上,于昭于天。”非
有所乘而去也。此鬼神之实,而诚之不可扌也。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日往月来,月往日来,一日之昼夜也。寒往暑来,暑往寒来,一岁之昼夜也。
小往大来,大往小来,一世之昼夜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则“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而有以尽乎《易》之用矣。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继之者善也,“天下雷行,物与无妄”,成之者
性也。是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
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天地纭,万物化醇。”善之为言犹醇也。曰:何以谓之善也?曰:诚者,
天之道也。岂非善乎?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说在乎孔子之学
琴于师襄也,已习其数,然后可以得其志;已习其志,然后可以得其为人。是虽
孔子之天纵,未尝不求之象数也。故其自言曰:“下学而上达。”
○垂衣裳而天下治
“垂衣裳而天下治”,变质而之文也,自黄帝、尧、舜始也,故于此有通变
宜民之论。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人之为学,亦有病于憧憧往来者,故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过此以往,
未之或知也。”“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困德之辨也
“内文明而外柔顺”,其文王之困而亨者乎?“不怨天,不尤人”,“下学
而上达”,其孔子之困而亨者乎?故在陈之厄,弦歌之志,颜渊知之,而子路、
子贡之徒未足以达此也。故曰:“《困》,德之辨也。”
○凡易之情
爱恶相攻,远近相取,情伪相感,人心之至变也。于何知之?以其辞知之。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
失其守者其辞屈。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是以圣人设卦,以尽情伪。
夫诚于中必形于外,君子之所以知人也;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先王之所
以铸鼎也。故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周身之防,御物之智,其全于
是矣。
○易逆数也
数往者顺,造化人事之迹有常而可验,顺以考之于前也;知来者逆,变化云
为动日新而无穷,逆以推之于后也。圣人神以知来,知以藏往,作为《易》书,
以前民用。所设者,未然之占;所期者,未至之事,是以谓之逆数。虽然,若不
本于八卦已成之迹,亦安所观其会而系之爻象乎?是以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
矣。
刘汝佳曰:“天地间一理也,圣人因其理而画为卦以象之,因其象而著为变
以占之。象者,体也,象其已然者也。占者,用也,占其未然者也。已然者为往,
往则有顺之之义焉;未然者为来,来则有逆之之义焉。如象天而画为《乾》,象
地而画为《坤》,象雷、风而画为《震》、《巽》,象水、火而画为《坎》、
《离》,象山、泽而画为《艮》、《兑》,此皆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
而生爻者也,不谓之数往者顺乎?如筮得《乾》,而知“乾,元亨利贞”;筮得
《坤》,而知“坤,元亨,利牝马之贞”;筮得《震》,而知“震亨,震来,
笑言哑哑”;筮得《巽》,而知“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筮得《坎》,
而知“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筮得《离》,而知“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筮得《艮》,而知“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筮得《兑》,而
知“兑亨,利贞”,此皆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者也,不谓之知来者逆乎?夫
其顺数已往,正所以逆推将来也。孔子曰:“殷因于复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
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数往者顺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知来
者逆也。故曰:“易,逆数也。”若如邵子之说,则是义、文之《易》已判而为
二,而又以《震》、《离》、《兑》、《乾》为数已生之卦,《巽》、《坎》、
《艮》、《坤》为推未生之卦,殆不免强孔子之书以就己之说矣。
○说卦杂卦互文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亘之。《艮》以止之,《兑》以
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上四举象,下四举卦,各以其切于用者
言之也。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崔憬曰:“《艮》不言山,独举卦
名者,以动挠燥润,功是风雷水火,至于终始万物,于山义则不然。故舍象而言
卦,各取便而论也,得之矣。”
古人之文,有广譬而求之者,有举隅而反之者。今夫山,一卷石之多;今夫
水,一勺之多。天地之外复言山水者,意有所不尽也。”《坤》也者,地也”,
不言西南之卦;“《兑》,正秋也”,不言西方之卦。举六方之卦而见之也,意
尽于言矣。虞仲翔以为《坤》道广布,不主一方,及《兑》象不见西者,妄也。
“《丰》多故也,亲寡《旅》也。”先言亲寡,后言旅,以协韵也。犹《楚
辞》之“吉日兮辰良”也。虞仲翔以为别有义,非也。
○兑为口舌
《兑》为口舌,其于人也,但可以为巫为妾而已。以言说人,岂非妾妇之道
乎?
凡人于交友之间,口惠而实不至,则其出而事君也,必至于静言庸违。故舜
之御臣也,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而孔子之于门人,亦听其言而观其行。
《唐书》言韦贯之自布衣为相,与人交,终岁无款曲,未尝伪辞以悦人。其
贤于今之人远矣!
○序卦杂卦
《序卦》、《杂卦》皆旁通之说,先儒疑以为非夫子之言,然《否》之大往
小来,承《泰》之小往大来也;《解》之利西南,承《蹇》之利西南,不利东北
也:是文王已有相受之义也。《益》之六二即《损》之六五也,其辞皆曰“十朋
之龟”;《济》之九三即《济》之九四也,其辞皆曰“臂无肤”;《未济》之九
四即《即济》之九三也,其辞皆曰“伐鬼方”:是周公已有反对之义也。必谓六
十四卦皆然,则非《易》书之本意。或者夫子尝言之,而门人广之,如《春秋•
哀十四年》西狩获麟以后,续经之作耳。
○晋昼也明夷诛也
苏氏曰:“‘昼日三接’,故曰昼;‘得其大首’,故曰诛。《晋》当文明
之世,群后四朝而车服以庸,揖让之事也;《明夷》逢昏乱之时,取彼凶残而杀
伐用张,征诛之事也。一言昼,一言诛,取其音协尔。”
○孔子论《易》
孔子论《易》,见于《论语》者二章而已: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
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是则圣人之所以学《易》者,不过
庸言、庸行之间,而不在乎图书象数也。今之穿凿图象以自为能者,畔也。
《记》者于夫子学《易》之言而即继之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
雅言也。”是知夫子平日不言《易》而其言诗、书、执礼者,皆言《易》也。人
苟循乎诗、书、执礼之常,而不越焉,则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矣。故其作《系辞
传》,于“悔吝无咎”之旨,特谆谆焉;而《大象》所言,凡其体之于身、施之
于政者,无非用《易》之事。然辞本乎象,故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观之者浅,玩之者深矣。其所以与民同患者,必于辞焉著之,故曰“圣人之情见
乎辞”。若“天一地二”、“易有太极”二章皆言数之所起,亦赞《易》之所不
可遗,而未尝专以象数教人为学也。是故“出入以度,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文王、周公、孔子之《易》也;希夷之图,康节之书,道家之《易》也。自二子
之学兴,而空疏之人、迂怪之士举窜迹于其中以为《易》,而其《易》为方术之
书,于圣人寡过反身之学去之远矣。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一言以蔽之,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夫子所以思,得见夫有恒也;有恒然
后可以无大过。
○七八九六
《易》有七、八、九、六,而爻但系九、六者,举隅之义也。故发其例于
《乾》、《坤》二卦曰“用九”、“用六”,用其变也。亦有用其不变者,《春
秋传》穆姜遇《艮》之八,《晋语》董因得《泰》之八是也。《艮》言之,二爻
独变则名之六,余爻皆变而二爻独不变则名之八,是知《乾》、《坤》亦有用七
用八时也。《乾》爻皆变而初独不变,曰“初七,潜龙勿用”可也;《坤》爻皆
变而初独不变,曰“初八,履霜,坚冰至”可也。占变者其常也,占不变者其反
也,故圣人系之九、六。欧阳永叔曰:“《易》道占其变,故以其所占者名爻,
不谓六爻,皆九六也。”得之矣。
赵汝梅《易辑闻》曰:“揲蓍策数,凡得二十八,虽为《乾》亦称七;凡得
三十二,虽为《坤》亦称八。”
杨彦龄《笔录》曰:“杨损之,蜀人,博学善称说。余尝疑《易》用九、六,
而无七、八。损之云:‘卦画七、八,爻称九、六。’”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亦是举九、六以该七、
八也。朱子谓七、八之合,亦三百有六十也。
○卜筮
舜曰:“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诗》曰:“爰始爰谋,爰契我
龟。”《洪范》曰:“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孔子之赞
《易》也,亦曰:“人谋鬼谋。”夫庶人至贱也,而犹在蓍龟之前,故尽人之明
而不能决,然后谋之鬼焉。故古人之于人事也信而有功,于鬼也严而不渎。
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故
曰:“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又曰:“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
策诚不能知此事。”善哉!屈子之言,其圣人之徒欤!
《卜居》,屈原自作,设为问答,以见此心,非鬼神吉凶之所得而移耳。王
逸《序》乃曰:“心迷意惑,不知所为,往至太卜之家,决之蓍龟,冀闻异策,
以定嫌疑。”则与屈子之旨大相背戾矣。洪兴祖补注曰:“此篇上句皆原所从,
下句皆原所去。时之人去其所当从,从其所当去。其所谓吉,乃原所谓凶也。”
可谓得屈子之心者矣。
《礼记•少仪》:“问卜筮曰:‘义与?志与?义则可问,志则否。’”子
孝臣忠,义也;违害就利,志也。卜筮者,先王所以教人去利怀仁义也。
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玉则兆。”
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
玉,石祁子兆。卫人以龟为有知也。南蒯将叛,枚筮之,遇《坤》之《比》,曰:
“黄裳元吉。”子服惠伯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也;和
以率贞,信也。故曰黄堂凶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
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且夫《易》不可以
占险,犹有阙也。筮虽吉,未也。”南蒯果败。是以严君平之卜筮也,与人子言
“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而高允亦有筮者,当
依附爻象,劝以忠孝之论,其知卜筮之旨矣。
《申鉴》:“或问卜筮曰:‘德斯益,否斯损。’曰:‘何谓也?吉而济凶
而救之谓德,吉而恃凶而怠之谓损。’”
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乡,告其为也,告其行
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若是,则无可为也,无可行也。不当问,问亦不告也。
《易》以前民用也,非以为人前知也。求前知,非圣人之道也。是以《少仪》之
训曰:“毋测未至。”
郭璞尝过颜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
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
文中子子谓:“北山黄公善医,先寝食而后针药;汾阴侯生善筮,先人事而
后说卦。”
《金史•方伎传序》曰:“古之为术以吉凶导人而为善,后世术者或以休咎
导人而为不善。”
●卷二
○帝王名号
尧、舜、禹皆名也。古未有号,故帝王皆以名纪,临文不讳也。考之《尚书》,
帝曰“格汝舜,格汝禹”,名其臣也。尧崩之后,舜与其臣言,则曰“帝禹崩之
后”。《五子之歌》则曰“皇祖”,《胤征》则曰“先生”、无言尧、舜、禹者,
不敢名其君也,自启至发皆名也。夏后氏之季,而始有以十干为号者。桀之癸,
商之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皆号以代其名,自天乙至辛皆号也。商之
王著号不著名,而名之见于经者二:天乙之名履,曰汤、曰纣,则亦号也。号则
臣子所得而称,故伊尹曰“惟尹躬暨汤”,《颂》曰武汤、曰成汤、曰汤孙也。
曰文祖,曰艺祖,曰神宗,曰皇祖,曰烈祖,曰高祖,曰高后,曰中宗,曰高宗,
而庙号起矣。曰元王,曰武王,而谥立矣。曰大舜,曰神禹,曰大禹,曰成汤,
曰宁王,而称号繁矣。自夏以前,纯乎质,故帝王有名而无号。自商以下,浸乎
文,故有名有号。而德之盛者,有谥以美之,于是周公因而制谥。自天子达于卿
大夫,美恶皆有谥,而十干之号不立。然王季以上不追谥,犹用商人之礼焉,此
文质之中,而臣子之义也。呜呼!此其所以为圣人也欤?
○九族
宗盟之列,先同姓而后异姓;丧服之纪,重本属而轻外亲。此必有所受之,
不自周人始矣。“克明后德,以亲九族。”孔传以为自高祖至玄孙之亲,盖本之
《丧服小记》“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之说,而百世不可易者也。《牧誓》数商
之罪,但言“昏弃厥遗王父母弟”,而不及外亲;《吕刑》申命有邦,历举伯父、
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而不言甥舅,古人所谓先后之序从可知矣。故
《尔雅》谓于内宗曰“族”,于母妻则曰“党”。而《昏礼》及《仲尼燕居》
“三族”之文,康成并释为父、子、孙。杜元凯乃谓:“外祖父、外祖母、从母
子及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子之子非己之同族,皆外亲有服而异族
者。”然则史官之称帝尧,举其疏而遗其亲,无乃颠倒之甚乎?且九族之为同姓,
经传之中有明证矣。《春秋•鲁成公十五年》:“宋共公卒。”传曰:“二华,
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共公距戴公九世。而《唐六典•
宗正卿》:“掌皇九族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纪亲疏之别。”“九庙之子孙,
其族五十有九。光皇帝一族,景皇帝之族六,元皇帝之族三,高祖之族二十有一,
太宗之族十有三,高宗之族六,中宗之族四,睿宗之族五。”此在玄宗之时已有
七族,若其历世滋多,则有不止于九者。而五世亲尽,故经文之言族者自九而止
也。又孔氏《正义》谓高祖、玄孙无相及之理,不知高祖之兄弟与玄孙之兄弟固
可以相及,如后魏国子博士李琰之所谓“寿有长短,世有延促,不可得而齐同”
者。如宋洪迈《容斋随笔》言:“嗣濮王士歆,在隆兴为从叔祖,在绍熙为曾叔
祖,在庆元为高叔祖。”其明证矣,亦何必帝尧之世,高祖、玄孙之族,无一二
人同在者乎?疑其不相及而以外戚当之,其亦昧于齐家治国之理矣。
《路史》曰:“亲亲,治之始也。”《礼•小记》曰:“亲亲者,以三为五,
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是所谓九族者也。夫人生则有父,
壮则有子,父子与己,此《小宗伯》三族之别也。父者子之祖,因上推之,以及
于己之祖;子者父之孙,因下推之,以及于己之孙。此《礼传》之以三为五也。
己之祖,自己子视之,则为曾祖王父;自己孙视之,则为高祖王父。己之孙,自
己父视之,则为曾孙;自己祖视之,则为玄孙。故又上推以及己之曾、高,下推
以及己之曾、玄,是所谓以五为九也。陈氏《礼书》曰:“己之所亲,以一为三;
祖孙所亲,以五为七。《记》不言者,以父子一体,而言、玄与曾同服,故不辨
异之也。服父三年,服祖期,则曾祖宜大功,高祖宜小功,而皆齐衰三月者,不
敢以大小功旁亲之服加乎至尊。故重其衰麻,尊尊也;减其日月,恩杀也,此所
谓上杀。服适子三年,庶子期,适孙期,庶孙大功,则曾孙宜五月,而与玄孙皆
缌麻三月者,曾孙服曾祖三月,曾祖报之亦三月。曾祖,尊也,故加齐衰;曾孙,
卑也,故服缌麻,此所谓下杀。服祖期,则世叔。宜大功,以其与父一体,故加
以期。从世叔则疏矣,加所不及,故服小功。族世叔又疏矣,故服缌麻:此发父
而旁杀者也。祖之兄弟小功,曾祖兄弟缌麻,高祖兄弟无服:此发祖而旁杀者也。
同父至亲,期;同祖为从,大功;同曾祖为再从,小功;同高祖为三从,缌麻:
此发兄弟而旁杀者也。父为子期,兄弟之子宜九月,不九月而期者,以其犹子而
进之也;从兄弟之子小功,再从兄弟之子缌麻:此发子而旁杀者也。祖为孙大功,
兄弟之孙小功,从兄弟之孙缌麻:此发孙而旁杀者也。盖服有加也,有报也,有
降也。祖之齐衰,世叔从子之期,皆加也;曾孙之三月与兄弟之孙五月,皆报也。
若夫降有四品,则非五服之正也。观于九族之训,如丧考妣之文,而知宗族之名、
服纪之数,盖前乎二帝而有之矣。
后魏孝文太和中,诏延四庙之子,下逮玄孙之胄。申宗宴于皇信堂,不以爵
秩为列,悉序昭穆为次,用家人之礼。此由古圣人睦族之意而推之者也。
○舜典
古时《尧典》、《舜典》本合为一篇,故“月正元日,格于文祖”之后,而
四岳之咨必称“舜曰”者,以别于上文之“帝”也。至其命禹始称“帝曰”,问
答之辞已明,则无嫌也。
○惠迪吉从逆凶
善恶报应之说,圣人尝言之矣。大禹言“惠迪吉,从逆凶,惟景响”,汤言
“天道福善祸淫”,伊尹言“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又言“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孔子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
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岂真有上帝司其祸福,如道家所谓天神察其善恶,释氏
所谓地狱果报者哉!善与不善,一气之相感,如水之流湿,火之就燥,不期然而
然,无不感也,无不应也。此孟子所谓“志台则动气”,而《诗》所云“天之牖
民,如熏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者也。其有不齐,则如夏之寒,冬之燠,
得于一日之偶逢,而非四时之正气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若曰有鬼神
司之,屑屑焉如人间官长之为,则报应之至近者,反推而之远矣。
○懋迁有无化居
“懋迁有无化居。”化者,货也。运而不积则谓之化,留而不散则谓之货。
唐虞之世,曰化而已。至殷人,始以货名。《仲虺》有“不殖货利”之言,三风
有殉于货色之儆,而《盘庚》之诰则曰“不肩好货”,于是“移化”之字为“化
生”、“化成”之化,而厚敛之君、发财之丰多不化之物矣。
舜作《南风之歌》,所谓劝之以九歌者也。读之然后知解吾民之愠者,必在
乎阜吾民之财;而自阜其财,乃以来天下之愠。
○三江
北江,今之扬子江也。中江,今之吴淞江也。不言南江,而以“三江”见之;
南江,今之钱塘江也。
《禹贡》该括众流,无独遗浙江之理,而会稽他日合诸侯计功之地也,特以
施功少,故不言于导水尔。“三江既入”,一事也;“震泽底定”,又一事也。
后之解《书》者必谓三江之皆由震泽,以二句相蒙为文,而其说始纷纭矣。
○锡土姓
今日之天下,人人无土,人人有姓。盖自锡土之法废,而唐、宋以下,帝王
之裔侪于庶人,无世守之固;锡姓之法废,而魏、齐以下,朔漠之姓杂于诸夏,
失氏族之源。后之鄙儒,读《禹贡》而不知其义者良多矣。
○厥弟五人
夏、商之世,天子之子其封国而为公侯者不见于经。以太康之尸位,而有厥
弟五人,使其并建茅土,为国屏翰,羿何至篡夏哉?富辰言:“周公吊二叔之不
咸,故卦建亲戚,以蕃屏周。”而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以奉守禹祀,二十余世,
至于越之句践,卒霸诸侯,有禹之遗烈,夫亦监于太康孤立之祸而然与?若乃孔
子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者,亦从此而可知之矣。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尧、舜、禹皆都河北,故曰冀方。至太康始失河北,而五子御其母以从之,
于是侨国河南,传至相,卒为浞所灭。古之天子失其故都,未有能国者也。周失
丰、镐,而平王以东;晋失洛阳,宋失开卦,而元帝、高宗迁于江左,遂以不振。
惟殷之五迁圮于河,而非敌人之窥伺,则势不同尔。唐自玄宗以后,天子屡尝出
狩,乃未几而复国者,以不弃长安也。故子仪回銮之表,代宗垂泣;宗泽还京之
奏,宗泽还京之奏,忠义归心。呜呼!幸而浇之纵欲,不为民心所附,少康乃得
以一旅之众而诛之。尔后之人主不幸失其都邑,而为兴复之计者,其念之哉!
夏之都本在安邑,太康畋于洛表,而羿距于,则冀方之地入于羿矣,惟河之
东与南为夏所有。至后相失国,依于二斟。于是使浇用师,杀斟灌,以伐斟,
而相遂灭。乃处浇于过,以制东方;处台于戈,以控南国。其时靡奔有鬲。在河
之南。而自河以内,无不安于乱贼者矣。合魏绛、伍员二人之言,可以观当日之
形势。而少康之所以布德兆谋者,亦难乎其为力矣。
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楚辞•九歌》:
“览冀州兮有余。”《淮南子》:“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路史》云:
“中国总谓之冀州。”《谷梁传》曰:“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
○胤征
羲和尸官,慢天也;葛伯不祀,亡祖也。至于动六师之诛,兴邻国之伐,古
之圣人其敬天尊祖也至矣。故《王制》:天子巡守其削绌诸侯,必先于不敬、不
孝。
○惟元祀十有二月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元祀者,太甲之元年;十有二月者,建子之月。
盖汤之崩必以前年之十二月也。殷练而,“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阙祖”,
汤于庙也。先君庙,而后嗣子即位,故成之为王,则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
以训于王也。若自桐归毫,以三祀之十二月者,则适当其时,而非有所取尔。
“即位”者,即先君之位也。未则事死如生,位犹先君之位也,故庙而
后嗣子即位。殷练而,即位必在期年之后;周卒哭而,故逾年斯即位矣。有
不待葬而即位,如鲁之文公、成公者,其礼之末失乎!
三年丧毕,而后践天子位,舜也,禹也。练而,而即位,殷也。逾年正
月即位,周也。世变愈下,而柩前即位,为后代之通礼矣。
○西伯戡黎
以关中并天下者,必先于得河东。秦取三晋而后灭燕,齐,苻氏取晋阳而后
灭燕,宇文氏取晋阳而后灭齐。故西伯戡黎,而殷人恐矣。
○少师
古之官有职异而名同者,“太师”、“少师”是也。比干之为少师,《周官》
所谓“三孤也”《论语》之少师阳,则乐官之佐,而《周礼》谓之“小师”者也。
故《史记》言纣之将亡,其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奔周,而后儒之传误以为微
子也。
○殷纣之所以亡
自古国家承平日久,法制废驰,而上之令不能行于下,未有不亡者也。纣以
不仁而亡,天下人人知之。吾谓不尽然。纣之为君,沈缅于酒,而逞一时之威,
至于刳孕胫,盖齐文宣之比耳。商之衰也久矣,一变而《盘庚》之书,则卿大
夫不从君令;再变有《微子》之书,则小民不畏国法;至于“攘窃神之牺牲,
用以容,将食无灾”,可谓民玩其上,而威刑不立者矣。即以中主守之,犹不能
保,而况以纣之狂酗昏虐,又祖伊奔告而不省乎?文宣之恶未必减于纣,而齐以
强;高纬之恶未必甚于文宣,而齐以亡者:文宣承神武之余,纪纲粗立,而又有
杨辈为之佐,主昏于上而政清于下也;至高纬而国法荡然矣,故宇文得而取之。
然则论纣之亡,武之兴,而谓以至仁伐至不仁者,偏辞也,未得为穷源之论也。
○武王伐纣
武王伐商,杀纣而立其子武庚,宗庙不毁,社稷不迁,时殷未尝亡也。所以
异乎曩日者,不朝诸侯,不有天下而巳。故《书序》言:“三监及淮夷叛,周公
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又言:“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是则殷之亡
其天下也,在纣之自燔;而亡其国也,在武庚之见杀。盖武庚之存殷者,犹十有
余年,使武庚不畔,则殷其不黜矣。
武王克商,天下大定,裂土奠国。乃不以其故都封周之臣,而仍以卦武庚,
降在侯国,而犹得守先人之故土。武王无富天下之心,而不以叛逆之事疑其子孙,
所以异乎后世之篡弑其君者,于此可见矣。乃武庚既畔,乃命微子启代殷,而必
于宋焉,谓大火之祀,商人是因,弗迁其地也。是以知古圣王之征诛也,取天下
而不取其国,诛其君,吊其民,而存先世之宗祀焉斯已矣。武王岂不知商之臣民,
其不愿为周者,皆故都之人,公族、世家之所萃,流风善政之所存,一有不靖,
易为摇动,而必以卦其遗胤。盖不以畔逆疑其子孙,而明告万世以取天下者,无
灭国之义也。故宋公朝周,则曰“臣”也;周人待之,则曰“客”也。自天下言
之,则侯服于周也;自其国人言之,则以商之臣事商之君,无变于其初也。平王
以下;去微子之世远矣,而曰“孝惠取于商”,曰“天之弃商久矣”,曰“利以
伐姜,不利子商”,吾是以知宋之得为商也。盖自武庚诛而宋复卦,于是商人晓
然知武王、周公之心,而君臣上下各止其所,无复有恐怼不平之意。与后世之人
主一战取人之国,而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者异矣。
或曰:迁殷顽民于雒邑何与?曰:以“顽民”为商俗靡之民者,先儒解误也。
盖古先王之用兵也,不杀而待人也仁。东征之役,其诛者事主一人,武庚而已;
谋主一人,管叔而巳。下此而囚,下此而降,下此而迁。而所谓顽民者,皆畔逆
之徒也。无连坐并诛之法,而又不何以复置之殷都,是不得不迁而又原其心。不
忍弃之四裔,故于雒邑;又不忍斥言其畔,故止曰“殷顽民”。其与乎畔而迁者,
大抵皆商之世臣大族;而其不与乎畔而留于殷者,如祝佗所谓“分康叔以殷民七
族:陶氏、施氏、繁氏、氏、樊氏、饥氏、终葵氏”是也,非尽一国而迁之也。
或曰:何以知其为畔党也?曰:以召公之言仇民知之,不畔何以言仇?非敌百姓
也,古圣王无与一国为仇者也。
上古以来,无杀君之事。汤之于桀也,放之而已。使纣不自焚,武王未必不
以汤之所以桀者待纣;纣而自焚也,此武王之不幸也。当时八百诸侯,虽并有除
残之志,然一闻其君之见杀,则天下之人亦且恫疑震骇,而不能无归过于武王,
此伯夷所以斥言其暴也。及其反商之政,封殷之后人,而无利于其土地焉,天下
于是知武王之兵非得巳也,然后乃安于纣之亡,而不以为周师之过,故《箕子之
歌》怨狡童,而已无余恨焉。非伯夷亲而箕子疏,又非武王始暴而终仁也,其时
异也。
《多士》之书:“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曰:‘非我小国,
敢弋殷命。’”亡国之民而号之“商王士”,新朝之主而自称“我小国”,以天
下为公,而不没其旧日之名分,殷人以此中心悦而诚服。“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其始基之矣。
○泰誓
商之德泽深矣。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武王伐纣,乃曰:“独
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曰:“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仇。”可
至于此?纣之不善,亦止其身,乃至并其先世而仇之,岂非《泰誓》之文出于魏
晋间人之伪撰者邪?
“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伐君大事,而托之乎梦,其谁信之?
殆即《吕氏春秋》载夷齐之言,谓武王扬梦以说众者也。
《孟子》引《书》:“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
今改之曰:“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后儒虽曲为之说,
而不可通矣。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凡百姓之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皆我
一人之责,今我当顺民心,以诛无道也。蔡氏谓民皆有责于我,似为纡曲。
○王朝步自周
《武成》:“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召诰》:“王朝步自周,则至于
丰。”《毕命》:“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不敢乘车而步出国门,敬之至也。
后之人君骄恣惰佚,于是有辇而行国中,坐而见群臣,非先王之制矣。
《吕氏春秋》:“出则以舆,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宋
吕大防言:“前代人主在宫禁之中亦乘舆辇,祖宗皆步自内庭,出御前殿,此勤
身之法也。”
《太祖实录》:“吴元年,上以诸子年长,宜习勤劳,使不骄惰,命内侍制
麻屦行滕。每出城稍远,则马行其二,步趋其一。”至崇祯帝,亦尝就祷南郊。
鸣呼!皇祖之训远矣。
○大王王季
《中庸》言:“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大
传》言:“武王于牧之野,既事而退,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骏奔走,追王大
王父、王季历、文王昌。”二说不同。今按《武成》言:“丁未,祀于周庙。”
而其告广东省邦冢君,称“大王、王季”。《金》之册祝曰:“若尔三王。”
是武王之时已追王大王、王季,而《中庸》之言未为得也;《绵》之诗上称“古
公父”,下称“文王”,是古公未上尊号之先,文已称王,而《大传》之言未
为得也。仁山金氏曰:“武王举兵之日,已称王矣。故类于上帝,行天子之礼,
而称‘有道曾孙周王发’,必非史臣追书之辞。后之儒者,乃嫌圣人之事而文之,
非也。然文王之王与大王、王季之王自不同时,而追王大王、王季必不在周公践
阼之后。”
○彝伦
“彝伦”者,天地人之常道,如下所谓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
德、稽疑、庶徵、五福、六极皆在其中,不止《孟子》之言“人伦”而已。能尽
其性,以至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彝伦叙矣。


○龟从筮逆
古人求神之道不止一端,故卜、筮并用,而终龟为主。《周礼•筮人》言:
“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注:“当用卜者先筮之,即事有渐也,于筮之凶
则止不卜。”然而《洪范》有“龟从筮逆”者,则知古人固不拘乎此也。大卜掌
三兆之法。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故《传》曰:“筮短龟长。”
自汉以下,文帝代来,犹有大横之兆;《艺文志》有《龟书》五十三卷,《夏龟》
二十六卷,《南龟书》二十八卷,《巨龟》三十六卷,《杂龟》十六卷,而后则
无闻。唐之李华遂有废龟之论矣。
○周公居东
主少,国疑,周公又出居于外,而上下安宁,无腹心之患者,二公之力也。
武王之誓众曰“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于此见之矣。《荀子》:“二公仁
智,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齐。”
○微子之命
微子之于周,盖受国而不受爵。受国以存先王之祀,不受爵以示不为臣之节,
故终身称“微子”也。微子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衍之继其兄,继宋非继微
也。而称微仲者何?犹微子之心也。至于衍之子稽则远矣,于是始称“宋公”。
鸣呼!吾于《洪范》之书言“十有三祀”,《微子之命》以其旧爵名篇,而知武
王、周公之仁,不夺人之所矣守也。后之经生不知此义,而抱器之臣、倒戈之士
接迹于天下。
○酒诰
酒为天之降命,亦为天之降威。纣以酗酒而亡,文王以不腆于酒而兴。兴亡
之几,其原皆在于酒,则所以保天命而畏天威者,后人不可不谨矣。
○召诰
古者吉行,日五十里。故召公营洛,乙未,自周;戊申,朝至于洛,凡十有
四日,师行日三十里。故武王伐纣,癸巳,自周;戊午,师渡孟津,凡二十有五
日。《汉书》以为三十一日,误。
○元子
《微子之命》以微子为殷王元子。《召诰》则又以纣为元子,曰:“皇天上
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又曰:“有王虽小,元子哉!”人君谓之天子,
故仁人之事天如事亲。
○其稽我古人之德
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锋。”武王之诰康叔:既祗乃文考,
而又求之殷先哲王,又求之商成人,又别求之古先哲王。大保之戎成王,先之
以“稽我古人之德”,而后进之以“稽谋自天”。及成王之作《周官》,亦曰:
“学古入官”,曰“不学墙面”。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好
古敏以求之。”又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先圣后圣,其揆一
也。不学古而欲稽天,岂非不耕而求获首!
○节性
“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此性善之说所自出也。”节性,惟日其迈”,
此性相近之说所自出也。”“岂弟君子,俾弥尔性,似先公酋矣。”命也,有性
焉。君子不谓命也。
○汝其敬识百辟享
人主坐明堂而临九牧,不但察群心之向背,亦当知四国之忠奸。故嘉禾同颖,
美侯服之宣风;底贡厥獒,戎明王之慎德,所谓“敬识百辟享”也。昔者唐明皇
之致理也,受张相千秋之镜,听元生《一之歌》,亦能以謇谔为珠玑,以仁贤
为器币。及乎王心一荡,佞谀日崇,开广运水潭,致江南之货,广陵铜器、京口
绫衫。锦缆牙樯,尔亘数里;靓妆鲜服,和者百人。乃未几而蓟于享者也。《易》
曰:“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若明皇者,岂非享多仪而民曰不享者哉!
○惟尔王家我适
朝觐者不之殷而之周,讼狱者不之殷而之周,于是周为天子,而殷为侯服矣。
此之谓“惟尔王家我适”。
○王来自奄
《多方之诰》曰:“惟五月丁亥,王为自奄。”而《多士》:王曰:“昔朕
来自奄。”是《多方》当在《多士》之前,后人倒其篇第耳。奄之叛周,是武庚
既诛而惧,遂与淮夷、徐戎并兴,而周公东征,乃至于三年。既克,而成王践奄,
盖行巡狩之事,《书序》“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是也。孔《传》以为
奄再叛者,拘于篇之先后而台为之说。
○建官惟百
成王作《周官》之书,谓“唐、虞稽古,建官惟百”;而“夏,商官倍者”
者,时代不远,其多寡何若此之悬绝哉。且天下之事,一职之微,至于委吏、乘
田亦不可阙,而谓二帝之世遂能以百官该内外之务,吾不敢信也。考之传注,亦
第以为因时制宜,而莫详其实。吾以为唐、虞之官不止于百,而其咨而命之者二
十有二人,其余九官之佐,殳┥、伯与、朱虎、熊罴之伦,暨侍御仆从,以至州
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以名达于天子者不过百人而已,其他则穆王之
命所谓“慎简乃僚”,而天子不亲其黜陟者也。故曰:“尧、舜之知,而不遍物,
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夏、商之世,法日详,而人主
之职日侵于下,其命于天子者多,故倍也。观于《立政》之书,内至于亚旅,外
至于表臣、百司,而夷、微、卢、、三毫、阪尹之官,又虞、夏之所未有,则
可知矣。杜氏《通典》言:“汉初,王侯国百官,皆如汉朝,惟丞相命于天子,
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及景帝惩吴、楚之乱,杀其制度,罢御史大夫以下官。
至武帝,又诏凡王侯吏职秩二千石者,不得擅补。其州郡佐吏自别驾、长史以下,
皆刺史太守自补,历代因而不革。洎北齐武平中,后主失政,多有佞幸,乃赐其
卖官,分占州郡,下及乡官,多降中旨,故有敕用州主簿、郡功曹者。自是之后,
州郡辟士之权浸移于朝廷,以故外吏不得精核由此起也。”故刘炫对牛弘,以为
大小之官悉由吏部,此政之所以日繁。而沈既流之议,欲令六品以下及僚佐之属
许州府辟用。后之人见《周礼》一书设官之多,职事之密,以为周之所以致治者
如此;而不知“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之外,文王罔敢知也。然则周之制虽
详,而意犹不异于唐、虞矣。求治之君,其可以天子而预铨曹之事哉。
○司空
司空,孔传谓“主国空土以居民”,未必然。颜师古曰:“空,穴也。古人
穴居,主穿土为穴以居人也。”《易传》云:“上古穴居而野处。”《诗》云:
“古公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今河东之人尚多人穴居者。洪水之后,莫
包于奠民居,故伯禹作司空,为九官之首。
○顾命
读《顾命》之篇,见成王初丧之际,康王与其群臣皆吉妥,而无哀痛之辞。
以召公、毕公之贤,反不及子产、叔向,诚为可疑,再四读之,知其中有脱简。
而“狄设黼、缀衣”以下,即当属之《康王之诰》。自此以上,记成王顾命、
登遐之事;自此以下,记明年正月上日,康王即位,朝诸侯之事也。古之人君于
即位之礼重矣入即位于庙,受命于先王,祭毕而朝群臣,群臣布币而见,然后成
之为君。《春秋》之于鲁公,即位则书,不即位则不书,盖有遭时之变,而不行
此礼,如庄、闵、僖三公者矣。康王当太平之时,为继体之主,而史录其仪文、
训告,以为一代之大法,此《书》之所以传也。《记》曰“未没丧,不称君”,
而今书曰“王麻冕黼裳”,是逾年之君也;又曰“周卒哭而”,而今曰“诸侯
出庙门俟”,是已之后也。《传》言“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而今“太
保率西方诸侯”,“毕公率东方诸侯”,是七月之余也。因其中有脱简,而后之
说《书》者并以系之“越七日,癸酉”之下,所以生后儒之论。而不思初崩七日
之间,诸侯何由而毕至乎?或曰:易吉可乎?曰:此周公所制之礼也,以宗庙为
重,而不敢凶服以接乎神,释三年之丧,以尽斯须之敬,此义之所在,而天子之
守与士庶不同者也。《商书》有之矣:“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奉嗣王祗见厥祖。”岂以丧服而入庙哉!
传之世,天下可以无君,故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传子
之世,天下不可无君,故“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
祖”。
自“狄设黼、缀衣”以下,皆陈之朝者也。设四席者,朝群臣,听政事,
养国老,燕亲属,皆新天子之所有事,而非事亡之说也。自“王麻冕,黼裳”以
下,皆庙中之事也。自“王出,在应门之内”以下,则康王临朝之事也。
周之末世,固有不待葬而先见庙者矣。《左传•昭二十二年》:“夏四月乙
丑,王崩于荣氏。五月庚辰,见王。六月丁巳,葬景王。”其曰“见王”者,
见王子猛盱先王之庙也。不待期而见王猛,不待斯而葬景王,则以子朝之争国也;
然不言“即位”,但曰“见王”而已。孰谓成、康无事之时而行此变礼也?
《书》之脱简多矣。如《武成》之篇,蔡氏以为尚有阙文。《洛诰》“戊辰,
王在新邑”,则王之至洛可知,乃二公至洛并详其月日,而王不书。金氏以为其
间必有阙文,盖伏生老而忘之耳。然则《顾命》之脱简又何疑哉。宾牟贾言:
“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余于《顾命》敢引之,以断千载之矣。
○矫虔
《说文》:“矫,从矢,揉箭也。”故有用力之义。《汉书•孝武纪》注引
韦昭曰:“称诈为矫,强取为虔。”《周语》注:“以诈用法曰矫。”
○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国乱无政,小民有情而不得申,有冤而不见理,于是不得不诉之于神,而诅
盟之事起矣。苏公遇暴公之谮,则“出此三物,以诅尔斯”;屈原遭子兰之谗,
则“告五帝以折中命”;咎繇而听直至于里巷之人,亦莫不然,而鬼神之往来于
人间者,亦或著其灵爽,于是赏罚之柄乃移之冥漠之中,而蚩蚩之氓其畏王铁常
不如其畏鬼责矣。乃世之君子犹有所取焉,以辅王政之穷。今日所传地狱之说,
感应之书,皆苗民诅盟之余习也。“明明常,鳃寡无盖”,则王政行于上,而
人自不复有求于神。故曰:“有道之世,其鬼不神。”所谓绝地天通者,如此而
已矣。
○文侯之命
《竹书纪年》:幽王三年,嬖褒姒。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八年,王立
褒姒之子伯盘为太子。九年,申侯聘西戎及曾阝。十年,王师伐申。十一年,申
人、曾阝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王子伯盘。申侯、鲁侯、许男、闻子立宜臼于
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平王元年,王东徙雒邑。晋侯会卫侯、
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然则《文
侯之命》,报其立己之功,而望之以杀携王之效也。郑公子兰之从晋文公而东也,
请无与围郑,晋人许之。今平王既立于申,自申迁于雒邑,而复使周人为之戍申,
则申侯之伐,幽王之弑,不可谓非出于平王之志者矣。当日诸侯但知其冢嗣为当
立,而不察其与闻乎弑为可诛。虢公之立王子余臣,或有见乎此也。自文侯用师,
替携王以除其逼,而平王之位定矣。后之人徒以成败论,而不察其故,遂谓平王
能继文武之绪,而惜其弃岐、丰七百里之地,岂为能得当日之情者哉!孔子生于
二百年以后,盖有所不忍言,而录《文侯之命》于《书》,录《扬之水》之篇于
《诗》,其旨微矣。《传》言“平王东迁”,盖周之臣子美其名尔,综其实不然。
凡言迁者,自彼而之此之辞,盘庚迁于殷是也。幽王亡宗庙社稷,以及典章文物
荡然皆尽,镐京之地已为西戎所有。平王乃自申东保于雒,天子之国与诸侯无异,
而又有携王与之颉顽,并为人主者二十年,其得存周之祀幸矣,而望其中兴哉!
○秦誓
有秦誓,故列《秦誓》;有秦诗,故录《秦诗》。述而不作也。谓夫子逆知
天下之将并于秦而存之者,小之乎,知圣人矣。秦穆公之盛,仅霸西戎,未尝为
中国盟主,无论齐桓、晋文,即亦不敢望楚之灵王、吴之夫差,合诸侯而制天下
之柄。秦秋以后,秦盖中衰。吴渊颍曰:“秦之兴,始于孝公之用商鞅,成于惠
王之取巴蜀,蚕食六国,并吞二周。”战国之秦也,非春秋之秦也,其去夫子之
卒也久矣,夫子恶知周之必并于秦哉!若所云“后世男子,自称秦始皇,入我房,
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者,近于图澄、宝志之流,非所以言孔子矣。
《甘誓》,天子之事也;《胤征》,诸侯之事也。并存之,见诸侯之事可以
继天子也。《费誓》、《秦誓》之存犹是也。
○古文尚书
汉时《尚书》,今文与古文为二,而古文又自有二。《汉书•艺文志》曰:
“《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师古曰:“孔安国《书序》云:凡
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承诏作《传》,引《序》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郑
玄《序赞》云后又亡其一篇,故五十七。”又曰:“经二十九卷,大、小夏侯二
家,欧阳经三十二卷。”师古曰:“此二十九卷,伏生传授者。”此今文与古文
为二也。又曰:“《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
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
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
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
于学官。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
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
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儒林传》曰:“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
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遭巫蛊,
未立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都尉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清河胡常
少子,又传《左氏》。常授徐敖,又传《毛诗》。授王璜、平陵涂恽子真,子真
授河南桑钦君长。“王莽时,诸学皆立。刘歆为国师,璜、恽等皆贵显。”又曰:
“世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菜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
《书序》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此又孔氏古文与张霸之书为二也。《后汉
书•儒林传》曰:“孔僖,鲁国鲁人也。自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又
曰:“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
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又曰:“建初中,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
《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
近署。”然则孔僖所受之安国者,竟无其传,而杜林、贾逵、马融、郑玄则不见
安国之传,而为之作训、作传、作注解,此则孔、郑之学又当为二,而无可考矣。
《刘陶传》曰:“陶明《尚书》、《春秋》,为之训诂,推三家《尚书》及古文,
是正文字三百余事,名曰《中文尚书》。”汉末之乱,无传。若马融注《古文尚
书》十卷、郑玄注《古文尚书》九卷则见于《旧唐书•艺文志》。开元之时,尚
有其书,而未尝亡也。按陆氏《释文》言马、郑所注二十九篇,则亦不过伏生所
传之二十八,而《泰誓》别得之民间,合之为二十九,且非今之《泰誓》。其所
谓得多十六篇者,不与其间也。《书•经籍志》曰:马融、郑玄所传,惟二十九
篇,又杂以今文,非孔子旧书,自余绝无所师说。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
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至东晋,豫章
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增多二十五篇,以合于伏生之二十八篇,而去其伪《泰
誓》,又分《舜典》、《益稷》、《盘庚》中下、《康王之诰》各自为篇,则为
今之五十八篇矣。其《舜典》亡阙,取王肃本“慎徽以下之传续之。齐明帝建武
四年,有姚方兴者,于大航头得本,有“曰若稽古帝舜”以下二十八字,献之朝,
议咸以为非。及江陵板荡,其文北入中原,学者异之,刘炫遂以列诸本第。然则
今之《尚书》,其今文、古文皆有之,三十三篇固杂取伏生、安国之文,而二十
五篇之出于梅赜,《舜典》二十八字之出于姚方兴,又合而一之。《孟子》曰: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于今日而益验之矣。
窃疑古时有《尧典》无《舜典》,有《夏书》无《虞书》,而《尧典》亦
Sez Kıtay ädäbiyättän 1 tekst ukıdıgız.
Çirattagı - 日知錄 - 02
  • Büleklär
  • 日知錄 - 01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299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239
    10.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8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4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2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29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041
    10.2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6.2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3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3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38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201
    10.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6.3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9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4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13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226
    10.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7.0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20.3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5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98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036
    9.4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1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8.5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6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64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440
    9.2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3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8.7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7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693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037
    9.2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4.4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7.7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8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531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513
    9.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4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8.7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09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619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290
    9.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2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8.4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0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68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721
    10.2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7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8.7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1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531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043
    9.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1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8.6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2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047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348
    10.4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6.2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7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3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003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762
    9.8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4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1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4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1723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510
    10.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7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8.9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5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1719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781
    10.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6.0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6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6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1716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524
    10.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5.9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0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7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1757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093
    10.0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6.1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4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8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2365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6130
    10.2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6.0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20.0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19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11759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5211
    10.3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6.1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19.9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
  • 日知錄 - 20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4178
    Unikal süzlärneñ gomumi sanı 2241
    14.9 süzlär 2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20.8 süzlär 5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25.2 süzlär 8000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süzlärgä kerä.
    Härber sızık iñ yış oçrıy torgan 1000 süzlärneñ protsentnı kürsät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