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梅傳 - 7
下,尚不曾離任。他是個有才幹的好官,賢契可曾謝過他麼?」岑生道:「門生此番正要去拜謝。」程公道:「那兩
位典試賢契到都也當去謝他一謝,那顧公是個極有擔當的人。」
岑生一一領命。正欲告辭,程公道:「已近晌午,在這裏便飯,明日再當奉餞。」岑
生道:「如此門生今日竟在這裏領了午飯,明日還要料理料理行裝,後日即可稟辭起身,不敢再煩老師費心了。」程
公道:「也罷!但祇是今日還有一事要相煩賢契,不知可否?
」岑生道:「老師所命,敢不敬遵?」程公道:「祇為總憲六旬大壽,我已制就錦屏一架。欲作一四六壽文,已將與
他交情始末、宦途政績敘一節略在此,煩賢契勿吝珠玉。」岑
生明知此是程公有意相試,量這篇四六亦有何難?因答道:「祇恐班門弄斧了。」當下程
公即相邀到內書房來,著一小僮伺候磨墨,道:「老夫暫且失陪,好讓賢契構思。」岑生
道:「老師請尊便。」當時將所有黃公出身、歷宦、德政、陞遷,以及相交寅好節略看了一遍,見烏皮几上筆精墨良
,即取過一枝犀管、一幅花箋,略一構思,落筆如掃。不及
半個時辰,文已做就,復看一遍,略刪改數字。
及程公進來,見岑生翻背了手觀看壁間詩畫,祇道未曾完稿。岑生看見程公進來,便
道:「門生已草就一稿,還求老師筆削。」程公驚訝道:「如何這般敏捷!」岑生即將草稿遞與程公,接來一看,未
知文意精工,先見龍蛇飛舞,及從頭看去,果是句句珠璣、行行
錦繡。讀完讚歎道:「賢契的是仙才,非煙火人筆墨,不但品格高古,抑且字勻清新。祇是行色匆匆,不得借重大筆
了。」程公心下大喜,因命取酒在迎和閣上先奉三杯,以當潤筆。
當即邀岑生從書房後間進來,又是一個花園。仲冬天氣,樹木雖然凋謝,山石依舊玲瓏
。轉過一個山洞就是迎和閣。數竿修竹扶疏,幾樹臘梅香馥。上了數層石級,揭起暖簾進來,裏邊擺列幾件周鼎商彝
,四壁有許多名人詩畫,中間燒一爐獸炭,氣暖如春。一面設
席上來,師生坐定,祇令一小僮行酒。程公道:「老夫在此為官數載,祇有兩樁大快人心之事:今日得遇賢契,是一
大快也!前者招募武勇,得一少年英雄,屢建奇功,亦一快
事。」岑生道:「不知此人是誰?」程公道:「這人卻是個布衣,年紀與賢契一般,姓殷名勇,曾在江滸救一客官,
力擒數盜。也是江浦成令舉薦上來,制憲黃公再三要去,授與
把總,不及數月,剿倭立功,已奉旨實授太倉遊擊將軍。此人與賢契都在青年,一文一武,將來正不可限量。他前日
因公到此,祇可惜賢契來遲了數天,不得與他相會。」岑生忽
然想起劉電當日所說結義之友正叫殷勇,又是雪姐的義兄,莫非正是此人?因道:「這一位殷兄,門生雖未識面,
卻早知其人。」因說起在山東得遇劉電,結交殷勇一段緣由:「
但後來他獲盜得功,門生卻不知道。」程公聽了道:「這江西武生劉電,他乃兄可是原任
曲沃縣劉雲麼?」岑生道:「正是他。」程公道:「我記得當日江浦縣原詳上說殷勇與劉
雲係姨表弟兄,如何不認得劉電,反結拜起來?」岑生道:「老師如何得知劉雲?」程公道:「這殷勇獲盜相救之
人正是那劉電的胞兄、曲沃知縣劉雲。」岑生驚喜道:「如何便是
他?」程公道:「那劉知縣在任聞訃,丁艱回吉水原籍路過江浦涼山,夜間遇盜,卻得殷勇相救。當日原說是姨表
弟兄,如此看來,必是劉雲當日感其相救之情,因他是個白身
,恐見官不便,故認為姨表無疑了。」岑生大喜道:「天涯海角,有如此湊巧之事!當時
劉電萍水中結識殷勇,不想後來救了他令兄,真是難得。當日劉盟兄與他結義,便知他是
個豪傑,真可謂識人矣!」因又極表劉電與蔣公二人的英雄出色,武勇絕倫。程公不勝慨歎道:「何地無才?祇恨不
能盡識。將來賢契當與這兩個留意,不可使英雄埋沒牖下。」
岑生道:「門生職微言輕,還求老師留神噓植。」
師生二人談今論古,情甚相洽,直飲至金烏西墜纔罷。岑生告辭起身,復至書房,程
公取出一封家報,道:「所有咨文,我明日就差人送往儒學。這是一封家書,到京時煩賢契送到家君處,定有照應。
」岑生收好,當下叩謝道:「門生就此稟辭,不敢再來驚動了
。」程公道:「以心相照,不必拘此。」當下直送出大堂來。岑生叫將轎打出儀門,程公笑道:「賢契不知內閣與翰
院的體制,不拘品極俱在此陞轎的。」岑生再三謙讓不過祇得
遵命,打恭上轎,從儀門而出。
次日程公已差官將咨文送往儒學,格外有贐儀四十兩。及岑生到學稟辭老師,知程公如
此用情,即具稟著王樸前往稟謝。一面遂買備了許多應用緞匹綢綾之類,這是本地出產,比都門價省,一面收拾行裝。
程公又差官前來送行,本縣官新自到來送贐命駕。岑生隨往
拜謝後,不便遲延,即擇於二十二日長行。鄭公子因母親初愈不能回往,又送了一封厚贐。岑生推辭不脫,祇得收下。
鄭公子又給了王樸二兩銀子。此時鄭婆婆雖未全愈,已覺精
神漸復,祇是還不能行動。岑生起身先一日,鄭大娘子親自精精緻緻辦了一席酒與岑公子餞行,就在上房明間圍爐坐
席,容兒伺候,兩表弟兄直飲到更餘方散。
次日黎明,鄭大娘子即起來端正杯盤,王樸已將轎扛俱料理齊備。鄭公子又敬了表兄三
杯酒,不覺掉下淚來。岑生道:「賢弟不須傷別,待姑姑身體康健,你趕臘月進都也不為遲。」鄭公子道:「總然母
親病好,我也不放心出門了。」岑生因到內房拜別了姑母,老
婆婆含淚道:「侄兒到京,須要常常寄個信來。免得我們記念。」岑公子道:「姑姑放心,侄兒有家書回來,必先到
這裏請安。」說畢出來,與表弟、弟婦作辭,又賞了容兒一件
綢袍料、二兩銀子。王樸也到裏面叩頭謝了,押扛先行。兩弟兄一同上轎,到了郭外五里塘,岑公子下轎阻住道:「賢
弟不必遠送,臘盡正初我在京等你。這裏諸友,俱為我道謝,
匆匆不及遍辭。」鄭公子點頭灑淚而別。
不表鄭生回家,卻說岑生取路投江浦縣來。冬寒日短,到得縣城已是日西下了。客店原
來這成公立下法度,凡有官商行旅下店,都要問明姓氏來歷,打報條到縣,以備查考。這店家見岑生光景不同,問了
王樸來由,不敢怠慢,即往稟報。這時成公正在書房與幕友相
商交代之事,見了報單,知是自己舉薦的門生,心下大喜,立刻著家人前往相請,務必將行李搬進衙來。
卻說岑生原要次早稟見,正待解裝歇息,不料家人持帖來請,岑生道:「祇恐此時進謁
不恭。」家人道:「家爺在衙立候岑爺,說岑爺若不去,家爺即親自到來相請。」岑生見來意諄切,因道:「既如此
,你請先回,我隨後就到。」這家人又與王樸說知,將行李仍
復上扛抬進衙來。岑生仍坐小轎。進得縣門,見儀門大開,成公已打點出堂相迎,一見岑生如亭亭玉樹喜動顏色,也
不教打恭,一把手拉進暖閣,直到書房裏來。岑生口稱「恩
師」即倒身下拜。成公拉住道:「前者雖有此一薦,然未成就。今日是皇上的特恩,何敢居功?」岑生道:「門生若
非老師何以得此?今老師如此說,竟是見棄門生了。」成公聽
說,因仍以師生禮相見坐下。岑生道:「本當即來叩謝老師,一者未知聖意,二者又恐涉於私謁,且為家間無人恐老
母倚望,因此匆匆回寓。不料今蒙聖恩,不加譴責反錫恩榮,祇
恐綆短汲深,不能勝任,還求老師指示周行。」成公笑道:「以賢契的才華,正堪當此,何必過謙?前日在省與徐老
師相會,問及賢契,方知寓浙情由。後來部咨一到,我計算賢
契不日定然到此。」因問:「幾時見的院臺?」岑生道:「十八日往見,蒙院憲十分見愛,次日即發咨文催促起程。
當日又蒙留飯,坐間說起老師許多德政,因太倉係沿海要地,
借重老師干才經理,並說殷將軍也是老師薦拔,今得同事一方,崇明一帶可以高枕無憂。」成公道:「雖蒙兩憲提拔
,其實不勝繁劇。可惜賢契到省遲了數日,不得相會殷君。前
日他因公事來見院臺,就匆匆回太倉去了。」說話之間就擺上酒碟來,成公道:「草酌三杯,莫道簡褻。」一面吩咐
家人管待王樸酒飯。飲酒中間,成公因說起場闈之事:「見了
賢契的卷子真是金聲玉振,當時薦了上去,不想汪公十分執意,幾與顧公爭競起來,虧得院臺一語解圍,又顯揚了
賢契的名望。但到京時還當一例往謝,不可分別彼此。」岑生道
:「謹當遵命。」當晚師生敘飲至夜深,即在書房安歇。岑生道:「今日見過老師,明日即稟辭起程。」成公道:「
賢契榮發本不當遲,但既到此,明日還屈留一天,後日即當送
行。」岑生見成公情意周致,不敢再辭,一宿無話。
次日岑生取出兩端金緞、兩端湖縐,送成公收了。早飯後,成公說起殷勇獲盜得功之事
,岑生道:「昨日院臺亦曾進起,這劉公的胞弟劉電卻與殷將軍結義在先,後來他往山東搬柩,因與門生相遇,也曾
結為兄弟,其英雄氣概亦不在殷將軍之下,老師可惜不曾相遇
。」因又敘說在蔣公家一段情事。成公歎道:「天下英雄不少,奇奇怪怪之事亦何處無之,總因人見聞不廣便以為怪
。賢契既深知其人,官場中不可不留心薦引。」岑生道:「門
生雖刻刻在心,祇是位卑言輕無處著力。此番進京,順道山東,正要去見蔣公,若尚未進京,當一力勸駕。」師生
暢敘,話長日短,又是晌午時候,擺上席來。成公因命侄子友德
出來相見,一同陪飲。岑生因問:「師母如何不接到任所來?」成公道:「因小兒完姻,一同回家去了。況如今調
了太倉,是個海疆緊要去處,倭奴出沒不常,也不敢接家眷到來
。且待倭寇平靖,再作道理。」當下師生們暢飲淡心,十分相洽。
晚間席散,成公取出一封贐儀道:「聊作賢契途次一尖。」岑生道:「長者賜,本不敢
辭,但老師兩袖清風,何忍又分請俸?」成公道:「休得見笑,不過表意而已。」因問:「賢契此番長行,還是由水
由陸?」岑生道:「水路雖然安逸,一者恐怕凍河耽擱時日,
二來要往會蔣公,起落不便,因欲從此由水路到臺莊登陸。」成公道:「與我所見一般,我昨日已吩咐家人在江口
僱下船隻,所費無多,直送賢契到臺莊起岸,甚為省便。」岑生
道:「要老師如此用情,實是過意不去。」成公笑道:「雖是窮官,尚不在此。」當夜一宿無話。
次日凌晨起來,成公早已治杯相送。岑生立領三杯,用畢飯即起身拜別。成公還要親送
至江岸,岑生再三阻步,因命侄子友德乘騎代送至江岸下船而別。正是:
宦途迎送皆常習,客裏情懷有淺深。
不知岑生此去又有何事故?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祇是岑生謁謝老師一事,卻把從前殷、劉之事一提,顯得真正英雄,終不至於埋沒
。一以見程公愛才心切,一以見岑生推舉情殷,卻敘得簡潔痛快,作文亦如美人,有秀色堪餐之致。
第三十六回 探親知真心勸豪傑 謁相國要語授英才
卻說岑公子主僕自江浦下船,一路無話,直至臺莊登陸,僱了一輛大車竟投沂水縣尚義
村來。此時正是臘月初旬,雨雪載道,路上好生難走。這日到得村中,已是傍晚時候。至蔣府門首,門庭如故,寒
暑倏更。岑生下車整衣進得門來,見那老家人在門房內嚮火,一
見岑生便道:「岑相公來了!」即連忙往裏通報,岑生也隨後進來。到得廳堂,蔣公笑迎出來道:「賢侄為何衝寒
而至?」岑生一揖後即道:「且見過叔祖母,慢慢告稟。」因即
同到上房來。此時老太太與大娘子都出房來,岑生一一拜見過,並敘述老母記念請安。蔣公即道:「我這裏自從蔣
貴回來,見了你的書札纔知那侯巡按未曾離任,又將房屋封鎖,
賢侄母子避居湖村,知房室又小,正值三伏炎天如何住得?我們甚是記念。且賢倒又失此一科,愈令人惱悶。後來打
聽這對頭已去,料想賢侄必然進場,及看題名錄又不見賢侄的
名
字,究竟赴考不曾?」岑生見說,笑道:「原來老叔這裏不知。」蔣公道:「僻居鄉間,又不看邸報,外省之事如
何得知?」岑生因將別後赴考、遇親之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喜得蔣公掀髯鼓掌,哈哈大笑,道:「奇事,奇事!不意半年之間竟有這許多事故,你如何不早寄一個喜信來?也
叫我們早些歡喜。今日若非賢侄到此,還如夢夢。」
當下說話時,蔣貴已將車上行李搬進書房,車輛牲口安頓後槽。蔣老太太婆媳聽了,俱
各歡喜不盡。大娘子道:「大相公完了姻又做了官,真是重重喜慶。」蔣老婆婆道:「這做官做吏是他讀書人的本等,
不足為奇。這得遇表妹,又成了親事,真是意想不到的喜事
。也難為你那岳父母一片好心,買來肯當女兒看待。想你母親也不知怎樣歡喜了!」大
娘子道:「梅姑娘算來今年也是十八歲,自然長得一發標緻了。」岑生道:「他再三叫在婆
婆、姆姆面前上福請安,提起這裏從前恩義,便常常落淚。」老婆婆道:「也難得他不忘舊好。」大娘子又問:「如今劉
三相公與雪姑娘那邊不知可有信麼?」岑生道:「祇因這
幾個月事務多端,小侄在家時無多,況江西道路迢隔又無便人,連老叔的這封信也不能寄去。小侄回去時即先到許
老伯那邊打聽,問著一個鄰居老者,方知劉三哥上年也到過那裏
,曾留下一封書託緊鄰周老人寄來,不料這周老人隨即病故,這封書也就遺失,不知下落,因此南北信息不通。」說
話時,小相公從學裏回來,見了岑生打恭跪拜,因問:「哥
哥為甚不同了我姆姆來?」岑生扶起道:「小弟弟越發知禮了。」因道:「你姆姆記念得你緊,叫我帶了兩個綾子來
與你做衣服穿。」小相公道:「我也記念姆姆,祇是沒東西送
他。」大娘子笑道:「姆姆也不稀罕你送東西。」岑生因問:「蘇家妹妹如何不見?」大娘子笑道:「他在房裏聽
你說話哩!」因即叫出來與岑公子見了禮,因問乾娘康健,岑生道:
「母親甚健,時常記念賢妹,叫我問好。」
這時蔣公已吩咐收拾便飯,就在上房明間坐下。王樸也進來磕了頭,這邊蔣貴、元兒等都
來與岑公子磕頭請安畢。蔣公因天氣寒冷,先叫元兒斟上酒來,蔣公父子相陪老婆婆與大娘子俱在傍邊坐著說話。蔣公
道:「賢侄雖不曾中式,如今卻勝如中式多矣!祇是在京作官
又要與那對頭相遇。」岑生道:「老叔不知,這人又出來做了登萊巡道,偏偏丈人又在他屬下,恐知情遷怒,真是一樁
可慮之事。今晚小侄修下一封書,託老叔覓便寄去更好,不
然專差前去亦可,祇不知此去登州寧海有多少路程?」蔣公道:「此去登州約有一千餘里,這書卻不難寄去,我與本省
提塘最相好,託他從塘報上打去,數日便可到了。」岑生道
:「這卻甚好。」飲酒之間,岑生因問:「不知老叔幾時進京?」蔣公道:「且不必言,待賢侄榮陞大位,我再出去未遲
。」岑生道:「老叔何出此言?小侄此來實是要請老叔一
同進都。」蔣公笑道:「尚有兩個多月,再作商量。」岑生因說起:「見操江程公時,小侄曾備說老叔的英雄,程公十分
讚歎,再三叮囑小侄勸駕。」因又將劉雲江岸遇盜卻得殷
勇相救一段原由說來,大家十分歡喜道:「天南地北,偏有這般湊巧的事。」蔣公道:「劉賢侄眼力果然不錯,因想當日
與他萍水相逢便成結義,卻如何想到日後就救了他哥子﹔
這殷兄也不想就因此得了功名:可見凡事皆有定數。因想當日點石禪師曾說他『令兄有難,得遇救星』,如今這話已是應
了。」岑生道:「老叔既信服禪師,獨不記得與老叔說的
言語?」蔣公道:「且自由他。」岑生道:「老叔若真正不行,不是小侄狂言,到都適遇機會,決不使老叔英雄埋沒。」
蔣公道:「賢侄勿存此念,我其實無意於此。且等你兄弟
大來,你照管成全他罷!」岑生說來說去,蔣公祇不點頭,岑生因對老婆婆道:「你老人家若勸一勸,老叔無不遵依。
此番若會試不上,侄孫以後就不再相勸了。」老婆婆道:「他
太約是因為我有了年紀,你兄弟又小,家中沒人料理,因此無心去會試。如今大相公這等苦勸,同去走一道也罷。」蔣公
笑道:「縱然要去,不但家事要料理料理,且還要在本
縣起文,到院領咨,耽擱時日。賢侄卻不能久待,且請先發,我到正月望後起身亦不為遲。」當下蔣公叫取大杯對飲,直
到起更後纔散。
回書房,岑生就於燈下寫了一封書,封好纔睡。次日一早起來,取出送蔣公的兩匹貢緞、兩匹
縐紬,老婆婆、大嬸子俱是一套緞子裙襖,小相公是兩匹色綾,蘇小姐是大紅縐細襖料一端、水綠裙綾一匹,親自抱了進
來,道:「這是母親送的。」此時老婆婆尚未起來,蔣公
夫婦道:「如何又要賢母子費心!」岑生道:「不過千里鵝毛之意,值得甚麼?」蔣大娘子笑道:「姆姆送的,諒來都是
要收的了。」因叫丫頭都搬進房去。岑生道:「小侄今日
就先起身,明年正月當在都門專候。」蔣公笑道:「直如此緊急,我已吩咐車上包他幾天草料,賢侄縱不能久停也當屈留
三日。」岑生道:「老叔吩咐,敢不從命?祇因歲內為日
無幾,且雨雪泥濘,祇好破站而走,須趕封篆前到得都門纔好。」蔣公道:「既如此,祇留今日罷了。」岑生不敢再辭。
當日叔侄談說往事,如同昨日。午間設席相待,正是歡
娛日短,不覺又過了一天。晚間蔣公送了二十兩贐儀,岑生推脫不得祇得拜領,又賞了王樸二兩銀子。
次日一早,行李俱已裝好,岑生將書交與蔣公,又再三相訂:「正月下旬在都準候。」蔣公
點頭笑應,又將大杯勸了岑生幾杯,以解早寒,因道:「都門寒冷更甚,且內閣值班俱在五鼓以前,賢侄切須保重身體為要。」
岑生領命,當下一一拜別。蔣公一直送出村口,看
岑生上車而去。這邊蔣公將所留之書即日加封,著蔣貴送與提塘轉寄寧海不提。
卻說岑生主僕二人一路逢村過鎮,人煙輻輳。正是:荷擔攜筐人絡繹,想因都為過年忙。祇為
道路難行,直至臘月二十日纔進都門。暫在客店卸了行李,打發了車腳,就命王樸打聽閣部程公的寓處,卻在東華門外居住。
因備下手本,將操江府報並咨文安放一處。
次日一早,整頓衣巾,留王樸守寓,僱了一輛轎車,徑投程公寓所來。到得相府門首,見有
許多官吏伺候稟見。岑生下得車來,就有值班人役過來查問。岑生道:「有江南少老爺那邊府報,要稟見相公當面投遞的。」
因將手本交與班役。這班役聽說是少老爺處來的,即
便傳稟進去。原來程公朝罷纔回,在書房少歇,稟見官吏尚未傳見。掌家先將岑生手本傳進,程公接來一看,上寫:「新授中
書再晚學生岑秀謹稟」。程公微笑道:「是他來了。
」因問:「是冠帶來的,是巾服來的?」掌家道:「是巾服來的。」程公道:「請他進來。」掌家傳出:「有請!」
岑生即隨著進來,看見裏邊堂宇巍峨。轉過東側門,便是書廳。岑生見程相國在裏面站起身來
,體貌魁梧,鬚髯蒼白、年及古稀,精神矍鑠,真是當朝宰輔、內閣儒臣。岑生上前參見,程公舉手著左右扶起命坐。岑生告
坐,在下首用過茶。岑生將府報雙手送上,道:「這
是老師那邊齎來的安稟。」程公接過,拆開看畢放在几上,道:「小兒前已有書到來,道及年兄大才,今在內閣辦事,正好借
重匡勷。」岑生打一恭道:「再晚諸凡不諳,正要求
太老師垂慈教導。」程公道:「咨文可曾投遞?」岑生道:「已帶在此,尚未投遞。」程公對掌家道:「你取我一個名帖,把
咨文送到吏部常爺處,就煩知會禮部,以便明早隨班
謝恩。」家人答應去了。程公道:「年兄來得恰好,明日正是新春,又值封印,皇上御文華殿受朝,你正好同選補官員列名謝
恩。不知你冠帶可曾端正?」岑生道:「再晚昨日纔
到,一切未曾制備。」程公道:「不難,這冠帶、袍靴俱有現成制賣的。價值雖貴,物料精工,祇要揀身材相稱的購買,甚是
容易。」因對掌家道:「岑爺初到京中道路生疏,你
著班役去取幾套頂好的青袍銀帶、冠帽朝靴來試穿一穿,相稱的買一套就是了。」因對岑生道:「且請少坐,就在此便飯。」
程公步出外常,吩咐傳外邊官吏進來,一一會話畢,隨
進書房來坐下。因道:「明日五鼓前,同選補各官在朝房演禮,若祇在午門謝恩便無事了。但你是特授人員,恐皇上一時要召
見,須隨著禮部儀制官從容朝拜。倘有所問,奏對須
要詳明。我看年兄器宇深沉,諒無差錯。祇是天威咫尺,初次朝見,未免耽心。」
說話時,外面已取了幾套冠帶袍服進來,岑生試了一套合式的,道:「不知該多少價值?明日好
取來還他。」掌家道:「叫他外邊開價值進來,諒也不敢多開。」將不用的仍退了出去。程公因問:「如今寓所在何處?」岑
生道:「暫住客店,相離甚遠,正要尋一個寓所。
」程公道:「內閣辦事,不便離遠,須在左近纔好。」因問家人,「附近可有房屋?」家人稟道:「這左側卻有一所現成房屋
,原是御史金爺住的,如今金爺放了外任搬去不久,房
間甚是雅緻。岑爺若要賃住,倒是極便的。」程公道:「你少刻就領岑爺去看一看,若合式就賃下了,早晚相見到也近便。要
用家什,這裏暫取去使用,慢慢再置。」當下就留岑
生便飯,座間又教導了許多內閣的禮數,因道:「年兄才學雖富,但這制誥體格必須經練,閣中現有成卷可以查看,庶一時應
詔,不致倉卒。」岑生道:「自當謹遵掭習。」當即
用畢飯,又坐話移時。程公見岑生應對如流,且從容閑雅,心內甚喜。當下岑生告辭起身,就有兩個長班伺候,將所制冠帶靴
袍包袱停當,安放在車。程公道:「明日五鼓前須在
朝房伺候,不可遲誤。」又送了幾步,因著家人就同去觀看房屋。這家人就一同出來,岑生道:「著實有煩,容當後謝。」這
家人道:「岑爺是少老爺那邊來的,不比別位,理當
伺候。」一面說話,已到了這賃房門首。卻離相府不過數武,臨街一座牆門,裏邊倒坐二間,中間一個院子,左邊兩間廂房,
正面客位三間﹔後邊又是一個院子,正屋三間,左右
廂房各二間﹔後邊還有一個空院,幾間下房,足夠居住。說定了每年房金十六兩,四季交付。岑生就著一個長班在這裏管理裱
糊搪粉。當下謝別了家人,一個長班跟著,坐車回到
店中,料理齊備,早早安歇。
到四鼓,即起來盥洗,整肅冠帶,長班跟隨到便門外下車,徑往朝房中來。此時選補各官將次到
齊,一同演禮,伺候謝恩。原來那吏部接著咨文,又是內閣相託,不敢遲延,即發與文選司官知會禮部。這岑秀是特授人員,
因列在本日謝恩各官聯名單之首,雖是遵循成例,若
非相國吹噓,那吏、禮二部投咨引見未免要費許多周折。正是:
不因黃卷經三試,安得青雲到九重?
不知岑生如何引見?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是為蔣公將次出頭,岑生從茲進步,祇算一過文耳,然寫蔣公母子,夫妻,卻是一段親親至
誼,寫程公便是一種宰臣氣象,各人言語,各人身份,寫來無一毫差錯。真是才思吐出胸中鳳,字句旋生筆上花。
第三十七回 試金殿犀管落珠璣 擾海疆倭寇為狼狽
卻說岑生次日四鼓即起來盥洗,整冠束帶,長班跟隨,一直至東便門下車步行,從端門至午門外
,見朝房裏有許多補選官員在內。長班至謝恩班內演禮伺候。
這日係辰時立春,巳時封印,皇上平明御文華殿受朝。王公大臣文武各官依例朝賀畢,吏部尚書
將本日選補謝恩文武各官職名清單跪陳御覽。皇上看第一名即是特授內閣制誥中書岑秀職名,因顧閣臣道:「新進小臣,不知他
才品,可帶領到謹身殿引見!」閣臣欽遵傳旨:「
各官午門謝恩,中書岑秀帶領謹身殿引見。」皇上還宮,各官朝散。這些內閣官員也有替岑秀耽擾的,也有替岑秀歡喜的,議
論不一。當時諸閣臣將岑秀傳入內閣中來,岑生一
一從容參見。首輔高公因問:「年兄青春幾何?」岑秀欠身道:「二十歲了。」高公道:「有諸內必形諸外,外貌如此雍和,
內才必定淵博。但皇上顧問,必須從容奏對,不可
急促。倘有一時不能應旨之處,不妨直奏容退後進呈。」岑生道:「謹遵台旨。」這是高公見岑生年幼,惟恐皇上有面試之處
,一時不能應旨,因此預先教導,卻是一番美意,殊不
知岑秀天性敏捷,倚馬萬言,全不以廷試為難。
不及一時,內監傳旨出來:宣閣臣帶領中書岑秀引見。當下岑秀隨著閣臣到內庭來,但見重重宮
闕巍峨,處處天香繚繞,四閣臣先進謹身殿覆旨,內監傳旨宣,岑秀到玉階俯伏陳奏:「小臣岑秀,現年二十歲,係南直應天
府府學生員,本科文卷字樣誤犯,蒙聖恩不加譴責,
恩授內閣制誥中書,恭謝天恩,」三呼朝拜已畢。皇上在御座見岑秀美如冠玉、氣度從容,聖心先自歡喜,因顧閣臣道:「看
他外貌安和,胸中必有學問。今元朔在即,試他一道
郊天表章,問他能否?」內閣傳旨下來,岑秀奏道:「乞賜紙筆,願草呈聖覽。」皇上見他並不推辭天顏甚喜,即命內監取短
桌一張放在階前,賜他席地而坐。當下內監取過松
煙、端硯、玉管、金箋,一時齊備。此時四閣臣都力他耽心,但見岑秀不慌不忙,一面磨墨一面構思,拈筆在手,灑灑而下。
不及半時,已草成一道四六表章,奏請錄正皇覽。皇上
見他揮毫敏捷已暗暗稱奇,但不知文意如何?傳旨不必謄正,即命內監將草稿取上御案觀覽,但見字字龍蛇,行行珠玉,鏗鏘
金石之音,正大堂皇之體。覽畢,遞與閣臣道:「難得
!難得!即著照此謄用。」四閣臣得覽一遍,一同俯伏奏道:「恭賀皇上得此英才。」奉旨:仍著閣臣隨事指教。即命內監將
所用文房四寶盡行賞給,岑秀又謝了恩,隨著閣臣出
來,都與岑秀道喜說:「不但聖心甚喜,我等也得藉匡勷。」岑秀道,「全仗諸位老太師教誨。」當下一同出了午門,各歸府第。
岑秀卻隨了程公回寓,將所該冠帶銀兩並先付兩季房金盡交掌家還給,以便擇日搬移。岑秀重又
拜謝程公的提攜噓植。程公道:「不知年兄有如此捷才,可敬,可敬!但此番廷試後,將來應詔之事不少,當分外留心。」當
即留住早飯,後著長班領往內閣衙門大小各官寓所拜
謁,又往謝吏、禮二部,並拜謝汪、顧二公。從此岑秀在內閣辦事。凡有誥敕,俱是岑秀執筆,無不稱旨。同僚各官見岑秀
才高學廣,且和藹春風,因此莫不敬報。一時名重,求
詩文者絡繹不絕,雖然舉手之勞,卻也應酬繁冗。這且表過不提。
卻說此時正當倭寇作亂之際,海賊汪直、徐海勾連倭首趙天王分道劫掠。沿海臺、寧、嘉、湖、
蘇、松等處同時告警。總制黃公飛檄各訊嚴謹堤防,調吳淞總兵官王嘉楨、遊擊殷勇、署參將耿自新、守備董槐督兵分駐海
口要道,晝夜嚴防﹔又調副總兵陳奇文領精騎三千,四
路救應。那汪直羽黨毛海峰賊眾數千,結連趙天王倭寇萬餘,分道劫掠海鹽、平湖等處。毛海峰聚眾盤林,分為三屯。趙天
王聚眾洲山,分作四屯:趙天王自居前屯,赤鳳兒居後
屯,就地滾江五與郎賽花居左屯,混江鰍江七居右屯。諸屯相離一二十里,與毛海峰為犄角之勢。浙撫胡宗憲飛檄飭令鎮守
平湖都指揮使任彥督本部兵進剿。
任彥即令指揮同知汪龍、都僉鄒吉率步後一千殿後,自同千戶林中玉率馬兵五百、步兵三千在前。
一聲號炮,馬兵五百各執長槍,步兵隨後,直衝前屯。趙天王見馬兵衝來者,胡哨一聲,倭兵分兩下散去。官軍並力前進,
正待分兵追襲,祇聽倭屯螺殼之聲競起。後屯赤鳳兒
率倭婆三百、倭寇二千餘,喊聲動地,蜂擁殺來。赤鳳兒金冠雉尾、鎖甲雕鞍
,使兩口雪亮苗刀,跨一騎火炭劣馬,飛奔殺來。任彥急挺長槍敵住,未及十餘合,抵擋不住,拍馬
往斜刺裏就走。馬兵無主,不戰自亂。千戶林中玉見赤鳳兒追趕任彥甚緊,即拍坐下馬,拈弓搭箭,覷得親切,一箭射去,
喝聲「著」!赤鳳兒聽得背後弓弦響急扭回頭看時,躲
閃不及,正中左臂,幾乎墮馬﹔即兜馬翻身,右手暗發一金鏢打來,光華到處正中林中玉的肩窩,翻身落馬,幸得左哨把總
何英並力救去。又聽兩勢下喊聲大起,卻是趙天王領倭
兵從兩下合裹攏來,把官兵裹得鐵桶相似。正在十分危急,幸得後軍汪龍、鄒吉兵到,殺入重圍與任彥、何英並力殺出,林
中玉帶傷而走。正在渾戰,又聽螺聲四起、喊殺連天,
江五、江七領左右兩屯倭兵蜂擁殺至,復將官軍圍住,鄒吉正遇郎賽花拍青驄馬、揮日月刀殺來。鄒吉欺他是個少婦,舞刀
相迎。交馬數合,郎賽花賣個破綻,讓鄒吉一刀砍入
懷來,他將身閃過,把左手的刀逼住鄒吉,右手的刀早飛起,當頭落下,「錚」的一聲連肩帶頭砍於馬下。官兵大敗,自相
殘踏。汪龍、任彥、何英不敢戀戰,並力突圍而走。倭
奴隨後趕來,勢甚危急。
忽聽東北上炮連天、喊聲動地,一彪人馬如飛雲掣電而來,卻是嘉鎮總兵褚飛熊聞平湖大戰,
率精兵三千來救應。官軍見有了救兵銳氣復振,三將復翻身並力殺回。褚飛熊拍馬舞刀當先殺敵,正遇混江鰍江七使鑌鐵棍
敵住,未及十合,江七抵架不住拍回馬就走。諸飛熊隨後
趕來,不防郎賽花瞧見,急取彈弓,一鐵彈飛來正中褚飛熊金盔,打去了半邊鳳翅,喫了一驚,勒馬不趕。
這一場大戰,倭奴被馬軍槍挑、銃打、衝踏、死者甚眾,不敢迎敵,祇聽胡哨之聲,四下散去。
時天色已晚,官兵亦不敢進逼,鳴金收軍。計點將士:鄒吉陣亡,林中玉帶傷,步兵折去三百餘人,帶傷者甚眾﹔計斬倭首一
百八十餘級。褚飛熊與諸將計議道:「倭奴狡猾,今
小負即散,必有暗算,不可不防。」傳令各營飽餐戰飯,撥鳥銃手四百名、弓弩手一千二百名伏於營側﹔把人馬分為八隊,四下
埋伏﹔營中虛設燈火,仍傳更點,祇聽中軍號炮
一起,鳥銃,弓弩齊發,四下殺出斷他歸路。眾將遵令,各自準備。
卻說倭奴四散歸屯,江五來與趙天王計議道:「今日他若無這支兵救應,直叫他片甲不留。料
他見我們四散而走,今夜必無準備。我們一面速去關會毛海峰,叫他連夜進兵截殺,我們半夜裏前去劫營,包管大獲全勝。得
勝後乘勢襲取平湖、海鹽、進攻嘉、湖,叫他四下救
應不迭。」趙天王大喜,當令倭奴飽食嚴裝,準備劫寨﹔卻派赤鳳兒領一支兵在後,恐有不虞,以便救應。到了三更時分,銜枚
直進。到得營前,見營中旌旗不整、燈火明滅,以
為得逞,一聲胡哨,殺入營來。誰知並無一人,卻是個空砦。趙天王道:「莫非連夜都逃去了?」江五道:「必有詭計,可傳
令後軍速退。」正說間,忽聽中軍一個火炮飛起,各
處燈毬火把齊起。霎時間火光燭天,喊聲動地,馬步官軍四下殺來,鳥銃如星,弩箭如雨,大刀闊斧著地捲來,殺得倭奴叫苦不
迭。江五夫妻同江七招呼趙天王率領倭奴突出火林
,往盤林奔走。官兵隨後趕殺,幸得赤鳳兒這支兵來救應。
倭奴且戰且走,到得天色漸明,倭奴正在困竭,忽聽前面喊聲大起,趙天王道:「倘是官兵,
我等休矣!」江五道:「必是毛海峰的兵到了。」正說時,果見前面一片皂旗蓋地而來,卻是毛海峰率馬步賊兵二千餘人殺到,
見趙天王被官兵追至,放過趙天王,當先抵敵。這
邊倭兵又乘勢殺回。官兵追殺了一夜,人馬困乏,見倭奴已有救應,就按住不追。褚飛熊令弓弩手當先射住陣腳,倭寇亦不敢前
逼。毛海峰與趙天王眾人商議:「此番不利,今日
且暫屯在此,暗傳號令,待晚間悄悄退回盤林,襲出捍海,再圖後舉。」計議已定,屯中依然傳更喝號,挨至三更時分,盡行遁
去,仍從捍海出口,分屯附近島嶼。此後常從各處
海口左出右入,不時騷擾。次日官兵見倭奴連夜遁去,因收兵各回汛地。鄒吉陣亡,申院題補。
話分兩頭,卻說劉雲自從丁艱回來,治喪之後,一面發書託本縣郵寄江浦成公,並致殷弟﹔一
面即專差持書往大庾縣去接許公。誰知金必顯又以不勝繁劇調了撫州府崇仁縣簡
缺,已挈眷而去。專差回來告知,雪姐十分惆悵。大家勸慰道:「既有所在,便可差人去接。」因
此挨過殘冬。到得次年春間,接著江浦成公回書云:「得信後,即關移鄰境嚴緝兇徒,並無蹤跡。惟殷三弟得了大功,已實授太
倉遊擊,有書請安。」弟兄看了,十分歡喜。劉電
嚮雪姐道:「你殷家哥哥剿倭有功,如今已做了遊擊將軍,又娶了一位有才智的嫂嫂,你道好麼?」雪姐聽了,又喜又悲,喜的
是義兄顯達,悲的是乾母慘亡,兇徒無獲。劉雲
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豈有殺人強盜沒個報應之理?」其時正要差人往崇仁去接許公,不料這劉老太太生起病來,日甚一
日,弟兄甚是著急。雪姐與兩個嫂子日夜服侍,雪
姐衣不解帶了兩個來月。延醫服藥,直到秋初纔漸漸好來,況是有年紀的人,病久了一時不能平復,慢慢將養了兩三個月纔漸漸
康健。劉雲又經寫書託本縣郵寄崇仁去接許公,亦無
回信。
不覺又過了殘冬,復交新歲。二月初間,劉雲觀看邸報,見上面有「南直應天府學生員岑秀奉
旨特授內閣制誥中書」一條,因與劉電觀看,道:「這岑秀莫不就是你山東結義的這位麼?」劉電道:「卻又奇怪,若說應天府
學生員岑秀,便是他無疑,如何不由正途,卻又特
授了中書?報上又沒有題出如何實授的緣故,卻令人不解。」劉雲道:「應天府學生員岑秀,諒沒有兩個,必是他無疑。這特授中
書的緣故也容易打聽。」劉電又與雪姐說知,心下十分暗喜。
及到三月內,又見邸報上成公陞了太倉直隸州知州,弟兄心下大喜道:「這不是他弟兄們到同
事一方了,直是難得!」到得五月中,弟兄服滿,就在本縣報了起復文書。劉雲因與兄弟商議道:「待等省院咨文下來,兄弟就
好與我相同進京。一來路上免得我獨自耽心﹔二來
好順道探訪岑、許兩家消息,又好到省覓便寄書與許丈﹔再此番兄弟便好往山東完娶了親事。待我得了缺,看地方遠近再接取家
眷。卻不是一舉數便?」劉電道:「哥哥所見極是
。如今且先同哥哥進京,待得了缺,兄弟再往山東就親。」劉老婆婆道:「你們自然先到山東,你哥哥與你料理完了姻事,然後你
哥哥先進京去候補。你等滿了月再進京不遲。」
雪姐道:「兩位哥哥去時,我還有些自做的東西寄與岑家姆姆並蔣老婆婆、大嬸嬸、蘇家妹妹的,須與我帶去。」劉電笑道:「這送
岑家姆姆的東西是賢妹切已的,為兄自當與你
致到。」雪姐也笑道:「蘇家妹妹的東西是哥哥切己的,一發該致到的了!」老婆婆也笑道:「這都是你們切已的事,不消說得,祇
是我這個女婿怎得入贅來纔好?」劉電道:「
岑家兄弟若在京做了官,還要告假纔得回來。如今倒還有一件事甚為不便。」大家問道:「何事?」劉電道:「這梅嫂子前者送了
妹子到來,如今若待送他回去,路上又恐不便﹔
若不送去,恐他兩老口兒兩下牽腸掛肚,卻不是一樁難事?」梅嫂聽了笑道:「不用三相公費心,我在這裏,老太太、兩位娘娘、
姑娘待我如同親戚,在家在此總是一般。我情願
服侍姑娘在一處,明日待姑娘完姻時,一同回去不遲。若三相公見了我家老頭兒,叫他不用掛心。」劉大娘子笑道:「梅嫂子說得
且是寬心,不用我們替他乾著急。」說著,大家
都笑了。當下商量已定,祇等咨文下來。一面整頓行裝以及行盤過禮、頭面首飾、紬緞綾羅等件,逐一制辦齊備。
到得六月中旬,咨文到縣。本縣又請酒送行,親朋相餞,都不在言表。擇定七月初二日起程。
至期拜別老母、眷屬,帶了兩個家人,劉霖送到江岸下船而別。兩弟兄不日到了洪都省會。此時已知道岑秀做中書的原委,因又
置辦了些土宜要用之物,即找尋不出撫州寄信的便
人,因寫下一封書託交藩司吏科,覓便寄崇仁縣金公衙署。省中事畢,即開船出鄱陽湖口,走長江順流而下。正是:
原從錦繡叢中去,豈料兵戈隊裏來!
不知劉雲弟兄又遇著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書凡三段文字。第一段寫岑生廷試,珠璣錯落,令讀者目舞眉飛,第二段寫官兵進剿,殺
人如麻,令讀者心驚膽落,第三段敘劉家婦女燕語鶯聲,詼諧調笑,令讀者怡情悅目。且段段俱有章法,如正敘岑生御前面試,
先用閣下要語相傳,正敘胡巡撫調兵進剿,先用黃
總制飛檄嚴防,正劉敘雲服滿起復,先見成、岑昇授官職。至如官兵先敗,有褚飛熊救應,倭奴後敗,有毛海峰救應。褚總兵空
營實伏,毛海峰空營暗遁,皆是雙關文法,閱此回
書,正夏日初長,令瞌睡頓消,精神陡長,筆墨娛人,遂至於此!
第三十八回 重義氣千里冒兇鋒 救急難一身衝險隘
卻說劉雲弟兄二人這日到了南畿,停船在龍江口。劉電即著家人僱了一乘小轎,一直往岑公子家
來。到得門首,見門上雖無官府封條卻仍然關鎖。因訪問鄰居,都道:「如今岑公子與老太太寓
居在湖州碧
浪湖村,他如今已奉旨特授了內閣制誥中書,冬間部文下來催他進京做
官去了。他老太太沒有同去,還在碧浪湖居住。聞得他入贅在一個鄉宦人家,因此不搬回來。如今
這裏房子縣裏已奉文退還,不是官封的了。」劉電又問:「這入贅的話,可是
真公?」這鄰居道:「聽得他這裏的朋友人人傳說,自然是真的了。」劉電又問:「不知此去碧浪
湖有多少路程?」鄰人道:「近得緊,進了京口,從內河坐船不過三天兩夜就到了。」
劉電問了備細,謝別了鄰人,仍坐轎回船,於路思道:「這入贅之說若果是真,卻置雪妹於何地?
」這事必得親往碧浪湖去走一遭纔知細底。算計已定,回到船中一一與兄長說知,道:「此去碧浪
湖不過三天路程,弟當親自一往,哥哥竟先往臺莊。弟去了回來,就順道再往
許丈家一訪,星夜趕赴臺莊,算來總不出半月之外。哥哥到了臺莊,也不過等待我五六天便到。
」劉雲道:「是便是,祇是我受過前番驚恐,實怕獨行。你須速去速回不可耽擱。我
從荻浦一帶沿河等你,到處碼頭貼下招知,省你查問。倘或趕不及,總在臺
莊碼頭左右寓所等你。」劉電應諾,當下祇收拾了一個小小被囊並送岑母的物件,一包零碎盤纏
,隨身
箭衣鸞帶,掛了那口防身寶劍,卻要另僱一隻小船前往。看這沿岸一帶停泊的大小船隻頗多,問
時都怕下河倭寇作亂,不敢前去。內中有一隻小船,鑽出一條大漢來看了劉電,
問道:「客人要往那裏去?」劉電道:「往湖州碧浪湖村去。」那漢道:「如此,坐我這小船去
罷!」劉電道:「我有緊要事,須星夜前進,這小船甚好。」因說定船錢,隨辭了
兄長,叫家人將被囊取過,催令開船。這邊劉雲先往臺莊不提。
且說劉電所僱這個船戶姓文名進,年方二十有二,生得身長力大,鐵面劍眉,細腰闊膀,原是京
口人氏。與人賭力,雙手曾舉起舂米的大石臼。與殷勇家前街後巷,祇隔里許,常相認識。後來聞殷勇發跡,幾次要去相投,圖個出身,祇為母親年邁不能放心,祇得寧耐,日逐駕
這隻小舟營生,供養老母。曾有海線奸徒來勾引他入夥,他立志不從。今日見劉電僱他的船隻,
看他狀貌非常,心中暗想:「這客人倒像是個好漢,不知他膽量如何?」因一面搖
著櫓一面說道:「客人往碧浪湖去,如今那裏聽得正是倭寇作亂的時節,來往客船都不敢亂走
。客人必要前去,倘若遇著倭寇如何了得?」劉電道:「你若如此膽怯,就不該僱船
與我了。」文進尋思道:我去試他,他反來試我了。因道:「我卻不妨,這隻小船又無貨物,
隨處可避,祇恐客人耽心。」劉電笑道:「我隨身也祇有一口利劍並無別物,不必你
心焦,祇顧放心前去。那倭奴料沒有三頭六臂,倘若遇著了時,卻是他晦氣,好叫他飽我的利
劍。」文進道:「那倭奴來時成千累百,客人縱有本事,祇怕單拳不敵四手。」劉電
道:「即有千百倭奴也不在我心上,你請放心莫怕。」文進道:「原來客人有如此本事,倒是
小人失敬了。」因說起:「我鄰里有個殷勇,因為拿了一起大盜,救了一個過路的官
員,因此就得了把總。後來又剿倭有功,如今現做了太倉遊擊將軍,我幾番要去投他圖個出身
,因為有老母在家不敢遠出。」劉電聽了大喜道:「你原來與殷將軍相識,你卻不知
我與殷將軍是結義弟兄。他所救的那官員就是我的胞兄,方纔那大船內的便是,因從山西任上丁
艱回家,在這裏涼山地方遇盜得他相救。如今我因有事在身,不得前去會他。你若
有志上進,我寫一封書與你去投他,再無不重用你的。祇不知你可有些本事?」文進道:「船傍
這根竹篙便是小人的家夥。相公若有用我外,也可助得一臂之力。」劉電笑道:「
這根竹篙能有多重?如何算得家夥?」文進道:「相公請舉一舉,輕重如何?」劉電因取在手中
掂了一掂,道:「去得,去得!」原來是個鐵心攢竹的篙子,道:「你有這般勇
力,豈可埋沒在這篙工隊裏?我此番原是往碧浪湖探望親戚,隨即就要轉來。你何不稟知你母
親相同我去?與你做個朋友,包管你有個出身。祇不知你家中還有何人?」文進道:「
家中還有一個叔伯哥子同居,也是與人駕船度日,祇可自圖衣食,不能顧我。」劉電道:「既有
這個哥子同住便好相託,至於你母親的用度,都是我與你安頓。不知你意下如何?
」原來文進心中祇存念著一個殷勇,又不知劉電本領性情如何,一時不敢承應。因答道:「承相
公一番好意,且待回來與老母商量。」劉電笑道:「我知道你心事,祇恐我萍水相
逢心口不應,不敢倚託。這也難怪你,且到回來時再處。萬一你母親不願你同去,我留下一封書
與你去投殷將軍。他那裏正是用人之際,也可圖得事業。」文進見劉電說著他心事
,因道:「祇恐老母不依,小人並無別意。」
說話間,風水順利,已過金山。此時因倭寇作亂沿江都有汛兵防守,過往船隻到了京口盤
詰甚嚴。
劉電小舟進得下河,祇聽得上來船隻與兩岸行人紛紛傳說:倭寇又進海口,沿途殺掠,已過嘉、
松來了,官兵打了幾仗不能取勝,如今分道截劫客船,下水船都去不得了。劉電聽
了,心中埋怨岑秀:進京時如何不奉了老母同去,嘉、湖地界相連,豈不受倭寇的驚恐?心頭
著急,促令文進不分晝夜兼程而進。到得震澤地方,祇見民船擁塞而上,號哭之聲不
絕。劉電喝問,多說:「倭寇正在九里塘截殺,客船不要前去。」劉電惟恐岑家遭難心火如焚,
自己幫著鼓棹,如飛直進。祇聽前面喊殺號哭之聲震天動地。原來這倭寇數千乘夜
突入鶴頸塘,襲攻海鹽城不克,便分為數支沿河殺掠而來。所過村鎮,焚燒劫殺,慘惡異常。駐
防官兵有相拒者卻寡不敵眾,膽怯者望風而逃,以致倭寇流毒更甚:分屯沿海白
沙灣、柳塢等處,出沒自由,來往民船盡遭劫掠。祇恐官軍截斷歸路,卻不敢
輕過對岸,以此湖郡一帶不遭其毒,已是惶惶震動。這日正值一隊倭奴約有數百,邀截河道,搶奪船
隻,把上下客船二百餘號趕入九里塘來,惟空載小船多得逃脫,凡有載大船便逐船殺掠。這時
正值劉電小舟飛到,見前面船林立,喊哭震天。劉電道:「見死不救,義勇安在?」
回顧文進道:「小舟不堪施展,你若有膽量,跟我上大船殺賊!」文進答應一聲,把小舟直鑽入
船林裏來。劉電瞥見一號大船桅杆上有「太倉州正堂」旗號,大驚道:「莫非正是
哥哥結義的成公?卻如何在此?」因掣劍在手,踴身一躍,便從後梢上了這大船。探身入來,祇
見梢艙裏男婦數人抱頭大慟,祇叫「饒命。」劉電道:「我非賊寇,不得驚慌。」
因見前艙有六七個倭奴正在搶奪行李,劉電大喝一聲,劍起頭落,連剁兩倭。眾倭出其不意,
一擁出艙。劉電復刺倒兩倭,其餘奔出船頭,又被文進在船頂上用攢竹鐵篙戳下水去
。各船上倭奴看見大噪起來,霎時聚集,四面來攻。劉電舞動寶劍如一道練光罩體,祇因船頭
窄小,不能踴躍。倭奴稍近前的,便剁下水去。文進在船頂上輪起丈八長篙左旋右
轉,倭奴不敢前逼。
正在相持之際,祇聽東北角上火炮連天,倭奴忽相驚顧。原來卻是駐紮乍浦海防兵備道雷信與海
鹽城守都司萬士雄督官兵千餘,水陸並進。這萬士雄卻是一員勇將,倭奴兩番攻打海鹽都被他殺
退。其時因兵率不多祇好保守城池,不敢遠戰。卻是雷兵備見倭奴肆毒切齒痛恨,
因盡率本標防兵五百名,飛檄知會萬都司合兵進剿,已殺退兩處倭奴,又從這裏殺來。其時群
倭正聚攻劉電,忽見官兵殺到,胡哨一聲,都棄船登岸前來迎敵。這邊官兵火銃在
前,弓弩繼後,倭奴抵擋不住,奪路嚮白沙灣一帶,招呼各屯,仍從鶴頸塘遁去。官兵奮勇趕
殺了一程,因無後繼之兵,且海鹽、乍浦俱係要地,因此不敢窮追,仍收兵各歸本處防
守。
彼時劉電見官兵得勝,因恐惹事,便不嚮前。但見這些客船上,也有被劫一空的,也有被殺害的
,也有婦女被淫污的,也有畏懼投水自盡的。倭奴雖去,尚聽號哭之聲不絕。劉電正要動問本
船客人姓名,祇見船頭裏鑽出四五個人來,卻是家人、水手。艙中走出一個少年,嚮
船頭倒身便拜。劉電急忙扶起,因問:「足下貴姓?」這少年道:「小弟姓成,家君現任太倉,
因同老母、賤內、兄弟由浙江前往任所,誰想在此遇著倭寇。自分喪身,不料得遇
恩人相救,真同再造!」劉電聽了,哈哈大笑道:「真是有緣!」因先令家人、水手將四個倭
屍攛入水內,把血跡拭除乾淨,卻得了數口精煉苗刀,都交與文進。因嚮艙中對成公
子道:「我姓劉名電。家兄劉雲原任山西曲沃知縣,丁艱回來曾在令尊原任江浦地方被盜,得
遇現任太倉遊府殷將軍相救。家兄在令尊署中住有月餘,因與殷將軍三人結為兄弟。
今因服滿同家兄進都候補,我因繞道到此探親,不想得遇足下,豈非有緣?」成公子道:「
如此說,是叔父行了。」復又下拜,道:「請問叔父如今往那裏去探親?」劉電道:「
就在碧浪湖,離此不遠。」因道:「公子到署,為我愚弟兄致意令尊,並殷將軍:說他令妹
現在我家,不必掛念,日後再圖相會。」因顧文進道:「你若要往太倉,豈非順便?」
成公子因問:「這位壯士尊姓高名?」劉電道:「這就是我所坐船主,姓文名進,膽勇過人
,與殷軍卻是鄰里。他將來正要去投他圖個出身,公子去時可先為他道及。」成公子道
:「極承壯士相救,正要圖報,豈敢有忘大德。」
說話時,成夫人領著媳婦並一小公子同出外艙來,道:「多感恩叔相救,欲屈駕同這位壯士前
往任所不知可否?」說著即叩拜下去,大娘子與小相公俱在後拜謝。劉電即忙還拜,道:「
卻是老嫂,如何敢當!」成夫人道:「若非恩叔相救,一家性命已是呼吸不保,如今祇
算是再生了。」拜罷起來,劉電道:「家兄原要往太倉一望大兄,因領有咨文不便耽擱,今
先往臺莊相等。我因探親到此,已訂定往返日期,即要趕到臺莊,為此星夜攢行不能耽
擱。將來俟家兄起補,若得江南之缺,便相會有期了。」說畢,就要相辭過船。成公子知挽
留不住,因道:「叔父大恩,途路之中小侄竟不能盡一點敬意,祇好容圖後報。」成
夫人也道:「我們母子一毫莫報,實是慚愧無地。」劉電道:「後日正長,尊嫂休如此說。
」因嚮成夫人一揖,即過船而去。成公子還要謝文進時,舟已如箭而發。成公子祇說得一
聲:「叔父過得便務乞到太倉與家君一敘。」劉電答應聲中,船已去得遠了。這邊成夫人母
子婆媳並家人、水手感激不盡,整頓船隻,前往太倉不表。
且說劉電小舟甚速,又值順風,當晚即到了湖村,泊住了船。原來此地接連嘉郡,惟恐倭寇
來犯,新設把總一員,防兵四十名守御,夜間沿堤俱有哨兵巡警。見劉電小船停泊,便來查問
。劉電因嚮他說明,這汛兵知是岑中書親戚,說聲「請便」,轉身去了。此時文進已拜
服劉電英雄本領,因將行李收拾道:「我與相公負去。」劉電道:「甚好。」當下已是黃昏時
候,遂一同上岸。嚮村人問岑家住處,村人指引道:「投東去那一帶高大房屋就是
。」劉電道謝,即與文進投東村裏來。將及里許,望見一帶高樓大廈。到得門首,見大門緊閉
,即便叩門。裏面問:「是誰人?」劉電道:「江西劉電特來探望。」又問:「探望
誰人?」答道:「是岑老夫人。」少頃,卻是岑忠攜燈來開了門,卻不認得劉電,
又問:「相公是從那裏到來?」劉電道:「我姓劉,從江西到此,岑太太可在這裏?」岑忠道
:「
正是這裏。」口中答應,心裏卻一時記憶不起,道:「且請在客位少坐,我進去稟知。」及走了
幾步,忽然記起,復身轉來,道:「相公莫不是在山東與我家大相公結拜的劉三
相公麼?」劉電笑道:「正是。」岑忠道:「老奴一時記不起來,竟請相公到書房裏少坐,我去
稟知老太太出來相見,卻是難得到此。」因問文進:「這位可是相公同來的麼?」劉
電道:「這是船上駕長,送我來的。」岑忠道:「廂房內有燈,大哥請在裏邊歇息,我就出來陪
你。」劉電因命文進將行李也放在廂房,待喫了飯回船去照管,文進應諾。
當下岑忠執燈引劉電到書房內坐下,即往裏傳稟。劉電看見屋宇華麗,因想道:「纔做中書不
久卻就住這般的華屋?或者就是他入贅的岳家也不可知。」正在尋思,祇見岑忠
來道:「老太太請三相公到後堂相見。」有一個小丫頭打著個燈籠領劉電進廳後內座裏來。但見院宇
深沉,房櫳窈窕,雖不是王侯甲第,卻也是富貴門楣。劉電隨燈緩步進來。正是:
冒危不失交朋義,赴難常存報國心。
不知岑夫人相見有何話說?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寫劉電救成公眷屬,奮不顧身,是一篇絢爛出色文字,卻與《水滸傳》火燒翠雲樓無別。千
頭百緒,拉拉雜雜,偏能條分理晰,毫忽不至,真是作家高手。前日殷勇救劉姓,令日劉電救
成姓,可見有本領人到處出色,但殷勇一舉便得名,文進此番竟至埋沒,此各人之有
遇不遇耳。其行文之妙,正如九曲之珠,隨線穿度而成者。
第三十九回 敘舊事岑母動慈懷 結新知劉生顯神勇
卻說劉電到得內堂,見岑夫人已在立待,因即上前叩見。岑夫人連聲請起,因還了半禮,道:「
三相公途路辛苦!」因問:「府上令堂老太太並尊嫂們,諒都納福!」劉電道:「家母、家嫂、
雪妹都囑請老伯母的安。祇不知伯母幾時搬居在此?小侄一來請安,二來正要
問問別後的原委。」岑夫人道:「一言難盡。」當即吩咐岑忠先叫廚房收拾便飯。因說:「自從前
年三相公起身後,愚母子候到第二年夏間總不得信息,又聞得對頭已去,五月間
就辭了蔣公起身回來。到了揚州,恰好遇著家中報信的人,纔知對頭未走,家中房屋又被封鎖,途
路中進退兩難。因為老僕住在此間,祇得到這裏暫住。你兄弟也曾到許家探問,
纔知三相公有書交與他鄰居周老人託寄。誰知這周老人死了,這封書竟不曾寄到。後來因賃這王鄉
宦的房子,不想我內侄女當時遭族惡之害,卻正在此間。這王公是兩榜出身,極
重義氣,夫人又甚賢德,極承他夫婦將內侄女認為義女,待如親生。後來老身會面敘說起來幸得姑
侄相認,又承王親家不棄,就將他許了你兄弟。舊年冬間,催逼著完了姻了。」
劉電初時以為岑生另娶卻是負盟,及聽到骨肉相逢,因親作親,甚是難得,又想到父親顯靈原說雪
妹「不宜預佔,有妨親疏」,正是為此,便道:「天涯海角,骨肉相逢,是一
件天大喜事!又以內侄女做了媳婦,親上加親,極是難得。明日還要請見。」岑夫人道:「這是弟
媳,理當拜見。」
說話之間,飯已端正。岑夫人就令:「搬在這裏,三相公竟請自用。」因叫丫頭用大杯斟酒
,道:「倉卒便飯,不要見怪。」劉電道:「老伯母莫說客話,請尊便。待小侄自用。」岑夫人道
:「老身在這裏陪著,正好說話。」因說起:「前年起身時,你蔣叔有與你並許
公的兩封書,因無便人不曾寄去,還在這裏存著,明日取來交還。」劉電道:「天各一方,若無的
便,寄信實難。」一面說話,一面自斟自飲。喫過一二十杯酒,用完飯,收拾過
了,因問:「兄弟進京後可曾有信回來?如今王公卻在那裏居住?」岑夫人道:「去年冬間王公選了
山東寧海縣知縣,十一月初挈家上任去了。他兩夫妻也祇有一位小姐,又無親
族,因此把家事盡託付與你兄弟料理。誰知王親家起身後,你兄弟又得了官進京去了。如今祇有我
婆媳兩個督率家人在這裏照管。幸虧你弟婦賢能,不消我費心。前月你兄弟寄
了一封家書回來,說引見時皇上試了他一道郊天表章,甚是合式,又蒙內閣程公十分關切,老身倒
也放心。祇是如今倭寇作亂,這裏地方日夜擔心得緊,不知將來怎樣?」因問:
「雪姑娘在府上可好?梅氏近日可健?」劉電道:「小侄自同雪妹到了江南,誰知許丈同他親戚往
江西任上去了,因留下一封書信、二兩盤纏託他緊鄰周老人寄去。誰料這周老人死
了,竟不曾寄去。及到伯母府上,又見房屋被官封鎖,因此祇得同了雪妹、梅嫂回家。自到家中
,母親十分憐愛,一房同住,片刻不離,家嫂與侄兒女們沒一個不歡喜敬愛。老母
去歲得病,全虧雪妹衣不解帶的服侍,真是難得。後來專差人到南安府去接許丈,誰知他親戚又
調任了撫州,至今父女未曾會面。雪妹心中常掛念的便是許丈與老伯母兩位。小侄
來時千叮萬囑與伯母請安,還有自己制作送伯母的東西帶在此。」岑夫人聽說,不覺兩眼酸酸欲
淚,道:「我也是一般記念他,祇為路遠迢迢不能通信。從前原有相訂的言事,不
料如今又有更張,祇恐將來不能如願。」劉電道:「伯母竟請放心,雪妹卻一心寧耐、矢志不移
,諒許丈也無不樂從。祇要伯母作主,弟婦無言,為官作宦的人三妻兩妾也是常事
。就是梅嫂在舍下也十分相得。他是深知原委的,說明日等待姑娘恭喜纔一同回來。」岑夫人道
:「這也難得。如今你這個弟婦是最賢德的,他常常對我說,你兄弟是不止一妻相
守的,倒祇恐雪姑娘知道,心中不喜。」劉電道:「這一發不然。當日父親之靈原與雪妹說過,雪
妹已自知『不宜預佔』,現已應驗,豈有不悅之理?」岑夫人聽了,轉愁為喜道
:「若果如此,倒是老身的造化的。」劉電又問道:「伯母方纔所說,弟婦如何便知兄弟不止一
妻相守的?」岑夫人笑道:「他也不過是預料的話。」因問:「三相公幾時往山東
完娶?」劉電因將此番服同兄長進京,並到這裏的原故說了一遍。岑夫人歡喜道:「三相公不遠千
里而來,老身感激無地。今去完姻,老身還有些微物帶去。若日後搬親回來,務
必要到這裏住些時,切不可徑自回去了。」劉電道:「小侄一定要同來請安的。」因說:「今日
見過伯母,明早就要稟辭起身。」岑夫人道:「三相公千里迢遙到此,總有事也須
屈留三天。」劉電道:「已與家兄訂定日期,況到了山東還要耽擱,領有咨文是不便久遲的。」岑
夫人道:「既如此,祇留明日一天也罷。」因吩咐岑忠道:「將三相公行李搬在
內書房,途路辛苦,請早些安歇,明日再敘罷。」說罷回房。
此時文進已是岑忠相陪酒飯後,回船安歇去了。當下岑忠掌燈送劉電到內書房來,道:「明
日再與三相公磕頭,老婆子在三相公府上,不知可安好麼?」劉電道:「原來你就是老掌家,梅嫂在
那裏甚是相得,如今與姑娘們都是同桌喫飯的,身體也甚康健。來時叫我致意
你,不須掛念他,說日後要與姑娘一同回來的。」岑忠道:「承老太太、娘娘們的抬舉,祇恐在那
裏攪吵。」劉電道:「祇是怠慢他。」岑忠將被褥鋪好,隨即出來。這邊劉電安
歇不提。
原來岑夫人與劉電在內堂說話,大娘子都已聽得,又在暗中看見劉電氣概不凡,及岑夫人進
來,因說:「這劉公子將來必然貴顯。目前喜氣重重,不出一年定食天祿,祇不知何故面上帶著
一股殺氣未退,明日母親問他路上可有著氣的事麼?」岑夫人笑道:「明日待我問
他,試你的眼力。」一宿無話。
次日劉電起來盥洗畢,取出雪姐送的東西,卻是一個小小紬袱,用針線縫好的,上面小小一
條紅簽寫著:「乾娘安啟」四個小字,格外有四匹細葛是劉電送岑夫人的,都叫小丫頭送了進去
。岑夫人當下將紬袱拆綢開,裏面卻兩雙月藍緞子挑線的膝褲、兩雙石青素緞鞋,
一封不緘口的書函,上面敘說拜別後記念情節,後面有矢前言終身不易的話。岑夫人一面看,不
覺兩眼澄澄淚落。看畢遞與大娘子道:「怎叫人不想念?」大娘子看畢,道:「原
來這位姊姊也是能書識字的,明日母親寫回書與他,就把女兒的心跡與他說明,使他放心勿慮。
」岑夫人道:「你就與我代寫罷。」
當時岑夫人出到書房,就將蔣公從前所寄之收交給道:「三相公起得恁早,如何又要你費心
?」劉電道:「這是那邊土產,不過千里鵝毛之意。」因將書拆開看了,上面也是敘別後記念想
。如何並無回音的話,就念與岑夫人聽了。岑夫人道:「雪姑娘與我的書就與三相
公所說一般,明日老身與他一封回書,叫他祇顧放心。這段不得已先娶的情節,諒三相公自能轉
言。」因道:「你弟婦要出來拜見。」劉電道:「不須勞步,竟到裏面見罷!祇是
不知,不曾備得禮來。」岑夫人道:「不消。」因領劉電到上房來,這邊大娘子正待出來,看見
老母同劉公子進來便退進裏邊,在下首站立。丫頭在地下鋪了拜氈,大娘子口稱
「三伯」,端端正正朝上四拜。劉電還禮畢,道:「不曾備得賀禮,祇好改日補送。」大娘子道
了謝,因問了老太太並兩嫂嫂、雪姐姐的安,說了「請坐」,纔退入內間去了。
劉電道:「恭喜伯母,果然好一位賢能弟婦。」說著,就要出來。岑夫人就留住坐下,因
叫丫頭取茶點心來喫,因問:「昨日三相公在路可曾著甚麼氣來?」劉電見問,卻一時不解其故
,因說:「昨日中途正遇一隊倭奴劫掠客船,內有一船卻是結義弟兄的家眷,恰恰小
侄遇著,因忿怒砍殺數賊,隨有官軍到來將倭奴殺退,幸得保全﹔其餘客船遭劫殺的甚多。祇
有此事,別無著氣,不知伯母如何問及?」岑夫人卻笑而不言,當下喫過了茶。劉
電因說起:「我僱來的那個船家卻是一個好男子,殺倭寇時甚虧他出力相助。今在湖口守船,
須邀他來喫飯。」岑夫人道:「不須三相公費心,我已著小家人前去邀他,就同他把
船移到後牆門來,省得遠去照料。」因說:「這裏後門外便是湖汊,沒人往來的,上船最便。
還有一個花園,如今早桂盛開。老身祇收拾兩三樣嘎飯,在晚香亭上賞桂,祇是沒人
相陪。」因帶了小丫頭同劉電到花園裏來觀看。未到園亭,已聞得桂香撲鼻。進得園
來,岑夫人即著老園公開了後門:「看三相公的船來了,叫他就停泊在門首,酒飯送到船上
,請他甚是近便。」因就請劉電在花廳上喫早飯,叫小家人伺候。吩咐畢,岑夫人回進上房,
對大娘子道:「你的想法實是不差,昨日他果然就殺了數賊。祇是日間之事,如何到晚
還有殺氣?」大娘子道:「凡是殺戮大事,須過一晝夜氣色纔轉。方纔稱讚那個船家,不知他相
貌貴賤邪正何如?」岑夫人道:「待明日送他出後門時,自然看見他了。」
這日婆媳兩個商量寫了一封家書,並將送蔣宅的東西收拾停安。岑夫人還要與雪姐回書
,大娘子道:「寫書容易,但他此時到山東完姻後又要進京,想來總未得回家,帶去也是無益,
不如等他轉來時到這裏帶去的為妥。他若肯應許了,是決不爽信的。」岑夫人道:
「你見得極是。」
當午,設席在晚香亭上。岑夫人叫丫頭送了三杯酒,看上了兩道菜,道:「三相公請自
在飲幾杯,老身暫且不陪。」劉電道:「伯母請便,小侄必不作客。」岑夫人又吩咐小家人殷勤
伺候,纔轉身回房。一面又搬送酒餚到船上,請文進暢飲。且說劉電見岑夫人以至
親相待,心中歡喜,對著桂花開懷暢飲了一回,因問:「船上可曾喫飯?」小家人道:「已送上
船去款待了。」劉電此時已覺有幾分酒意,因索飯用畢,又在四下遊玩了一回,因
踱出後門來觀看,正見文進在那裏舞倭刀頑耍,因問道:「喫酒不曾?」文進收住手道:「承這
裏老太太所賜酒飯十分豐盛,因此喫得醉了。」劉電道:「今晚再過一宵,明早一準
起身。」因說:「我看你方纔所舞刀法尚欠傳授,祇好舞弄頑耍,卻上陣交鋒不得。
若遇識者,豈不見笑?」因乘著酒興撩衣束帶,接過雙刀,擺開腳步,使動身法,舞得那兩口
苗刀如兩條雪練盤旋,看得文進眼花撩亂。此時岑夫人卻閃在門口觀看,因叫小王媳婦悄悄的請
了大娘娘來看。
且說劉電舞了一回刀,對文進道:「這雙刀係對面交鋒短兵相接所用,若馬上交鋒必用長
槍、大刀為主,其餘兵器俱不出此兩般用法。你既能使那竹篙,便可習學長槍。你取那篙來,
我使一路槍你看。」文進欣然到船取了那竹篙到來。劉電接在手中,雖不叫重,亦頗
稱手,因把來當作長槍,便一個身法,就地一轉,打了個大蟒翻身,然後使開身分,舞出那三
十六路梨花槍法,真是「寒風颯颯從天降,冷氣紛紛捲地來」。使到了精奧處,把篙
一攪,打起一個花頭有車輪大小。誰知這鐵心煉得不精,劉電使得力大了,祇聽豁喇一聲,那
篙頭折斷了二尺有餘。劉電收住手笑道:「倘在陣上,豈不誤事?這終是煉鐵不精,
以致斷折。」文進拜服在地道:「倘得隨鞭執鐙,願拜為師。」劉電扶起道:「以你的膂力,
盡可習學。」文進道:「小人時常使耍,以為十分合式,誰知禁不起相公的神力!」
劉電道:「你還不曾見山東一位蔣老爺,他使的鐵槍還重十多觔,使起來真是神出鬼沒。我
此番正要到那裏去,你若肯同往,何愁武藝不精?」文進道:「小人情願相隨,祇恐老
母不從,也是無奈。且待明日到家與老母相商,若得應允,便可服侍相公同往。」正是:
壯懷已有從君志,孝念還當順母心。
畢竟不知文進後來果否相從?且聽下回分解。
雪姊書緘一段,婉妙無雙,令前半文章通身色澤。劉電試篙一段,神彩煥發,令後半文章
通身緊湊。讀此回看文進必要寫作一條好漢。卻因後文有許多要他出力之處,是不得不預為他
佈置一番。作文如萬派洪濤,穿山透石,須知同是一個源頭瀉出,知此便能得演義三
昧。
第四十回 投針芥歸路稟慈親 作書函臨歧薦壯士
卻說劉電使槍時岑夫人婆媳俱在觀看,及使罷槍,大娘子先已進內。劉電起初祇道是些家人
、媳婦、丫頭們觀看,後來見岑夫人也在門首,便道:「小侄獻醜,好叫伯母笑話!」岑夫人
道:「演習武藝原是分內的正事,老身卻初次看見。雖不知其中奧妙,實是怕人。」
文進也過來與岑夫人謝擾。岑夫人道:「家中無人,待慢莫怪。」吩咐小家人就在後院內留駕
長喫茶,晚間再喫酒消夜。當下岑夫人因邀劉電仍回後堂來坐下,因道:「老身原要
寫一封回書,並有你弟媳寄與你雪妹的兩件微物。若此時帶去,惟恐一時不能寄回,不若等三
相公恭喜回來時帶去罷。」劉電道:「伯母所見極是。此番小侄往山東完了姻事就要
進京,況家兄得缺,遲早遠近都不能預定。總是小侄同家眷轉來時一定要到伯母這裏來請安,
那時帶去不遲。若伯母有家書寄與兄弟,小侄就好帶去。」岑夫人道:「前月已有書
寄去,如今還有一封書煩三相公到京交與你兄弟,祇說家中俱各平安。祇是三相公日後不要徑自
回府,不肯同到這裏來。」劉電道:「伯母尊前豈敢不應口齒?」岑夫人笑道:
「諒三相公是決不失信的。」因叫小丫頭取出一封家書、一個小包袱、一封程儀、一封賀儀來
,交與劉電,道:「這是一封家書,這包袱內是送蔣老婆婆並大嬸子、蘇姑娘的微物,
說我婆媳無日不為記念。這是一封不腆賀儀,因買不及甚麼東西,權力折代。格外幾兩銀子,三
相公路上打尖零用。不要推辭,若一推辭,卻叫我慚愧。」劉電見說,不敢推辭
,道:「小侄竟拜領了。」因說:「將來但願家兄得補在江浙、山東,便好時常往來。」又說起
兄長當初從山西回來被盜的緣由:「如今這殷家賢弟已陞到游擊將軍了,祇是雪妹因
為他乾娘冤讎未報,切齒痛心。」岑夫人道:「這是自小撫養他大來的,就如親娘一般,想起
來如何不傷心?」又道:「三相公眼力不差。當日你結識了他,他恰恰的就救了你令
兄。他若知道妹子還在,卻也是一悲一喜。」劉電道:「正是,從前已曾有書通知他,前日
又託成公子寄口信與他,諒他早已知道了。」岑夫人道:「三相公所結識的人都不錯,
方纔那個船駕長,日後大有發達的。三相公若肯帶挈他,日後到是一個好幫手。」劉電道:「
這人膽力都去得,祇不知他心地如何?」岑夫人道:「必定不差。」劉電道:「伯母
何以得知?」岑夫人又笑而不言。劉電道:「伯母兩次說話有因,卻不與小侄明言,莫非伯母
精於相法?」岑夫人笑道:「老身一些不知,倒是你弟婦說的。他卻能識人的窮通貴
賤,言無不中。方纔卻看見那個船家,說他倒是個有膽量的人,日後必當發達。」劉電因想起道
:「是呵,小侄在山東曾聽得說弟婦的生母原非凡人,如此說弟婦也是通仙道的了
。倒不曾請教得我將來際遇如何?」岑夫人道:「他已說過大伯是富貴中人。昨日因見你面上帶
著殺氣,因此今日問及,果然路上有殺倭之事。」劉電嘆道:「我祇以弟婦為閨中
賢淑,原來竟是個巾幗奇人,可敬!可敬!」
說話之間,天已漸晚。岑夫人叫收拾果菜就在這邊喫酒,因道:「此番三相公有正事在身,
不敢久留。若然無事,便要留在這裏保護我們,待倭寇平靖了再送起身。」劉電道:「此間風景
甚好。料倭寇也祇在沿海地方作亂,不敢遠離巢穴,惟恐有官兵截斷他歸路。且這裏
如今有兵防守,料得無事。況府城咫尺,倘十分緊要尚可暫避城中,祇恐這防守官沒有膽略,
倘若是個有膽略的,操集本村義勇申明號令,沿湖一帶協力把守,一遇有事並力嚮前
,這千百倭奴何懼之有?」岑夫人道:「有智謀者意見多同,這裏有一位嚴老先生卻是個道學
高人,兩個月多虧他與防守官商議,也與三相公所說一般。如今已聽說挑集了二百多
人天天操演武藝,施放弩箭。立了賞格,糾富有之家量出糧米酒肉犒勞,四下設立梆鑼為號,每
夜派人巡警。如今村中賴此壯膽,祇怕倭寇人多勢大,終究擔心。」劉電道:「此
法立得甚善,不但可御倭奴,亦且可防盜賊。果能合村中並膽同心,協力把守,便可以一當百,
永保無虞了。」當下擺上酒來,劉電一面說話,一面飲酒。岑夫人又吩咐小家人搬
酒菜請文進駕長,勸他多飲幾杯。這邊劉電約飲到七分酒意,便止住不飲了。岑夫人道:「明
日三相公喫了早飯動身,不必太早,省得船上做飯不便。」劉電道:「小侄遵命。」
岑夫人當叫岑忠掌燈送往內書房安歇,一宿無話。
次日凌晨,婆媳們起來吩咐家人收拾早飯完備。一面先叫搬與文進用過,這邊劉電已將行李
收拾端正交岑忠先搬送到船,又與了岑忠二兩銀子,小王家人、小丫頭每人一兩,廚房媳婦們一
兩,大家都磕頭謝了。岑夫人道:「怎麼又要三相公費這些賞賜?」劉電道:「有
勞他們,表意而已。」當下喫畢早飯。岑夫人又再三囑託:「叫你兄弟時常寄信回來,省得家中
記念,並叫他有便中再與丈人通個信息,使他那裏放心。」劉電領諾,即拜辭了岑
夫人,又謝了大娘子,就從後牆門下船。此時婆媳一同送出後門外來,文進又過來再三謝擾,然
且解纜上船,看著鼓棹而去。
不說這邊婆媳並家人都感激劉生千里探親的義氣。且說劉電的小舟晝夜兼程,不日到了京
口。在埠頭泊住了船,文進對劉生道:「相公請少待,小人回家稟知老母,若肯許我相隨,小人
就把船隻交與哥子收管,我與相公另僱一船同去。若老母不依,小人也要送相公到
臺莊再回。」劉電道:「極是。」因嚮囊中取出原帶來的一個銀包,約有十來兩,一並遞與文進
道:「身邊並未多帶,你且將此與你母親在家用度。」文進道:「小人如何敢受這
許多?」劉電道:「幾兩銀子,何必推卻?」文進謝過,拿著銀子一直回家來。這日適值他哥子文
連也在家中,便問:「前日有人說你送一客人往湖州去,那裏正是倭寇作亂的時
節,叫我好生記念。祇恐你倚著自己氣力,撞出禍來。」文進遂將送劉客人遇倭劫掠客船救了他親
戚一節,嚮母、兄訴說一遍,因說:「這個劉客人真是個英雄好漢。他哥子現去
補官,承他一力勸我同往圖個出身,先與我幾兩銀子安家,今特來稟知母親。」他母親未及開
言,文連便道:「據你說,這劉客人有這一身本事如今自身尚無出息,況他哥子不過
補個縣官,如何就扶助得你起來?且又不曾與你見面,知他心意如何?況且你去,做上不是,做下
不是,依我說還是不去的是。」他母親聽了這番說話,也就道:「你哥哥的話
卻說得是。若要圖出身,還是到大官府衙門去纔有個想望。你從前說殷將軍那裏,我尚且不叫你去
,如今又何必同這初相識的客人遠走他方?況且我風中之燭,早晚倘有些病痛,叫
誰人服侍?」說著兩眼汪汪欲淚。文進見母親如此,也不敢再言,因道:「既是母親不肯,兒也就
不去了。但如今收了他的銀子,必須送他到了臺莊纔好回來。」文連道:「這個應該
位典試賢契到都也當去謝他一謝,那顧公是個極有擔當的人。」
岑生一一領命。正欲告辭,程公道:「已近晌午,在這裏便飯,明日再當奉餞。」岑
生道:「如此門生今日竟在這裏領了午飯,明日還要料理料理行裝,後日即可稟辭起身,不敢再煩老師費心了。」程
公道:「也罷!但祇是今日還有一事要相煩賢契,不知可否?
」岑生道:「老師所命,敢不敬遵?」程公道:「祇為總憲六旬大壽,我已制就錦屏一架。欲作一四六壽文,已將與
他交情始末、宦途政績敘一節略在此,煩賢契勿吝珠玉。」岑
生明知此是程公有意相試,量這篇四六亦有何難?因答道:「祇恐班門弄斧了。」當下程
公即相邀到內書房來,著一小僮伺候磨墨,道:「老夫暫且失陪,好讓賢契構思。」岑生
道:「老師請尊便。」當時將所有黃公出身、歷宦、德政、陞遷,以及相交寅好節略看了一遍,見烏皮几上筆精墨良
,即取過一枝犀管、一幅花箋,略一構思,落筆如掃。不及
半個時辰,文已做就,復看一遍,略刪改數字。
及程公進來,見岑生翻背了手觀看壁間詩畫,祇道未曾完稿。岑生看見程公進來,便
道:「門生已草就一稿,還求老師筆削。」程公驚訝道:「如何這般敏捷!」岑生即將草稿遞與程公,接來一看,未
知文意精工,先見龍蛇飛舞,及從頭看去,果是句句珠璣、行行
錦繡。讀完讚歎道:「賢契的是仙才,非煙火人筆墨,不但品格高古,抑且字勻清新。祇是行色匆匆,不得借重大筆
了。」程公心下大喜,因命取酒在迎和閣上先奉三杯,以當潤筆。
當即邀岑生從書房後間進來,又是一個花園。仲冬天氣,樹木雖然凋謝,山石依舊玲瓏
。轉過一個山洞就是迎和閣。數竿修竹扶疏,幾樹臘梅香馥。上了數層石級,揭起暖簾進來,裏邊擺列幾件周鼎商彝
,四壁有許多名人詩畫,中間燒一爐獸炭,氣暖如春。一面設
席上來,師生坐定,祇令一小僮行酒。程公道:「老夫在此為官數載,祇有兩樁大快人心之事:今日得遇賢契,是一
大快也!前者招募武勇,得一少年英雄,屢建奇功,亦一快
事。」岑生道:「不知此人是誰?」程公道:「這人卻是個布衣,年紀與賢契一般,姓殷名勇,曾在江滸救一客官,
力擒數盜。也是江浦成令舉薦上來,制憲黃公再三要去,授與
把總,不及數月,剿倭立功,已奉旨實授太倉遊擊將軍。此人與賢契都在青年,一文一武,將來正不可限量。他前日
因公到此,祇可惜賢契來遲了數天,不得與他相會。」岑生忽
然想起劉電當日所說結義之友正叫殷勇,又是雪姐的義兄,莫非正是此人?因道:「這一位殷兄,門生雖未識面,
卻早知其人。」因說起在山東得遇劉電,結交殷勇一段緣由:「
但後來他獲盜得功,門生卻不知道。」程公聽了道:「這江西武生劉電,他乃兄可是原任
曲沃縣劉雲麼?」岑生道:「正是他。」程公道:「我記得當日江浦縣原詳上說殷勇與劉
雲係姨表弟兄,如何不認得劉電,反結拜起來?」岑生道:「老師如何得知劉雲?」程公道:「這殷勇獲盜相救之
人正是那劉電的胞兄、曲沃知縣劉雲。」岑生驚喜道:「如何便是
他?」程公道:「那劉知縣在任聞訃,丁艱回吉水原籍路過江浦涼山,夜間遇盜,卻得殷勇相救。當日原說是姨表
弟兄,如此看來,必是劉雲當日感其相救之情,因他是個白身
,恐見官不便,故認為姨表無疑了。」岑生大喜道:「天涯海角,有如此湊巧之事!當時
劉電萍水中結識殷勇,不想後來救了他令兄,真是難得。當日劉盟兄與他結義,便知他是
個豪傑,真可謂識人矣!」因又極表劉電與蔣公二人的英雄出色,武勇絕倫。程公不勝慨歎道:「何地無才?祇恨不
能盡識。將來賢契當與這兩個留意,不可使英雄埋沒牖下。」
岑生道:「門生職微言輕,還求老師留神噓植。」
師生二人談今論古,情甚相洽,直飲至金烏西墜纔罷。岑生告辭起身,復至書房,程
公取出一封家報,道:「所有咨文,我明日就差人送往儒學。這是一封家書,到京時煩賢契送到家君處,定有照應。
」岑生收好,當下叩謝道:「門生就此稟辭,不敢再來驚動了
。」程公道:「以心相照,不必拘此。」當下直送出大堂來。岑生叫將轎打出儀門,程公笑道:「賢契不知內閣與翰
院的體制,不拘品極俱在此陞轎的。」岑生再三謙讓不過祇得
遵命,打恭上轎,從儀門而出。
次日程公已差官將咨文送往儒學,格外有贐儀四十兩。及岑生到學稟辭老師,知程公如
此用情,即具稟著王樸前往稟謝。一面遂買備了許多應用緞匹綢綾之類,這是本地出產,比都門價省,一面收拾行裝。
程公又差官前來送行,本縣官新自到來送贐命駕。岑生隨往
拜謝後,不便遲延,即擇於二十二日長行。鄭公子因母親初愈不能回往,又送了一封厚贐。岑生推辭不脫,祇得收下。
鄭公子又給了王樸二兩銀子。此時鄭婆婆雖未全愈,已覺精
神漸復,祇是還不能行動。岑生起身先一日,鄭大娘子親自精精緻緻辦了一席酒與岑公子餞行,就在上房明間圍爐坐
席,容兒伺候,兩表弟兄直飲到更餘方散。
次日黎明,鄭大娘子即起來端正杯盤,王樸已將轎扛俱料理齊備。鄭公子又敬了表兄三
杯酒,不覺掉下淚來。岑生道:「賢弟不須傷別,待姑姑身體康健,你趕臘月進都也不為遲。」鄭公子道:「總然母
親病好,我也不放心出門了。」岑生因到內房拜別了姑母,老
婆婆含淚道:「侄兒到京,須要常常寄個信來。免得我們記念。」岑公子道:「姑姑放心,侄兒有家書回來,必先到
這裏請安。」說畢出來,與表弟、弟婦作辭,又賞了容兒一件
綢袍料、二兩銀子。王樸也到裏面叩頭謝了,押扛先行。兩弟兄一同上轎,到了郭外五里塘,岑公子下轎阻住道:「賢
弟不必遠送,臘盡正初我在京等你。這裏諸友,俱為我道謝,
匆匆不及遍辭。」鄭公子點頭灑淚而別。
不表鄭生回家,卻說岑生取路投江浦縣來。冬寒日短,到得縣城已是日西下了。客店原
來這成公立下法度,凡有官商行旅下店,都要問明姓氏來歷,打報條到縣,以備查考。這店家見岑生光景不同,問了
王樸來由,不敢怠慢,即往稟報。這時成公正在書房與幕友相
商交代之事,見了報單,知是自己舉薦的門生,心下大喜,立刻著家人前往相請,務必將行李搬進衙來。
卻說岑生原要次早稟見,正待解裝歇息,不料家人持帖來請,岑生道:「祇恐此時進謁
不恭。」家人道:「家爺在衙立候岑爺,說岑爺若不去,家爺即親自到來相請。」岑生見來意諄切,因道:「既如此
,你請先回,我隨後就到。」這家人又與王樸說知,將行李仍
復上扛抬進衙來。岑生仍坐小轎。進得縣門,見儀門大開,成公已打點出堂相迎,一見岑生如亭亭玉樹喜動顏色,也
不教打恭,一把手拉進暖閣,直到書房裏來。岑生口稱「恩
師」即倒身下拜。成公拉住道:「前者雖有此一薦,然未成就。今日是皇上的特恩,何敢居功?」岑生道:「門生若
非老師何以得此?今老師如此說,竟是見棄門生了。」成公聽
說,因仍以師生禮相見坐下。岑生道:「本當即來叩謝老師,一者未知聖意,二者又恐涉於私謁,且為家間無人恐老
母倚望,因此匆匆回寓。不料今蒙聖恩,不加譴責反錫恩榮,祇
恐綆短汲深,不能勝任,還求老師指示周行。」成公笑道:「以賢契的才華,正堪當此,何必過謙?前日在省與徐老
師相會,問及賢契,方知寓浙情由。後來部咨一到,我計算賢
契不日定然到此。」因問:「幾時見的院臺?」岑生道:「十八日往見,蒙院憲十分見愛,次日即發咨文催促起程。
當日又蒙留飯,坐間說起老師許多德政,因太倉係沿海要地,
借重老師干才經理,並說殷將軍也是老師薦拔,今得同事一方,崇明一帶可以高枕無憂。」成公道:「雖蒙兩憲提拔
,其實不勝繁劇。可惜賢契到省遲了數日,不得相會殷君。前
日他因公事來見院臺,就匆匆回太倉去了。」說話之間就擺上酒碟來,成公道:「草酌三杯,莫道簡褻。」一面吩咐
家人管待王樸酒飯。飲酒中間,成公因說起場闈之事:「見了
賢契的卷子真是金聲玉振,當時薦了上去,不想汪公十分執意,幾與顧公爭競起來,虧得院臺一語解圍,又顯揚了
賢契的名望。但到京時還當一例往謝,不可分別彼此。」岑生道
:「謹當遵命。」當晚師生敘飲至夜深,即在書房安歇。岑生道:「今日見過老師,明日即稟辭起程。」成公道:「
賢契榮發本不當遲,但既到此,明日還屈留一天,後日即當送
行。」岑生見成公情意周致,不敢再辭,一宿無話。
次日岑生取出兩端金緞、兩端湖縐,送成公收了。早飯後,成公說起殷勇獲盜得功之事
,岑生道:「昨日院臺亦曾進起,這劉公的胞弟劉電卻與殷將軍結義在先,後來他往山東搬柩,因與門生相遇,也曾
結為兄弟,其英雄氣概亦不在殷將軍之下,老師可惜不曾相遇
。」因又敘說在蔣公家一段情事。成公歎道:「天下英雄不少,奇奇怪怪之事亦何處無之,總因人見聞不廣便以為怪
。賢契既深知其人,官場中不可不留心薦引。」岑生道:「門
生雖刻刻在心,祇是位卑言輕無處著力。此番進京,順道山東,正要去見蔣公,若尚未進京,當一力勸駕。」師生
暢敘,話長日短,又是晌午時候,擺上席來。成公因命侄子友德
出來相見,一同陪飲。岑生因問:「師母如何不接到任所來?」成公道:「因小兒完姻,一同回家去了。況如今調
了太倉,是個海疆緊要去處,倭奴出沒不常,也不敢接家眷到來
。且待倭寇平靖,再作道理。」當下師生們暢飲淡心,十分相洽。
晚間席散,成公取出一封贐儀道:「聊作賢契途次一尖。」岑生道:「長者賜,本不敢
辭,但老師兩袖清風,何忍又分請俸?」成公道:「休得見笑,不過表意而已。」因問:「賢契此番長行,還是由水
由陸?」岑生道:「水路雖然安逸,一者恐怕凍河耽擱時日,
二來要往會蔣公,起落不便,因欲從此由水路到臺莊登陸。」成公道:「與我所見一般,我昨日已吩咐家人在江口
僱下船隻,所費無多,直送賢契到臺莊起岸,甚為省便。」岑生
道:「要老師如此用情,實是過意不去。」成公笑道:「雖是窮官,尚不在此。」當夜一宿無話。
次日凌晨起來,成公早已治杯相送。岑生立領三杯,用畢飯即起身拜別。成公還要親送
至江岸,岑生再三阻步,因命侄子友德乘騎代送至江岸下船而別。正是:
宦途迎送皆常習,客裏情懷有淺深。
不知岑生此去又有何事故?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祇是岑生謁謝老師一事,卻把從前殷、劉之事一提,顯得真正英雄,終不至於埋沒
。一以見程公愛才心切,一以見岑生推舉情殷,卻敘得簡潔痛快,作文亦如美人,有秀色堪餐之致。
第三十六回 探親知真心勸豪傑 謁相國要語授英才
卻說岑公子主僕自江浦下船,一路無話,直至臺莊登陸,僱了一輛大車竟投沂水縣尚義
村來。此時正是臘月初旬,雨雪載道,路上好生難走。這日到得村中,已是傍晚時候。至蔣府門首,門庭如故,寒
暑倏更。岑生下車整衣進得門來,見那老家人在門房內嚮火,一
見岑生便道:「岑相公來了!」即連忙往裏通報,岑生也隨後進來。到得廳堂,蔣公笑迎出來道:「賢侄為何衝寒
而至?」岑生一揖後即道:「且見過叔祖母,慢慢告稟。」因即
同到上房來。此時老太太與大娘子都出房來,岑生一一拜見過,並敘述老母記念請安。蔣公即道:「我這裏自從蔣
貴回來,見了你的書札纔知那侯巡按未曾離任,又將房屋封鎖,
賢侄母子避居湖村,知房室又小,正值三伏炎天如何住得?我們甚是記念。且賢倒又失此一科,愈令人惱悶。後來打
聽這對頭已去,料想賢侄必然進場,及看題名錄又不見賢侄的
名
字,究竟赴考不曾?」岑生見說,笑道:「原來老叔這裏不知。」蔣公道:「僻居鄉間,又不看邸報,外省之事如
何得知?」岑生因將別後赴考、遇親之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喜得蔣公掀髯鼓掌,哈哈大笑,道:「奇事,奇事!不意半年之間竟有這許多事故,你如何不早寄一個喜信來?也
叫我們早些歡喜。今日若非賢侄到此,還如夢夢。」
當下說話時,蔣貴已將車上行李搬進書房,車輛牲口安頓後槽。蔣老太太婆媳聽了,俱
各歡喜不盡。大娘子道:「大相公完了姻又做了官,真是重重喜慶。」蔣老婆婆道:「這做官做吏是他讀書人的本等,
不足為奇。這得遇表妹,又成了親事,真是意想不到的喜事
。也難為你那岳父母一片好心,買來肯當女兒看待。想你母親也不知怎樣歡喜了!」大
娘子道:「梅姑娘算來今年也是十八歲,自然長得一發標緻了。」岑生道:「他再三叫在婆
婆、姆姆面前上福請安,提起這裏從前恩義,便常常落淚。」老婆婆道:「也難得他不忘舊好。」大娘子又問:「如今劉
三相公與雪姑娘那邊不知可有信麼?」岑生道:「祇因這
幾個月事務多端,小侄在家時無多,況江西道路迢隔又無便人,連老叔的這封信也不能寄去。小侄回去時即先到許
老伯那邊打聽,問著一個鄰居老者,方知劉三哥上年也到過那裏
,曾留下一封書託緊鄰周老人寄來,不料這周老人隨即病故,這封書也就遺失,不知下落,因此南北信息不通。」說
話時,小相公從學裏回來,見了岑生打恭跪拜,因問:「哥
哥為甚不同了我姆姆來?」岑生扶起道:「小弟弟越發知禮了。」因道:「你姆姆記念得你緊,叫我帶了兩個綾子來
與你做衣服穿。」小相公道:「我也記念姆姆,祇是沒東西送
他。」大娘子笑道:「姆姆也不稀罕你送東西。」岑生因問:「蘇家妹妹如何不見?」大娘子笑道:「他在房裏聽
你說話哩!」因即叫出來與岑公子見了禮,因問乾娘康健,岑生道:
「母親甚健,時常記念賢妹,叫我問好。」
這時蔣公已吩咐收拾便飯,就在上房明間坐下。王樸也進來磕了頭,這邊蔣貴、元兒等都
來與岑公子磕頭請安畢。蔣公因天氣寒冷,先叫元兒斟上酒來,蔣公父子相陪老婆婆與大娘子俱在傍邊坐著說話。蔣公
道:「賢侄雖不曾中式,如今卻勝如中式多矣!祇是在京作官
又要與那對頭相遇。」岑生道:「老叔不知,這人又出來做了登萊巡道,偏偏丈人又在他屬下,恐知情遷怒,真是一樁
可慮之事。今晚小侄修下一封書,託老叔覓便寄去更好,不
然專差前去亦可,祇不知此去登州寧海有多少路程?」蔣公道:「此去登州約有一千餘里,這書卻不難寄去,我與本省
提塘最相好,託他從塘報上打去,數日便可到了。」岑生道
:「這卻甚好。」飲酒之間,岑生因問:「不知老叔幾時進京?」蔣公道:「且不必言,待賢侄榮陞大位,我再出去未遲
。」岑生道:「老叔何出此言?小侄此來實是要請老叔一
同進都。」蔣公笑道:「尚有兩個多月,再作商量。」岑生因說起:「見操江程公時,小侄曾備說老叔的英雄,程公十分
讚歎,再三叮囑小侄勸駕。」因又將劉雲江岸遇盜卻得殷
勇相救一段原由說來,大家十分歡喜道:「天南地北,偏有這般湊巧的事。」蔣公道:「劉賢侄眼力果然不錯,因想當日
與他萍水相逢便成結義,卻如何想到日後就救了他哥子﹔
這殷兄也不想就因此得了功名:可見凡事皆有定數。因想當日點石禪師曾說他『令兄有難,得遇救星』,如今這話已是應
了。」岑生道:「老叔既信服禪師,獨不記得與老叔說的
言語?」蔣公道:「且自由他。」岑生道:「老叔若真正不行,不是小侄狂言,到都適遇機會,決不使老叔英雄埋沒。」
蔣公道:「賢侄勿存此念,我其實無意於此。且等你兄弟
大來,你照管成全他罷!」岑生說來說去,蔣公祇不點頭,岑生因對老婆婆道:「你老人家若勸一勸,老叔無不遵依。
此番若會試不上,侄孫以後就不再相勸了。」老婆婆道:「他
太約是因為我有了年紀,你兄弟又小,家中沒人料理,因此無心去會試。如今大相公這等苦勸,同去走一道也罷。」蔣公
笑道:「縱然要去,不但家事要料理料理,且還要在本
縣起文,到院領咨,耽擱時日。賢侄卻不能久待,且請先發,我到正月望後起身亦不為遲。」當下蔣公叫取大杯對飲,直
到起更後纔散。
回書房,岑生就於燈下寫了一封書,封好纔睡。次日一早起來,取出送蔣公的兩匹貢緞、兩匹
縐紬,老婆婆、大嬸子俱是一套緞子裙襖,小相公是兩匹色綾,蘇小姐是大紅縐細襖料一端、水綠裙綾一匹,親自抱了進
來,道:「這是母親送的。」此時老婆婆尚未起來,蔣公
夫婦道:「如何又要賢母子費心!」岑生道:「不過千里鵝毛之意,值得甚麼?」蔣大娘子笑道:「姆姆送的,諒來都是
要收的了。」因叫丫頭都搬進房去。岑生道:「小侄今日
就先起身,明年正月當在都門專候。」蔣公笑道:「直如此緊急,我已吩咐車上包他幾天草料,賢侄縱不能久停也當屈留
三日。」岑生道:「老叔吩咐,敢不從命?祇因歲內為日
無幾,且雨雪泥濘,祇好破站而走,須趕封篆前到得都門纔好。」蔣公道:「既如此,祇留今日罷了。」岑生不敢再辭。
當日叔侄談說往事,如同昨日。午間設席相待,正是歡
娛日短,不覺又過了一天。晚間蔣公送了二十兩贐儀,岑生推脫不得祇得拜領,又賞了王樸二兩銀子。
次日一早,行李俱已裝好,岑生將書交與蔣公,又再三相訂:「正月下旬在都準候。」蔣公
點頭笑應,又將大杯勸了岑生幾杯,以解早寒,因道:「都門寒冷更甚,且內閣值班俱在五鼓以前,賢侄切須保重身體為要。」
岑生領命,當下一一拜別。蔣公一直送出村口,看
岑生上車而去。這邊蔣公將所留之書即日加封,著蔣貴送與提塘轉寄寧海不提。
卻說岑生主僕二人一路逢村過鎮,人煙輻輳。正是:荷擔攜筐人絡繹,想因都為過年忙。祇為
道路難行,直至臘月二十日纔進都門。暫在客店卸了行李,打發了車腳,就命王樸打聽閣部程公的寓處,卻在東華門外居住。
因備下手本,將操江府報並咨文安放一處。
次日一早,整頓衣巾,留王樸守寓,僱了一輛轎車,徑投程公寓所來。到得相府門首,見有
許多官吏伺候稟見。岑生下得車來,就有值班人役過來查問。岑生道:「有江南少老爺那邊府報,要稟見相公當面投遞的。」
因將手本交與班役。這班役聽說是少老爺處來的,即
便傳稟進去。原來程公朝罷纔回,在書房少歇,稟見官吏尚未傳見。掌家先將岑生手本傳進,程公接來一看,上寫:「新授中
書再晚學生岑秀謹稟」。程公微笑道:「是他來了。
」因問:「是冠帶來的,是巾服來的?」掌家道:「是巾服來的。」程公道:「請他進來。」掌家傳出:「有請!」
岑生即隨著進來,看見裏邊堂宇巍峨。轉過東側門,便是書廳。岑生見程相國在裏面站起身來
,體貌魁梧,鬚髯蒼白、年及古稀,精神矍鑠,真是當朝宰輔、內閣儒臣。岑生上前參見,程公舉手著左右扶起命坐。岑生告
坐,在下首用過茶。岑生將府報雙手送上,道:「這
是老師那邊齎來的安稟。」程公接過,拆開看畢放在几上,道:「小兒前已有書到來,道及年兄大才,今在內閣辦事,正好借
重匡勷。」岑生打一恭道:「再晚諸凡不諳,正要求
太老師垂慈教導。」程公道:「咨文可曾投遞?」岑生道:「已帶在此,尚未投遞。」程公對掌家道:「你取我一個名帖,把
咨文送到吏部常爺處,就煩知會禮部,以便明早隨班
謝恩。」家人答應去了。程公道:「年兄來得恰好,明日正是新春,又值封印,皇上御文華殿受朝,你正好同選補官員列名謝
恩。不知你冠帶可曾端正?」岑生道:「再晚昨日纔
到,一切未曾制備。」程公道:「不難,這冠帶、袍靴俱有現成制賣的。價值雖貴,物料精工,祇要揀身材相稱的購買,甚是
容易。」因對掌家道:「岑爺初到京中道路生疏,你
著班役去取幾套頂好的青袍銀帶、冠帽朝靴來試穿一穿,相稱的買一套就是了。」因對岑生道:「且請少坐,就在此便飯。」
程公步出外常,吩咐傳外邊官吏進來,一一會話畢,隨
進書房來坐下。因道:「明日五鼓前,同選補各官在朝房演禮,若祇在午門謝恩便無事了。但你是特授人員,恐皇上一時要召
見,須隨著禮部儀制官從容朝拜。倘有所問,奏對須
要詳明。我看年兄器宇深沉,諒無差錯。祇是天威咫尺,初次朝見,未免耽心。」
說話時,外面已取了幾套冠帶袍服進來,岑生試了一套合式的,道:「不知該多少價值?明日好
取來還他。」掌家道:「叫他外邊開價值進來,諒也不敢多開。」將不用的仍退了出去。程公因問:「如今寓所在何處?」岑
生道:「暫住客店,相離甚遠,正要尋一個寓所。
」程公道:「內閣辦事,不便離遠,須在左近纔好。」因問家人,「附近可有房屋?」家人稟道:「這左側卻有一所現成房屋
,原是御史金爺住的,如今金爺放了外任搬去不久,房
間甚是雅緻。岑爺若要賃住,倒是極便的。」程公道:「你少刻就領岑爺去看一看,若合式就賃下了,早晚相見到也近便。要
用家什,這裏暫取去使用,慢慢再置。」當下就留岑
生便飯,座間又教導了許多內閣的禮數,因道:「年兄才學雖富,但這制誥體格必須經練,閣中現有成卷可以查看,庶一時應
詔,不致倉卒。」岑生道:「自當謹遵掭習。」當即
用畢飯,又坐話移時。程公見岑生應對如流,且從容閑雅,心內甚喜。當下岑生告辭起身,就有兩個長班伺候,將所制冠帶靴
袍包袱停當,安放在車。程公道:「明日五鼓前須在
朝房伺候,不可遲誤。」又送了幾步,因著家人就同去觀看房屋。這家人就一同出來,岑生道:「著實有煩,容當後謝。」這
家人道:「岑爺是少老爺那邊來的,不比別位,理當
伺候。」一面說話,已到了這賃房門首。卻離相府不過數武,臨街一座牆門,裏邊倒坐二間,中間一個院子,左邊兩間廂房,
正面客位三間﹔後邊又是一個院子,正屋三間,左右
廂房各二間﹔後邊還有一個空院,幾間下房,足夠居住。說定了每年房金十六兩,四季交付。岑生就著一個長班在這裏管理裱
糊搪粉。當下謝別了家人,一個長班跟著,坐車回到
店中,料理齊備,早早安歇。
到四鼓,即起來盥洗,整肅冠帶,長班跟隨到便門外下車,徑往朝房中來。此時選補各官將次到
齊,一同演禮,伺候謝恩。原來那吏部接著咨文,又是內閣相託,不敢遲延,即發與文選司官知會禮部。這岑秀是特授人員,
因列在本日謝恩各官聯名單之首,雖是遵循成例,若
非相國吹噓,那吏、禮二部投咨引見未免要費許多周折。正是:
不因黃卷經三試,安得青雲到九重?
不知岑生如何引見?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是為蔣公將次出頭,岑生從茲進步,祇算一過文耳,然寫蔣公母子,夫妻,卻是一段親親至
誼,寫程公便是一種宰臣氣象,各人言語,各人身份,寫來無一毫差錯。真是才思吐出胸中鳳,字句旋生筆上花。
第三十七回 試金殿犀管落珠璣 擾海疆倭寇為狼狽
卻說岑生次日四鼓即起來盥洗,整冠束帶,長班跟隨,一直至東便門下車步行,從端門至午門外
,見朝房裏有許多補選官員在內。長班至謝恩班內演禮伺候。
這日係辰時立春,巳時封印,皇上平明御文華殿受朝。王公大臣文武各官依例朝賀畢,吏部尚書
將本日選補謝恩文武各官職名清單跪陳御覽。皇上看第一名即是特授內閣制誥中書岑秀職名,因顧閣臣道:「新進小臣,不知他
才品,可帶領到謹身殿引見!」閣臣欽遵傳旨:「
各官午門謝恩,中書岑秀帶領謹身殿引見。」皇上還宮,各官朝散。這些內閣官員也有替岑秀耽擾的,也有替岑秀歡喜的,議
論不一。當時諸閣臣將岑秀傳入內閣中來,岑生一
一從容參見。首輔高公因問:「年兄青春幾何?」岑秀欠身道:「二十歲了。」高公道:「有諸內必形諸外,外貌如此雍和,
內才必定淵博。但皇上顧問,必須從容奏對,不可
急促。倘有一時不能應旨之處,不妨直奏容退後進呈。」岑生道:「謹遵台旨。」這是高公見岑生年幼,惟恐皇上有面試之處
,一時不能應旨,因此預先教導,卻是一番美意,殊不
知岑秀天性敏捷,倚馬萬言,全不以廷試為難。
不及一時,內監傳旨出來:宣閣臣帶領中書岑秀引見。當下岑秀隨著閣臣到內庭來,但見重重宮
闕巍峨,處處天香繚繞,四閣臣先進謹身殿覆旨,內監傳旨宣,岑秀到玉階俯伏陳奏:「小臣岑秀,現年二十歲,係南直應天
府府學生員,本科文卷字樣誤犯,蒙聖恩不加譴責,
恩授內閣制誥中書,恭謝天恩,」三呼朝拜已畢。皇上在御座見岑秀美如冠玉、氣度從容,聖心先自歡喜,因顧閣臣道:「看
他外貌安和,胸中必有學問。今元朔在即,試他一道
郊天表章,問他能否?」內閣傳旨下來,岑秀奏道:「乞賜紙筆,願草呈聖覽。」皇上見他並不推辭天顏甚喜,即命內監取短
桌一張放在階前,賜他席地而坐。當下內監取過松
煙、端硯、玉管、金箋,一時齊備。此時四閣臣都力他耽心,但見岑秀不慌不忙,一面磨墨一面構思,拈筆在手,灑灑而下。
不及半時,已草成一道四六表章,奏請錄正皇覽。皇上
見他揮毫敏捷已暗暗稱奇,但不知文意如何?傳旨不必謄正,即命內監將草稿取上御案觀覽,但見字字龍蛇,行行珠玉,鏗鏘
金石之音,正大堂皇之體。覽畢,遞與閣臣道:「難得
!難得!即著照此謄用。」四閣臣得覽一遍,一同俯伏奏道:「恭賀皇上得此英才。」奉旨:仍著閣臣隨事指教。即命內監將
所用文房四寶盡行賞給,岑秀又謝了恩,隨著閣臣出
來,都與岑秀道喜說:「不但聖心甚喜,我等也得藉匡勷。」岑秀道,「全仗諸位老太師教誨。」當下一同出了午門,各歸府第。
岑秀卻隨了程公回寓,將所該冠帶銀兩並先付兩季房金盡交掌家還給,以便擇日搬移。岑秀重又
拜謝程公的提攜噓植。程公道:「不知年兄有如此捷才,可敬,可敬!但此番廷試後,將來應詔之事不少,當分外留心。」當
即留住早飯,後著長班領往內閣衙門大小各官寓所拜
謁,又往謝吏、禮二部,並拜謝汪、顧二公。從此岑秀在內閣辦事。凡有誥敕,俱是岑秀執筆,無不稱旨。同僚各官見岑秀
才高學廣,且和藹春風,因此莫不敬報。一時名重,求
詩文者絡繹不絕,雖然舉手之勞,卻也應酬繁冗。這且表過不提。
卻說此時正當倭寇作亂之際,海賊汪直、徐海勾連倭首趙天王分道劫掠。沿海臺、寧、嘉、湖、
蘇、松等處同時告警。總制黃公飛檄各訊嚴謹堤防,調吳淞總兵官王嘉楨、遊擊殷勇、署參將耿自新、守備董槐督兵分駐海
口要道,晝夜嚴防﹔又調副總兵陳奇文領精騎三千,四
路救應。那汪直羽黨毛海峰賊眾數千,結連趙天王倭寇萬餘,分道劫掠海鹽、平湖等處。毛海峰聚眾盤林,分為三屯。趙天
王聚眾洲山,分作四屯:趙天王自居前屯,赤鳳兒居後
屯,就地滾江五與郎賽花居左屯,混江鰍江七居右屯。諸屯相離一二十里,與毛海峰為犄角之勢。浙撫胡宗憲飛檄飭令鎮守
平湖都指揮使任彥督本部兵進剿。
任彥即令指揮同知汪龍、都僉鄒吉率步後一千殿後,自同千戶林中玉率馬兵五百、步兵三千在前。
一聲號炮,馬兵五百各執長槍,步兵隨後,直衝前屯。趙天王見馬兵衝來者,胡哨一聲,倭兵分兩下散去。官軍並力前進,
正待分兵追襲,祇聽倭屯螺殼之聲競起。後屯赤鳳兒
率倭婆三百、倭寇二千餘,喊聲動地,蜂擁殺來。赤鳳兒金冠雉尾、鎖甲雕鞍
,使兩口雪亮苗刀,跨一騎火炭劣馬,飛奔殺來。任彥急挺長槍敵住,未及十餘合,抵擋不住,拍馬
往斜刺裏就走。馬兵無主,不戰自亂。千戶林中玉見赤鳳兒追趕任彥甚緊,即拍坐下馬,拈弓搭箭,覷得親切,一箭射去,
喝聲「著」!赤鳳兒聽得背後弓弦響急扭回頭看時,躲
閃不及,正中左臂,幾乎墮馬﹔即兜馬翻身,右手暗發一金鏢打來,光華到處正中林中玉的肩窩,翻身落馬,幸得左哨把總
何英並力救去。又聽兩勢下喊聲大起,卻是趙天王領倭
兵從兩下合裹攏來,把官兵裹得鐵桶相似。正在十分危急,幸得後軍汪龍、鄒吉兵到,殺入重圍與任彥、何英並力殺出,林
中玉帶傷而走。正在渾戰,又聽螺聲四起、喊殺連天,
江五、江七領左右兩屯倭兵蜂擁殺至,復將官軍圍住,鄒吉正遇郎賽花拍青驄馬、揮日月刀殺來。鄒吉欺他是個少婦,舞刀
相迎。交馬數合,郎賽花賣個破綻,讓鄒吉一刀砍入
懷來,他將身閃過,把左手的刀逼住鄒吉,右手的刀早飛起,當頭落下,「錚」的一聲連肩帶頭砍於馬下。官兵大敗,自相
殘踏。汪龍、任彥、何英不敢戀戰,並力突圍而走。倭
奴隨後趕來,勢甚危急。
忽聽東北上炮連天、喊聲動地,一彪人馬如飛雲掣電而來,卻是嘉鎮總兵褚飛熊聞平湖大戰,
率精兵三千來救應。官軍見有了救兵銳氣復振,三將復翻身並力殺回。褚飛熊拍馬舞刀當先殺敵,正遇混江鰍江七使鑌鐵棍
敵住,未及十合,江七抵架不住拍回馬就走。諸飛熊隨後
趕來,不防郎賽花瞧見,急取彈弓,一鐵彈飛來正中褚飛熊金盔,打去了半邊鳳翅,喫了一驚,勒馬不趕。
這一場大戰,倭奴被馬軍槍挑、銃打、衝踏、死者甚眾,不敢迎敵,祇聽胡哨之聲,四下散去。
時天色已晚,官兵亦不敢進逼,鳴金收軍。計點將士:鄒吉陣亡,林中玉帶傷,步兵折去三百餘人,帶傷者甚眾﹔計斬倭首一
百八十餘級。褚飛熊與諸將計議道:「倭奴狡猾,今
小負即散,必有暗算,不可不防。」傳令各營飽餐戰飯,撥鳥銃手四百名、弓弩手一千二百名伏於營側﹔把人馬分為八隊,四下
埋伏﹔營中虛設燈火,仍傳更點,祇聽中軍號炮
一起,鳥銃,弓弩齊發,四下殺出斷他歸路。眾將遵令,各自準備。
卻說倭奴四散歸屯,江五來與趙天王計議道:「今日他若無這支兵救應,直叫他片甲不留。料
他見我們四散而走,今夜必無準備。我們一面速去關會毛海峰,叫他連夜進兵截殺,我們半夜裏前去劫營,包管大獲全勝。得
勝後乘勢襲取平湖、海鹽、進攻嘉、湖,叫他四下救
應不迭。」趙天王大喜,當令倭奴飽食嚴裝,準備劫寨﹔卻派赤鳳兒領一支兵在後,恐有不虞,以便救應。到了三更時分,銜枚
直進。到得營前,見營中旌旗不整、燈火明滅,以
為得逞,一聲胡哨,殺入營來。誰知並無一人,卻是個空砦。趙天王道:「莫非連夜都逃去了?」江五道:「必有詭計,可傳
令後軍速退。」正說間,忽聽中軍一個火炮飛起,各
處燈毬火把齊起。霎時間火光燭天,喊聲動地,馬步官軍四下殺來,鳥銃如星,弩箭如雨,大刀闊斧著地捲來,殺得倭奴叫苦不
迭。江五夫妻同江七招呼趙天王率領倭奴突出火林
,往盤林奔走。官兵隨後趕殺,幸得赤鳳兒這支兵來救應。
倭奴且戰且走,到得天色漸明,倭奴正在困竭,忽聽前面喊聲大起,趙天王道:「倘是官兵,
我等休矣!」江五道:「必是毛海峰的兵到了。」正說時,果見前面一片皂旗蓋地而來,卻是毛海峰率馬步賊兵二千餘人殺到,
見趙天王被官兵追至,放過趙天王,當先抵敵。這
邊倭兵又乘勢殺回。官兵追殺了一夜,人馬困乏,見倭奴已有救應,就按住不追。褚飛熊令弓弩手當先射住陣腳,倭寇亦不敢前
逼。毛海峰與趙天王眾人商議:「此番不利,今日
且暫屯在此,暗傳號令,待晚間悄悄退回盤林,襲出捍海,再圖後舉。」計議已定,屯中依然傳更喝號,挨至三更時分,盡行遁
去,仍從捍海出口,分屯附近島嶼。此後常從各處
海口左出右入,不時騷擾。次日官兵見倭奴連夜遁去,因收兵各回汛地。鄒吉陣亡,申院題補。
話分兩頭,卻說劉雲自從丁艱回來,治喪之後,一面發書託本縣郵寄江浦成公,並致殷弟﹔一
面即專差持書往大庾縣去接許公。誰知金必顯又以不勝繁劇調了撫州府崇仁縣簡
缺,已挈眷而去。專差回來告知,雪姐十分惆悵。大家勸慰道:「既有所在,便可差人去接。」因
此挨過殘冬。到得次年春間,接著江浦成公回書云:「得信後,即關移鄰境嚴緝兇徒,並無蹤跡。惟殷三弟得了大功,已實授太
倉遊擊,有書請安。」弟兄看了,十分歡喜。劉電
嚮雪姐道:「你殷家哥哥剿倭有功,如今已做了遊擊將軍,又娶了一位有才智的嫂嫂,你道好麼?」雪姐聽了,又喜又悲,喜的
是義兄顯達,悲的是乾母慘亡,兇徒無獲。劉雲
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豈有殺人強盜沒個報應之理?」其時正要差人往崇仁去接許公,不料這劉老太太生起病來,日甚一
日,弟兄甚是著急。雪姐與兩個嫂子日夜服侍,雪
姐衣不解帶了兩個來月。延醫服藥,直到秋初纔漸漸好來,況是有年紀的人,病久了一時不能平復,慢慢將養了兩三個月纔漸漸
康健。劉雲又經寫書託本縣郵寄崇仁去接許公,亦無
回信。
不覺又過了殘冬,復交新歲。二月初間,劉雲觀看邸報,見上面有「南直應天府學生員岑秀奉
旨特授內閣制誥中書」一條,因與劉電觀看,道:「這岑秀莫不就是你山東結義的這位麼?」劉電道:「卻又奇怪,若說應天府
學生員岑秀,便是他無疑,如何不由正途,卻又特
授了中書?報上又沒有題出如何實授的緣故,卻令人不解。」劉雲道:「應天府學生員岑秀,諒沒有兩個,必是他無疑。這特授中
書的緣故也容易打聽。」劉電又與雪姐說知,心下十分暗喜。
及到三月內,又見邸報上成公陞了太倉直隸州知州,弟兄心下大喜道:「這不是他弟兄們到同
事一方了,直是難得!」到得五月中,弟兄服滿,就在本縣報了起復文書。劉雲因與兄弟商議道:「待等省院咨文下來,兄弟就
好與我相同進京。一來路上免得我獨自耽心﹔二來
好順道探訪岑、許兩家消息,又好到省覓便寄書與許丈﹔再此番兄弟便好往山東完娶了親事。待我得了缺,看地方遠近再接取家
眷。卻不是一舉數便?」劉電道:「哥哥所見極是
。如今且先同哥哥進京,待得了缺,兄弟再往山東就親。」劉老婆婆道:「你們自然先到山東,你哥哥與你料理完了姻事,然後你
哥哥先進京去候補。你等滿了月再進京不遲。」
雪姐道:「兩位哥哥去時,我還有些自做的東西寄與岑家姆姆並蔣老婆婆、大嬸嬸、蘇家妹妹的,須與我帶去。」劉電笑道:「這送
岑家姆姆的東西是賢妹切已的,為兄自當與你
致到。」雪姐也笑道:「蘇家妹妹的東西是哥哥切己的,一發該致到的了!」老婆婆也笑道:「這都是你們切已的事,不消說得,祇
是我這個女婿怎得入贅來纔好?」劉電道:「
岑家兄弟若在京做了官,還要告假纔得回來。如今倒還有一件事甚為不便。」大家問道:「何事?」劉電道:「這梅嫂子前者送了
妹子到來,如今若待送他回去,路上又恐不便﹔
若不送去,恐他兩老口兒兩下牽腸掛肚,卻不是一樁難事?」梅嫂聽了笑道:「不用三相公費心,我在這裏,老太太、兩位娘娘、
姑娘待我如同親戚,在家在此總是一般。我情願
服侍姑娘在一處,明日待姑娘完姻時,一同回去不遲。若三相公見了我家老頭兒,叫他不用掛心。」劉大娘子笑道:「梅嫂子說得
且是寬心,不用我們替他乾著急。」說著,大家
都笑了。當下商量已定,祇等咨文下來。一面整頓行裝以及行盤過禮、頭面首飾、紬緞綾羅等件,逐一制辦齊備。
到得六月中旬,咨文到縣。本縣又請酒送行,親朋相餞,都不在言表。擇定七月初二日起程。
至期拜別老母、眷屬,帶了兩個家人,劉霖送到江岸下船而別。兩弟兄不日到了洪都省會。此時已知道岑秀做中書的原委,因又
置辦了些土宜要用之物,即找尋不出撫州寄信的便
人,因寫下一封書託交藩司吏科,覓便寄崇仁縣金公衙署。省中事畢,即開船出鄱陽湖口,走長江順流而下。正是:
原從錦繡叢中去,豈料兵戈隊裏來!
不知劉雲弟兄又遇著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書凡三段文字。第一段寫岑生廷試,珠璣錯落,令讀者目舞眉飛,第二段寫官兵進剿,殺
人如麻,令讀者心驚膽落,第三段敘劉家婦女燕語鶯聲,詼諧調笑,令讀者怡情悅目。且段段俱有章法,如正敘岑生御前面試,
先用閣下要語相傳,正敘胡巡撫調兵進剿,先用黃
總制飛檄嚴防,正劉敘雲服滿起復,先見成、岑昇授官職。至如官兵先敗,有褚飛熊救應,倭奴後敗,有毛海峰救應。褚總兵空
營實伏,毛海峰空營暗遁,皆是雙關文法,閱此回
書,正夏日初長,令瞌睡頓消,精神陡長,筆墨娛人,遂至於此!
第三十八回 重義氣千里冒兇鋒 救急難一身衝險隘
卻說劉雲弟兄二人這日到了南畿,停船在龍江口。劉電即著家人僱了一乘小轎,一直往岑公子家
來。到得門首,見門上雖無官府封條卻仍然關鎖。因訪問鄰居,都道:「如今岑公子與老太太寓
居在湖州碧
浪湖村,他如今已奉旨特授了內閣制誥中書,冬間部文下來催他進京做
官去了。他老太太沒有同去,還在碧浪湖居住。聞得他入贅在一個鄉宦人家,因此不搬回來。如今
這裏房子縣裏已奉文退還,不是官封的了。」劉電又問:「這入贅的話,可是
真公?」這鄰居道:「聽得他這裏的朋友人人傳說,自然是真的了。」劉電又問:「不知此去碧浪
湖有多少路程?」鄰人道:「近得緊,進了京口,從內河坐船不過三天兩夜就到了。」
劉電問了備細,謝別了鄰人,仍坐轎回船,於路思道:「這入贅之說若果是真,卻置雪妹於何地?
」這事必得親往碧浪湖去走一遭纔知細底。算計已定,回到船中一一與兄長說知,道:「此去碧浪
湖不過三天路程,弟當親自一往,哥哥竟先往臺莊。弟去了回來,就順道再往
許丈家一訪,星夜趕赴臺莊,算來總不出半月之外。哥哥到了臺莊,也不過等待我五六天便到。
」劉雲道:「是便是,祇是我受過前番驚恐,實怕獨行。你須速去速回不可耽擱。我
從荻浦一帶沿河等你,到處碼頭貼下招知,省你查問。倘或趕不及,總在臺
莊碼頭左右寓所等你。」劉電應諾,當下祇收拾了一個小小被囊並送岑母的物件,一包零碎盤纏
,隨身
箭衣鸞帶,掛了那口防身寶劍,卻要另僱一隻小船前往。看這沿岸一帶停泊的大小船隻頗多,問
時都怕下河倭寇作亂,不敢前去。內中有一隻小船,鑽出一條大漢來看了劉電,
問道:「客人要往那裏去?」劉電道:「往湖州碧浪湖村去。」那漢道:「如此,坐我這小船去
罷!」劉電道:「我有緊要事,須星夜前進,這小船甚好。」因說定船錢,隨辭了
兄長,叫家人將被囊取過,催令開船。這邊劉雲先往臺莊不提。
且說劉電所僱這個船戶姓文名進,年方二十有二,生得身長力大,鐵面劍眉,細腰闊膀,原是京
口人氏。與人賭力,雙手曾舉起舂米的大石臼。與殷勇家前街後巷,祇隔里許,常相認識。後來聞殷勇發跡,幾次要去相投,圖個出身,祇為母親年邁不能放心,祇得寧耐,日逐駕
這隻小舟營生,供養老母。曾有海線奸徒來勾引他入夥,他立志不從。今日見劉電僱他的船隻,
看他狀貌非常,心中暗想:「這客人倒像是個好漢,不知他膽量如何?」因一面搖
著櫓一面說道:「客人往碧浪湖去,如今那裏聽得正是倭寇作亂的時節,來往客船都不敢亂走
。客人必要前去,倘若遇著倭寇如何了得?」劉電道:「你若如此膽怯,就不該僱船
與我了。」文進尋思道:我去試他,他反來試我了。因道:「我卻不妨,這隻小船又無貨物,
隨處可避,祇恐客人耽心。」劉電笑道:「我隨身也祇有一口利劍並無別物,不必你
心焦,祇顧放心前去。那倭奴料沒有三頭六臂,倘若遇著了時,卻是他晦氣,好叫他飽我的利
劍。」文進道:「那倭奴來時成千累百,客人縱有本事,祇怕單拳不敵四手。」劉電
道:「即有千百倭奴也不在我心上,你請放心莫怕。」文進道:「原來客人有如此本事,倒是
小人失敬了。」因說起:「我鄰里有個殷勇,因為拿了一起大盜,救了一個過路的官
員,因此就得了把總。後來又剿倭有功,如今現做了太倉遊擊將軍,我幾番要去投他圖個出身
,因為有老母在家不敢遠出。」劉電聽了大喜道:「你原來與殷將軍相識,你卻不知
我與殷將軍是結義弟兄。他所救的那官員就是我的胞兄,方纔那大船內的便是,因從山西任上丁
艱回家,在這裏涼山地方遇盜得他相救。如今我因有事在身,不得前去會他。你若
有志上進,我寫一封書與你去投他,再無不重用你的。祇不知你可有些本事?」文進道:「船傍
這根竹篙便是小人的家夥。相公若有用我外,也可助得一臂之力。」劉電笑道:「
這根竹篙能有多重?如何算得家夥?」文進道:「相公請舉一舉,輕重如何?」劉電因取在手中
掂了一掂,道:「去得,去得!」原來是個鐵心攢竹的篙子,道:「你有這般勇
力,豈可埋沒在這篙工隊裏?我此番原是往碧浪湖探望親戚,隨即就要轉來。你何不稟知你母
親相同我去?與你做個朋友,包管你有個出身。祇不知你家中還有何人?」文進道:「
家中還有一個叔伯哥子同居,也是與人駕船度日,祇可自圖衣食,不能顧我。」劉電道:「既有
這個哥子同住便好相託,至於你母親的用度,都是我與你安頓。不知你意下如何?
」原來文進心中祇存念著一個殷勇,又不知劉電本領性情如何,一時不敢承應。因答道:「承相
公一番好意,且待回來與老母商量。」劉電笑道:「我知道你心事,祇恐我萍水相
逢心口不應,不敢倚託。這也難怪你,且到回來時再處。萬一你母親不願你同去,我留下一封書
與你去投殷將軍。他那裏正是用人之際,也可圖得事業。」文進見劉電說著他心事
,因道:「祇恐老母不依,小人並無別意。」
說話間,風水順利,已過金山。此時因倭寇作亂沿江都有汛兵防守,過往船隻到了京口盤
詰甚嚴。
劉電小舟進得下河,祇聽得上來船隻與兩岸行人紛紛傳說:倭寇又進海口,沿途殺掠,已過嘉、
松來了,官兵打了幾仗不能取勝,如今分道截劫客船,下水船都去不得了。劉電聽
了,心中埋怨岑秀:進京時如何不奉了老母同去,嘉、湖地界相連,豈不受倭寇的驚恐?心頭
著急,促令文進不分晝夜兼程而進。到得震澤地方,祇見民船擁塞而上,號哭之聲不
絕。劉電喝問,多說:「倭寇正在九里塘截殺,客船不要前去。」劉電惟恐岑家遭難心火如焚,
自己幫著鼓棹,如飛直進。祇聽前面喊殺號哭之聲震天動地。原來這倭寇數千乘夜
突入鶴頸塘,襲攻海鹽城不克,便分為數支沿河殺掠而來。所過村鎮,焚燒劫殺,慘惡異常。駐
防官兵有相拒者卻寡不敵眾,膽怯者望風而逃,以致倭寇流毒更甚:分屯沿海白
沙灣、柳塢等處,出沒自由,來往民船盡遭劫掠。祇恐官軍截斷歸路,卻不敢
輕過對岸,以此湖郡一帶不遭其毒,已是惶惶震動。這日正值一隊倭奴約有數百,邀截河道,搶奪船
隻,把上下客船二百餘號趕入九里塘來,惟空載小船多得逃脫,凡有載大船便逐船殺掠。這時
正值劉電小舟飛到,見前面船林立,喊哭震天。劉電道:「見死不救,義勇安在?」
回顧文進道:「小舟不堪施展,你若有膽量,跟我上大船殺賊!」文進答應一聲,把小舟直鑽入
船林裏來。劉電瞥見一號大船桅杆上有「太倉州正堂」旗號,大驚道:「莫非正是
哥哥結義的成公?卻如何在此?」因掣劍在手,踴身一躍,便從後梢上了這大船。探身入來,祇
見梢艙裏男婦數人抱頭大慟,祇叫「饒命。」劉電道:「我非賊寇,不得驚慌。」
因見前艙有六七個倭奴正在搶奪行李,劉電大喝一聲,劍起頭落,連剁兩倭。眾倭出其不意,
一擁出艙。劉電復刺倒兩倭,其餘奔出船頭,又被文進在船頂上用攢竹鐵篙戳下水去
。各船上倭奴看見大噪起來,霎時聚集,四面來攻。劉電舞動寶劍如一道練光罩體,祇因船頭
窄小,不能踴躍。倭奴稍近前的,便剁下水去。文進在船頂上輪起丈八長篙左旋右
轉,倭奴不敢前逼。
正在相持之際,祇聽東北角上火炮連天,倭奴忽相驚顧。原來卻是駐紮乍浦海防兵備道雷信與海
鹽城守都司萬士雄督官兵千餘,水陸並進。這萬士雄卻是一員勇將,倭奴兩番攻打海鹽都被他殺
退。其時因兵率不多祇好保守城池,不敢遠戰。卻是雷兵備見倭奴肆毒切齒痛恨,
因盡率本標防兵五百名,飛檄知會萬都司合兵進剿,已殺退兩處倭奴,又從這裏殺來。其時群
倭正聚攻劉電,忽見官兵殺到,胡哨一聲,都棄船登岸前來迎敵。這邊官兵火銃在
前,弓弩繼後,倭奴抵擋不住,奪路嚮白沙灣一帶,招呼各屯,仍從鶴頸塘遁去。官兵奮勇趕
殺了一程,因無後繼之兵,且海鹽、乍浦俱係要地,因此不敢窮追,仍收兵各歸本處防
守。
彼時劉電見官兵得勝,因恐惹事,便不嚮前。但見這些客船上,也有被劫一空的,也有被殺害的
,也有婦女被淫污的,也有畏懼投水自盡的。倭奴雖去,尚聽號哭之聲不絕。劉電正要動問本
船客人姓名,祇見船頭裏鑽出四五個人來,卻是家人、水手。艙中走出一個少年,嚮
船頭倒身便拜。劉電急忙扶起,因問:「足下貴姓?」這少年道:「小弟姓成,家君現任太倉,
因同老母、賤內、兄弟由浙江前往任所,誰想在此遇著倭寇。自分喪身,不料得遇
恩人相救,真同再造!」劉電聽了,哈哈大笑道:「真是有緣!」因先令家人、水手將四個倭
屍攛入水內,把血跡拭除乾淨,卻得了數口精煉苗刀,都交與文進。因嚮艙中對成公
子道:「我姓劉名電。家兄劉雲原任山西曲沃知縣,丁艱回來曾在令尊原任江浦地方被盜,得
遇現任太倉遊府殷將軍相救。家兄在令尊署中住有月餘,因與殷將軍三人結為兄弟。
今因服滿同家兄進都候補,我因繞道到此探親,不想得遇足下,豈非有緣?」成公子道:「
如此說,是叔父行了。」復又下拜,道:「請問叔父如今往那裏去探親?」劉電道:「
就在碧浪湖,離此不遠。」因道:「公子到署,為我愚弟兄致意令尊,並殷將軍:說他令妹
現在我家,不必掛念,日後再圖相會。」因顧文進道:「你若要往太倉,豈非順便?」
成公子因問:「這位壯士尊姓高名?」劉電道:「這就是我所坐船主,姓文名進,膽勇過人
,與殷軍卻是鄰里。他將來正要去投他圖個出身,公子去時可先為他道及。」成公子道
:「極承壯士相救,正要圖報,豈敢有忘大德。」
說話時,成夫人領著媳婦並一小公子同出外艙來,道:「多感恩叔相救,欲屈駕同這位壯士前
往任所不知可否?」說著即叩拜下去,大娘子與小相公俱在後拜謝。劉電即忙還拜,道:「
卻是老嫂,如何敢當!」成夫人道:「若非恩叔相救,一家性命已是呼吸不保,如今祇
算是再生了。」拜罷起來,劉電道:「家兄原要往太倉一望大兄,因領有咨文不便耽擱,今
先往臺莊相等。我因探親到此,已訂定往返日期,即要趕到臺莊,為此星夜攢行不能耽
擱。將來俟家兄起補,若得江南之缺,便相會有期了。」說畢,就要相辭過船。成公子知挽
留不住,因道:「叔父大恩,途路之中小侄竟不能盡一點敬意,祇好容圖後報。」成
夫人也道:「我們母子一毫莫報,實是慚愧無地。」劉電道:「後日正長,尊嫂休如此說。
」因嚮成夫人一揖,即過船而去。成公子還要謝文進時,舟已如箭而發。成公子祇說得一
聲:「叔父過得便務乞到太倉與家君一敘。」劉電答應聲中,船已去得遠了。這邊成夫人母
子婆媳並家人、水手感激不盡,整頓船隻,前往太倉不表。
且說劉電小舟甚速,又值順風,當晚即到了湖村,泊住了船。原來此地接連嘉郡,惟恐倭寇
來犯,新設把總一員,防兵四十名守御,夜間沿堤俱有哨兵巡警。見劉電小船停泊,便來查問
。劉電因嚮他說明,這汛兵知是岑中書親戚,說聲「請便」,轉身去了。此時文進已拜
服劉電英雄本領,因將行李收拾道:「我與相公負去。」劉電道:「甚好。」當下已是黃昏時
候,遂一同上岸。嚮村人問岑家住處,村人指引道:「投東去那一帶高大房屋就是
。」劉電道謝,即與文進投東村裏來。將及里許,望見一帶高樓大廈。到得門首,見大門緊閉
,即便叩門。裏面問:「是誰人?」劉電道:「江西劉電特來探望。」又問:「探望
誰人?」答道:「是岑老夫人。」少頃,卻是岑忠攜燈來開了門,卻不認得劉電,
又問:「相公是從那裏到來?」劉電道:「我姓劉,從江西到此,岑太太可在這裏?」岑忠道
:「
正是這裏。」口中答應,心裏卻一時記憶不起,道:「且請在客位少坐,我進去稟知。」及走了
幾步,忽然記起,復身轉來,道:「相公莫不是在山東與我家大相公結拜的劉三
相公麼?」劉電笑道:「正是。」岑忠道:「老奴一時記不起來,竟請相公到書房裏少坐,我去
稟知老太太出來相見,卻是難得到此。」因問文進:「這位可是相公同來的麼?」劉
電道:「這是船上駕長,送我來的。」岑忠道:「廂房內有燈,大哥請在裏邊歇息,我就出來陪
你。」劉電因命文進將行李也放在廂房,待喫了飯回船去照管,文進應諾。
當下岑忠執燈引劉電到書房內坐下,即往裏傳稟。劉電看見屋宇華麗,因想道:「纔做中書不
久卻就住這般的華屋?或者就是他入贅的岳家也不可知。」正在尋思,祇見岑忠
來道:「老太太請三相公到後堂相見。」有一個小丫頭打著個燈籠領劉電進廳後內座裏來。但見院宇
深沉,房櫳窈窕,雖不是王侯甲第,卻也是富貴門楣。劉電隨燈緩步進來。正是:
冒危不失交朋義,赴難常存報國心。
不知岑夫人相見有何話說?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寫劉電救成公眷屬,奮不顧身,是一篇絢爛出色文字,卻與《水滸傳》火燒翠雲樓無別。千
頭百緒,拉拉雜雜,偏能條分理晰,毫忽不至,真是作家高手。前日殷勇救劉姓,令日劉電救
成姓,可見有本領人到處出色,但殷勇一舉便得名,文進此番竟至埋沒,此各人之有
遇不遇耳。其行文之妙,正如九曲之珠,隨線穿度而成者。
第三十九回 敘舊事岑母動慈懷 結新知劉生顯神勇
卻說劉電到得內堂,見岑夫人已在立待,因即上前叩見。岑夫人連聲請起,因還了半禮,道:「
三相公途路辛苦!」因問:「府上令堂老太太並尊嫂們,諒都納福!」劉電道:「家母、家嫂、
雪妹都囑請老伯母的安。祇不知伯母幾時搬居在此?小侄一來請安,二來正要
問問別後的原委。」岑夫人道:「一言難盡。」當即吩咐岑忠先叫廚房收拾便飯。因說:「自從前
年三相公起身後,愚母子候到第二年夏間總不得信息,又聞得對頭已去,五月間
就辭了蔣公起身回來。到了揚州,恰好遇著家中報信的人,纔知對頭未走,家中房屋又被封鎖,途
路中進退兩難。因為老僕住在此間,祇得到這裏暫住。你兄弟也曾到許家探問,
纔知三相公有書交與他鄰居周老人託寄。誰知這周老人死了,這封書竟不曾寄到。後來因賃這王鄉
宦的房子,不想我內侄女當時遭族惡之害,卻正在此間。這王公是兩榜出身,極
重義氣,夫人又甚賢德,極承他夫婦將內侄女認為義女,待如親生。後來老身會面敘說起來幸得姑
侄相認,又承王親家不棄,就將他許了你兄弟。舊年冬間,催逼著完了姻了。」
劉電初時以為岑生另娶卻是負盟,及聽到骨肉相逢,因親作親,甚是難得,又想到父親顯靈原說雪
妹「不宜預佔,有妨親疏」,正是為此,便道:「天涯海角,骨肉相逢,是一
件天大喜事!又以內侄女做了媳婦,親上加親,極是難得。明日還要請見。」岑夫人道:「這是弟
媳,理當拜見。」
說話之間,飯已端正。岑夫人就令:「搬在這裏,三相公竟請自用。」因叫丫頭用大杯斟酒
,道:「倉卒便飯,不要見怪。」劉電道:「老伯母莫說客話,請尊便。待小侄自用。」岑夫人道
:「老身在這裏陪著,正好說話。」因說起:「前年起身時,你蔣叔有與你並許
公的兩封書,因無便人不曾寄去,還在這裏存著,明日取來交還。」劉電道:「天各一方,若無的
便,寄信實難。」一面說話,一面自斟自飲。喫過一二十杯酒,用完飯,收拾過
了,因問:「兄弟進京後可曾有信回來?如今王公卻在那裏居住?」岑夫人道:「去年冬間王公選了
山東寧海縣知縣,十一月初挈家上任去了。他兩夫妻也祇有一位小姐,又無親
族,因此把家事盡託付與你兄弟料理。誰知王親家起身後,你兄弟又得了官進京去了。如今祇有我
婆媳兩個督率家人在這裏照管。幸虧你弟婦賢能,不消我費心。前月你兄弟寄
了一封家書回來,說引見時皇上試了他一道郊天表章,甚是合式,又蒙內閣程公十分關切,老身倒
也放心。祇是如今倭寇作亂,這裏地方日夜擔心得緊,不知將來怎樣?」因問:
「雪姑娘在府上可好?梅氏近日可健?」劉電道:「小侄自同雪妹到了江南,誰知許丈同他親戚往
江西任上去了,因留下一封書信、二兩盤纏託他緊鄰周老人寄去。誰料這周老人死
了,竟不曾寄去。及到伯母府上,又見房屋被官封鎖,因此祇得同了雪妹、梅嫂回家。自到家中
,母親十分憐愛,一房同住,片刻不離,家嫂與侄兒女們沒一個不歡喜敬愛。老母
去歲得病,全虧雪妹衣不解帶的服侍,真是難得。後來專差人到南安府去接許丈,誰知他親戚又
調任了撫州,至今父女未曾會面。雪妹心中常掛念的便是許丈與老伯母兩位。小侄
來時千叮萬囑與伯母請安,還有自己制作送伯母的東西帶在此。」岑夫人聽說,不覺兩眼酸酸欲
淚,道:「我也是一般記念他,祇為路遠迢迢不能通信。從前原有相訂的言事,不
料如今又有更張,祇恐將來不能如願。」劉電道:「伯母竟請放心,雪妹卻一心寧耐、矢志不移
,諒許丈也無不樂從。祇要伯母作主,弟婦無言,為官作宦的人三妻兩妾也是常事
。就是梅嫂在舍下也十分相得。他是深知原委的,說明日等待姑娘恭喜纔一同回來。」岑夫人道
:「這也難得。如今你這個弟婦是最賢德的,他常常對我說,你兄弟是不止一妻相
守的,倒祇恐雪姑娘知道,心中不喜。」劉電道:「這一發不然。當日父親之靈原與雪妹說過,雪
妹已自知『不宜預佔』,現已應驗,豈有不悅之理?」岑夫人聽了,轉愁為喜道
:「若果如此,倒是老身的造化的。」劉電又問道:「伯母方纔所說,弟婦如何便知兄弟不止一
妻相守的?」岑夫人笑道:「他也不過是預料的話。」因問:「三相公幾時往山東
完娶?」劉電因將此番服同兄長進京,並到這裏的原故說了一遍。岑夫人歡喜道:「三相公不遠千
里而來,老身感激無地。今去完姻,老身還有些微物帶去。若日後搬親回來,務
必要到這裏住些時,切不可徑自回去了。」劉電道:「小侄一定要同來請安的。」因說:「今日
見過伯母,明早就要稟辭起身。」岑夫人道:「三相公千里迢遙到此,總有事也須
屈留三天。」劉電道:「已與家兄訂定日期,況到了山東還要耽擱,領有咨文是不便久遲的。」岑
夫人道:「既如此,祇留明日一天也罷。」因吩咐岑忠道:「將三相公行李搬在
內書房,途路辛苦,請早些安歇,明日再敘罷。」說罷回房。
此時文進已是岑忠相陪酒飯後,回船安歇去了。當下岑忠掌燈送劉電到內書房來,道:「明
日再與三相公磕頭,老婆子在三相公府上,不知可安好麼?」劉電道:「原來你就是老掌家,梅嫂在
那裏甚是相得,如今與姑娘們都是同桌喫飯的,身體也甚康健。來時叫我致意
你,不須掛念他,說日後要與姑娘一同回來的。」岑忠道:「承老太太、娘娘們的抬舉,祇恐在那
裏攪吵。」劉電道:「祇是怠慢他。」岑忠將被褥鋪好,隨即出來。這邊劉電安
歇不提。
原來岑夫人與劉電在內堂說話,大娘子都已聽得,又在暗中看見劉電氣概不凡,及岑夫人進
來,因說:「這劉公子將來必然貴顯。目前喜氣重重,不出一年定食天祿,祇不知何故面上帶著
一股殺氣未退,明日母親問他路上可有著氣的事麼?」岑夫人笑道:「明日待我問
他,試你的眼力。」一宿無話。
次日劉電起來盥洗畢,取出雪姐送的東西,卻是一個小小紬袱,用針線縫好的,上面小小一
條紅簽寫著:「乾娘安啟」四個小字,格外有四匹細葛是劉電送岑夫人的,都叫小丫頭送了進去
。岑夫人當下將紬袱拆綢開,裏面卻兩雙月藍緞子挑線的膝褲、兩雙石青素緞鞋,
一封不緘口的書函,上面敘說拜別後記念情節,後面有矢前言終身不易的話。岑夫人一面看,不
覺兩眼澄澄淚落。看畢遞與大娘子道:「怎叫人不想念?」大娘子看畢,道:「原
來這位姊姊也是能書識字的,明日母親寫回書與他,就把女兒的心跡與他說明,使他放心勿慮。
」岑夫人道:「你就與我代寫罷。」
當時岑夫人出到書房,就將蔣公從前所寄之收交給道:「三相公起得恁早,如何又要你費心
?」劉電道:「這是那邊土產,不過千里鵝毛之意。」因將書拆開看了,上面也是敘別後記念想
。如何並無回音的話,就念與岑夫人聽了。岑夫人道:「雪姑娘與我的書就與三相
公所說一般,明日老身與他一封回書,叫他祇顧放心。這段不得已先娶的情節,諒三相公自能轉
言。」因道:「你弟婦要出來拜見。」劉電道:「不須勞步,竟到裏面見罷!祇是
不知,不曾備得禮來。」岑夫人道:「不消。」因領劉電到上房來,這邊大娘子正待出來,看見
老母同劉公子進來便退進裏邊,在下首站立。丫頭在地下鋪了拜氈,大娘子口稱
「三伯」,端端正正朝上四拜。劉電還禮畢,道:「不曾備得賀禮,祇好改日補送。」大娘子道
了謝,因問了老太太並兩嫂嫂、雪姐姐的安,說了「請坐」,纔退入內間去了。
劉電道:「恭喜伯母,果然好一位賢能弟婦。」說著,就要出來。岑夫人就留住坐下,因
叫丫頭取茶點心來喫,因問:「昨日三相公在路可曾著甚麼氣來?」劉電見問,卻一時不解其故
,因說:「昨日中途正遇一隊倭奴劫掠客船,內有一船卻是結義弟兄的家眷,恰恰小
侄遇著,因忿怒砍殺數賊,隨有官軍到來將倭奴殺退,幸得保全﹔其餘客船遭劫殺的甚多。祇
有此事,別無著氣,不知伯母如何問及?」岑夫人卻笑而不言,當下喫過了茶。劉
電因說起:「我僱來的那個船家卻是一個好男子,殺倭寇時甚虧他出力相助。今在湖口守船,
須邀他來喫飯。」岑夫人道:「不須三相公費心,我已著小家人前去邀他,就同他把
船移到後牆門來,省得遠去照料。」因說:「這裏後門外便是湖汊,沒人往來的,上船最便。
還有一個花園,如今早桂盛開。老身祇收拾兩三樣嘎飯,在晚香亭上賞桂,祇是沒人
相陪。」因帶了小丫頭同劉電到花園裏來觀看。未到園亭,已聞得桂香撲鼻。進得園
來,岑夫人即著老園公開了後門:「看三相公的船來了,叫他就停泊在門首,酒飯送到船上
,請他甚是近便。」因就請劉電在花廳上喫早飯,叫小家人伺候。吩咐畢,岑夫人回進上房,
對大娘子道:「你的想法實是不差,昨日他果然就殺了數賊。祇是日間之事,如何到晚
還有殺氣?」大娘子道:「凡是殺戮大事,須過一晝夜氣色纔轉。方纔稱讚那個船家,不知他相
貌貴賤邪正何如?」岑夫人道:「待明日送他出後門時,自然看見他了。」
這日婆媳兩個商量寫了一封家書,並將送蔣宅的東西收拾停安。岑夫人還要與雪姐回書
,大娘子道:「寫書容易,但他此時到山東完姻後又要進京,想來總未得回家,帶去也是無益,
不如等他轉來時到這裏帶去的為妥。他若肯應許了,是決不爽信的。」岑夫人道:
「你見得極是。」
當午,設席在晚香亭上。岑夫人叫丫頭送了三杯酒,看上了兩道菜,道:「三相公請自
在飲幾杯,老身暫且不陪。」劉電道:「伯母請便,小侄必不作客。」岑夫人又吩咐小家人殷勤
伺候,纔轉身回房。一面又搬送酒餚到船上,請文進暢飲。且說劉電見岑夫人以至
親相待,心中歡喜,對著桂花開懷暢飲了一回,因問:「船上可曾喫飯?」小家人道:「已送上
船去款待了。」劉電此時已覺有幾分酒意,因索飯用畢,又在四下遊玩了一回,因
踱出後門來觀看,正見文進在那裏舞倭刀頑耍,因問道:「喫酒不曾?」文進收住手道:「承這
裏老太太所賜酒飯十分豐盛,因此喫得醉了。」劉電道:「今晚再過一宵,明早一準
起身。」因說:「我看你方纔所舞刀法尚欠傳授,祇好舞弄頑耍,卻上陣交鋒不得。
若遇識者,豈不見笑?」因乘著酒興撩衣束帶,接過雙刀,擺開腳步,使動身法,舞得那兩口
苗刀如兩條雪練盤旋,看得文進眼花撩亂。此時岑夫人卻閃在門口觀看,因叫小王媳婦悄悄的請
了大娘娘來看。
且說劉電舞了一回刀,對文進道:「這雙刀係對面交鋒短兵相接所用,若馬上交鋒必用長
槍、大刀為主,其餘兵器俱不出此兩般用法。你既能使那竹篙,便可習學長槍。你取那篙來,
我使一路槍你看。」文進欣然到船取了那竹篙到來。劉電接在手中,雖不叫重,亦頗
稱手,因把來當作長槍,便一個身法,就地一轉,打了個大蟒翻身,然後使開身分,舞出那三
十六路梨花槍法,真是「寒風颯颯從天降,冷氣紛紛捲地來」。使到了精奧處,把篙
一攪,打起一個花頭有車輪大小。誰知這鐵心煉得不精,劉電使得力大了,祇聽豁喇一聲,那
篙頭折斷了二尺有餘。劉電收住手笑道:「倘在陣上,豈不誤事?這終是煉鐵不精,
以致斷折。」文進拜服在地道:「倘得隨鞭執鐙,願拜為師。」劉電扶起道:「以你的膂力,
盡可習學。」文進道:「小人時常使耍,以為十分合式,誰知禁不起相公的神力!」
劉電道:「你還不曾見山東一位蔣老爺,他使的鐵槍還重十多觔,使起來真是神出鬼沒。我
此番正要到那裏去,你若肯同往,何愁武藝不精?」文進道:「小人情願相隨,祇恐老
母不從,也是無奈。且待明日到家與老母相商,若得應允,便可服侍相公同往。」正是:
壯懷已有從君志,孝念還當順母心。
畢竟不知文進後來果否相從?且聽下回分解。
雪姊書緘一段,婉妙無雙,令前半文章通身色澤。劉電試篙一段,神彩煥發,令後半文章
通身緊湊。讀此回看文進必要寫作一條好漢。卻因後文有許多要他出力之處,是不得不預為他
佈置一番。作文如萬派洪濤,穿山透石,須知同是一個源頭瀉出,知此便能得演義三
昧。
第四十回 投針芥歸路稟慈親 作書函臨歧薦壯士
卻說劉電使槍時岑夫人婆媳俱在觀看,及使罷槍,大娘子先已進內。劉電起初祇道是些家人
、媳婦、丫頭們觀看,後來見岑夫人也在門首,便道:「小侄獻醜,好叫伯母笑話!」岑夫人
道:「演習武藝原是分內的正事,老身卻初次看見。雖不知其中奧妙,實是怕人。」
文進也過來與岑夫人謝擾。岑夫人道:「家中無人,待慢莫怪。」吩咐小家人就在後院內留駕
長喫茶,晚間再喫酒消夜。當下岑夫人因邀劉電仍回後堂來坐下,因道:「老身原要
寫一封回書,並有你弟媳寄與你雪妹的兩件微物。若此時帶去,惟恐一時不能寄回,不若等三
相公恭喜回來時帶去罷。」劉電道:「伯母所見極是。此番小侄往山東完了姻事就要
進京,況家兄得缺,遲早遠近都不能預定。總是小侄同家眷轉來時一定要到伯母這裏來請安,
那時帶去不遲。若伯母有家書寄與兄弟,小侄就好帶去。」岑夫人道:「前月已有書
寄去,如今還有一封書煩三相公到京交與你兄弟,祇說家中俱各平安。祇是三相公日後不要徑自
回府,不肯同到這裏來。」劉電道:「伯母尊前豈敢不應口齒?」岑夫人笑道:
「諒三相公是決不失信的。」因叫小丫頭取出一封家書、一個小包袱、一封程儀、一封賀儀來
,交與劉電,道:「這是一封家書,這包袱內是送蔣老婆婆並大嬸子、蘇姑娘的微物,
說我婆媳無日不為記念。這是一封不腆賀儀,因買不及甚麼東西,權力折代。格外幾兩銀子,三
相公路上打尖零用。不要推辭,若一推辭,卻叫我慚愧。」劉電見說,不敢推辭
,道:「小侄竟拜領了。」因說:「將來但願家兄得補在江浙、山東,便好時常往來。」又說起
兄長當初從山西回來被盜的緣由:「如今這殷家賢弟已陞到游擊將軍了,祇是雪妹因
為他乾娘冤讎未報,切齒痛心。」岑夫人道:「這是自小撫養他大來的,就如親娘一般,想起
來如何不傷心?」又道:「三相公眼力不差。當日你結識了他,他恰恰的就救了你令
兄。他若知道妹子還在,卻也是一悲一喜。」劉電道:「正是,從前已曾有書通知他,前日
又託成公子寄口信與他,諒他早已知道了。」岑夫人道:「三相公所結識的人都不錯,
方纔那個船駕長,日後大有發達的。三相公若肯帶挈他,日後到是一個好幫手。」劉電道:「
這人膽力都去得,祇不知他心地如何?」岑夫人道:「必定不差。」劉電道:「伯母
何以得知?」岑夫人又笑而不言。劉電道:「伯母兩次說話有因,卻不與小侄明言,莫非伯母
精於相法?」岑夫人笑道:「老身一些不知,倒是你弟婦說的。他卻能識人的窮通貴
賤,言無不中。方纔卻看見那個船家,說他倒是個有膽量的人,日後必當發達。」劉電因想起道
:「是呵,小侄在山東曾聽得說弟婦的生母原非凡人,如此說弟婦也是通仙道的了
。倒不曾請教得我將來際遇如何?」岑夫人道:「他已說過大伯是富貴中人。昨日因見你面上帶
著殺氣,因此今日問及,果然路上有殺倭之事。」劉電嘆道:「我祇以弟婦為閨中
賢淑,原來竟是個巾幗奇人,可敬!可敬!」
說話之間,天已漸晚。岑夫人叫收拾果菜就在這邊喫酒,因道:「此番三相公有正事在身,
不敢久留。若然無事,便要留在這裏保護我們,待倭寇平靖了再送起身。」劉電道:「此間風景
甚好。料倭寇也祇在沿海地方作亂,不敢遠離巢穴,惟恐有官兵截斷他歸路。且這裏
如今有兵防守,料得無事。況府城咫尺,倘十分緊要尚可暫避城中,祇恐這防守官沒有膽略,
倘若是個有膽略的,操集本村義勇申明號令,沿湖一帶協力把守,一遇有事並力嚮前
,這千百倭奴何懼之有?」岑夫人道:「有智謀者意見多同,這裏有一位嚴老先生卻是個道學
高人,兩個月多虧他與防守官商議,也與三相公所說一般。如今已聽說挑集了二百多
人天天操演武藝,施放弩箭。立了賞格,糾富有之家量出糧米酒肉犒勞,四下設立梆鑼為號,每
夜派人巡警。如今村中賴此壯膽,祇怕倭寇人多勢大,終究擔心。」劉電道:「此
法立得甚善,不但可御倭奴,亦且可防盜賊。果能合村中並膽同心,協力把守,便可以一當百,
永保無虞了。」當下擺上酒來,劉電一面說話,一面飲酒。岑夫人又吩咐小家人搬
酒菜請文進駕長,勸他多飲幾杯。這邊劉電約飲到七分酒意,便止住不飲了。岑夫人道:「明
日三相公喫了早飯動身,不必太早,省得船上做飯不便。」劉電道:「小侄遵命。」
岑夫人當叫岑忠掌燈送往內書房安歇,一宿無話。
次日凌晨,婆媳們起來吩咐家人收拾早飯完備。一面先叫搬與文進用過,這邊劉電已將行李
收拾端正交岑忠先搬送到船,又與了岑忠二兩銀子,小王家人、小丫頭每人一兩,廚房媳婦們一
兩,大家都磕頭謝了。岑夫人道:「怎麼又要三相公費這些賞賜?」劉電道:「有
勞他們,表意而已。」當下喫畢早飯。岑夫人又再三囑託:「叫你兄弟時常寄信回來,省得家中
記念,並叫他有便中再與丈人通個信息,使他那裏放心。」劉電領諾,即拜辭了岑
夫人,又謝了大娘子,就從後牆門下船。此時婆媳一同送出後門外來,文進又過來再三謝擾,然
且解纜上船,看著鼓棹而去。
不說這邊婆媳並家人都感激劉生千里探親的義氣。且說劉電的小舟晝夜兼程,不日到了京
口。在埠頭泊住了船,文進對劉生道:「相公請少待,小人回家稟知老母,若肯許我相隨,小人
就把船隻交與哥子收管,我與相公另僱一船同去。若老母不依,小人也要送相公到
臺莊再回。」劉電道:「極是。」因嚮囊中取出原帶來的一個銀包,約有十來兩,一並遞與文進
道:「身邊並未多帶,你且將此與你母親在家用度。」文進道:「小人如何敢受這
許多?」劉電道:「幾兩銀子,何必推卻?」文進謝過,拿著銀子一直回家來。這日適值他哥子文
連也在家中,便問:「前日有人說你送一客人往湖州去,那裏正是倭寇作亂的時
節,叫我好生記念。祇恐你倚著自己氣力,撞出禍來。」文進遂將送劉客人遇倭劫掠客船救了他親
戚一節,嚮母、兄訴說一遍,因說:「這個劉客人真是個英雄好漢。他哥子現去
補官,承他一力勸我同往圖個出身,先與我幾兩銀子安家,今特來稟知母親。」他母親未及開
言,文連便道:「據你說,這劉客人有這一身本事如今自身尚無出息,況他哥子不過
補個縣官,如何就扶助得你起來?且又不曾與你見面,知他心意如何?況且你去,做上不是,做下
不是,依我說還是不去的是。」他母親聽了這番說話,也就道:「你哥哥的話
卻說得是。若要圖出身,還是到大官府衙門去纔有個想望。你從前說殷將軍那裏,我尚且不叫你去
,如今又何必同這初相識的客人遠走他方?況且我風中之燭,早晚倘有些病痛,叫
誰人服侍?」說著兩眼汪汪欲淚。文進見母親如此,也不敢再言,因道:「既是母親不肯,兒也就
不去了。但如今收了他的銀子,必須送他到了臺莊纔好回來。」文連道:「這個應該