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inChaque ligne représente le pourcentage de mots pour 1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
近思錄 - 1
Le nombre total de mots est de 11351
Le nombre total de mots uniques est de 4753
15.0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2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
22.0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5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
26.4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8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
《近思錄》
卷一·道體
1
濂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極複動。一動一靜,互
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
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行。無極之真,
二五之真,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
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
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
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大哉易
也,斯其至矣!
2
濂溪曰:誠無爲,幾善惡。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
謂聖,複焉執焉之謂賢。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3
伊川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
4
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惟觀其所見何如耳。
5
乾,天也。天者,乾之形體;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無息之謂乾。夫天,專
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也。分而言之,則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以功用謂
之鬼神,以妙用謂之神,以性情謂之乾。
6
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
7
天所賦爲命,物所受爲性。
8
鬼神者,造化之迹也。
9
剝之爲卦,諸陽消剝已盡,獨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碩大之果,不見食,將有複生之理。
上九亦變,則純陰矣。然陽無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無間可容息也。聖人發明此
理,以見陽與君子之道,不可亡也。或曰:"剝盡則爲純坤,豈複有陽乎?"曰:以卦配
月,則坤當十月。以氣消息言,則陽剝爲坤,陽來爲複,陽未嘗盡也。剝盡於上,則複
生於下矣。故十月謂之陽月,恐疑其無陽也。陰亦然。聖人不言耳。
10
一陽複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靜爲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
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12
有感必有應。凡有動皆爲感,感則必有應。所應複爲感,所感複有應,所以不已也。感
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觀之可也。
13
天下之理,終而複始,所以恒而不窮。恒,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恒矣。惟隨時變
異,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4
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語其性則皆善也,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
愚有二焉,自暴也,自棄也。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
進。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以不爲,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
謂下愚也。然天下自棄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強戾而才力有過人者,商辛是也。
聖人以其自絕於善,謂之下愚。然考其歸,則誠愚也。
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雖絕於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則與人同也。惟其有與
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15
在物爲理,處物爲義。
16、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7、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
18、明道先生曰:天地生物,各無不足之理。常思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有多少不盡
分處。
19
"忠信所以進德"、"終日乾乾"。君子當終日"對越在天"也。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其命於人則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
道則謂之教。孟子去其中又發揮出浩然之氣,可謂盡矣。故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
右"。大小大事而只曰"誠之不可掩如此"。夫徹上徹下,不過如此。"形而上爲道,形而
下爲器。"須著如此說,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與後,己與人。
20
醫書言手足痿痹爲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爲己
,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
濟衆,乃聖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
謂仁之方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21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
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生之
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凡說人性,只是說"繼之者
善也"。孟子言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
至海終無所汙,此何煩人力之爲也?有流而未遠固已漸濁,有出而甚遠方有所濁。有濁
之多者,有濁之少者。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爲水也。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
之功。故用力敏勇則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也。不是將清
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
爲兩物相對,各自出來。此理,天命也。順而循之,則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則
教也。自天命以至於教,我無加損焉。此"舜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
22、觀天地生物氣象。
23、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可謂仁也。
24、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25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
之蹈之也。
26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間,亭亭當當,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則不是。惟"敬而無失"最
盡。
27、伊川先生曰:公則一,私則萬殊。"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
28、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爲兩斷事。"灑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29
楊子拔一毛不爲,墨子又摩頂放踵爲之,此皆是不得中。至如子莫執中,欲執此二者之
中,不知怎麽執得? 識得則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個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安排著
則不中矣。
30
問時中如何?曰:中字最難識,須是默識心通。且試言一廳,則中央爲中。一家則廳中
非中而堂爲中。言一國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爲中。推此類可見矣。如"三過其門不入",在
禹稷之世爲中,若"居陋巷",則非中也。"居陋巷"在顔子之時爲中,若"三過其門不入"
,則非也。
31、無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
32
沖漠無朕,萬象森然已具。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葉,皆
是一貫。不可道上面一段事,無形無兆卻待人旋安排,引入來教入途轍。既是途轍,卻
只是一個途轍。
33
近取諸身,百理皆具。屈伸往來之義,只於鼻息之間見之。屈伸往來,只是理不必將既
屈之氣,複爲方伸之氣。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複卦言"七日來複",其間元不斷續,
陽已複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終。
34、明道先生曰:天地之間,只有一個感與應而已,更有甚事?
35
問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諸公自思之。將聖賢所言仁處類聚觀之,體認出來。孟子曰:
"惻隱之心,仁也。"後人遂以愛爲仁。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專以愛爲仁?孟子言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則不可便謂之仁。退之言:"博愛之謂仁。"非
也。仁者固博愛,然便以博愛爲仁則不可。
36、問仁與心何異?曰: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發處,乃情也。
37
義訓宜,禮訓別,仁當何訓?說者謂訓覺、訓人,皆非也。當合孔孟言仁處,大概研窮
之,二三歲得之未晚也。
38
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樂未發,何嘗不善?發而中節,則
無往而不善。凡言善惡,皆先善而後惡。言吉凶,皆先吉而後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後
非。
39
問心有善惡否?曰:在天爲命,在物爲理,在人爲性,主於身爲心,其實一也。心本善
,發於思慮則有善有不善。若既發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譬如水,只可謂之水。至
如流而爲派,或行於東或行於西,卻謂之流也。
40、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清則才清,氣濁則才濁。才則有善有不善,性則無不善。
41、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者也。故四端不言信。
42、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
43
橫渠先生曰:氣塊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此虛實動靜之機,陰陽剛柔之始。浮
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陰之濁。其感遇聚結爲風雨,爲霜雪。萬品之流行,山川之融
結,糟粕煨燼,無非教也。
44、遊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迴圈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
。
45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而無不在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
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無一物之不體也。
46、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
47
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氣日反而遊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
,以其歸也。
48
性者,萬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爲能盡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
愛必兼愛,成不獨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順吾理者,則亦未如之何矣。
49
一故神。譬之人身,四體皆一物,故觸之而無不覺,不待心使至此而後覺也。此所謂"
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
50、心,統性情者也。
51
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開塞,所以有人物之別。由蔽有厚薄,故有知愚之別。塞者牢
不可開,厚者可以開而開之也難,薄者開之也易,開則達于天道與聖人。
卷二·爲學
1
濂溪先生曰: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伊尹、顔淵,大賢也。伊尹恥其君不爲堯舜,
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顔淵"不遷怒,不貳過","三月不違仁"。志伊尹之所志,學
顔子之所學,過則聖,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
2、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爲德行,行之爲事業。彼以文辭而已者陋?矣!
3
或問:"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顔子爲好學。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
然則顔子所獨好者,何學也?"伊川先生曰:"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聖人可學而至與?"曰:"然。"
"學之道如何?"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爲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
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
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
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其性而亡之。然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
,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誠之之道,在乎通道篤。通道篤則行之果,行
之果則守之固。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出處語默必於是。
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故顔子所事,則曰:'非
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尼稱之,則曰:'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
失之矣。'又曰:'不遷怒,不貳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複行也。'此其好之
篤,學之道也。然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顔子則必思而得,必勉而後中。其與
聖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
矣。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爲學之道遂失。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
聞強記巧文麗辭爲工,榮華其言,鮮有至於道者。則今之學與顔子所好異矣。"
4、橫渠先生問于明道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動,猶累於外物,何如?
明道先生曰: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爲外,牽己而從
之,是以己性爲有內外也。且以性爲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爲在內?是有意於
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爲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
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 莫若廓然而大公,
物來而順應。《易》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苟規規於外誘之除,將
見滅於東而生於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人之情各有所蔽,
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爲爲應迹,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爲
自然。今以惡外物之心,而求照無物之地,是反鑒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
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孟氏亦曰:"所惡于智者,爲其鑿也。"與其非外而是內
,不若內外之兩忘也,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爲累哉
?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系於心,而系於
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於物哉?烏得以從外者爲非,而更求在內者爲是也?今以自私用
智之喜怒,而視聖人喜怒之正爲如何哉?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爲甚。第能于怒
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
5
伊川先生答朱長文書曰:聖賢之言不得已也。蓋有是言則是理明,無是言則天性之理有
闕焉。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制則生人之道有不足矣。聖賢之言,雖欲已,得乎?然
其包涵盡天下之理,亦甚約也。後之人始執卷則以文章爲先,平生所爲動多於聖人。然
有之無所補,無之靡所闕,乃無用之贅言也。不止贅而已,既不得其要,則離真失正,
反害於道必矣。來書所謂欲使後人見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夫子疾沒世而名
不稱焉者,疾沒身無善可稱雲爾,非謂疾無名也。名者可以厲中人,君子所存,非所汲
汲。
6
內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後至
之,知之在先,故可與幾。所謂"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知終,終之力行也。既知所終
,則力進而終之。守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謂"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此學之始終也
。
7
君子主敬以直所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直內,義形而外方。義形於外,非在外也。
敬義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無所用而不周,無所施而不利,孰爲
疑乎?
8
動以天爲無妄,動以人欲則妄矣。無妄之意大矣哉!雖無邪心,苟不合正理,則妄也,
乃邪心也。既已無妄,不宜有往,往則妄也。故無妄之彖曰:"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
往。"
9
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考迹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
得之,以蓄成其德。
10
鹹之象曰:"君子以虛受人。"傳曰:"中無私主,則無感不通。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
之,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其九四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傳曰
:"感者,人之動也。故鹹皆就人身取象,四當心位而不言鹹其心,感乃心也。感之道
無所不通。有所私系,則害於感通,所謂悔也。聖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暘無不通無
不應者,亦貞而已矣。貞者,虛中無我之謂也。若往來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則心
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所不及者不能感也。以有系之私心,既主於一隅一事,豈能廓
然無所不通乎?"
11
君子之遇艱阻,必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則改之,無歉於心則加勉,乃自
修其德也。
12、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則明無所用。
13
習,重習也。時複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以善及人而信從者衆,故可樂也。雖樂於
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14、古之學者爲己,欲得之於己也。今之學者爲人,欲見之於人也。
15
伊川先生謂方道輔曰:聖人之道,坦如大路,學者病不得其門耳。得其門,無遠之不到
也。求入其門,不由於經乎?今之治經者亦衆矣,然而買匵還珠之蔽,人人皆是。經所
以載道也,誦其言辭,解其訓詁,而不及道,乃無用之糟粕耳。覬足下由經以求道,勉
之又勉,異日見卓爾有立於前,然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自止矣。
16
明道先生曰:修辭立其誠,不可不子細理會。言能修省言辭,便是要立誠。若只是修飾
言辭爲心,只是爲僞也。若修其言辭,正爲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內,義
以方外"之實事。道之浩浩,何處下手?惟立誠才有可居之處。有可居之處,則可以修
業也。終日乾乾,大小大事,卻只是忠信所以進德,爲實下手處。修辭立其誠,爲實修
業處。
17
伊川先生曰:志道懇切,固是誠意。若迫切不中理,則反爲不誠。蓋實理中自有緩急,
不容如是之迫。觀天地之化乃可知。
18
孟子才高,學之無可依據。學者當學顔子,入聖人爲近,有用力之處。又曰:學者要學
得不錯,須是學顔子。
19
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誠心。其文章雖不中,不遠矣。所守不約,泛
濫無功。
20、學者識得仁體,實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如求經義,皆栽培之意。
21、昔受學于周茂叔,每令尋顔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
22、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
23、朋友講習,更莫如"相觀而善"工夫多。
24、須是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爲九層之台,須大做腳始得。
25、明道先生曰:自"舜發於畎畝之中",至"百里奚舉於市"。若要熟,也須從這裏過。
26、參也,竟以魯得之。
27、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爲"玩物喪志"。
28、禮樂只在進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
29、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則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有所不爲。有分毫私,便不是王者事。
30、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二之則不是。
31、論學便要明理,論治便須識體。
32、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故聖人與之。
33、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可立趨向也。趨向既正,所造淺深,則由勉與不勉也。
34、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自此。
35、懈意一生,便是自棄自暴。
36、不學便老而衰。
37、人之學不進,只是不勇。
38、學者爲氣所勝,習所奪,只可責志。
39、內重則可以勝外之輕,得深則可以見誘之小。
40、董仲舒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孫思邈曰:"膽欲大而心欲
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41、大抵學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佈置者,皆非自得也。
42、視聽思慮動作,皆天也。人但於其中要識得真與妄爾。
43
明道先生曰:學只要鞭辟近裏,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言忠信
,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
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
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持養,及其至則一也。
44
"忠信所以進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乾道也。"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者,坤道
也。
45、凡人才學,便須知著力處。既學,便須知得力處。
46
有人治園圃,役知力甚勞。先生曰:蠱之象:"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之事,惟有此二
者,餘無他焉。二者爲己爲人之道也。
4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學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徹上徹
下之道。
48、弘而不毅,則難立。毅而不弘,則無以居之。
49
伊川先生曰: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次序。今之學者,卻只做一場話說,務高而
已。常愛杜元凱語:"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爲得也。"今
之學者,往往以遊夏爲小,不足學。然遊夏一言一事,卻總是實。後之學者好高,如人
遊心於千里之外,然自身卻只在此。
50、修養之所以引年,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於聖賢,皆工夫到這裏則有此應
。
51、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則自忠恕,其致則公平。
52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將公便喚做仁。公而以人體之故爲
仁。只爲公則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也。
53
今之爲學者,如登山麓。方其迤邐,莫不闊步,及到峻處便止。須是要剛決果敢以進。
54
人謂要力行,亦只是淺近語。人既能知,見一切事皆所當爲,不必待著意。才著意便是
有個私心。這一點意氣,能得幾時了?
55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個學,是終身事。果能顛沛造次必於是
,豈有不得道理?
56
古之學者一,今之學者三,異端不與焉。一曰文章之學,二曰訓詁之學,三曰儒者之學
。欲趨道,舍儒者之學不可。
57
問: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爲文不專意則不工,若專意則志局於此,又安能與天地
同其大也?《書》曰:"玩物喪志。"爲文亦玩物也。呂與叔有詩雲:"學如元凱方成
,文似相如殆類俳。獨立孔門無一事,只輸顔氏得心齋。"此詩甚好。古之學者,惟務
養情性,其他則不學。今爲文者,專務章句悅人耳目。既務悅人,非俳優而何?
曰:古學者爲文否?曰:人見《六經》,便以謂聖人亦作文,不知聖人亦攄發胸中所蘊
,自成文耳,所謂"有德者必有言"也。
曰:遊夏稱文學,何也?曰:遊夏亦何嘗秉筆學爲詞章也?且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豈詞章之文也?
58、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59
莫說道將第一等讓與別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說,便是自棄。雖與不能居仁由義者差
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學便以道爲志,言人便以聖爲志。
60
問:"必有事焉",當用敬否?曰:敬是涵養一事。"必有事焉",須用集義。只知用敬,
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
又問:義莫是中理否?曰:中理在事,義在心。
61
問:敬、義何別?曰:敬只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有非。順理而行,是爲義也。若只
守一個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且如欲爲孝,不成只守著一個孝字?須是知所以
爲孝之道,所以侍奉當如何,溫凊當如何,然後能盡孝道也。
62
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則是僞也。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爲名與爲
利,清濁雖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
63、"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只是無纖毫私意。有少私意便是不仁。
64、"仁者先難而後獲。"有爲而作,皆先獲也。古人惟知爲仁而已,今人皆先獲也。
65
有求爲聖人之志,然後可與共學。學而善思,然後可與適道。思而有所得,則可與立。
立而化之,則可與權。
66、古之學者爲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爲物,其終至於喪己。
67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進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惟聖人之
道,無所進退,以其所造者極也。
68、明道先生曰:行靜者可以爲學。
69、弘而不毅則無規矩,毅而不弘則隘陋。
70、知性善以忠信爲本,此"先立其大者"。
71、伊川先生曰:人安重則學堅固。
7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73、張思叔請問,其論或太高,伊川不答。良久,曰:累高必自下。
74、明道先生曰:人之爲學,忌先立標準。若迴圈不已,自有所至矣。
75、尹彥明見伊川後,半年方得《大學》、《西銘》看。
76、有人說無心。伊川曰:無心便不是,只當雲無私心。
77
謝顯道見伊川,伊川曰:近日事如何?對曰:"天下何思何慮?"伊川曰:是則是有此理
,賢卻發得太早。在伊川直是會鍛煉得人,說了又道:恰好著工夫也。
78
謝顯道雲:昔伯淳教誨,只管著他言語。伯淳曰:與賢說話,卻似扶醉漢。救得一邊,
倒了一邊。只怕人執著一邊。
79、橫渠先生曰:"精義入神。"事豫吾內,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
吾內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至,非思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80、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81、德不勝氣,性命於氣。德勝其氣,性命於德。窮理盡性,則性天德,命天理。氣之
不可一變者獨死生修夭而已。
82、莫非天也。陽明勝則德性用,陰濁勝則物欲行。"領惡而全好"者,其必由學乎!
83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爲有外。世人之心,止於見聞之狹。聖人盡
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
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84
仲尼絕四,自始學至成德,竭兩端之教也。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
,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爲不相似矣。
85、上達反天理,下達徇人欲者歟!
86
知崇,天也,形而上也。通晝夜而知,其知崇矣。知及之而不以禮性之,非己有也。故
知禮成性而道義出,如天地位而易行。
87、困之進人也,爲德辨,爲感速。孟子謂"人有德慧術智者,常存乎疢疾",以此。
88、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爲,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
89
橫渠先生作《訂頑》曰: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
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
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
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于時保之,予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
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
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爲無忝,存心養性爲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
封人之賜類。不弛勞而厎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
,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
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又作《砭愚》曰:戲言出於思也,戲動作於謀也。發於聲,見乎四支,謂非己心,不明
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誠也。失于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
,自誣也。欲他人己從,誣人也。或謂出於心者,歸咎爲己戲。失於思者,自誣爲己誠
。不知戒其出汝者,歸咎其不出汝者。長傲且遂非,不智孰甚焉!
90
將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學,德乃進而不固矣。忠信進德,惟尚友而急賢。欲
勝己者親,無如改過之不吝。
91
橫渠先生謂范巽之曰:吾輩不及古人,病源何在?巽之請問,先生曰:此非難悟。設此
語者,蓋欲學者存意之不忘,庶遊心浸熟,有一日脫然如大寐之得醒耳。
92
未知立心,惡思多之致疑。既知所立,惡講治之不精。講治之思,莫非術內。雖勤而何
厭!所以急於可欲者,求立吾心於不疑之地。然後若決江河以利吾往。"遜此志,務時
敏,厥修乃來。"雖仲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求之。今持不逮之資,而欲徐徐以聽其自
適,非所聞也。
93、明善爲本。固執之乃立,擴充之乃大,易視之則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94
今且只將尊德性而道問學爲心,日自求于問學者有所背否?於德性有所懈否?此義亦是
博文約禮,下學上達。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長?每日須求多少爲益。知所亡,改得少
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讀書求義理。編書須理會有所歸著,勿徒寫過。又多識前言往行
。此問學上益也。勿使有俄頃間度。逐日似此,三年,庶幾有進。
95、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道,爲去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96
載所以使學者先學禮者,只爲學禮則便除去了世俗一副當。習熟纏繞,譬之延蔓之物,
解纏繞即上去。苟能除去了一副當,世習便自然脫灑也。又學禮則可以守得定。
97
須放心寬快,公平以求之,乃可見道。況德性自廣大。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豈淺心可得?
98
人多以老成則不肯下問,故終身不知。又爲人以道義先覺處之,不可複謂有所不知,故
亦不肯下問。從不肯問,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寧終身不知。
99
多聞不足以盡天下之故。苟以多聞而待天下之變,則道足以酬其所嘗知。若劫之不測,
則遂窮矣。
100、爲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不爾,皆爲人之弊,卒無所發明,不得見聖人之奧
。
101、文要密察,心要洪放。
102、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實作。既實作則須有疑。必有不行處,是疑也。
103、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104、人雖有功,不及於學,心亦不宜忘。心苟不忘,則雖接人事即是實行,莫非道也
。心若忘之,則終身由之,則是俗事。
105、合內外,平物我,此見道之大端。
106
既學而先有以功業爲意者,於學便相害。既有意,必穿鑿創意作起事端也。德未成而先
以功業爲事,是代大匠斫,希不傷手也。
107
竊嘗病孔孟既沒,諸儒囂然,不知反約窮源,勇於苟作。持不逮之資,而急知後世。明
者一覽,如見肺肝然。多見其不知量也。方且創艾其弊,默養吾誠。顧所患日力不足,
而未果他爲也。
108、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可輕議。若驟然語變,則知操術已不正
。
109
凡事蔽蓋不見底,只是不求益。有人不肯言其道義,所得所至不得見底。又非於"無言
無所不說"。
110、耳目役於外。攬外事者,其實是自墮,不肯自治。只言短長,不能反躬者也。
111
學者大小不宜志小氣輕。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氣輕則以未知爲已知,未學爲已
學。
卷三·致知
1、伊川先生答朱長文書曰:心通乎道,然後能辨是非,如持權衡以較輕重,孟子所謂"
知言"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較古人之是非,猶不持權衡而酌輕重。竭其目力,勞其心
智,雖使時中,亦古人所謂"億則屢中",君子不貴也。
2、伊川先生答門人曰:孔孟之門,豈皆賢人,固多衆人。以衆人觀聖賢,弗識者多矣
!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師,是故求而後得。今諸君於頤言才不合則置不復思,所以終異
也。不可便放下,更且思之,致知之方也。
3、伊川先生答橫渠先生曰:所論大概,有苦心極力之象,而無寬裕溫厚之氣。非明睿
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屢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時有之。更願完養思慮,涵泳義理,
他日自當條暢。
4、欲知得與不得,於心氣上驗之。思慮有得,心氣勞耗者,實未得也,強揣度耳。嘗
有人言,比因學道,思慮心虛曰:人之血氣,固有虛實。疾病之來,聖賢所不免。然未
聞自古聖賢,因學而致心疾者。
5、今日雜信鬼怪異說者,只是不先燭理。若于事上一一理會,則有甚盡期。須只于學
上理會。
6、學原於思。
7、所謂"日月至焉",與久而不息者,所見規模雖略相似,其意味氣象迥別。須潛心默
識,玩索久之,庶幾自得。學者不學聖人則已,欲學之,須熟玩味聖人之氣象,不可只
于名上理會。如此只是講論文字。
8、問:忠信進德之事,固可勉強,然致知甚難。伊川先生曰:學者固當勉強,然須是
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覰卻堯,學他行事。無堯許多聰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動容周旋
中禮?如子所言,是篤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未致知,便欲誠意,是躐等也。勉強
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燭理明,自然樂循理。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順理事,本亦不難
,但爲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難也。知有多少般數,煞有深淺。學者須是真知,才知
得是,便泰然行將去也。某年二十時,解釋經義,與今無異,然思今日覺得意味與少時
自別。
9、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
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皆窮理也。
或問:格物須物物格之,還只格一物而萬理皆知?曰:怎得便會貫通?若只格一物便通
衆理,雖顔子亦不敢如此道。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
有貫通處。
10、思曰睿,思慮久後,睿自然生。若於一事上思未得,且別換一事思之不可專守著這
一事。蓋人之知識,於這裏蔽著,雖強思亦不通也。
11、問:人有志於學,然知識蔽固,力量不至,則如之何?曰:只是致知,若知識明,
則力量自進。
12、問:觀物察己,還因見物反求諸身否?曰:不必如此說。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曉
此,此合內外之道也。
又問:致知先求諸四端,如何?曰:求之性情,固是切於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須是
察。
13、"思曰睿,睿作聖。"致思如掘井,初有渾水,久後稍引動得清者出來。人思慮始皆
溷濁,久自明快。
14、問:如何是近思?曰:以類而推。
15、學者先要會疑。
16、橫渠先生答范巽之曰:所訪物怪神奸,此非難語,顧語未必信耳。孟子所論"知性
知天",學至於知天,則物所從出,當源源自見。知所從出,則物之當有當無,莫不心
諭,亦不待語而後知。諸公所論,但守之不失,不爲異端所劫,進進不已,則物怪不須
辨,異端不必攻,不逾期年,吾道勝矣!若欲委之無窮,付之以不可知,則學爲疑擾,
知爲物昏。交來無間,卒無以自存,而溺於怪妄必矣。
17、子貢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既言夫子之言,則是居常語之矣。聖門
學者"以仁爲己任",不以苟知爲得,必以了悟爲聞,因有是說。
18、義理之學,亦須深沈方有造,非淺易輕浮之可得也。
19、學不能推究事理,只是心粗。至如顔子未至於聖人處,猶是心粗。
20、博學于文者,只要得"習坎心亨"。蓋人經歷險阻艱難,然後其心亨通。
21、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心中有所開,即便劄記,不思則還塞之矣。更
須得朋友之助。一日間朋友論著,則一日間意思差別。須日日如此講論,久則自覺進也
。
22、凡致思到說不得處,始復審思明辨,乃爲善學也。若告子則到說不得處遂已,更不
復求。
23、伊川先生曰:凡看文字,先須曉其文義,然後可求其意。未有文義不曉而見意者也
。
24、學者要自得。《六經》浩眇,乍來難盡曉。且見得路徑後,各自立得一個門庭,
歸而求之可矣。
25、凡解文字,但易其心,自見理。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條平坦底道路。《詩》曰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此之謂也。
或曰:聖人之言,恐不可以淺近看他。曰:聖人之言,自有近處,自有深遠處。如近處
怎生強要鑿,教深遠得?揚子曰:"聖人之言遠如天,賢人之言近如地。"頤與改之曰:
聖人之言,其遠如天,其近如地。
26、學者不泥文義者,又全背卻遠去。理會文義者,又滯泥不通。如子濯孺子爲將之事
,孟子只取其不背師之意,人須就上面理會事君之道如何也。又如萬章問舜完廩浚井事
,孟子只答他大意,人須要理會浚井如何出得來,完廩又怎生下得來。若此之學,徒費
心力。
27、凡觀書不可以相類泥其義。不爾,則字字相梗。當觀其文勢上下之意,如"充實之
謂美",與《詩》之"美"不同。
28、問:瑩中嘗愛文中子:"或問學易,子曰:終日乾乾可也。"此語最盡。文王所以聖
,亦只是個不已。先生曰:凡說經義,如只管節節推上去,可知是盡。夫"終日乾乾",
未盡得易。據此一句,只做得九三使。若謂乾乾是不已,不已又是道,漸漸推去,自然
是盡。只是理不如此。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言道之體如此,這裏須是自見得。張繹曰:此便是無
窮。先生曰:固是道無窮,然怎生一個無窮,便道了得他?
30、今人不會讀書。如"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
奚以爲?"須是未讀詩時,不達於政,不能專對。既讀詩後,便達於政,能專對四方,
始是讀詩。"人而不爲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須是未讀詩時如面牆,到讀了後便不面
牆,方是有驗。大抵讀書只此便是法。如讀《論語》,舊時未讀,是這個人,及讀了,
後來又只是這個人,便是不曾讀也。
31、凡看文字,如七年、一世、百年之事,皆當思其如何作爲,乃有益。
32、凡解經,不同無害,但緊要處不可不同爾。
33、淳處到,問爲學之方。先生曰:公要知爲學,須是讀書。書不必多看,要知其約。
多看而不知其約,書肆耳。頤緣少時讀書貪多,如今多忘了。須是將聖人言語玩味,入
心記著,然後力去行之,自有所得。
34、初學入德之門,無如《大學》,其他莫如《語》《孟》。
35、學者先須讀《論》《孟》。窮得《論》《孟》,自有要約處,以此觀他經甚省力。
《論》《孟》如丈尺衡量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見得長短輕重。
36、讀《論語》者,但將諸弟子問處,便作己問。將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
得。若能于《論》《孟》中深求玩味,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
37、凡看《語》《孟》,且須熟讀玩味,將聖人之言語切己,不可只作一場話說。人只
看得此二書切己,終身盡多也。
38、《論語》有讀了後全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
讀了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39、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爲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
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與聖人所以至聖人。而吾之所
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
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40、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爲?"
41、《論語》《孟子》只剩讀著,便自意足。學者須是玩味。若以語言解著,意便不足
。某始作此二書文字,既而思之,又似剩。只有寫先儒錯會處,卻待與整理過。
42、問:且將《語》《孟》緊要處看,如何?伊川曰:固是好,然若有得,終不浹洽。
蓋吾道非如釋氏,一見了便從空寂去。
43、"興於詩"者,吟詠性情,涵暢道德之中而歆動之,有"吾與點"之氣象。
44、謝顯道雲:明道先生善言詩,他又渾不曾章解句釋,但優遊玩味,吟哦上下,便使
人有得處。"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思之切矣。終曰:"百爾君
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歸於正也。
45、明道先生曰:學者不可以不看詩,看詩便使人長一格價。
46、"不以文害辭"。文,文字之文。舉一字則是文,成句是辭。詩爲解一字不行,卻遷
就他。如說"有周不顯",自是作文當如此。
47、看書須要見二帝三王之道。如二典,即求堯所以治民,舜所以事君。
48、中庸之書,是孔門傳授,成於子思、孟子。其書雖是雜記,更不分精粗,一袞說了
。今人語道,多說高,便遺卻卑。說本,便遺卻末。
49、伊川先生《易傳·序》曰:易,變異也,隨時變異以從道也。其爲書也廣大悉備,
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物之道也。聖人之憂患後世,
可謂至矣。去古雖遠,遺經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傳言,後學誦言而忘味。自秦而下,
蓋無傳矣。予生千載之後,悼斯文之湮晦,將俾後人沿流而求源,此傳所以作也。"易
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備於辭。推辭考卦,可以知變,象與占在其中矣。"君
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得于辭,不達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
於辭而能通其意者。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觀會通以
行其典禮",則辭無所不備。故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於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傳者
辭也,由辭以得意,則在乎人焉。
50、伊川先生答張閎中書曰:易傳未傳,自量精力未衰,尚覬有少進爾。來書雲:"易
之義,本起於數。"謂義起於數則非也。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易因象以明理
,由象以知數,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必欲窮象之隱微,盡數之毫忽,乃尋流逐末。
數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務也。
51、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也。
52、大畜初二,乾體剛健,而不足以進。四五陰柔而能止。時之盛衰,勢之強弱,學易
者所宜深識也。
53、諸卦二五,雖不當位,多以中爲美。三四雖當位,或以不中爲過。中常重于正也,
蓋中則不違於正,正不必中也。天下之理末善於中,於九二六五可見。
54、問:胡先生解九四作太子,恐不是卦義。先生雲:亦不妨,只看如何用,當儲貳則
做儲貳使。九四近君,便作儲貳,亦不害。但不要拘一。若執一事,則三百八十四卦,
只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便休了。
55、看易且要知時。凡六爻人人有用,聖人自有聖人用,賢人自有賢人用,衆人自有衆
人用,學者自有學者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無所不通。因問坤卦是臣之事,人君有
用處否,先生曰:是何無用?如"厚德載物",人君安可不用?
56、易中只是言反復往來上下。
57、作易自天地幽明,至於昆蟲草木微物。
58、今時人看易,皆不識得易是何物,只就上穿鑿。若念得不熟,與上添一德,亦不覺
多。就上減一德,亦不覺少。譬如不識此兀子,若減一隻腳,亦不知是少。若添一隻,
亦不知是多。若識,則自添減不得也。
59、遊定夫問伊川"陰陽不測之謂神",伊川曰:賢是疑了問?是揀難底問?
60、伊川以《易傳》示門人曰:只說得七分,後人更須自體究。
61、伊川先生《春秋傳·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類之才,起而君長之。治之而爭奪
息,導之而生養遂,教之而倫理明,然後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聖賢世
出,隨時有作。順乎風氣之宜,不先天以開人,各因時而立政。暨乎三王叠興,三重既
備,子醜寅之建正,忠質文之更尚,人道備矣,天運周矣。聖王既不復作,有天下者,
隨欲仿古之迹,亦私意妄爲而已。事之繆,秦至以建亥爲正;道之悖,漢專以智力持世
。豈複知先王之道也?夫子當周之末,以聖人不復作也,順天應時之治不復有也,於是
作《春秋》爲百王不易之大法。所謂"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著鬼神而
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先儒之傳曰:"遊夏不能贊一辭。"辭不待贊也,言
不能與於斯耳。斯道也,惟顔子嘗聞之矣。"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
舞。"此其准的也。後世以史視春秋,謂褒善貶惡而已。至於經世之大法,則不知也。
春秋大義數十,其義雖大,炳如日星,乃易見也。惟其微辭隱義,時措從宜者爲難知也
。或抑或縱,或與或奪,或進或退,或微或顯,而得乎義理之安,文質之中,寬猛之宜
,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權衡,揆道之模範也。夫觀百物然後識化工之神,聚衆材然後知
作室之用。於一事一義而欲窺聖人之用心,非上智不能也。故學《春秋》者,必優遊涵
泳,默識心通,然後能造其微也。後王知《春秋》之義,則雖德非禹湯,尚可以法三代
之治,自秦而下,其學不傳。予悼夫聖人之志不明於後世也,故作傳以明之。俾後之人
,通其文而求其義,得其意而法其用,則三代可複也。是傳也,雖未能極聖人之蘊奧,
庶幾學者得其門而入矣。
62、詩書載道之文,春秋聖人之用。詩書如藥方,春秋如用藥治病。聖人之用,全在此
書,所謂"不如載之行事,深切著明"者也。有重疊言者,如征伐盟會之類。蓋欲成書,
勢須如此。不可事事各求異義,但一字有異,或上下文異,則義須別。
63、《五經》之有《春秋》,猶法律之有斷例也。律令唯言其法,至於斷例,則始見其
法之用也。
64、學《春秋》亦善。一句是一事,是非便見於此。此亦窮理之要。然他經豈不可以窮
理?但他經論其義,《春秋》因其行事是非較著,故窮理爲要。嘗語學者,且先讀《論
語》《孟子》,更讀一經,然後看《春秋》。先識得個義理,方可看《春秋》。《春秋
》以何爲准?無如《中庸》。欲知《中庸》,無如"權",須是時而爲中。若以手足胼胝
,閉戶不出,二者之間取中,便不是中。若當手足胼胝,則於此爲中。當閉戶不出,則
於此爲中。權之爲言,秤錘之義也。何物爲權?義也,時也。只是說得到義,義以上更
難說,在人自看如何。
65、《春秋》傳爲按,經爲斷。
66、凡讀史不徒要記事迹,須要識其治亂安危興廢存亡之理。且如讀《高帝紀》,便須
識得漢家四百年終始治亂當如何。是亦學也。
67、先生每讀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敗,然後卻看。有不合處,又更精思。
其間多有幸而成,不幸而敗。今人只見成者便以爲是,敗者便以爲非。不知成者煞有不
是,敗者煞有是底。
68、讀史須見聖賢所存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69、元祐中,客有見伊川者,幾案間無他書,惟印行《唐鑒》一部。先生曰:近方見此
書,三代以後無此議論。
70、橫渠先生曰:序卦不可謂非聖人之緼。今欲安置一物,猶求審處,況聖人之于易?
其間雖無極至精義,大概皆有意思。觀聖人之書,須遍佈細密如是。大匠豈以一斧可知
哉!
71、天官之職,須襟懷洪大,方得看。蓋其規模至大,若不得此心,欲事事上致曲窮究
,湊合此心如是之大,必不能得也。釋氏錙銖天地,可謂至大,然不嘗爲大,則爲事不
得。若畀之一錢,則必亂矣。又曰:太宰之職難看。蓋無許大心胸包羅,記得此,複忘
彼。其混混天下之事,當如捕龍蛇搏虎豹,用心力看方可。其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職也
。
72、古人能知詩者惟孟子,爲其以意逆志也。夫詩人之志至平易,不必爲艱險求之。今
以艱險求詩,則已喪其本心,何由見詩人之志?
73、《尚書》難看,蓋難得胸臆如此之大。只欲解義,則無難也。
74、讀書少,則無由考校得精義。蓋書以維持此心,一時放下,則一時德性有懈。讀書
則此心常在,不讀書則終看義理不見。
75、書須成誦。精思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但貫通得大原後,書亦易
記。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新益,則學進矣。於不疑處有疑,
方是進矣。
76、《六經》須迴圈理會。義理盡無窮,待自家長得一格,則又見得別。
77、如《中庸》文字輩,直須句句理會過,使其言互相發明。
78、《春秋》之書,在古無有,乃仲尼自作。惟孟子能知之。非理明義精,殆未可學。
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說多鑿。
卷四·存養
1、或問:聖可學乎?濂溪先生曰:可。有要乎?曰:有。
請問焉,曰:一爲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
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幾乎!
2、伊川先生曰:陽始生甚微,安靜而後能長。故複之象曰:"先王以至日閉關。"
3、動息節宣,以養生也。飲食衣服,以養形也。威儀行義,以養德也。推己及物,以
養人也。
4、慎言語以養其德,皆飲食以養其體。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過於言語飲食也。
5、"震驚百里,不喪七鬯。"臨大震懼能安而不自失者,惟誠敬而已。此處震之道也。
6、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於欲也。欲牽於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
艮之背"。所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於所不見,則無欲以亂其心,而止
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謂忘我也,無我則止矣。不能無我,無可止之道。"
行其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見,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接
,內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於止爲無咎也。
7、明道先生曰:若不能存養,只是說話。
8、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
上達也。
9、李籲問: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無事時如何存養得熟?曰:古之人,耳之于
樂,目之於禮,左右起居,盤盂幾杖,有銘有戒,動息皆有所養。今皆廢此,獨有義理
之養心耳。但存此涵養意,久則自熟矣。"敬以直內",是涵養意。
10、呂與叔嘗言患思慮多,不能驅除。曰:此正如破屋中禦寇,東面一人來未逐得,西
面又一人至矣。左右前後,驅逐不暇,蓋其四面空疏,盜固易入,無緣作得主定。又如
虛器入水,水自然入。若以一器實之以水,置之水中,水何能入來?蓋中有主則實,實
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
11、邢和叔言吾曹常須愛養精力。精力稍不足則倦,所臨事皆勉強而無誠意。接賓客語
言尚可見,況臨大事乎!
12、明道先生曰:學者全體此心,學雖未盡,若事物之來,不可不應。但隨分限應之,
雖不中不遠矣。
13、"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元無二語。
14、伊川先生曰: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於其間,然後可以自
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心,終不足以達道。
15、明道先生曰:"思無邪","毋不敬",只此二句,循而行之,安得有差?有差者皆由
不敬不正也。
16、今學者敬而不見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亦是太以敬來做事得重。此"恭而無禮
則勞"也。恭者,私爲恭之恭也。禮者,非禮之禮,是自然底道理也。只恭而不爲自然
底道理,故不自在也。須是"恭而安"。今容貌必端,言語必正者,非是道獨善其身,要
人道如何。只是天理合如此。本無私意,只是個循理而已。
17、今志于義理而心不安樂者,何也?此則正是剩一個助之長。雖則心"操之則存,舍
之則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須且憑去,如此者只是德孤,"
德不孤,必有鄰"。到德盛後,自無窒礙,左右逢其原也。
18、敬而無失,便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敬不可謂中,但敬而無失,即所以中也。
19、司馬子微嘗作《坐忘論》,是所謂"坐馳"也。
20、伯淳昔在長安倉中間坐,見長廊柱,以意數之,已尚不疑,再數之不合,不免令人
一一聲言數之,乃與初數者無差。則知越著心把捉,越不定。
21、人心作主不定,正如一個翻車,流轉動搖,無須臾停。所感萬端,若不做一個主,
怎生奈何!張天祺昔嘗言自約數年,自上著床,便不得思量事。不思量事後,須強把他
這心來制縛。亦須寄寓在一個形象,皆非自然。君實自謂吾得術矣。只管念個中字,此
又爲中所系縛。且中亦何形象!有人胸中常若有兩人焉。欲爲善,如有惡以爲之間。欲
爲不善,又若有羞惡之心者。本無二人,此正交戰之驗也。持其志使氣不能亂,此大可
驗。要之,聖賢必不害心疾。
22、明道先生曰: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
23、伊川先生曰:聖人不記事,所以常記得。今人忘事,以其記事。不能記事,處事不
精,皆出於養之不完固。
24、明道先生在澶州日修橋,少一長梁,曾博求於民間。後因出入,見林木之佳者,必
起計度之心。因語以戒學者,心不可有一事。
25、伊川先生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今人主心不定,識心如寇賊而
不可制,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當知天下無一物是合少得者,不可惡也。
26、人只有一個天理,卻不能存得,更做甚人也!
27、人多思慮,不能自寧。只是做他心主不定。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於事。爲人君止
於仁之類。如舜之誅四凶。四凶已作惡,舜從而誅之,舜何與焉?人不止於事,只是攬
他事,不能使物各付物。物各付物,則是役物。爲五所役,則是役於物。"有五必有則"
,須是止於事。
28、不能動人,只是誠不至。於事厭倦,皆是無誠處。
29、靜後見萬物自然皆有春意。
30、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更須"心廣體胖",
"動容周旋中禮"自然。惟慎獨便是守之之法。
31、聖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於恭敬,則天地自位,萬
物自育。氣無不和,四靈何有不至?此"體信達順"之道。聰明睿智皆由是出,以此事天
饗地。
32、存養熟後,泰然行將去。
33、"不愧屋漏",則心安而體舒。
34、心要在腔子裏。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
35、人心常要活,則周流無窮而不滯於一隅。
36、明道先生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
37、"毋不敬",可以"對越上帝"。
38、敬勝百邪。
39、"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內,則便不直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則
直也。
40、涵養吾一。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自漢以來,儒者皆不識此意。此見聖人之
心,"純亦不已"也。純亦不已,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慎獨。
42、"不有躬,無攸利。"不立己,後雖向好事,猶爲化物,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己。己立
後,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
43、伊川先生曰:學者患心慮紛亂,不能寧靜,此則天下公病。學者只要立個心,此上
頭盡有商量。
44、"閑邪則誠自存",不是外面捉一個誠將來存著。今人外面役役于不善,於不善中尋
個善來存著,如此則豈有入善之理?只是閑邪則誠自存,故孟子言性善皆由內出。只爲
誠便存,閑邪更著甚工夫?但惟是動容貌,整思慮,則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主一
則既不之東,又不之西,如是則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則只是內。存此則
自然天理明。學者須是將"敬以直內"涵養此意,直內是本。
45、閑邪則固一矣。然主一則不消言閑邪。有以一爲難見,不可下工夫,如何?一者無
他,只是整齊嚴肅,則心便一。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幹。此意但涵養久之,則天理自然明
。
46、有言未感時知,何所寓?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更怎生尋
所寓?只是有操而已。操之之道,"敬以直內"也。
47、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
48、學者先務,固在心志,然有謂欲屏去聞見知思,則是"絕聖棄智"。有欲屏去思慮,
患其紛亂,則須坐禪入定。如明鑒在此,萬物畢照,是鑒之常,難爲使之不照。人心不
能不交感萬物,難爲使之不思慮。若欲免此,惟是心有主。如何爲主?敬而已矣。有主
則虛,虛謂邪不能入。無主則實,實謂物來奪之。大凡人心不可二用,用於一事,則他
事更不能入者,事爲之主也。事爲之主,尚無思慮紛擾之患。若主於敬,又焉有此患乎
?所謂敬者,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且欲涵泳主一之義,不一則二三矣
。至於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於屋漏",皆是敬之事也。
49、"嚴威儼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須自此入。
50、舜孳孳爲善。若未接物,如何爲善?只是主於敬,便是爲善也。以此觀之,聖人之
道,不是但默然無言。
51、問:人之燕居,形體怠惰,心不慢,可否?曰:安有箕踞而心不慢者?昔呂與叔六
月中來緱氏,閒居中某嘗窺之,必見其儼然危坐,可謂敦篤矣。心志須恭敬,但不可令
拘迫,拘迫則難久。
52、思慮雖多,果出於正,亦無害否?曰:且如在宗廟則主敬,朝廷主莊,軍旅主嚴,
此是也。如發不以時,紛然無度,雖正亦邪。
53、蘇季明問: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中,可否?曰:不可。既思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
之,又卻是思也。既思即是已發。才發便謂之和,不可謂之中也。
又問:呂學士言當求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如何?曰:若曰存養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
可,若言求中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不可。
又問:學者于喜怒哀樂發時,固當勉強裁抑。于未發之前當如何用功?曰:於喜怒哀樂
未發之前,更怎生求?只平日涵養便是。涵養久,則喜怒哀樂發自中節。
曰:當中之時,耳無聞,目無見否?曰:雖耳無聞,目無見,然見聞之理在始得。賢且
說靜時如何。
曰:謂之無物則不可,然自有知覺處。
曰:既有知覺,卻是動也,怎生言靜?人說複,其見天地之心,皆以謂至敬能見天地之
心,非也。複之卦下面一畫,便是動也。安得謂之靜?
或曰:莫是於動上求靜否?曰:固是。然最難。釋氏多言定,聖人便言止。如"爲人君
,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之類是也。《易》之艮言止之義,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人多不能止,蓋人萬物皆備,遇事時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互而出,才見得這事重,
便有這事出。若能物各付物,便自不出來也。
或曰:先生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下動字,下靜字?曰:謂之靜則可,然靜中須有物始
得。這裏便是難處。學者莫若且先理會得敬,能敬則知此矣。
或曰:敬何以用功?曰:莫若主一。
季明曰:昞嘗患思慮不定,或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誠之
本也。須是習,習能專一時便好。不拘思慮與應事,皆要求一。
54、人於夢寐間,亦可以蔔自家所學之深淺。如夢寐顛倒,即是心志不定,操存不固。
55、問:人心所系著之事果善,夜夢見之,莫不害否?曰:雖是善事,心亦是動。凡事
有朕兆入夢者卻無害,舍此皆是妄動。人心須要定,使他思時方思,乃是。今人都由心
。
曰:心誰使之?曰:以心使心則可。人心自由,便放去也。
56、持其志,無暴其氣,內外交相養也。
57、問:"出辭氣",莫是於言語上用功夫否?曰:須是養乎中,自然言語順理。若是慎
言語不妄發,此卻可著力。
58、先生謂繹曰:吾受氣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後完。今生七十二年矣,校其
筋骨,于盛年無損也。
繹曰:先生豈以受氣之薄,而厚爲保生耶?夫子默然曰:吾以忘生徇欲爲深恥。
59、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
60、伊川先生曰:致知在所養,養知莫過於"寡欲"二字。
61、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
62、明道先生曰:人有四百四病,皆不由自家。則是心須教由自家。
63、謝顯道從明道先生于扶溝,明道一日謂之曰:爾輩在此相從,只是學顥言語,故其
學心口不相應,盍若行之。
請問焉。曰:且靜坐。
伊川每見人靜坐,便歎其善學。
64、橫渠先生曰:始學之要,當知三月不違,與日月至焉,內外賓主之辨,使心意勉勉
循循而不能已。過此幾非在我者。
65、心清時少,亂時常多。其清時視明聽聰,四體不待羈束而自然恭謹。其亂時反是。
如此何也?蓋用心未熟,客慮多而常心少也。習俗之心未去,而實心未完也。人又要得
剛,太柔則入於不立。亦有人生無喜怒者,則又要得剛,剛則守得定不回,進道勇敢。
載則比他人自是勇處多。
66、戲謔不惟害事,志亦爲氣所流。不戲謔亦是持氣之一端。
67、正心之始,當以己心爲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如此一二年守得牢固,則自然
心正矣。
68、定然後始有光明。若常移易不定,何求光明?《易》大抵以艮爲止,止乃光明。故
《大學》定而至於能慮,人心多則無由光明。
69、"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學者必時其動靜,則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今人從學
之久,不見進長,正以莫識動靜。見他人擾擾非關己事,而所修亦廢。由聖學觀之,冥
冥悠悠,以是終身,謂之光明可乎?
70、敦篤虛靜者,仁之本。不輕妄,則是敦厚也。無所系閡昏塞,則是虛靜也。此難以
頓悟。苟知之,須久於道實體之,方知其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卷五·克己
1、濂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
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旨深哉!吉凶悔吝生乎動。噫!吉一而已。動可不慎乎?
2、濂溪先生曰: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予謂養心不止於寡而存耳。蓋寡焉以至
於無,無則誠立明通。誠立,賢也;明通,聖也。
3、伊川先生曰:顔淵問克己複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
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顔淵事斯語,所以
進于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視箴》曰:"心兮本虛,
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爲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于外,以安其內。克己複
禮,久而誠矣。"《聽箴》曰:"人有秉彜,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
,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安,
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
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厲行
,守之於爲。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4、複之初九曰:"不遠複無祗悔,元吉。"傳曰:陽,君子之道。故複爲反善之義。初
,複之最先者也。是不遠而複也。失而後有複,不失則何複之有?惟失之不遠而複,則
不至於悔,大善而吉也。顔子無形顯之過,夫子謂其庶幾乃無祗悔也。過既未形而改,
何悔之有?既未能不勉而中,所欲不逾矩,是有過也。然其明而剛,故一有不善,未嘗
不知,既知,未嘗不遽改,故不至於悔,乃不遠複也。學問之道無他也,惟其知不善,
則速蓋以從善而已。
5、晉之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傳曰:人之自治,剛極則守
道愈固,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于厲,而吉且無咎也。嚴厲非
安和之道,而于自治則有功也。雖自治用功,然非中和之德。故於貞正之道爲可吝也。
6、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天下之害,無不由未之勝也。峻宇雕牆,
本於宮室。酒池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刑罰。窮兵黷武,本於征討。凡人欲
之過者,皆本於奉養。其流之遠,則爲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於未者,
人欲也。損之義,損人欲以複天理而已。
7、夬九五曰:"莧陸,夬夬,中行無咎。"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傳曰:夫
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正之道,而充實光輝。若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決之,雖行於
外,不失其中正之義,可以無咎。然于中道未得爲光大也。蓋人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
。夫子于此,示人之意深矣。
8、方說而止,節之義也。
9、節之九二,不正之節也。以剛中正爲節。如懲忿窒欲損過抑有餘是也。不正之節,
如嗇節於用,懦節於行是也。
10、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不行焉,斯亦難能也。謂之仁則未
可也。此原憲之問,夫子答以知其爲難。而不知其爲仁。此聖人開示之深也。
11、明道先生曰:義理與客氣常相勝,只看消長分數多少,爲君子小人之別。義理所得
漸多,則自然知得客氣消散得漸少。消盡者是大賢。
12、或謂人莫不知和柔寬緩,然臨事則反至於暴厲。曰:只是志不勝氣,氣反動其心也
。
13、人不能祛思慮,只是吝。吝故無浩然之氣。
14、制怒爲難,制懼亦難。克己可以制怒,明理可以制懼。
15、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溫潤之物,若將兩塊玉來相磨,必磨不成。
須是得他個粗礪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與小人處,爲小人侵陵,則修省畏避,動心
忍性,增益豫防。如此便道理出來。
16、目畏尖物。此事不得放過,便與克下。室中率置尖物,須以理勝他。尖必不刺人也
,何畏之有?
17、明道先生曰:責上責下,而中自恕己,豈可任職分?
18、"舍己從人",最爲難事。己者,我之所有,雖痛舍之,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
也。
19、九德最好。
20、"饑食渴飲,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廢天職。
21、獵自謂今無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複如前矣
。後十二年因見,果知未也。
卷一·道體
1
濂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極複動。一動一靜,互
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
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行。無極之真,
二五之真,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
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
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
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大哉易
也,斯其至矣!
2
濂溪曰:誠無爲,幾善惡。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
謂聖,複焉執焉之謂賢。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3
伊川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
4
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惟觀其所見何如耳。
5
乾,天也。天者,乾之形體;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無息之謂乾。夫天,專
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也。分而言之,則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以功用謂
之鬼神,以妙用謂之神,以性情謂之乾。
6
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
7
天所賦爲命,物所受爲性。
8
鬼神者,造化之迹也。
9
剝之爲卦,諸陽消剝已盡,獨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碩大之果,不見食,將有複生之理。
上九亦變,則純陰矣。然陽無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無間可容息也。聖人發明此
理,以見陽與君子之道,不可亡也。或曰:"剝盡則爲純坤,豈複有陽乎?"曰:以卦配
月,則坤當十月。以氣消息言,則陽剝爲坤,陽來爲複,陽未嘗盡也。剝盡於上,則複
生於下矣。故十月謂之陽月,恐疑其無陽也。陰亦然。聖人不言耳。
10
一陽複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靜爲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
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12
有感必有應。凡有動皆爲感,感則必有應。所應複爲感,所感複有應,所以不已也。感
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觀之可也。
13
天下之理,終而複始,所以恒而不窮。恒,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恒矣。惟隨時變
異,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4
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語其性則皆善也,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
愚有二焉,自暴也,自棄也。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
進。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以不爲,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
謂下愚也。然天下自棄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強戾而才力有過人者,商辛是也。
聖人以其自絕於善,謂之下愚。然考其歸,則誠愚也。
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雖絕於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則與人同也。惟其有與
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15
在物爲理,處物爲義。
16、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7、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
18、明道先生曰:天地生物,各無不足之理。常思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有多少不盡
分處。
19
"忠信所以進德"、"終日乾乾"。君子當終日"對越在天"也。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其命於人則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
道則謂之教。孟子去其中又發揮出浩然之氣,可謂盡矣。故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
右"。大小大事而只曰"誠之不可掩如此"。夫徹上徹下,不過如此。"形而上爲道,形而
下爲器。"須著如此說,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與後,己與人。
20
醫書言手足痿痹爲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爲己
,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
濟衆,乃聖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
謂仁之方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21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
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生之
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凡說人性,只是說"繼之者
善也"。孟子言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
至海終無所汙,此何煩人力之爲也?有流而未遠固已漸濁,有出而甚遠方有所濁。有濁
之多者,有濁之少者。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爲水也。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
之功。故用力敏勇則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也。不是將清
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
爲兩物相對,各自出來。此理,天命也。順而循之,則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則
教也。自天命以至於教,我無加損焉。此"舜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
22、觀天地生物氣象。
23、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可謂仁也。
24、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25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
之蹈之也。
26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間,亭亭當當,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則不是。惟"敬而無失"最
盡。
27、伊川先生曰:公則一,私則萬殊。"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
28、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爲兩斷事。"灑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29
楊子拔一毛不爲,墨子又摩頂放踵爲之,此皆是不得中。至如子莫執中,欲執此二者之
中,不知怎麽執得? 識得則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個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安排著
則不中矣。
30
問時中如何?曰:中字最難識,須是默識心通。且試言一廳,則中央爲中。一家則廳中
非中而堂爲中。言一國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爲中。推此類可見矣。如"三過其門不入",在
禹稷之世爲中,若"居陋巷",則非中也。"居陋巷"在顔子之時爲中,若"三過其門不入"
,則非也。
31、無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
32
沖漠無朕,萬象森然已具。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葉,皆
是一貫。不可道上面一段事,無形無兆卻待人旋安排,引入來教入途轍。既是途轍,卻
只是一個途轍。
33
近取諸身,百理皆具。屈伸往來之義,只於鼻息之間見之。屈伸往來,只是理不必將既
屈之氣,複爲方伸之氣。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複卦言"七日來複",其間元不斷續,
陽已複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終。
34、明道先生曰:天地之間,只有一個感與應而已,更有甚事?
35
問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諸公自思之。將聖賢所言仁處類聚觀之,體認出來。孟子曰:
"惻隱之心,仁也。"後人遂以愛爲仁。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專以愛爲仁?孟子言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則不可便謂之仁。退之言:"博愛之謂仁。"非
也。仁者固博愛,然便以博愛爲仁則不可。
36、問仁與心何異?曰: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發處,乃情也。
37
義訓宜,禮訓別,仁當何訓?說者謂訓覺、訓人,皆非也。當合孔孟言仁處,大概研窮
之,二三歲得之未晚也。
38
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樂未發,何嘗不善?發而中節,則
無往而不善。凡言善惡,皆先善而後惡。言吉凶,皆先吉而後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後
非。
39
問心有善惡否?曰:在天爲命,在物爲理,在人爲性,主於身爲心,其實一也。心本善
,發於思慮則有善有不善。若既發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譬如水,只可謂之水。至
如流而爲派,或行於東或行於西,卻謂之流也。
40、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清則才清,氣濁則才濁。才則有善有不善,性則無不善。
41、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者也。故四端不言信。
42、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
43
橫渠先生曰:氣塊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此虛實動靜之機,陰陽剛柔之始。浮
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陰之濁。其感遇聚結爲風雨,爲霜雪。萬品之流行,山川之融
結,糟粕煨燼,無非教也。
44、遊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迴圈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
。
45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而無不在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
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無一物之不體也。
46、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
47
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氣日反而遊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
,以其歸也。
48
性者,萬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爲能盡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
愛必兼愛,成不獨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順吾理者,則亦未如之何矣。
49
一故神。譬之人身,四體皆一物,故觸之而無不覺,不待心使至此而後覺也。此所謂"
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
50、心,統性情者也。
51
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開塞,所以有人物之別。由蔽有厚薄,故有知愚之別。塞者牢
不可開,厚者可以開而開之也難,薄者開之也易,開則達于天道與聖人。
卷二·爲學
1
濂溪先生曰: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伊尹、顔淵,大賢也。伊尹恥其君不爲堯舜,
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顔淵"不遷怒,不貳過","三月不違仁"。志伊尹之所志,學
顔子之所學,過則聖,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
2、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爲德行,行之爲事業。彼以文辭而已者陋?矣!
3
或問:"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顔子爲好學。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
然則顔子所獨好者,何學也?"伊川先生曰:"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聖人可學而至與?"曰:"然。"
"學之道如何?"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爲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
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
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
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其性而亡之。然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
,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誠之之道,在乎通道篤。通道篤則行之果,行
之果則守之固。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出處語默必於是。
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故顔子所事,則曰:'非
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尼稱之,則曰:'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
失之矣。'又曰:'不遷怒,不貳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複行也。'此其好之
篤,學之道也。然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顔子則必思而得,必勉而後中。其與
聖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
矣。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爲學之道遂失。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
聞強記巧文麗辭爲工,榮華其言,鮮有至於道者。則今之學與顔子所好異矣。"
4、橫渠先生問于明道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動,猶累於外物,何如?
明道先生曰: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爲外,牽己而從
之,是以己性爲有內外也。且以性爲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爲在內?是有意於
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爲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
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 莫若廓然而大公,
物來而順應。《易》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苟規規於外誘之除,將
見滅於東而生於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人之情各有所蔽,
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爲爲應迹,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爲
自然。今以惡外物之心,而求照無物之地,是反鑒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
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孟氏亦曰:"所惡于智者,爲其鑿也。"與其非外而是內
,不若內外之兩忘也,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爲累哉
?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系於心,而系於
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於物哉?烏得以從外者爲非,而更求在內者爲是也?今以自私用
智之喜怒,而視聖人喜怒之正爲如何哉?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爲甚。第能于怒
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
5
伊川先生答朱長文書曰:聖賢之言不得已也。蓋有是言則是理明,無是言則天性之理有
闕焉。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制則生人之道有不足矣。聖賢之言,雖欲已,得乎?然
其包涵盡天下之理,亦甚約也。後之人始執卷則以文章爲先,平生所爲動多於聖人。然
有之無所補,無之靡所闕,乃無用之贅言也。不止贅而已,既不得其要,則離真失正,
反害於道必矣。來書所謂欲使後人見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夫子疾沒世而名
不稱焉者,疾沒身無善可稱雲爾,非謂疾無名也。名者可以厲中人,君子所存,非所汲
汲。
6
內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後至
之,知之在先,故可與幾。所謂"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知終,終之力行也。既知所終
,則力進而終之。守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謂"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此學之始終也
。
7
君子主敬以直所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直內,義形而外方。義形於外,非在外也。
敬義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無所用而不周,無所施而不利,孰爲
疑乎?
8
動以天爲無妄,動以人欲則妄矣。無妄之意大矣哉!雖無邪心,苟不合正理,則妄也,
乃邪心也。既已無妄,不宜有往,往則妄也。故無妄之彖曰:"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
往。"
9
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考迹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
得之,以蓄成其德。
10
鹹之象曰:"君子以虛受人。"傳曰:"中無私主,則無感不通。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
之,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其九四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傳曰
:"感者,人之動也。故鹹皆就人身取象,四當心位而不言鹹其心,感乃心也。感之道
無所不通。有所私系,則害於感通,所謂悔也。聖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暘無不通無
不應者,亦貞而已矣。貞者,虛中無我之謂也。若往來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則心
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所不及者不能感也。以有系之私心,既主於一隅一事,豈能廓
然無所不通乎?"
11
君子之遇艱阻,必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則改之,無歉於心則加勉,乃自
修其德也。
12、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則明無所用。
13
習,重習也。時複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以善及人而信從者衆,故可樂也。雖樂於
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14、古之學者爲己,欲得之於己也。今之學者爲人,欲見之於人也。
15
伊川先生謂方道輔曰:聖人之道,坦如大路,學者病不得其門耳。得其門,無遠之不到
也。求入其門,不由於經乎?今之治經者亦衆矣,然而買匵還珠之蔽,人人皆是。經所
以載道也,誦其言辭,解其訓詁,而不及道,乃無用之糟粕耳。覬足下由經以求道,勉
之又勉,異日見卓爾有立於前,然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自止矣。
16
明道先生曰:修辭立其誠,不可不子細理會。言能修省言辭,便是要立誠。若只是修飾
言辭爲心,只是爲僞也。若修其言辭,正爲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內,義
以方外"之實事。道之浩浩,何處下手?惟立誠才有可居之處。有可居之處,則可以修
業也。終日乾乾,大小大事,卻只是忠信所以進德,爲實下手處。修辭立其誠,爲實修
業處。
17
伊川先生曰:志道懇切,固是誠意。若迫切不中理,則反爲不誠。蓋實理中自有緩急,
不容如是之迫。觀天地之化乃可知。
18
孟子才高,學之無可依據。學者當學顔子,入聖人爲近,有用力之處。又曰:學者要學
得不錯,須是學顔子。
19
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誠心。其文章雖不中,不遠矣。所守不約,泛
濫無功。
20、學者識得仁體,實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如求經義,皆栽培之意。
21、昔受學于周茂叔,每令尋顔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
22、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
23、朋友講習,更莫如"相觀而善"工夫多。
24、須是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爲九層之台,須大做腳始得。
25、明道先生曰:自"舜發於畎畝之中",至"百里奚舉於市"。若要熟,也須從這裏過。
26、參也,竟以魯得之。
27、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爲"玩物喪志"。
28、禮樂只在進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
29、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則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有所不爲。有分毫私,便不是王者事。
30、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二之則不是。
31、論學便要明理,論治便須識體。
32、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故聖人與之。
33、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可立趨向也。趨向既正,所造淺深,則由勉與不勉也。
34、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自此。
35、懈意一生,便是自棄自暴。
36、不學便老而衰。
37、人之學不進,只是不勇。
38、學者爲氣所勝,習所奪,只可責志。
39、內重則可以勝外之輕,得深則可以見誘之小。
40、董仲舒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孫思邈曰:"膽欲大而心欲
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41、大抵學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佈置者,皆非自得也。
42、視聽思慮動作,皆天也。人但於其中要識得真與妄爾。
43
明道先生曰:學只要鞭辟近裏,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言忠信
,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
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
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持養,及其至則一也。
44
"忠信所以進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乾道也。"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者,坤道
也。
45、凡人才學,便須知著力處。既學,便須知得力處。
46
有人治園圃,役知力甚勞。先生曰:蠱之象:"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之事,惟有此二
者,餘無他焉。二者爲己爲人之道也。
4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學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徹上徹
下之道。
48、弘而不毅,則難立。毅而不弘,則無以居之。
49
伊川先生曰: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次序。今之學者,卻只做一場話說,務高而
已。常愛杜元凱語:"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爲得也。"今
之學者,往往以遊夏爲小,不足學。然遊夏一言一事,卻總是實。後之學者好高,如人
遊心於千里之外,然自身卻只在此。
50、修養之所以引年,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於聖賢,皆工夫到這裏則有此應
。
51、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則自忠恕,其致則公平。
52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將公便喚做仁。公而以人體之故爲
仁。只爲公則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也。
53
今之爲學者,如登山麓。方其迤邐,莫不闊步,及到峻處便止。須是要剛決果敢以進。
54
人謂要力行,亦只是淺近語。人既能知,見一切事皆所當爲,不必待著意。才著意便是
有個私心。這一點意氣,能得幾時了?
55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個學,是終身事。果能顛沛造次必於是
,豈有不得道理?
56
古之學者一,今之學者三,異端不與焉。一曰文章之學,二曰訓詁之學,三曰儒者之學
。欲趨道,舍儒者之學不可。
57
問: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爲文不專意則不工,若專意則志局於此,又安能與天地
同其大也?《書》曰:"玩物喪志。"爲文亦玩物也。呂與叔有詩雲:"學如元凱方成
,文似相如殆類俳。獨立孔門無一事,只輸顔氏得心齋。"此詩甚好。古之學者,惟務
養情性,其他則不學。今爲文者,專務章句悅人耳目。既務悅人,非俳優而何?
曰:古學者爲文否?曰:人見《六經》,便以謂聖人亦作文,不知聖人亦攄發胸中所蘊
,自成文耳,所謂"有德者必有言"也。
曰:遊夏稱文學,何也?曰:遊夏亦何嘗秉筆學爲詞章也?且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豈詞章之文也?
58、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59
莫說道將第一等讓與別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說,便是自棄。雖與不能居仁由義者差
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學便以道爲志,言人便以聖爲志。
60
問:"必有事焉",當用敬否?曰:敬是涵養一事。"必有事焉",須用集義。只知用敬,
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
又問:義莫是中理否?曰:中理在事,義在心。
61
問:敬、義何別?曰:敬只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有非。順理而行,是爲義也。若只
守一個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且如欲爲孝,不成只守著一個孝字?須是知所以
爲孝之道,所以侍奉當如何,溫凊當如何,然後能盡孝道也。
62
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則是僞也。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爲名與爲
利,清濁雖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
63、"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只是無纖毫私意。有少私意便是不仁。
64、"仁者先難而後獲。"有爲而作,皆先獲也。古人惟知爲仁而已,今人皆先獲也。
65
有求爲聖人之志,然後可與共學。學而善思,然後可與適道。思而有所得,則可與立。
立而化之,則可與權。
66、古之學者爲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爲物,其終至於喪己。
67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進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惟聖人之
道,無所進退,以其所造者極也。
68、明道先生曰:行靜者可以爲學。
69、弘而不毅則無規矩,毅而不弘則隘陋。
70、知性善以忠信爲本,此"先立其大者"。
71、伊川先生曰:人安重則學堅固。
7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73、張思叔請問,其論或太高,伊川不答。良久,曰:累高必自下。
74、明道先生曰:人之爲學,忌先立標準。若迴圈不已,自有所至矣。
75、尹彥明見伊川後,半年方得《大學》、《西銘》看。
76、有人說無心。伊川曰:無心便不是,只當雲無私心。
77
謝顯道見伊川,伊川曰:近日事如何?對曰:"天下何思何慮?"伊川曰:是則是有此理
,賢卻發得太早。在伊川直是會鍛煉得人,說了又道:恰好著工夫也。
78
謝顯道雲:昔伯淳教誨,只管著他言語。伯淳曰:與賢說話,卻似扶醉漢。救得一邊,
倒了一邊。只怕人執著一邊。
79、橫渠先生曰:"精義入神。"事豫吾內,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
吾內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至,非思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80、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81、德不勝氣,性命於氣。德勝其氣,性命於德。窮理盡性,則性天德,命天理。氣之
不可一變者獨死生修夭而已。
82、莫非天也。陽明勝則德性用,陰濁勝則物欲行。"領惡而全好"者,其必由學乎!
83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爲有外。世人之心,止於見聞之狹。聖人盡
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
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84
仲尼絕四,自始學至成德,竭兩端之教也。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
,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爲不相似矣。
85、上達反天理,下達徇人欲者歟!
86
知崇,天也,形而上也。通晝夜而知,其知崇矣。知及之而不以禮性之,非己有也。故
知禮成性而道義出,如天地位而易行。
87、困之進人也,爲德辨,爲感速。孟子謂"人有德慧術智者,常存乎疢疾",以此。
88、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爲,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
89
橫渠先生作《訂頑》曰: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
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
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
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于時保之,予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
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
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爲無忝,存心養性爲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
封人之賜類。不弛勞而厎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
,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
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又作《砭愚》曰:戲言出於思也,戲動作於謀也。發於聲,見乎四支,謂非己心,不明
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誠也。失于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
,自誣也。欲他人己從,誣人也。或謂出於心者,歸咎爲己戲。失於思者,自誣爲己誠
。不知戒其出汝者,歸咎其不出汝者。長傲且遂非,不智孰甚焉!
90
將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學,德乃進而不固矣。忠信進德,惟尚友而急賢。欲
勝己者親,無如改過之不吝。
91
橫渠先生謂范巽之曰:吾輩不及古人,病源何在?巽之請問,先生曰:此非難悟。設此
語者,蓋欲學者存意之不忘,庶遊心浸熟,有一日脫然如大寐之得醒耳。
92
未知立心,惡思多之致疑。既知所立,惡講治之不精。講治之思,莫非術內。雖勤而何
厭!所以急於可欲者,求立吾心於不疑之地。然後若決江河以利吾往。"遜此志,務時
敏,厥修乃來。"雖仲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求之。今持不逮之資,而欲徐徐以聽其自
適,非所聞也。
93、明善爲本。固執之乃立,擴充之乃大,易視之則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94
今且只將尊德性而道問學爲心,日自求于問學者有所背否?於德性有所懈否?此義亦是
博文約禮,下學上達。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長?每日須求多少爲益。知所亡,改得少
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讀書求義理。編書須理會有所歸著,勿徒寫過。又多識前言往行
。此問學上益也。勿使有俄頃間度。逐日似此,三年,庶幾有進。
95、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道,爲去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96
載所以使學者先學禮者,只爲學禮則便除去了世俗一副當。習熟纏繞,譬之延蔓之物,
解纏繞即上去。苟能除去了一副當,世習便自然脫灑也。又學禮則可以守得定。
97
須放心寬快,公平以求之,乃可見道。況德性自廣大。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豈淺心可得?
98
人多以老成則不肯下問,故終身不知。又爲人以道義先覺處之,不可複謂有所不知,故
亦不肯下問。從不肯問,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寧終身不知。
99
多聞不足以盡天下之故。苟以多聞而待天下之變,則道足以酬其所嘗知。若劫之不測,
則遂窮矣。
100、爲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不爾,皆爲人之弊,卒無所發明,不得見聖人之奧
。
101、文要密察,心要洪放。
102、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實作。既實作則須有疑。必有不行處,是疑也。
103、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104、人雖有功,不及於學,心亦不宜忘。心苟不忘,則雖接人事即是實行,莫非道也
。心若忘之,則終身由之,則是俗事。
105、合內外,平物我,此見道之大端。
106
既學而先有以功業爲意者,於學便相害。既有意,必穿鑿創意作起事端也。德未成而先
以功業爲事,是代大匠斫,希不傷手也。
107
竊嘗病孔孟既沒,諸儒囂然,不知反約窮源,勇於苟作。持不逮之資,而急知後世。明
者一覽,如見肺肝然。多見其不知量也。方且創艾其弊,默養吾誠。顧所患日力不足,
而未果他爲也。
108、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可輕議。若驟然語變,則知操術已不正
。
109
凡事蔽蓋不見底,只是不求益。有人不肯言其道義,所得所至不得見底。又非於"無言
無所不說"。
110、耳目役於外。攬外事者,其實是自墮,不肯自治。只言短長,不能反躬者也。
111
學者大小不宜志小氣輕。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氣輕則以未知爲已知,未學爲已
學。
卷三·致知
1、伊川先生答朱長文書曰:心通乎道,然後能辨是非,如持權衡以較輕重,孟子所謂"
知言"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較古人之是非,猶不持權衡而酌輕重。竭其目力,勞其心
智,雖使時中,亦古人所謂"億則屢中",君子不貴也。
2、伊川先生答門人曰:孔孟之門,豈皆賢人,固多衆人。以衆人觀聖賢,弗識者多矣
!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師,是故求而後得。今諸君於頤言才不合則置不復思,所以終異
也。不可便放下,更且思之,致知之方也。
3、伊川先生答橫渠先生曰:所論大概,有苦心極力之象,而無寬裕溫厚之氣。非明睿
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屢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時有之。更願完養思慮,涵泳義理,
他日自當條暢。
4、欲知得與不得,於心氣上驗之。思慮有得,心氣勞耗者,實未得也,強揣度耳。嘗
有人言,比因學道,思慮心虛曰:人之血氣,固有虛實。疾病之來,聖賢所不免。然未
聞自古聖賢,因學而致心疾者。
5、今日雜信鬼怪異說者,只是不先燭理。若于事上一一理會,則有甚盡期。須只于學
上理會。
6、學原於思。
7、所謂"日月至焉",與久而不息者,所見規模雖略相似,其意味氣象迥別。須潛心默
識,玩索久之,庶幾自得。學者不學聖人則已,欲學之,須熟玩味聖人之氣象,不可只
于名上理會。如此只是講論文字。
8、問:忠信進德之事,固可勉強,然致知甚難。伊川先生曰:學者固當勉強,然須是
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覰卻堯,學他行事。無堯許多聰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動容周旋
中禮?如子所言,是篤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未致知,便欲誠意,是躐等也。勉強
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燭理明,自然樂循理。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順理事,本亦不難
,但爲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難也。知有多少般數,煞有深淺。學者須是真知,才知
得是,便泰然行將去也。某年二十時,解釋經義,與今無異,然思今日覺得意味與少時
自別。
9、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
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皆窮理也。
或問:格物須物物格之,還只格一物而萬理皆知?曰:怎得便會貫通?若只格一物便通
衆理,雖顔子亦不敢如此道。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
有貫通處。
10、思曰睿,思慮久後,睿自然生。若於一事上思未得,且別換一事思之不可專守著這
一事。蓋人之知識,於這裏蔽著,雖強思亦不通也。
11、問:人有志於學,然知識蔽固,力量不至,則如之何?曰:只是致知,若知識明,
則力量自進。
12、問:觀物察己,還因見物反求諸身否?曰:不必如此說。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曉
此,此合內外之道也。
又問:致知先求諸四端,如何?曰:求之性情,固是切於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須是
察。
13、"思曰睿,睿作聖。"致思如掘井,初有渾水,久後稍引動得清者出來。人思慮始皆
溷濁,久自明快。
14、問:如何是近思?曰:以類而推。
15、學者先要會疑。
16、橫渠先生答范巽之曰:所訪物怪神奸,此非難語,顧語未必信耳。孟子所論"知性
知天",學至於知天,則物所從出,當源源自見。知所從出,則物之當有當無,莫不心
諭,亦不待語而後知。諸公所論,但守之不失,不爲異端所劫,進進不已,則物怪不須
辨,異端不必攻,不逾期年,吾道勝矣!若欲委之無窮,付之以不可知,則學爲疑擾,
知爲物昏。交來無間,卒無以自存,而溺於怪妄必矣。
17、子貢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既言夫子之言,則是居常語之矣。聖門
學者"以仁爲己任",不以苟知爲得,必以了悟爲聞,因有是說。
18、義理之學,亦須深沈方有造,非淺易輕浮之可得也。
19、學不能推究事理,只是心粗。至如顔子未至於聖人處,猶是心粗。
20、博學于文者,只要得"習坎心亨"。蓋人經歷險阻艱難,然後其心亨通。
21、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心中有所開,即便劄記,不思則還塞之矣。更
須得朋友之助。一日間朋友論著,則一日間意思差別。須日日如此講論,久則自覺進也
。
22、凡致思到說不得處,始復審思明辨,乃爲善學也。若告子則到說不得處遂已,更不
復求。
23、伊川先生曰:凡看文字,先須曉其文義,然後可求其意。未有文義不曉而見意者也
。
24、學者要自得。《六經》浩眇,乍來難盡曉。且見得路徑後,各自立得一個門庭,
歸而求之可矣。
25、凡解文字,但易其心,自見理。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條平坦底道路。《詩》曰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此之謂也。
或曰:聖人之言,恐不可以淺近看他。曰:聖人之言,自有近處,自有深遠處。如近處
怎生強要鑿,教深遠得?揚子曰:"聖人之言遠如天,賢人之言近如地。"頤與改之曰:
聖人之言,其遠如天,其近如地。
26、學者不泥文義者,又全背卻遠去。理會文義者,又滯泥不通。如子濯孺子爲將之事
,孟子只取其不背師之意,人須就上面理會事君之道如何也。又如萬章問舜完廩浚井事
,孟子只答他大意,人須要理會浚井如何出得來,完廩又怎生下得來。若此之學,徒費
心力。
27、凡觀書不可以相類泥其義。不爾,則字字相梗。當觀其文勢上下之意,如"充實之
謂美",與《詩》之"美"不同。
28、問:瑩中嘗愛文中子:"或問學易,子曰:終日乾乾可也。"此語最盡。文王所以聖
,亦只是個不已。先生曰:凡說經義,如只管節節推上去,可知是盡。夫"終日乾乾",
未盡得易。據此一句,只做得九三使。若謂乾乾是不已,不已又是道,漸漸推去,自然
是盡。只是理不如此。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言道之體如此,這裏須是自見得。張繹曰:此便是無
窮。先生曰:固是道無窮,然怎生一個無窮,便道了得他?
30、今人不會讀書。如"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
奚以爲?"須是未讀詩時,不達於政,不能專對。既讀詩後,便達於政,能專對四方,
始是讀詩。"人而不爲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須是未讀詩時如面牆,到讀了後便不面
牆,方是有驗。大抵讀書只此便是法。如讀《論語》,舊時未讀,是這個人,及讀了,
後來又只是這個人,便是不曾讀也。
31、凡看文字,如七年、一世、百年之事,皆當思其如何作爲,乃有益。
32、凡解經,不同無害,但緊要處不可不同爾。
33、淳處到,問爲學之方。先生曰:公要知爲學,須是讀書。書不必多看,要知其約。
多看而不知其約,書肆耳。頤緣少時讀書貪多,如今多忘了。須是將聖人言語玩味,入
心記著,然後力去行之,自有所得。
34、初學入德之門,無如《大學》,其他莫如《語》《孟》。
35、學者先須讀《論》《孟》。窮得《論》《孟》,自有要約處,以此觀他經甚省力。
《論》《孟》如丈尺衡量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見得長短輕重。
36、讀《論語》者,但將諸弟子問處,便作己問。將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
得。若能于《論》《孟》中深求玩味,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
37、凡看《語》《孟》,且須熟讀玩味,將聖人之言語切己,不可只作一場話說。人只
看得此二書切己,終身盡多也。
38、《論語》有讀了後全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
讀了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39、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爲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
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與聖人所以至聖人。而吾之所
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
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40、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爲?"
41、《論語》《孟子》只剩讀著,便自意足。學者須是玩味。若以語言解著,意便不足
。某始作此二書文字,既而思之,又似剩。只有寫先儒錯會處,卻待與整理過。
42、問:且將《語》《孟》緊要處看,如何?伊川曰:固是好,然若有得,終不浹洽。
蓋吾道非如釋氏,一見了便從空寂去。
43、"興於詩"者,吟詠性情,涵暢道德之中而歆動之,有"吾與點"之氣象。
44、謝顯道雲:明道先生善言詩,他又渾不曾章解句釋,但優遊玩味,吟哦上下,便使
人有得處。"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思之切矣。終曰:"百爾君
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歸於正也。
45、明道先生曰:學者不可以不看詩,看詩便使人長一格價。
46、"不以文害辭"。文,文字之文。舉一字則是文,成句是辭。詩爲解一字不行,卻遷
就他。如說"有周不顯",自是作文當如此。
47、看書須要見二帝三王之道。如二典,即求堯所以治民,舜所以事君。
48、中庸之書,是孔門傳授,成於子思、孟子。其書雖是雜記,更不分精粗,一袞說了
。今人語道,多說高,便遺卻卑。說本,便遺卻末。
49、伊川先生《易傳·序》曰:易,變異也,隨時變異以從道也。其爲書也廣大悉備,
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物之道也。聖人之憂患後世,
可謂至矣。去古雖遠,遺經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傳言,後學誦言而忘味。自秦而下,
蓋無傳矣。予生千載之後,悼斯文之湮晦,將俾後人沿流而求源,此傳所以作也。"易
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備於辭。推辭考卦,可以知變,象與占在其中矣。"君
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得于辭,不達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
於辭而能通其意者。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觀會通以
行其典禮",則辭無所不備。故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於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傳者
辭也,由辭以得意,則在乎人焉。
50、伊川先生答張閎中書曰:易傳未傳,自量精力未衰,尚覬有少進爾。來書雲:"易
之義,本起於數。"謂義起於數則非也。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易因象以明理
,由象以知數,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必欲窮象之隱微,盡數之毫忽,乃尋流逐末。
數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務也。
51、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也。
52、大畜初二,乾體剛健,而不足以進。四五陰柔而能止。時之盛衰,勢之強弱,學易
者所宜深識也。
53、諸卦二五,雖不當位,多以中爲美。三四雖當位,或以不中爲過。中常重于正也,
蓋中則不違於正,正不必中也。天下之理末善於中,於九二六五可見。
54、問:胡先生解九四作太子,恐不是卦義。先生雲:亦不妨,只看如何用,當儲貳則
做儲貳使。九四近君,便作儲貳,亦不害。但不要拘一。若執一事,則三百八十四卦,
只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便休了。
55、看易且要知時。凡六爻人人有用,聖人自有聖人用,賢人自有賢人用,衆人自有衆
人用,學者自有學者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無所不通。因問坤卦是臣之事,人君有
用處否,先生曰:是何無用?如"厚德載物",人君安可不用?
56、易中只是言反復往來上下。
57、作易自天地幽明,至於昆蟲草木微物。
58、今時人看易,皆不識得易是何物,只就上穿鑿。若念得不熟,與上添一德,亦不覺
多。就上減一德,亦不覺少。譬如不識此兀子,若減一隻腳,亦不知是少。若添一隻,
亦不知是多。若識,則自添減不得也。
59、遊定夫問伊川"陰陽不測之謂神",伊川曰:賢是疑了問?是揀難底問?
60、伊川以《易傳》示門人曰:只說得七分,後人更須自體究。
61、伊川先生《春秋傳·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類之才,起而君長之。治之而爭奪
息,導之而生養遂,教之而倫理明,然後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聖賢世
出,隨時有作。順乎風氣之宜,不先天以開人,各因時而立政。暨乎三王叠興,三重既
備,子醜寅之建正,忠質文之更尚,人道備矣,天運周矣。聖王既不復作,有天下者,
隨欲仿古之迹,亦私意妄爲而已。事之繆,秦至以建亥爲正;道之悖,漢專以智力持世
。豈複知先王之道也?夫子當周之末,以聖人不復作也,順天應時之治不復有也,於是
作《春秋》爲百王不易之大法。所謂"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著鬼神而
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先儒之傳曰:"遊夏不能贊一辭。"辭不待贊也,言
不能與於斯耳。斯道也,惟顔子嘗聞之矣。"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
舞。"此其准的也。後世以史視春秋,謂褒善貶惡而已。至於經世之大法,則不知也。
春秋大義數十,其義雖大,炳如日星,乃易見也。惟其微辭隱義,時措從宜者爲難知也
。或抑或縱,或與或奪,或進或退,或微或顯,而得乎義理之安,文質之中,寬猛之宜
,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權衡,揆道之模範也。夫觀百物然後識化工之神,聚衆材然後知
作室之用。於一事一義而欲窺聖人之用心,非上智不能也。故學《春秋》者,必優遊涵
泳,默識心通,然後能造其微也。後王知《春秋》之義,則雖德非禹湯,尚可以法三代
之治,自秦而下,其學不傳。予悼夫聖人之志不明於後世也,故作傳以明之。俾後之人
,通其文而求其義,得其意而法其用,則三代可複也。是傳也,雖未能極聖人之蘊奧,
庶幾學者得其門而入矣。
62、詩書載道之文,春秋聖人之用。詩書如藥方,春秋如用藥治病。聖人之用,全在此
書,所謂"不如載之行事,深切著明"者也。有重疊言者,如征伐盟會之類。蓋欲成書,
勢須如此。不可事事各求異義,但一字有異,或上下文異,則義須別。
63、《五經》之有《春秋》,猶法律之有斷例也。律令唯言其法,至於斷例,則始見其
法之用也。
64、學《春秋》亦善。一句是一事,是非便見於此。此亦窮理之要。然他經豈不可以窮
理?但他經論其義,《春秋》因其行事是非較著,故窮理爲要。嘗語學者,且先讀《論
語》《孟子》,更讀一經,然後看《春秋》。先識得個義理,方可看《春秋》。《春秋
》以何爲准?無如《中庸》。欲知《中庸》,無如"權",須是時而爲中。若以手足胼胝
,閉戶不出,二者之間取中,便不是中。若當手足胼胝,則於此爲中。當閉戶不出,則
於此爲中。權之爲言,秤錘之義也。何物爲權?義也,時也。只是說得到義,義以上更
難說,在人自看如何。
65、《春秋》傳爲按,經爲斷。
66、凡讀史不徒要記事迹,須要識其治亂安危興廢存亡之理。且如讀《高帝紀》,便須
識得漢家四百年終始治亂當如何。是亦學也。
67、先生每讀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敗,然後卻看。有不合處,又更精思。
其間多有幸而成,不幸而敗。今人只見成者便以爲是,敗者便以爲非。不知成者煞有不
是,敗者煞有是底。
68、讀史須見聖賢所存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69、元祐中,客有見伊川者,幾案間無他書,惟印行《唐鑒》一部。先生曰:近方見此
書,三代以後無此議論。
70、橫渠先生曰:序卦不可謂非聖人之緼。今欲安置一物,猶求審處,況聖人之于易?
其間雖無極至精義,大概皆有意思。觀聖人之書,須遍佈細密如是。大匠豈以一斧可知
哉!
71、天官之職,須襟懷洪大,方得看。蓋其規模至大,若不得此心,欲事事上致曲窮究
,湊合此心如是之大,必不能得也。釋氏錙銖天地,可謂至大,然不嘗爲大,則爲事不
得。若畀之一錢,則必亂矣。又曰:太宰之職難看。蓋無許大心胸包羅,記得此,複忘
彼。其混混天下之事,當如捕龍蛇搏虎豹,用心力看方可。其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職也
。
72、古人能知詩者惟孟子,爲其以意逆志也。夫詩人之志至平易,不必爲艱險求之。今
以艱險求詩,則已喪其本心,何由見詩人之志?
73、《尚書》難看,蓋難得胸臆如此之大。只欲解義,則無難也。
74、讀書少,則無由考校得精義。蓋書以維持此心,一時放下,則一時德性有懈。讀書
則此心常在,不讀書則終看義理不見。
75、書須成誦。精思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但貫通得大原後,書亦易
記。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新益,則學進矣。於不疑處有疑,
方是進矣。
76、《六經》須迴圈理會。義理盡無窮,待自家長得一格,則又見得別。
77、如《中庸》文字輩,直須句句理會過,使其言互相發明。
78、《春秋》之書,在古無有,乃仲尼自作。惟孟子能知之。非理明義精,殆未可學。
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說多鑿。
卷四·存養
1、或問:聖可學乎?濂溪先生曰:可。有要乎?曰:有。
請問焉,曰:一爲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
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幾乎!
2、伊川先生曰:陽始生甚微,安靜而後能長。故複之象曰:"先王以至日閉關。"
3、動息節宣,以養生也。飲食衣服,以養形也。威儀行義,以養德也。推己及物,以
養人也。
4、慎言語以養其德,皆飲食以養其體。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過於言語飲食也。
5、"震驚百里,不喪七鬯。"臨大震懼能安而不自失者,惟誠敬而已。此處震之道也。
6、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於欲也。欲牽於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
艮之背"。所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於所不見,則無欲以亂其心,而止
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謂忘我也,無我則止矣。不能無我,無可止之道。"
行其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見,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接
,內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於止爲無咎也。
7、明道先生曰:若不能存養,只是說話。
8、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
上達也。
9、李籲問: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無事時如何存養得熟?曰:古之人,耳之于
樂,目之於禮,左右起居,盤盂幾杖,有銘有戒,動息皆有所養。今皆廢此,獨有義理
之養心耳。但存此涵養意,久則自熟矣。"敬以直內",是涵養意。
10、呂與叔嘗言患思慮多,不能驅除。曰:此正如破屋中禦寇,東面一人來未逐得,西
面又一人至矣。左右前後,驅逐不暇,蓋其四面空疏,盜固易入,無緣作得主定。又如
虛器入水,水自然入。若以一器實之以水,置之水中,水何能入來?蓋中有主則實,實
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
11、邢和叔言吾曹常須愛養精力。精力稍不足則倦,所臨事皆勉強而無誠意。接賓客語
言尚可見,況臨大事乎!
12、明道先生曰:學者全體此心,學雖未盡,若事物之來,不可不應。但隨分限應之,
雖不中不遠矣。
13、"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元無二語。
14、伊川先生曰: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於其間,然後可以自
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心,終不足以達道。
15、明道先生曰:"思無邪","毋不敬",只此二句,循而行之,安得有差?有差者皆由
不敬不正也。
16、今學者敬而不見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亦是太以敬來做事得重。此"恭而無禮
則勞"也。恭者,私爲恭之恭也。禮者,非禮之禮,是自然底道理也。只恭而不爲自然
底道理,故不自在也。須是"恭而安"。今容貌必端,言語必正者,非是道獨善其身,要
人道如何。只是天理合如此。本無私意,只是個循理而已。
17、今志于義理而心不安樂者,何也?此則正是剩一個助之長。雖則心"操之則存,舍
之則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須且憑去,如此者只是德孤,"
德不孤,必有鄰"。到德盛後,自無窒礙,左右逢其原也。
18、敬而無失,便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敬不可謂中,但敬而無失,即所以中也。
19、司馬子微嘗作《坐忘論》,是所謂"坐馳"也。
20、伯淳昔在長安倉中間坐,見長廊柱,以意數之,已尚不疑,再數之不合,不免令人
一一聲言數之,乃與初數者無差。則知越著心把捉,越不定。
21、人心作主不定,正如一個翻車,流轉動搖,無須臾停。所感萬端,若不做一個主,
怎生奈何!張天祺昔嘗言自約數年,自上著床,便不得思量事。不思量事後,須強把他
這心來制縛。亦須寄寓在一個形象,皆非自然。君實自謂吾得術矣。只管念個中字,此
又爲中所系縛。且中亦何形象!有人胸中常若有兩人焉。欲爲善,如有惡以爲之間。欲
爲不善,又若有羞惡之心者。本無二人,此正交戰之驗也。持其志使氣不能亂,此大可
驗。要之,聖賢必不害心疾。
22、明道先生曰: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
23、伊川先生曰:聖人不記事,所以常記得。今人忘事,以其記事。不能記事,處事不
精,皆出於養之不完固。
24、明道先生在澶州日修橋,少一長梁,曾博求於民間。後因出入,見林木之佳者,必
起計度之心。因語以戒學者,心不可有一事。
25、伊川先生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今人主心不定,識心如寇賊而
不可制,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當知天下無一物是合少得者,不可惡也。
26、人只有一個天理,卻不能存得,更做甚人也!
27、人多思慮,不能自寧。只是做他心主不定。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於事。爲人君止
於仁之類。如舜之誅四凶。四凶已作惡,舜從而誅之,舜何與焉?人不止於事,只是攬
他事,不能使物各付物。物各付物,則是役物。爲五所役,則是役於物。"有五必有則"
,須是止於事。
28、不能動人,只是誠不至。於事厭倦,皆是無誠處。
29、靜後見萬物自然皆有春意。
30、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更須"心廣體胖",
"動容周旋中禮"自然。惟慎獨便是守之之法。
31、聖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於恭敬,則天地自位,萬
物自育。氣無不和,四靈何有不至?此"體信達順"之道。聰明睿智皆由是出,以此事天
饗地。
32、存養熟後,泰然行將去。
33、"不愧屋漏",則心安而體舒。
34、心要在腔子裏。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
35、人心常要活,則周流無窮而不滯於一隅。
36、明道先生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
37、"毋不敬",可以"對越上帝"。
38、敬勝百邪。
39、"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內,則便不直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則
直也。
40、涵養吾一。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自漢以來,儒者皆不識此意。此見聖人之
心,"純亦不已"也。純亦不已,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慎獨。
42、"不有躬,無攸利。"不立己,後雖向好事,猶爲化物,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己。己立
後,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
43、伊川先生曰:學者患心慮紛亂,不能寧靜,此則天下公病。學者只要立個心,此上
頭盡有商量。
44、"閑邪則誠自存",不是外面捉一個誠將來存著。今人外面役役于不善,於不善中尋
個善來存著,如此則豈有入善之理?只是閑邪則誠自存,故孟子言性善皆由內出。只爲
誠便存,閑邪更著甚工夫?但惟是動容貌,整思慮,則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主一
則既不之東,又不之西,如是則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則只是內。存此則
自然天理明。學者須是將"敬以直內"涵養此意,直內是本。
45、閑邪則固一矣。然主一則不消言閑邪。有以一爲難見,不可下工夫,如何?一者無
他,只是整齊嚴肅,則心便一。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幹。此意但涵養久之,則天理自然明
。
46、有言未感時知,何所寓?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更怎生尋
所寓?只是有操而已。操之之道,"敬以直內"也。
47、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
48、學者先務,固在心志,然有謂欲屏去聞見知思,則是"絕聖棄智"。有欲屏去思慮,
患其紛亂,則須坐禪入定。如明鑒在此,萬物畢照,是鑒之常,難爲使之不照。人心不
能不交感萬物,難爲使之不思慮。若欲免此,惟是心有主。如何爲主?敬而已矣。有主
則虛,虛謂邪不能入。無主則實,實謂物來奪之。大凡人心不可二用,用於一事,則他
事更不能入者,事爲之主也。事爲之主,尚無思慮紛擾之患。若主於敬,又焉有此患乎
?所謂敬者,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且欲涵泳主一之義,不一則二三矣
。至於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於屋漏",皆是敬之事也。
49、"嚴威儼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須自此入。
50、舜孳孳爲善。若未接物,如何爲善?只是主於敬,便是爲善也。以此觀之,聖人之
道,不是但默然無言。
51、問:人之燕居,形體怠惰,心不慢,可否?曰:安有箕踞而心不慢者?昔呂與叔六
月中來緱氏,閒居中某嘗窺之,必見其儼然危坐,可謂敦篤矣。心志須恭敬,但不可令
拘迫,拘迫則難久。
52、思慮雖多,果出於正,亦無害否?曰:且如在宗廟則主敬,朝廷主莊,軍旅主嚴,
此是也。如發不以時,紛然無度,雖正亦邪。
53、蘇季明問: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中,可否?曰:不可。既思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
之,又卻是思也。既思即是已發。才發便謂之和,不可謂之中也。
又問:呂學士言當求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如何?曰:若曰存養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
可,若言求中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不可。
又問:學者于喜怒哀樂發時,固當勉強裁抑。于未發之前當如何用功?曰:於喜怒哀樂
未發之前,更怎生求?只平日涵養便是。涵養久,則喜怒哀樂發自中節。
曰:當中之時,耳無聞,目無見否?曰:雖耳無聞,目無見,然見聞之理在始得。賢且
說靜時如何。
曰:謂之無物則不可,然自有知覺處。
曰:既有知覺,卻是動也,怎生言靜?人說複,其見天地之心,皆以謂至敬能見天地之
心,非也。複之卦下面一畫,便是動也。安得謂之靜?
或曰:莫是於動上求靜否?曰:固是。然最難。釋氏多言定,聖人便言止。如"爲人君
,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之類是也。《易》之艮言止之義,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人多不能止,蓋人萬物皆備,遇事時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互而出,才見得這事重,
便有這事出。若能物各付物,便自不出來也。
或曰:先生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下動字,下靜字?曰:謂之靜則可,然靜中須有物始
得。這裏便是難處。學者莫若且先理會得敬,能敬則知此矣。
或曰:敬何以用功?曰:莫若主一。
季明曰:昞嘗患思慮不定,或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誠之
本也。須是習,習能專一時便好。不拘思慮與應事,皆要求一。
54、人於夢寐間,亦可以蔔自家所學之深淺。如夢寐顛倒,即是心志不定,操存不固。
55、問:人心所系著之事果善,夜夢見之,莫不害否?曰:雖是善事,心亦是動。凡事
有朕兆入夢者卻無害,舍此皆是妄動。人心須要定,使他思時方思,乃是。今人都由心
。
曰:心誰使之?曰:以心使心則可。人心自由,便放去也。
56、持其志,無暴其氣,內外交相養也。
57、問:"出辭氣",莫是於言語上用功夫否?曰:須是養乎中,自然言語順理。若是慎
言語不妄發,此卻可著力。
58、先生謂繹曰:吾受氣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後完。今生七十二年矣,校其
筋骨,于盛年無損也。
繹曰:先生豈以受氣之薄,而厚爲保生耶?夫子默然曰:吾以忘生徇欲爲深恥。
59、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
60、伊川先生曰:致知在所養,養知莫過於"寡欲"二字。
61、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
62、明道先生曰:人有四百四病,皆不由自家。則是心須教由自家。
63、謝顯道從明道先生于扶溝,明道一日謂之曰:爾輩在此相從,只是學顥言語,故其
學心口不相應,盍若行之。
請問焉。曰:且靜坐。
伊川每見人靜坐,便歎其善學。
64、橫渠先生曰:始學之要,當知三月不違,與日月至焉,內外賓主之辨,使心意勉勉
循循而不能已。過此幾非在我者。
65、心清時少,亂時常多。其清時視明聽聰,四體不待羈束而自然恭謹。其亂時反是。
如此何也?蓋用心未熟,客慮多而常心少也。習俗之心未去,而實心未完也。人又要得
剛,太柔則入於不立。亦有人生無喜怒者,則又要得剛,剛則守得定不回,進道勇敢。
載則比他人自是勇處多。
66、戲謔不惟害事,志亦爲氣所流。不戲謔亦是持氣之一端。
67、正心之始,當以己心爲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如此一二年守得牢固,則自然
心正矣。
68、定然後始有光明。若常移易不定,何求光明?《易》大抵以艮爲止,止乃光明。故
《大學》定而至於能慮,人心多則無由光明。
69、"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學者必時其動靜,則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今人從學
之久,不見進長,正以莫識動靜。見他人擾擾非關己事,而所修亦廢。由聖學觀之,冥
冥悠悠,以是終身,謂之光明可乎?
70、敦篤虛靜者,仁之本。不輕妄,則是敦厚也。無所系閡昏塞,則是虛靜也。此難以
頓悟。苟知之,須久於道實體之,方知其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卷五·克己
1、濂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
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旨深哉!吉凶悔吝生乎動。噫!吉一而已。動可不慎乎?
2、濂溪先生曰: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予謂養心不止於寡而存耳。蓋寡焉以至
於無,無則誠立明通。誠立,賢也;明通,聖也。
3、伊川先生曰:顔淵問克己複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
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顔淵事斯語,所以
進于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視箴》曰:"心兮本虛,
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爲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于外,以安其內。克己複
禮,久而誠矣。"《聽箴》曰:"人有秉彜,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
,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安,
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
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厲行
,守之於爲。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4、複之初九曰:"不遠複無祗悔,元吉。"傳曰:陽,君子之道。故複爲反善之義。初
,複之最先者也。是不遠而複也。失而後有複,不失則何複之有?惟失之不遠而複,則
不至於悔,大善而吉也。顔子無形顯之過,夫子謂其庶幾乃無祗悔也。過既未形而改,
何悔之有?既未能不勉而中,所欲不逾矩,是有過也。然其明而剛,故一有不善,未嘗
不知,既知,未嘗不遽改,故不至於悔,乃不遠複也。學問之道無他也,惟其知不善,
則速蓋以從善而已。
5、晉之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傳曰:人之自治,剛極則守
道愈固,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于厲,而吉且無咎也。嚴厲非
安和之道,而于自治則有功也。雖自治用功,然非中和之德。故於貞正之道爲可吝也。
6、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天下之害,無不由未之勝也。峻宇雕牆,
本於宮室。酒池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刑罰。窮兵黷武,本於征討。凡人欲
之過者,皆本於奉養。其流之遠,則爲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於未者,
人欲也。損之義,損人欲以複天理而已。
7、夬九五曰:"莧陸,夬夬,中行無咎。"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傳曰:夫
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正之道,而充實光輝。若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決之,雖行於
外,不失其中正之義,可以無咎。然于中道未得爲光大也。蓋人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
。夫子于此,示人之意深矣。
8、方說而止,節之義也。
9、節之九二,不正之節也。以剛中正爲節。如懲忿窒欲損過抑有餘是也。不正之節,
如嗇節於用,懦節於行是也。
10、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不行焉,斯亦難能也。謂之仁則未
可也。此原憲之問,夫子答以知其爲難。而不知其爲仁。此聖人開示之深也。
11、明道先生曰:義理與客氣常相勝,只看消長分數多少,爲君子小人之別。義理所得
漸多,則自然知得客氣消散得漸少。消盡者是大賢。
12、或謂人莫不知和柔寬緩,然臨事則反至於暴厲。曰:只是志不勝氣,氣反動其心也
。
13、人不能祛思慮,只是吝。吝故無浩然之氣。
14、制怒爲難,制懼亦難。克己可以制怒,明理可以制懼。
15、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溫潤之物,若將兩塊玉來相磨,必磨不成。
須是得他個粗礪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與小人處,爲小人侵陵,則修省畏避,動心
忍性,增益豫防。如此便道理出來。
16、目畏尖物。此事不得放過,便與克下。室中率置尖物,須以理勝他。尖必不刺人也
,何畏之有?
17、明道先生曰:責上責下,而中自恕己,豈可任職分?
18、"舍己從人",最爲難事。己者,我之所有,雖痛舍之,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
也。
19、九德最好。
20、"饑食渴飲,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廢天職。
21、獵自謂今無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複如前矣
。後十二年因見,果知未也。
Vous avez lu le texte 1 de Chinois littérature.
Suivant - 近思錄 - 2
- Pièces
- 近思錄 - 1Chaque ligne représente le pourcentage de mots pour 1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Le nombre total de mots est de 11351Le nombre total de mots uniques est de 475315.0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2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22.0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5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26.4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8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
- 近思錄 - 2Chaque ligne représente le pourcentage de mots pour 1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Le nombre total de mots est de 12111Le nombre total de mots uniques est de 530014.4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2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22.1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5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27.0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8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
- 近思錄 - 3Chaque ligne représente le pourcentage de mots pour 1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Le nombre total de mots est de 2339Le nombre total de mots uniques est de 138923.4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2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32.4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5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36.0 des mots font partie des 8 000 mots les plus cour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